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化的亲密关系——网络时代的偶像工业与偶像粉丝文化 被引量:46
1
作者 高寒凝 《文化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108-122,共15页
为了参与大数据时代偶像工业的生产机制之中,粉丝必然要借助社交网络和网络社区的账号,在成为粉丝的同时成为一个虚拟化身。而“偶像”这个职业的发明,本就基于对粉丝“准社会关系”想象的去病理化,即借助“粉丝福利”回应粉丝有关亲密... 为了参与大数据时代偶像工业的生产机制之中,粉丝必然要借助社交网络和网络社区的账号,在成为粉丝的同时成为一个虚拟化身。而“偶像”这个职业的发明,本就基于对粉丝“准社会关系”想象的去病理化,即借助“粉丝福利”回应粉丝有关亲密关系的想象。与此同时,偶像艺人的形象本身作为一个提供亲密关系想象的素材库,其实质是一种虚拟实在,而非自然状态下的人类个体。因此,网络时代的偶像工业,事实上就是一个虚拟化身(粉丝)与虚拟实在(偶像)之间不断实践着某种想象性的“虚拟化亲密关系”的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工业 粉丝文化 亲密关系
下载PDF
情感依恋与消费理性:偶像工业时代的“恋爱塌房”现象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静凝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49-56,共8页
通过对粉丝因偶像“恋爱塌房”而“脱粉”的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在偶像工业时代,粉丝以文化生产和经济供养双重途径参与“偶像养成”。偶像作为职业化的“大众情人”,通过情感劳动为粉丝营造亲密关系和理想自我的想象空间,而“恋爱禁止”... 通过对粉丝因偶像“恋爱塌房”而“脱粉”的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在偶像工业时代,粉丝以文化生产和经济供养双重途径参与“偶像养成”。偶像作为职业化的“大众情人”,通过情感劳动为粉丝营造亲密关系和理想自我的想象空间,而“恋爱禁止”是粉偶关系的潜在契约。面对偶像“恋爱塌房”造成的负向追星体验,粉丝会选择“脱粉”及时止损,表现出消费者的理性逻辑。消费主导的“情感经济”对人的异化,不仅表现在偶像作为劳动力商品与作为自由人之间存在冲突,也表现在粉丝作为追随者和消费者,同时面临着“情感依恋”和“消费理性”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工业 情感劳动 情感依恋 消费理性 粉丝经济
下载PDF
偶像本虚拟:偶像工业的技术革新、粉丝赋权与生产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寒凝 《媒介批评》 2019年第1期74-82,共9页
初音未来举办首场个人演唱会,是虚拟偶像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论文分别从技术革新、粉丝赋权与生产机制等视角出发,对这个充满象征意味的场景展开了分析.发掘出深埋于偶像工业的技术细节、内部各方势力博弈、整体运营逻辑和偶... 初音未来举办首场个人演唱会,是虚拟偶像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论文分别从技术革新、粉丝赋权与生产机制等视角出发,对这个充满象征意味的场景展开了分析.发掘出深埋于偶像工业的技术细节、内部各方势力博弈、整体运营逻辑和偶像明星本质属性等脉络之中的虚拟化转向.受这一转向驱动,偶像工业与充满非现实要素的二次元文化合流,缔造了如今虚拟偶像产业的繁荣.因此,虚拟偶像也就不宜被解读为某种颠覆性的行业变革,而是在偶像工业的发展脉络之中自然生长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粉丝赋权 偶像工业
下载PDF
虚拟偶像:偶像工业的新阶段
4
作者 高丰昊 《新媒体研究》 2022年第5期92-94,共3页
虚拟偶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娱乐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主流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对虚拟偶像的狂热追逐现象引来争议,而其背后的社会和媒介动因值得深思。现代偶像崇拜源于流动的现代性社会结构,在多年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文化产业的重... 虚拟偶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娱乐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主流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对虚拟偶像的狂热追逐现象引来争议,而其背后的社会和媒介动因值得深思。现代偶像崇拜源于流动的现代性社会结构,在多年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推动偶像工业变化的主要力量之一。虚拟偶像延续了偶像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借助其生产和消费上的技术优势获得了市场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偶像工业 文化工业
下载PDF
“数字劳工”们的战争:“饭圈”乱象与互联网时代的偶像工业生产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寒凝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3-174,共12页
建立在流量经济基础之上的新型偶像工业生产机制,是互联网资本、流量明星与粉丝之间三方博弈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互联网资本通过控制IP(知识产权)剥削粉丝的“数字劳动”,或雇佣流量明星这一“流量数据汇总装置”,间接地占有粉丝的“数... 建立在流量经济基础之上的新型偶像工业生产机制,是互联网资本、流量明星与粉丝之间三方博弈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互联网资本通过控制IP(知识产权)剥削粉丝的“数字劳动”,或雇佣流量明星这一“流量数据汇总装置”,间接地占有粉丝的“数字劳动”;流量明星则以“亲密关系劳动”换取粉丝的“数字劳动”(反之亦然),从而在彼此之间结成某种“准社会关系”。近年来“饭圈”(流量明星粉丝社群)内部的种种“乱象”,如集资打榜、造谣攻击等,作为上述生产机制的必然产物,正是当前互联网资本滥用大数据技术与推荐算法、剥削网民的“数字劳动”,以及女性群体“制度性情感支持”的缺失等复杂症候的重要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偶像工业 流量经济 亲密关系劳动
原文传递
