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拯“健脾清肠解毒”治疗结肠癌经验举隅
1
作者 刘亚铭 傅睿 +1 位作者 陈明显 陆拯(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总结国医名师陆拯教授“健脾清肠解毒”治疗结肠癌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诊学习,病案收集整理,查找结肠癌相关文献及中医典籍,研习陆拯教授所著之《毒证论》,结合教授的临证释义,探讨结肠癌的病因病机,阐释结肠癌的治疗方... [目的]总结国医名师陆拯教授“健脾清肠解毒”治疗结肠癌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门诊跟诊学习,病案收集整理,查找结肠癌相关文献及中医典籍,研习陆拯教授所著之《毒证论》,结合教授的临证释义,探讨结肠癌的病因病机,阐释结肠癌的治疗方法为“毒证四层总纲”指导下的“健脾清肠解毒”,归纳其临证辨证施治要点及组方用药规律,并附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陆拯教授认为结肠癌基本病机是脾胃元气受损、癌毒蓄积于肠,并进一步指出脾胃元气受损是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前提,癌毒蓄积于肠是结肠癌发生、复发和转移的关键,临证治疗当着眼于恢复脾胃元气,清除肠中湿、热、痰、瘀等内生邪气以及残余癌毒,条畅肠腑气机,即以“健脾清肠解毒”为指导思想,根据患者术后具体症状,归纳为湿热毒蕴、痰瘀毒阻、瘀血毒壅、阳虚寒毒、阴虚热毒五种证型,基于扶正拔毒并举的理念,分别以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化瘀逐毒、温阳拔毒、滋阴败毒论治,从而祛除术后余毒,杜绝新生癌毒。所举医案应用“健脾清肠解毒”法治疗后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随访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陆拯教授“健脾清肠解毒”治疗结肠癌的临证经验,展示了陆拯毒证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结肠癌的中医辨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元气 健脾清肠解毒 毒证 扶正祛邪 医案 陆拯 名中医经验
下载PDF
健脾解毒清肠方治疗急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NF-κB、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立静 吴超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清肠方对急性直肠炎NF-κB、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急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解毒...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清肠方对急性直肠炎NF-κB、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急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解毒清肠方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里急后重、发热、寒战、便意频数、腹痛中医症候积分及安全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69.77%(30/43)(χ~2=7.679,P=0.006)。观察组寒战、发热、里急后重、腹痛、便意频数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NF-κB、TNF-α及IL-6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58%(11/43)与对照组20.93%(9/4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261,P=0.610)。结论:健脾解毒清肠方治疗急性直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NF-κB、TNF-α及IL-6表达,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 急性直 中医证候 NF-ΚB TNF-Α IL-6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