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艺民俗学视野中的傅芸子研究述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静 张晓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140,共8页
傅芸子著述丰赡,在20世纪上半叶的民俗学和俗文学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不仅博识旧京名物掌故,还一直积极致力于戏曲、曲艺、俗文学、民间艺术等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工作,撰就《正仓院考古记》和《白川集》,鲜明地代表了当时的学术风... 傅芸子著述丰赡,在20世纪上半叶的民俗学和俗文学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不仅博识旧京名物掌故,还一直积极致力于戏曲、曲艺、俗文学、民间艺术等资料的收集与研究工作,撰就《正仓院考古记》和《白川集》,鲜明地代表了当时的学术风气和学术成就。傅芸子的著作多发表于彼时的小型期刊、报纸、报纸副刊上,如今这些报刊原件部分已或毁或佚,因此对于今日学界而言,傅芸子的成果显得陌生和隔膜。基于此,对傅芸子的学术贡献进行整理与论述,将为民俗学与俗文学的学术史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芸子 民俗学 戏曲 俗文学
下载PDF
傅芸子先生的敦煌俗文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晓华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8-163,共6页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国俗文学研究的热潮中,傅芸子先生一方面创办《俗文学》刊物,联络组织一批专家撰写文章,一方面自己也撰写了数量甚多的俗文学论文。其中有关敦煌俗文学研究的论文从当时敦煌学的全面发展情况入手,整理敦煌俗文学目录...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中国俗文学研究的热潮中,傅芸子先生一方面创办《俗文学》刊物,联络组织一批专家撰写文章,一方面自己也撰写了数量甚多的俗文学论文。其中有关敦煌俗文学研究的论文从当时敦煌学的全面发展情况入手,整理敦煌俗文学目录,校勘敦煌俗文学作品,探讨敦煌俗文学的讲唱方式,并对敦煌俗文学进行分类和个案研究,是敦煌俗文学研究第一个高潮时期的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芸子 敦煌俗文学 研究
下载PDF
傅芸子的民俗书写与艺术思想
3
作者 裴瑶 《山东艺术》 2023年第6期63-74,共12页
傅芸子是我国著名的俗文学家、民俗学家。20世纪上半叶傅芸子在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考证北京历史风土的文章,对于古都北京的风土、民间北京的日常生活,以及文人北京的风雅传统进行详细的记录与考证。本文梳理傅芸子生平及文化实践,分析... 傅芸子是我国著名的俗文学家、民俗学家。20世纪上半叶傅芸子在报刊上发表了数百篇考证北京历史风土的文章,对于古都北京的风土、民间北京的日常生活,以及文人北京的风雅传统进行详细的记录与考证。本文梳理傅芸子生平及文化实践,分析他书写北京民俗的文章,理解他的风土观、生活观,以及他对北京风雅传统的认识,归纳其民俗书写与艺术思想的特点,以期为当代民俗学学术史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芸子 北京 民俗 学术史
原文传递
傅芸子在日本发现的七种戏曲文献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占鹏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43-47,共5页
傅芸子1939年在日本发现的七种戏曲文献是:《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音》《乐府南音》《玄雪谱》《大明春》,它们的发现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们的整理和研究还处于初级的状态,整理除王秋桂的影印出版... 傅芸子1939年在日本发现的七种戏曲文献是:《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音》《乐府南音》《玄雪谱》《大明春》,它们的发现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们的整理和研究还处于初级的状态,整理除王秋桂的影印出版外,再也没有专门的校勘著作问世,更没有一篇论文、一部著作对这7种曲选给予深入的研究。应该说,此当为今后曲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芸子 戏曲文献 日本
