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疏肝针法对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谢红亮 黄石钊 +1 位作者 刘永锋 陈尚杰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针法对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40例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后采集月经周期的排卵期、黄体期2个时相血样,...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针法对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40例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后采集月经周期的排卵期、黄体期2个时相血样,检测内分泌激素的含量。治疗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E2、P黄体期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两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健脾疏肝针法通过调节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内分泌平衡而达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疏肝针法 经前期综合征 肝气逆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疏肝健脾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别还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观察疏肝健脾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2023年3月—2024年5月,从天门市中医医院神经康复科门诊部、住院部及九个医联体卫生院招募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抽取60例,按入院的先后次序编号,偶数的纳... 观察疏肝健脾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 2023年3月—2024年5月,从天门市中医医院神经康复科门诊部、住院部及九个医联体卫生院招募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抽取60例,按入院的先后次序编号,偶数的纳入观察组,奇数的纳入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疏肝健脾针法。结果 CSI、MAS、上肢FMA、下肢FMA、BI评分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均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健脾针法联合康复训练用于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患者当中能够使痉挛得以减轻,使肢体活动得到改善,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 康复训练 卒中 肢体痉挛 瘫痪 生活能力
下载PDF
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杜一鹏 王瑞 +1 位作者 殷海玲 杜革术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320-324,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月长沙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共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双歧三...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月长沙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共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针法治疗,均治疗3周后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大便频次、排便量、粪便性状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变情况,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大便频次、排便量、粪便性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可以加速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减轻腹泻症状的同时调节胃肠激素指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 肝郁虚证 刺疗
下载PDF
“活血散风,疏肝健脾”针刺法潜在降压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陆妍 杜宇征 +2 位作者 陈爱霞 范晶 孟祥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67-2369,共3页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竞争力的增加,不仅高血压病和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而且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合并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削弱其临床疗效。作者发现"活血散风&qu...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及社会竞争力的增加,不仅高血压病和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日渐上升,而且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长。合并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极大地削弱其临床疗效。作者发现"活血散风"针刺法不仅可以有效降压,还可以改善焦虑抑郁,以致其降压效果更平稳持久。文章旨在针对高血压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探讨"活血散风"针刺法的潜在降压机制,以引起医护人员对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深入关注,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并缩减终点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散风 疏肝 高血压病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概要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烨林 孙建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3期415-416,共2页
本文提出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将针灸的经络学说与辨证论治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在临床中验证了该针法的临床疗效,经文献整理及验案介绍,阐述疏肝健脾针法的理论依据及临床运用。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
下载PDF
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滨滨 张萍萍 《江西中医药》 2014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9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温针组29例、中药组36例、针药组34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3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9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温针组29例、中药组36例、针药组34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3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温针组、中药组、针药组均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积分(P<0.05),针药组优于温针组、中药组(P<0.05),温针组与中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针药组优于温针组(P<0.05),温针组优于中药组(P<0.05);复发率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肝健脾针法是一种高效、无不良反应、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疏肝健脾针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华芳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195-196,共2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在对功能性便秘病症治疗时,利用疏肝健脾针法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功能性便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分别采用疏肝健脾针法与健脾通便汤... 目的分析并总结在对功能性便秘病症治疗时,利用疏肝健脾针法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功能性便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分别采用疏肝健脾针法与健脾通便汤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SBM)及自主排便次数(SBM)、便秘症状评分、生活质量问卷(PAC-QOL)的变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对治疗效果统计时,治疗组的疗效显著,数据分析P<0.05。结论在对功能性便秘病症治疗时,利用疏肝健脾针法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对患者病症缓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在对功能性便秘病症治疗中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疏肝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疏肝健脾针刺法对肿块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胡珊 刘昱磊 +3 位作者 陈鹏典 陈妍 王俊玲 宁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3期131-135,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刺法对肿块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中医科门诊及乳腺科门诊就诊的肿块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刺法对肿块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中医科门诊及乳腺科门诊就诊的肿块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疏肝健脾针刺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免疫指标[血清T淋巴细胞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及补体C4。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肿块大小较治疗前减小,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3、CD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针刺法可有效改善肿块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血清免疫指标,平衡免疫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醋酸泼尼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 肿块型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磊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气乘脾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IBS-D肝气乘脾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气乘脾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IBS-D肝气乘脾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IBS专用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和肝气乘脾证评分的变化,记录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BS-SSS和肝气乘脾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IBS-SSS和肝气乘脾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每天排便次数及10天中排便急迫天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观察组每天排便次数及10天中排便急迫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随访3月,观察组复发22例,复发率44.90%(22/49);对照组复发23例,复发率63.89%(23/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IBS-D肝气乘脾证,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优于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肝气乘 疏肝 IBS症状严重度量表(IBS-SSS) 生活质量 复发
下载PDF