制造亲密:虚拟应用中偶像与粉丝新型关系研究——以“Lysn Bubble”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可欣 《视听》 2021年第6期158-160,共3页
媒介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日常生活,也同时助力偶像工业的变革。本文聚焦于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以手机应用Lysn Bubble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及文本分析,探讨这一"追星"新形式对拟态亲密关系的建构。瞄准粉丝的渴求与欲望,Lys... 媒介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日常生活,也同时助力偶像工业的变革。本文聚焦于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以手机应用Lysn Bubble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及文本分析,探讨这一"追星"新形式对拟态亲密关系的建构。瞄准粉丝的渴求与欲望,Lysn Bubble为粉丝构建了"真实"的幻想空间,制造出粉丝与偶像间的拟态亲密关系,它看似缓解了粉丝的焦虑孤独,实际仍悬浮于空,加深粉丝与现实生活的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密关系 偶像工业 准社会交往 粉丝文化 Lysn Bubble
下载PDF
偶像工厂中的粉丝劳动:基于对网络选秀综艺《青春有你2》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魏琪 《声屏世界》 2021年第5期77-79,共3页
网络选秀综艺《青春有你2》恰似一条偶像生产流水线,粉丝劳动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决定着偶像能否出道。在民意与资本的对抗中,粉丝是进击中的战士,誓要通过艰辛的劳动将心中的偶像送上出道位。然而,在资本对民意的压榨下,粉丝又是被牵线... 网络选秀综艺《青春有你2》恰似一条偶像生产流水线,粉丝劳动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决定着偶像能否出道。在民意与资本的对抗中,粉丝是进击中的战士,誓要通过艰辛的劳动将心中的偶像送上出道位。然而,在资本对民意的压榨下,粉丝又是被牵线的木偶,他们的劳动反过来异化为统治自身的力量,为文化工业添砖加瓦。文章主要考察了组织协调、资本投入、文本盗猎等自觉的粉丝劳动行为,以及情感劳动、数据压迫、消费剥削等异化的粉丝劳动行为,试图勾勒粉丝劳动的全景视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工业 粉丝劳动 消费异化
下载PDF
从粉丝型学者到学者型粉丝:粉丝研究与抵制理论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英语语境中,粉丝研究者的立场经历从粉丝型学者到学者型粉丝的转换。在抵抗理论问题上,理论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粉丝并不总是持否定立场。网络粉丝目前处在一种后民族国家或粉丝的后现代时代。在体验经济时代,其态度即可理解为一种对抵... 英语语境中,粉丝研究者的立场经历从粉丝型学者到学者型粉丝的转换。在抵抗理论问题上,理论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粉丝并不总是持否定立场。网络粉丝目前处在一种后民族国家或粉丝的后现代时代。在体验经济时代,其态度即可理解为一种对抵制的放弃,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否定。作为流行音乐组合旭日阳刚的粉丝,"钢镚"的出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偶像"草根"身份的认同,但他们又积极推动偶像进入主流媒体,其文化实践可看作一种"腾挪"。影视产业具有情绪资本的属性,它不只是满足影视粉丝的情感,而且制造新的情感和需要以开拓市场。以粉丝情感的生产为中心,影视情绪资本构建起其运营体系和产品属性。在影视偶像产业的魅惑和包围中,影视粉丝并未失去自我,社会也期待审美解放进一步将个体、社会和艺术调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 粉丝研究 抵制理论 身份认同 文化腾挪 情绪资本 偶像工业
下载PDF
数字劳动与自我建构:粉丝参与的二重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新民 雷晨琅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1,共8页
一直以来,粉丝都是偶像工业体系中最活跃、最主动的"产消者",数字时代的粉丝参与有着更为复杂的机制和表现。既有的研究多从批判的角度出发,认为粉丝扮演着"数字劳工"的角色,却忽视了作为微观个体的粉丝的自我建构... 一直以来,粉丝都是偶像工业体系中最活跃、最主动的"产消者",数字时代的粉丝参与有着更为复杂的机制和表现。既有的研究多从批判的角度出发,认为粉丝扮演着"数字劳工"的角色,却忽视了作为微观个体的粉丝的自我建构与价值认同。本文认为,在文化的语境内,粉丝参与的本质是偏向于社会化的,其劳动并非只具有剥削这一唯一指向。数字时代的粉丝参与存在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粉丝劳动背后的确存在着资本的控制,另一方面,粉丝在参与中也实现了情感获得和价值认同,这二重属性才建构起了数字时代粉丝参与的完整逻辑。另外,本文发现,粉丝的自我建构具有很强的无序性,这种特质也需要我们在研究范式的选择上更具时代性和本土化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参与 数字劳动 自我建构 偶像工业
原文传递
大众文化心理的满足和扩展——中国主流商业片的回顾 被引量:5
10
作者 倪震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0,共4页
大众文化心理和娱乐文化工业是一对互相依存、互相推动又矛盾统一的关系。新世纪以来,中国主流电影既发展了当代电影生产力,又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电影市场,正在实现与偶像工业的全面对接以及内地与港、台电影生产力的整合。但如何进一步... 大众文化心理和娱乐文化工业是一对互相依存、互相推动又矛盾统一的关系。新世纪以来,中国主流电影既发展了当代电影生产力,又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电影市场,正在实现与偶像工业的全面对接以及内地与港、台电影生产力的整合。但如何进一步扩大和真正满足大众文化的消费心理,这一任务正摆在我们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心理 偶像工业 政治娱乐化 电影生产力整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