下载PDF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华北日报·俗文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静 杨慧芹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6-33,163,共9页
傅芸子、傅惜华主编的《华北日报·俗文学》(“平字号”《俗文学》周刊),是以郑振铎为旗帜的北方俗文学研究重地。围绕“平字号”《俗文学》周刊的创刊过程、发文作者的考索、所发文章的汇编整理、所发文章的学术价值,展开全面的综... 傅芸子、傅惜华主编的《华北日报·俗文学》(“平字号”《俗文学》周刊),是以郑振铎为旗帜的北方俗文学研究重地。围绕“平字号”《俗文学》周刊的创刊过程、发文作者的考索、所发文章的汇编整理、所发文章的学术价值,展开全面的综合研究,注重文献整理、历史描述与理论构建,进而揭示傅芸子先生在俗文学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为俗文学研究者及俗文学学术史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为现今相关学科研究的旁推互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范例,也将丰富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民间文学史及其学术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日报·俗文学》 “平字号”《俗文学》周刊 傅芸子 戏曲研究 民歌研究
下载PDF
舞乐《兰陵王》新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顾朴光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58-66,共9页
(一) 《兰陵王》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假面舞乐,它起源于北齐,盛行于唐代,唐以后逐渐湮没。但在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如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古老的舞乐《兰陵王》。对于日本《兰陵王》的渊源,中日两国学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 (一) 《兰陵王》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假面舞乐,它起源于北齐,盛行于唐代,唐以后逐渐湮没。但在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如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古老的舞乐《兰陵王》。对于日本《兰陵王》的渊源,中日两国学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它源于中国,另一种认为它源于印度。解放前,傅芸子先生曾发表《舞乐【兰陵王】考》,他根据历史上的文献记载,结合自己的实地考察,论证日本的《兰陵王》确系从中国传入。文中还详细介绍了日本舞乐《兰陵王》的装束、乐曲和舞容,以及日本学者对其来源的各种意见,对研究《兰陵王》颇具参考价值。但傅文的论证亦有不够严密的地方。五十年代,任半塘先生撰写了巨著《唐戏弄》,他在书中专辟《兰陵王》一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陵王 傅芸子 任半塘 唐戏弄 方相氏 五十年代 伎乐 文中 林邑 舞人
下载PDF
四十年代关于变文及“变”字的研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家平 宁强 罗华庆 《兰州学刊》 1985年第6期81-86,共6页
一九四四至一九四九年,是我国敦煌学研究由前一时期的编目、考订、辑佚、绍介准备阶段向着正名、探源以及跨学科探索的高层次进展的阶段,是一个走向成熟、获取成果并向纵深展开的阶段。在此时期的变文研究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有向达、孙楷... 一九四四至一九四九年,是我国敦煌学研究由前一时期的编目、考订、辑佚、绍介准备阶段向着正名、探源以及跨学科探索的高层次进展的阶段,是一个走向成熟、获取成果并向纵深展开的阶段。在此时期的变文研究中做出较大贡献的有向达、孙楷弟、傅芸子、周一良、关德栋和刑庆兰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代 傅芸子 敦煌学研究 周一良 向达 庆兰 一九 曼茶罗 古乐府 文学创作
下载PDF
傅惜华与昆曲(1926—1932):以《北京画报》为视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静 《戏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24-44,共21页