中药联合健脾疏肝息风针法治疗脾虚肝旺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竺青华 姚伟光 李成国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第8期587-588,共2页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是儿童中一种常见的运动和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突然、短促、间歇的运动(运动抽动)或是发声(发声抽动)。抽动症状被认为是非随意的,但可暂时有意识地抑制抽动。大多数TS患者存在共病,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等。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虚肝旺 疏肝息风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健脾疏肝针刺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气郁质型)的临床研究及其对5-HT、VIP、NP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婉娥 张齐娟 +4 位作者 李婉莹 刘正茂 谭先健 田雨 韦汉容 《湖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肠道动力学异常、消化功能紊乱为主要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不畅等,部分患者还伴有精神情绪异常、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临床上根据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肠道动力学异常、消化功能紊乱为主要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不畅等,部分患者还伴有精神情绪异常、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临床上根据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其中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出具有以上症状外还表现出便秘症状,病情迁延不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脑肠肽 疏肝 气郁质型
原文传递
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杨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69-072,共4页
探究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肝郁脾虚型腹泻时应用疏肝健脾针法治疗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计60例,均为南京市秦淮区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3年1月-12月期间收入的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病例,基于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n=30,... 探究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肝郁脾虚型腹泻时应用疏肝健脾针法治疗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计60例,均为南京市秦淮区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3年1月-12月期间收入的胆囊切除术后肝郁脾虚型腹泻病例,基于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n=30,疏肝健脾针法+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n=30,常规药物治疗),分析其在疗效、胃肠激素指标、排便情况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的差异。结果 疗效方面,研究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激素指标、排便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方面,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肝郁脾虚型腹泻时,应用疏肝健脾针法治疗的价值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型腹泻情况,促进胃肠激素指标正常化,提升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 治疗 胆囊切除术 肝郁虚型 腹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疏肝健脾针推法对单纯性肥胖症并发亚健康状态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勇 赵强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第5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推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并发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及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并发亚健康状态患者61例,分为单纯性肥胖症组32例和并发肥胖症组29例。两组均采用采用手法(腹...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推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并发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及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并发亚健康状态患者61例,分为单纯性肥胖症组32例和并发肥胖症组29例。两组均采用采用手法(腹推与躯体穴位相结合推拿手法)与针灸(针刺穴位、拔罐、ATP照射)治疗61例,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的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单纯性肥胖症组及并发亚健康状态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针推疗法对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及肝郁脾虚型肥胖症并发亚健康状态患者均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具有减肥和治疗亚健康状态的双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状态 单纯性肥胖症 肝郁 疏肝
原文传递
疏肝健脾针法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清5-HT、NPY、CGRP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鸿儒 李俊 +2 位作者 陆明 郭秀岚 李明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2期259-263,共5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血清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96例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均来自天津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21年2月...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血清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96例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均来自天津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门诊或住院患者。根据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8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疏肝健脾针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肠道菌群和血清5-HT、NPY、CGR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研究组大便稀溏、少腹胀痛、食后腹胀、食欲减退、精神疲乏、口苦口黏、四肢无力、烦躁易急、畏寒怕冷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研究组血清5-HT、NPY、CG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研究组双歧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而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可有效促进症状改善,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清5-HT、NPY、CGRP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 肝郁虚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5例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洪铭 曾德映 刘水清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胶囊口服,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针法治疗,比较2组的临...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胶囊口服,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针法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第3,6,9月时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总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治疗后3,6,9月IBS-SSS总积分均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月IBS-SSS总积分降低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治疗后3,6,9月腹痛程度积分和腹胀程度积分均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腹痛程度积分和腹胀程度积分降低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远期疗效较好,并对腹痛和腹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肝郁虚型 疏肝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Controlled observation on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浩 裴丽霞 +2 位作者 周俊灵 孙建华 WANG Fang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3年第2期11-16,共6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IBS) between acupuncture based on soothing the liver and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and western medicine. Me...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diarrhea- 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IBS) between acupuncture based on soothing the liver and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Seventy cases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acupuncture group and a western medicine group, 35 cases in each one.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the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was applied at Tianshu {天枢 ST 25), Zusanli (足三里 ST 36), Shangjuxu {上巨虚 ST 37), Sanyinjiao (三阴交 SP 6), Taichong (太冲 LR 3) and so on. Electric stimulation was supplemented at bilateral ST 25. The treatment was given once a day, 3-4 treatments in a week.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inaverium bromide (dicetel) was prescribed for oral administration, 50 mg each time, three times a day. Four weeks made one session in the two groups. Separately,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1 session treatment, the integral of clinical symptom and the score in the scale of the quality of life measure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Q OL) were observed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The efficacy and recurrence rate were assess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ymptom integral and IBS-QOL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Call P〈0.01), and the improvements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0.01).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4.3% {33/35)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which was superior to 77.1% (27/35)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0.01). In 3 months,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36.4% (12/33)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which was lower apparently than 72.0% (18/25)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O.01). Conclusion Acupuncture therapy based on soothing the liver and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achieves the superior efficacy on D-IBS as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ation, pinaverium bromide. This therapy improves apparently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and is lower in recurrence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soothing the liver and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