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祛痰方对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分析正常与高脂人群、中药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以明确健脾祛痰方降脂的临床疗效,探索健脾祛痰法降脂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祛痰方对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分析正常与高脂人群、中药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以明确健脾祛痰方降脂的临床疗效,探索健脾祛痰法降脂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纳入正常及脾虚痰浊血脂异常受试者共计18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祛痰方组,每组60例。所有组别均予健康宣教,健脾祛痰方组予健脾祛痰方颗粒剂冲服,治疗疗程为2个月。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定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受试者血清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的表达水平,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受试者粪便标本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患者经健脾祛痰方治疗后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中FGF19含量明显降低;健脾祛痰方组血脂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模型组。高脂人群菌群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与正常人群相比明显减弱。有益菌减少,肠杆菌过生长,肠道菌群结构被破坏。健脾祛痰方组患者用药后样本间差异明显,各分类水平物种组成比例发生变化,编码胆盐水解酶(Bile Salt Hydrolase,BSH)相关微生物丰度降低。用药后肠道中的有害菌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减少,肠道菌群平衡有所恢复。结论健脾祛痰法能够显著降低血脂异常患者TC、TG、LDL-C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抑制FXR信号传导通路以降脂。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微塑料蓄积与血脂异常间的关系。方法将12只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组、正常组、高脂组、血脂康组,9只ApoE^(-/-)小鼠分为正常组、高脂组、血脂康组,其中,C57BL/6J小鼠和ApoE^(-/-)小鼠的高脂组、血脂康组给予高脂饲料,其他各组...目的探讨微塑料蓄积与血脂异常间的关系。方法将12只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组、正常组、高脂组、血脂康组,9只ApoE^(-/-)小鼠分为正常组、高脂组、血脂康组,其中,C57BL/6J小鼠和ApoE^(-/-)小鼠的高脂组、血脂康组给予高脂饲料,其他各组给予普通饲料。实验时,除空白组,其他各组小鼠灌胃含有绿色荧光的微塑料,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in vivo imaging system,IVIS)检测组织器官中微塑料荧光量。结果(1)微塑料灌胃2 h后,C57和ApoE^(-/-)小鼠均表现为高脂状态下微塑料的荧光强度增高,血脂康降脂治疗后荧光强度降低;(2)ApoE^(-/-)小鼠在正常和高脂状态下的各组织器官均表现为微塑料荧光强度高于C57小鼠;(3)C57和ApoE^(-/-)小鼠的血脂康组体内附睾、脑、内脏脂肪、皮下脂肪中的微塑料荧光明显降低,且ApoE^(-/-)小鼠体内微塑料荧光强度的降幅更大,但大多数组织器官中仍表现为ApoE^(-/-)小鼠体内微塑料荧光强度高于C57小鼠,与两种小鼠的血脂指标趋势相同;(4)相关性分析显示,组织器官中的微塑料荧光量基本呈现与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的趋势,其中,肝脏中微塑料荧光量与TC、LDL-C相关性强,附睾中微塑料荧光量与HDL-C相关性强,脑中微塑料荧光量与TG、HDL-C、LDL-C相关性强,内脏脂肪中微塑料荧光量与TC、TG、HDL-C和LDL-C相关性均较强,皮下脂肪和棕色脂肪中微塑料荧光量与TC、TG和LDL-C相关性强。结论微塑料蓄积与TC、TG、HDL-C、LDL-C水平密切相关,健脾祛痰法降脂治疗后微塑料在机体内的蓄积量明显降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观察健脾祛痰方对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分析正常与高脂人群、中药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以明确健脾祛痰方降脂的临床疗效,探索健脾祛痰法降脂的作用机制。方法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纳入正常及脾虚痰浊血脂异常受试者共计18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祛痰方组,每组60例。所有组别均予健康宣教,健脾祛痰方组予健脾祛痰方颗粒剂冲服,治疗疗程为2个月。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定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受试者血清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的表达水平,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受试者粪便标本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患者经健脾祛痰方治疗后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中FGF19含量明显降低;健脾祛痰方组血脂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模型组。高脂人群菌群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与正常人群相比明显减弱。有益菌减少,肠杆菌过生长,肠道菌群结构被破坏。健脾祛痰方组患者用药后样本间差异明显,各分类水平物种组成比例发生变化,编码胆盐水解酶(Bile Salt Hydrolase,BSH)相关微生物丰度降低。用药后肠道中的有害菌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减少,肠道菌群平衡有所恢复。结论健脾祛痰法能够显著降低血脂异常患者TC、TG、LDL-C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抑制FXR信号传导通路以降脂。
文摘目的探讨微塑料蓄积与血脂异常间的关系。方法将12只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组、正常组、高脂组、血脂康组,9只ApoE^(-/-)小鼠分为正常组、高脂组、血脂康组,其中,C57BL/6J小鼠和ApoE^(-/-)小鼠的高脂组、血脂康组给予高脂饲料,其他各组给予普通饲料。实验时,除空白组,其他各组小鼠灌胃含有绿色荧光的微塑料,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in vivo imaging system,IVIS)检测组织器官中微塑料荧光量。结果(1)微塑料灌胃2 h后,C57和ApoE^(-/-)小鼠均表现为高脂状态下微塑料的荧光强度增高,血脂康降脂治疗后荧光强度降低;(2)ApoE^(-/-)小鼠在正常和高脂状态下的各组织器官均表现为微塑料荧光强度高于C57小鼠;(3)C57和ApoE^(-/-)小鼠的血脂康组体内附睾、脑、内脏脂肪、皮下脂肪中的微塑料荧光明显降低,且ApoE^(-/-)小鼠体内微塑料荧光强度的降幅更大,但大多数组织器官中仍表现为ApoE^(-/-)小鼠体内微塑料荧光强度高于C57小鼠,与两种小鼠的血脂指标趋势相同;(4)相关性分析显示,组织器官中的微塑料荧光量基本呈现与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的趋势,其中,肝脏中微塑料荧光量与TC、LDL-C相关性强,附睾中微塑料荧光量与HDL-C相关性强,脑中微塑料荧光量与TG、HDL-C、LDL-C相关性强,内脏脂肪中微塑料荧光量与TC、TG、HDL-C和LDL-C相关性均较强,皮下脂肪和棕色脂肪中微塑料荧光量与TC、TG和LDL-C相关性强。结论微塑料蓄积与TC、TG、HDL-C、LDL-C水平密切相关,健脾祛痰法降脂治疗后微塑料在机体内的蓄积量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