由宁南屏创办的《北京画报》,1926年10月1日初试啼声。其以"提倡保存北京固有的文明,反对破坏北京一切的文物"为口号,文图结合,内容丰富,包括戏剧、电影、舞蹈、曲艺、书画、篆刻、摄影、漫画、小说、诗词、随笔、典籍、古迹... 由宁南屏创办的《北京画报》,1926年10月1日初试啼声。其以"提倡保存北京固有的文明,反对破坏北京一切的文物"为口号,文图结合,内容丰富,包括戏剧、电影、舞蹈、曲艺、书画、篆刻、摄影、漫画、小说、诗词、随笔、典籍、古迹、时事、教育、竞赛、游乐、风俗掌故、社会写真等,融聚新旧和中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北京画报 傅芸子 韩世昌 曲社 思志诚 醉韶社 兰闺雅集 琴挑 拷红
原文传递
《思凡·下山》的来历和演变 被引量:2
9
作者 文力 赵景深 《上海戏剧》 1962年第9期21-23,共3页
編輯同志: 去年我編写昆剧《思凡》的教材,查了不少有关《思凡》的材料,但《思凡·下山》的来历一直未搞清楚。讀了貴刊一月份所載赵景深先生《从<下山>到<僧尼会>》一文后,有些問题仍然模糊。思索許久,也未有結論。今... 編輯同志: 去年我編写昆剧《思凡》的教材,查了不少有关《思凡》的材料,但《思凡·下山》的来历一直未搞清楚。讀了貴刊一月份所載赵景深先生《从<下山>到<僧尼会>》一文后,有些問题仍然模糊。思索許久,也未有結論。今将自己的浅见写出来,恭候赐教。如有可能,請将这意见代轉給赵景深先生。赵先生的文章一开头就写道:“昆剧演《下山》,紧接着《思凡》,大約从郑之珍的《目連救母劝善戏文》而来。”讀到这里,又忆起赵先生在《明清曲談》上的另一篇文章《劝善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善金科 尼姑下山 清曲 青阳腔 赵景深 哭皇天 山坡羊 傅芸子 太古传宗 玉谷新簧
下载PDF
傅惜华戏曲曲艺著述索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效民 《戏曲研究》 1996年第1期169-189,共21页
傅惜华(1907—1970),北京人,满族。又名傅宝泉,笔名碧蕖、浮槎、仲涵、曲厂、曲庵、寒山等,室名碧蕖馆。是我国著名的戏曲、曲艺、小说研究专家,版本目录学家和藏书家。早在1923年,傅先生就同哥哥傅芸子一起从事戏曲、曲艺的研究。
关键词 戏曲家 曲庵 小说研究 北京画报 国剧画报 傅芸子 大公报 古典文学出版社 戏曲史料 浮槎
原文传递
善弄狡慧——明清坊刻散出选本目录与正文之落差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婉仪 《戏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13-126,共14页
一前言傅芸子先生当年理绎《摘锦奇音》、《八能奏锦》等戏曲散出选本时,发现《玉谷新簧》卷四上层的目录页列有《续缘记·玉箫送别》与《玉环记·渭河分袂》两目。《续缘记·玉箫送别》出自《玉环记》第八出《赶逐韦皋》,... 一前言傅芸子先生当年理绎《摘锦奇音》、《八能奏锦》等戏曲散出选本时,发现《玉谷新簧》卷四上层的目录页列有《续缘记·玉箫送别》与《玉环记·渭河分袂》两目。《续缘记·玉箫送别》出自《玉环记》第八出《赶逐韦皋》,演韦皋与青楼名妓玉箫分袂于渭河边,其实就是《玉环记·渭河分袂》,两目指的就是同一出。傅先生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环记 八能奏锦 摘锦奇音 傅芸子 玉谷新簧 韦皋 坊刻 大明春 词林一枝 青阳腔
原文传递
明前期民间戏剧的戏曲史意义
12
作者 王夔 《戏曲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15-31,共17页
明前期民间戏剧是指明初洪武到隆庆两百多年间,由民间艺人或民间文人创作,由民间流动班社搬演,供下层民众观看的戏剧样式。它基于民间立场,采用民间叙事,大部分作品能折射出民间思想,对民间生活情态进行生动呈现,表达出草根阶层的社会... 明前期民间戏剧是指明初洪武到隆庆两百多年间,由民间艺人或民间文人创作,由民间流动班社搬演,供下层民众观看的戏剧样式。它基于民间立场,采用民间叙事,大部分作品能折射出民间思想,对民间生活情态进行生动呈现,表达出草根阶层的社会意识和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戏剧 明前期 青阳腔 滚调 弋阳 戏剧样式 民间立场 戏曲史 滚唱 傅芸子
原文传递
寻访海外中国戏曲文献的力作——读黄仕忠《日藏中国戏曲文献综录》
13
作者 杨慧 《中华戏曲》 CSSCI 2013年第1期346-351,共6页
中日文化交流日久,典籍流布为直接载体,经史子集,概莫能外。而此间,戏曲文献则愈加专门。众多典籍跨洋渡海之后,便杳然不知所踪。中国学界或有此种疑问,个中典籍多乎哉?黄仕忠教授大作《日藏中国戏曲文献综录》(以下简称《综录》)的问世... 中日文化交流日久,典籍流布为直接载体,经史子集,概莫能外。而此间,戏曲文献则愈加专门。众多典籍跨洋渡海之后,便杳然不知所踪。中国学界或有此种疑问,个中典籍多乎哉?黄仕忠教授大作《日藏中国戏曲文献综录》(以下简称《综录》)的问世,或许可以作为当代学人对于这个疑问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综录 戏曲作品 日藏 庄一拂 森槐南 赵氏孤儿 傅芸子 当代学人 善本书
