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两岸三地发现诗意——论傅天虹诗歌创作与新移民文学 |
杨洪承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2
|
“中生代”诗人创作的“汉语新诗”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傅天虹诗歌为中心的讨论 |
王晓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3
|
以香港诗人傅天虹为个案论“自传诗”写作 |
王珂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4
|
论傅天虹诗歌的创伤书写 |
罗小凤
|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17 |
0 |
|
5
|
乡土中国的牧歌者形象——关于傅天虹诗歌中作者形象的一种辩证 |
郭海军
谢镇泽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6
|
《文学与文化》2013年1、2、3、4期总目录 |
|
《文学与文化》
|
2013 |
0 |
|
7
|
“中生代”的再出发——“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会议综述 |
邱志武
|
《文学与文化》
|
2013 |
0 |
|
8
|
当代诗学“命名”的操作、意义及反思——以“中生代”为例 |
王学东
|
《诗探索》
|
2013 |
1
|
|
9
|
关于中国新诗“中生代”命名的思考 |
屠岸
|
《诗探索》
|
2008 |
2
|
|
10
|
海外诗笺 |
|
《诗刊》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1
|
上海文学 1990年总目录 |
|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2
|
互利互惠 相辅相成——现代诗与社会谈片 |
李元洛
|
《诗刊》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3
|
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研讨会述要 |
罗小凤
|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
2011 |
0 |
|
14
|
编者的话 |
|
《诗探索》
|
2014 |
0 |
|
15
|
中生代与新世纪诗坛的新格局——“两岸四地第五届当代诗学论坛”综述 |
卢桢
|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
2014 |
0 |
|
16
|
诗坛书讯 |
辛力
|
《诗刊》
北大核心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