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6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护肤品的检验研究
1
作者 付思源 姜红 +3 位作者 隋彦博 王思琦 刘瑞 陈敏璠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8,共6页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无损检验护肤品的分析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51个护肤品样品进行检验,根据红外光谱中吸收峰的峰位进行分析后,重点选取波数范围为3500~2700 cm^(-1)和1700~1000 cm^(-1)区域的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法...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无损检验护肤品的分析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51个护肤品样品进行检验,根据红外光谱中吸收峰的峰位进行分析后,重点选取波数范围为3500~2700 cm^(-1)和1700~1000 cm^(-1)区域的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分析,并通过采用组间联接法度量该样本类间亲疏程度,采用欧氏距离作为度量个体间距离的依据,将变量Z分数标准化为N[0,1]后,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法(HCA)实现对护肤品分类情况的进一步验证和分析。根据光谱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护肤品样品可以被分为五大类,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将51个护肤品样品全部区分开。该实验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为护肤品物证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公安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法 护肤品 化学计量学 分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轧制油羟值含量
2
作者 王秋霞 高双 +2 位作者 谭海燕 谭家英 周义平 《铝加工》 CAS 2024年第2期57-59,72,共4页
铝合金轧制生产中需要工艺润滑,轧制油的羟值是衡量润滑性能的重要指标。及时检测轧制油羟值的含量变化情况,可为轧制生产控制提供依据。羟值的测定一般采用化学方法,但化学方法检测时间长、操作繁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 铝合金轧制生产中需要工艺润滑,轧制油的羟值是衡量润滑性能的重要指标。及时检测轧制油羟值的含量变化情况,可为轧制生产控制提供依据。羟值的测定一般采用化学方法,但化学方法检测时间长、操作繁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轧制油羟值含量。该方法的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18%;准确度高,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分析时间短、操作简单、特征性好和不破坏试样等特点,可满足及时指导工艺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轧制油 羟值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检测铝箔轧制油中添加剂含量
3
作者 郑欢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8期191-193,共3页
本文简述了铝箔轧制油的组成以及添加剂的作用,并介绍了如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建立标准曲线,同时验证了该曲线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以下将探讨如何检测铝箔轧制油中添加剂的含量。
关键词 铝箔轧制油 添加剂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金银花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顾旭鹏 杨林林 +2 位作者 齐大明 刘天亮 董诚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7-473,共7页
中药材“安全、稳定、有效、可靠”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求,针对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探索快速、精准、无损新型含量测定方法是目前中药材质量控制领域亟待解决问题之一。金银花有效成分复杂、质量波动较大,利用傅里叶变... 中药材“安全、稳定、有效、可靠”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求,针对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探索快速、精准、无损新型含量测定方法是目前中药材质量控制领域亟待解决问题之一。金银花有效成分复杂、质量波动较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金银花有效成分进行高效、无损快速测定可能是推动其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该研究将HPLC法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金银花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模型,以期为金银花的快速、精准含量测定提供新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光谱仪采集了河南、河北、山东三个产地共64份金银花的红外光谱,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当药苷、断氧化马钱子苷、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六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使用TQ分析软件中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V)、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一阶导数(1st)、二阶导数(2nd)及SG卷曲平滑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建立模型。