原文传递
麈尾与魏晋名士清谈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化文 《文史知识》 1982年第7期79-82,共4页
麈(zhǔ)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手执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把麈尾认为与马尾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 麈(zhǔ)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手执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把麈尾认为与马尾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在四十年代傅芸子先生发表《正仓院考古记》之时,对麈尾的形制已经了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麈尾 魏晋名士 傅芸子 正仓院 四十年代 文物界 陈代 魏晋人 竹林七贤图 开善寺
原文传递
京剧简史(连载)
15
作者 苏移 《戏曲艺术》 1986年第4期80-84,共5页
《戏杂志》(月刊)创刊于1922年,主编姚民哀,由上海戏剧社编印发行。共出9期。以刊登京剧文章为主,兼及曲艺。该刊栏目有剧评、戏剧新闻、新剧研究、演剧活动、剧界趣闻轶事、戏剧知识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如《二十年来戏剧之变迁》... 《戏杂志》(月刊)创刊于1922年,主编姚民哀,由上海戏剧社编印发行。共出9期。以刊登京剧文章为主,兼及曲艺。该刊栏目有剧评、戏剧新闻、新剧研究、演剧活动、剧界趣闻轶事、戏剧知识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如《二十年来戏剧之变迁》、《王钟声轶事》、《上海票友调查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杂志 王钟声 演剧活动 国剧学会 程砚秋 龚云甫 欧阳予倩 余三胜 啸虹轩剧谈 傅芸子
原文传递
梅兰芳研究的历史断层──国剧学会弘扬京剧理性思考与业绩
16
作者 王清辉 《中国京剧》 1994年第6期24-26,共3页
梅兰芳研究的历史断层──国剧学会弘扬京剧理性思考与业绩王清辉北平国剧学会,是梅兰芳、余叔岩1931年倡议成立的学术团体。他们在《国剧学会缘起》一文中讲得非常清楚:“世界上一切学术所繇存在,皆赖于学者本身为不断之研究,... 梅兰芳研究的历史断层──国剧学会弘扬京剧理性思考与业绩王清辉北平国剧学会,是梅兰芳、余叔岩1931年倡议成立的学术团体。他们在《国剧学会缘起》一文中讲得非常清楚:“世界上一切学术所繇存在,皆赖于学者本身为不断之研究,精密之改良。”他们面对百年来风靡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学会 余叔岩 傅芸子 国剧画报 身段谱 金仲荪 戏剧丛刊 音韵辑要 徐兰沅 传习所
原文传递
正仓院:盛名下的唐代收藏
17
作者 彭治国 《优品》 2009年第5期192-197,共6页
香港苏富比2009年春季拍卖会奉上一件备受瞩目的珍品——唐八世纪玳瑁嵌螺钿"荷花鸳鸯"图八方盖盒,预计成交价将超过4,000万港元。这件造工极为精致的玳瑁嵌螺钿"荷花鸳鸯"图八方盖盒,是市场上最弥足珍贵的一件唐... 香港苏富比2009年春季拍卖会奉上一件备受瞩目的珍品——唐八世纪玳瑁嵌螺钿"荷花鸳鸯"图八方盖盒,预计成交价将超过4,000万港元。这件造工极为精致的玳瑁嵌螺钿"荷花鸳鸯"图八方盖盒,是市场上最弥足珍贵的一件唐代工艺品。苏富比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表示:"世上除了正仓院外,根本没其它地方存有唐代传世艺术瑰宝,预料这盒子会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必争之物。"仇国仕所说的正仓院,建于8世纪中期的日本奈良时代,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来自于中国唐朝,许多都是国宝级瑰宝。然而,一直以来地处东瀛的正仓院并不为人所知,目前国内专门介绍正仓院的著作只有傅芸子先生的《正仓院考古记》和复旦大学历史系韩昇教授的《正仓院》两册书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仓院 香港苏富比 春季拍卖会 私人收藏 傅芸子 复旦大学历史 奈良时代 中国唐朝 嵌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