经过对河南、河北、山东共64份金银花样品的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PLS+MSC+2nd Der+NS对绿原酸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7549,平均绝对偏差为0.24%;PLS+MSC+1st Der+ND对当药苷的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9369,平均绝对偏差为0.00%;PLS+MSC+1st Der+SG对断氧化马钱子苷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9678,平均绝对偏差为-0.06%;PLS+MSC+1st Der+NS、PLS+MSC+1st Der+SG以及PLS+SNV+1st Der+SG对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8590,平均绝对偏差为0.01%;PLS+MSC+2nd Der+ND对异绿原酸A的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9339,平均绝对偏差为0.11%;PLS+MSC+2nd Der+SG对异绿原酸C的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为0.8661,平均绝对偏差为0.01%。通过傅里叶变换光谱技术建立对金银花有效成分的定量模型可以实现对未知金银花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该研究为金银花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依据,有助于推动中药材质量的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定量模型 傅里变换红外图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自适应数字滤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孟伍德 童晶晶 +4 位作者 高闽光 李相贤 李妍 韩昕 刘文清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4,共9页
针对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在不同类型环境噪声下导致的仪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不同环境噪声实时更新滤波参数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对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不同滤波参数设置下的滤波效果,进... 针对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在不同类型环境噪声下导致的仪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不同环境噪声实时更新滤波参数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对该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不同滤波参数设置下的滤波效果,进而利用设计的滤波算法对实测光谱数据进行了滤波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滤波方法下的光谱信噪比(SNR)。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巴特沃斯滤波的自适应FTIR光谱滤波方法在2100~2200 cm^(-1)和2500~2600 cm^(-1)波段的SNR较传统硬件滤波分别提高了1.29倍和1.13倍,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提升FTIR光谱信噪比,改善FTIR仪器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数字滤波 巴特沃斯滤波器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信噪比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无损鉴定中国字画 被引量:32
6
作者 那娜 欧阳启名 +2 位作者 乔玉青 欧阳津 王雅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27-1330,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NIRFTRaman)光谱法鉴定了中国字画,结果表明与荧光光谱法相比,根据谱峰的强度和位置可更容易地将真伪字画区别开来。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相互印证,互相补充,在鉴定中具有快速、准确、操...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NIRFTRaman)光谱法鉴定了中国字画,结果表明与荧光光谱法相比,根据谱峰的强度和位置可更容易地将真伪字画区别开来。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相互印证,互相补充,在鉴定中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不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优点,适于珍贵字画的无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拉曼光谱 无损鉴定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荧光光谱法 补充 中国 红外 FTIR 样品 重复性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无损鉴别药材的真伪 被引量:64
7
作者 孙素琴 刘军 周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NIR FT-Raman)光谱法对大黄(西宁大黄)与伪品大黄(华北大黄、山大黄、水根大黄)进行了无损快速的鉴别。结果表明:尽管正品大黄与伪品大黄差别较小,有大部...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NIR FT-Raman)光谱法对大黄(西宁大黄)与伪品大黄(华北大黄、山大黄、水根大黄)进行了无损快速的鉴别。结果表明:尽管正品大黄与伪品大黄差别较小,有大部分的化学成分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但在红外、拉曼谱图中各自的特征峰较突出,根据谱峰的强度和位置可容易地将它们区别开来。红外和拉曼光谱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提取,可直接鉴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红外傅里变换拉曼光谱 大黄 无损鉴别 中药材 真伪鉴别
下载PDF
变压器游离气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8
作者 王阳 韩伟 +5 位作者 黄连鹏 刘尧 陈宇 郭培 刘懿莹 汤晓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93,100,共9页
针对目前变压器游离气体气相色谱法分析需要人工取气、耗时过长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游离气体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磁阀控制与气体继电器相连的集气器的工作,从集气器中自动取气进行光谱分析。游离... 针对目前变压器游离气体气相色谱法分析需要人工取气、耗时过长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游离气体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磁阀控制与气体继电器相连的集气器的工作,从集气器中自动取气进行光谱分析。游离气光谱分析过程中,采用分段比基线校正法对游离气吸收光谱进行校正,采用Tikhonov正则化特征变量方法从混合气体吸收光谱图冗杂的谱线中挑选特征变量,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分析计算红外吸收光谱图,得到变压器游离态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变压器游离气体傅里叶红外光谱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完成对游离气体的自动取气和气体检测功能,实现对游离气体的在线监测以及多组分游离气体的高精度检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游离气体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多组分气体检测 在线监测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复印纸的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继民 王彦吉 +2 位作者 王景翰 姚丽娟 张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21-1525,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验复印纸的新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复印纸中填料种类和纤维素的结晶度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复印纸热老化和紫外光老化的规律。以1 429与893 cm-1的吸光度比值表示纤维素的结晶... 建立了一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验复印纸的新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复印纸中填料种类和纤维素的结晶度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复印纸热老化和紫外光老化的规律。以1 429与893 cm-1的吸光度比值表示纤维素的结晶度,测定不同纸张样品的结晶度的标准偏差为0.010 7~0.016 0,同一包纸样的平均标准偏差为0.014 8。不同厂家不同牌号、相同厂家不同牌号、相同厂家相同牌号不同生产时间复印纸中添加的填料种类和纤维素的结晶度不同,热老化和紫外光老化规律不同,实现了对复印纸的鉴别,为纸张的相同性比对和同一认定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印纸 纤维素 填料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6种燕窝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原性状快速鉴别 被引量:69
10
作者 孙素琴 梁曦云 杨显荣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2-554,共3页
首次利用微钻石ATR探头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FTIR)无损快速鉴别了 6种燕窝。结果表明 :印尼燕、越南燕、马来西亚燕、泰国血燕、菲律宾草燕和香港市售燕窝均有自己的红外特征谱 ,据谱图吸收峰的波数位置和相对峰强度的差异可达到燕窝... 首次利用微钻石ATR探头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FTIR)无损快速鉴别了 6种燕窝。结果表明 :印尼燕、越南燕、马来西亚燕、泰国血燕、菲律宾草燕和香港市售燕窝均有自己的红外特征谱 ,据谱图吸收峰的波数位置和相对峰强度的差异可达到燕窝类同和伪品的鉴别。该方法快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燕窝 动物药 鉴别
下载PDF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菊花中硫磺残留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花荣 温树敏 +2 位作者 冯雅琪 王晓燕 陈冠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0-1112,共3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FTIR)红外光谱法对不同加工方法的祁菊花和大怀菊进行了快速鉴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可能会导致菊花内部某些有效成分间相对含量有所变化,某些化学结构或许有所改变,反映在FTIR谱图上就有所差异。经过硫磺熏制... 利用傅里叶变换(FTIR)红外光谱法对不同加工方法的祁菊花和大怀菊进行了快速鉴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可能会导致菊花内部某些有效成分间相对含量有所变化,某些化学结构或许有所改变,反映在FTIR谱图上就有所差异。经过硫磺熏制后晾干的菊花,在1600,1060cm-1波数附近其吸收峰的形状和强度与其他样品不同,在922,818,777cm-1三处有固定的特征吸收,而且吸收强度相对较强;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品种的菊花在FTIR谱图上都有差异。因此,利用FTIR光谱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分离提取,不仅能够快速、准确、方便、直观地鉴别菊花是否有硫残留,同时还能鉴别不同品种的菊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菊花 残留硫 鉴别
下载PDF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定小麦品种 被引量:34
12
作者 赵花荣 王晓燕 +1 位作者 陈冠华 温树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38-1341,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分析了8个不同小麦品种根部的红外光谱图,对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分析,通过对各谱图的比对发现,在相同波数范围内,不同的小麦品种其红外谱图的形状、波数及吸收峰的多少有所不同。结果表明不同...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分析了8个不同小麦品种根部的红外光谱图,对红外光谱图的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分析,通过对各谱图的比对发现,在相同波数范围内,不同的小麦品种其红外谱图的形状、波数及吸收峰的多少有所不同。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红外光谱图有明显的差异,其一在2800~2980cm-1波数范围内,此区反映的主要是甲基、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化合物分子链的长短、分子量的大小在此区有显现;其二差别较大的区域在1510~1730cm-1范围内,它反映的主要是酰胺的氮原子及α碳原子取代基的性质,可能是源于基因的差异,此区域内谱图差异较大。因此FTIR光谱法可用于不同小麦品种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亚甲基 伸缩振动 取代基 FTIR光谱 氮原子 碳原子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法 鉴别 基因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被动遥测大气中VOC 被引量:28
13
作者 高闽光 刘文清 +5 位作者 张天舒 刘建国 陆亦怀 朱军 连悦 陆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42-1044,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进行了被动遥测实验,提出了在复杂背景下定量遥测污染气体光谱的算法,讨论了被动FTIR的探测极限。这种测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可在不预先测量背景光谱的情况下得到目标气体柱...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进行了被动遥测实验,提出了在复杂背景下定量遥测污染气体光谱的算法,讨论了被动FTIR的探测极限。这种测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可在不预先测量背景光谱的情况下得到目标气体柱数密度和目标气体等效辐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挥发性有机物 被动遥测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肺组织切片 被引量:14
14
作者 程存归 施红旗 +2 位作者 朱晓军 郑荣泉 朱寿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42-1344,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并借助OMNI采样器直接、快速地测定了正常肺组织及肺癌组织的红外光谱,通过研究表明,正常肺组织与肺癌组织样品的红外光谱在峰位、峰强及峰形等方面均存在明显而有规律的红外光谱差异,这反映了组织中的...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并借助OMNI采样器直接、快速地测定了正常肺组织及肺癌组织的红外光谱,通过研究表明,正常肺组织与肺癌组织样品的红外光谱在峰位、峰强及峰形等方面均存在明显而有规律的红外光谱差异,这反映了组织中的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生物分子在不同性质的组织中含量上的差异。研究表明,FTIR可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的特性,能对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的良、恶性的鉴别提供丰富而可靠的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 正常 肺癌组织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法 恶性 鉴别 含量 FTIR 峰形 结构信息
下载PDF
长白山地区几种红景天品种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思宏 尹起范 +3 位作者 范艳玲 杨艳杰 金香淑 朴英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57-959,共3页
分别用石油醚 ,氯仿 ,甲醇对长白山地区的野生和栽培高山红景天和长白红景天进行了提取 ,并首次对提取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 ,还用红景天块做了相应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长白山地区的野生和栽培高山红景天和长白红景天的... 分别用石油醚 ,氯仿 ,甲醇对长白山地区的野生和栽培高山红景天和长白红景天进行了提取 ,并首次对提取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 ,还用红景天块做了相应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长白山地区的野生和栽培高山红景天和长白红景天的红外光谱图谱有明显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地区 红景天 品种鉴别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法
下载PDF
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完整油菜籽三种品质性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晔晖 赵龙莲 +2 位作者 李晓薇 周学秋 严衍录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本文研究了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非破坏性测定完整油菜籽中油份、蛋白质和硫甙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1:分析光束直径对测量有明显的影响;直径越大,效果越好;2:该方法对蛋白质和硫甙含量测定效果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 本文研究了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非破坏性测定完整油菜籽中油份、蛋白质和硫甙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1:分析光束直径对测量有明显的影响;直径越大,效果越好;2:该方法对蛋白质和硫甙含量测定效果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95,相对误差分别为2.1%和16.2%,有望应用于品质育种等生产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 红外 油菜籽 油份 蛋白质 硫甙
下载PDF
同步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艾叶
17
作者 赵迎春 刘志达 +1 位作者 郭冉冉 李秀芬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75-80,共6页
应用同步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艾叶样品的热分解过程和热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分别在氮气、氧气气氛下监测艾叶样品在程序升温下的热失重和红外变化,并将274和312℃时的热解产物切入到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同... 应用同步热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艾叶样品的热分解过程和热解产物进行了研究。分别在氮气、氧气气氛下监测艾叶样品在程序升温下的热失重和红外变化,并将274和312℃时的热解产物切入到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同步检测和分析,两种气氛下共检测到了41个主要化合物,不同气氛下下检测到的化合物的种类是有差别的,在氮气气氛下检测到29个主要化合物,其中γ-松油烯、α-松油醇、马鞭草烯醇、对伞花烃、萜品油烯等含量较高。在氧气气氛下,共检测到27个主要化合物,其中对聚伞花素、γ-松油烯等含量较高。本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并可以对热解产物进行实时检测,为艾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热分析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中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 被引量:24
18
作者 闵顺耕 覃方丽 +1 位作者 李宁 于飞键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43-845,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中蛋白质、淀粉、赖氨酸的含量 ,并用光谱影响值法(leverage)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测定系数R2 分别为0 .985、0 .973和 0 .978;检验集的化学值与...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大麦中蛋白质、淀粉、赖氨酸的含量 ,并用光谱影响值法(leverage)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蛋白质、淀粉和赖氨酸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测定系数R2 分别为0 .985、0 .973和 0 .978;检验集的化学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985 3、0 .96 4 4和 0 .9172 ,分析模型的预测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 4 .0 %、2 .4 %和 5 .4 % ,该结果可替代经典分析方法 ,满足农产品快速分析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法 测定 大麦 蛋白质 淀粉 赖氨酸 含量 偏最小二乘法 异常值
下载PDF
葛粉掺假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别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嘉 李建超 +1 位作者 陈嘉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6-230,共5页
以葛粉及葛粉中分别掺假红薯粉和马铃薯粉作为研究对象,采集400~4000cm-1波数范围内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对样品的进行聚类划分。并通过Fisher判别,建立葛粉真伪的判别方程。分别以样本回判及外部验证考察模型可靠性。... 以葛粉及葛粉中分别掺假红薯粉和马铃薯粉作为研究对象,采集400~4000cm-1波数范围内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对样品的进行聚类划分。并通过Fisher判别,建立葛粉真伪的判别方程。分别以样本回判及外部验证考察模型可靠性。结果表明:葛粉、红薯粉与马铃薯粉及三者不同比例混合样品的二维主成分分布位于不同区域,且葛粉与掺假葛粉之间无重叠。判别方程经样本回判及外部验证表明,葛粉中掺假红薯粉和葛粉中掺假马铃薯粉的自身验证准确率分别为93.3%和100%;交互验证准确率分别为86.7%和92.0%。此方法具有很好的鉴别作用,可作为葛粉中掺假红薯粉和马铃薯粉的一种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粉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下载PDF
紫花苜蓿对铜胁迫生理响应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付川 余顺慧 +1 位作者 黄怡民 邓洪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9-1155,共7页
为阐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铜胁迫的耐性机理,采用准确度好、分辨率高和简便快捷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在不同铜浓度(0、1、5、20、100 mol/L)处理时紫花苜蓿根、茎、叶化学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铜处理浓度... 为阐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对铜胁迫的耐性机理,采用准确度好、分辨率高和简便快捷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在不同铜浓度(0、1、5、20、100 mol/L)处理时紫花苜蓿根、茎、叶化学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根、茎、叶生物量变化不大。其根组织在2924 cm^(-1)处峰高处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反映了在低铜(<5 mol/L)处理条件下紫花苜蓿分泌的有机酸不断螯合Cu,造成羧酸0-H的减少,但随着Cu含量的升高,其羧酸螯合力变弱,有机酸含量渐渐升高;根组织在1381 cm^(-1)处峰高先下降后上升,反映了含油脂化合物含量先下降后升高。可能与植物在细胞壁结构上增强抗逆性有一定关系,即低Cu处理下细胞壁可能通过提高阳离子交换能力(CEC),增强了耐Cu性;茎组织在2924,1643,1381,1064 cm^(-1)等处峰高无明显变化;叶组织所有峰值在低浓度(<5 mol/L)Cu处理下变化不明显,高浓度(>5 moL/L)Cu处理下所有峰值先升后降,随着这可能与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等物质含量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有关。这表明紫花苜蓿通过根部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和提高细胞壁阳离子交换能力,将吸收的Cu大部分积累在根部,阻止Cu向地上部分运输,有效地保护了植物地上部分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铜胁迫 化学组分 傅里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