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傣泐文-汉文互译有声电子词典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刚 王嘉梅 +2 位作者 李炳泽 林睿 希利补发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6年第7期8-16,共9页
软件是基于Visual C++6.0和Access 2003工具来完成的,在Unicode字符集模式下进行软件设计,解决当前民族文字软件开发时的系统使用兼容性以及字符的输出乱码等问题.本开发模式使用简单、操作稳定、接口灵活,在便于用户对词汇和语音数据... 软件是基于Visual C++6.0和Access 2003工具来完成的,在Unicode字符集模式下进行软件设计,解决当前民族文字软件开发时的系统使用兼容性以及字符的输出乱码等问题.本开发模式使用简单、操作稳定、接口灵活,在便于用户对词汇和语音数据库进行统一处理(备份、打印)的同时,也为其它民族文字翻译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初期技术指导.目前面向傣族地区的翻译辅助工具还尚未推出,"傣泐文-汉文互译有声电子词典"是傣文信息化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创新"成果,是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信息元表示与提取研究的基础支撑,其作用主要是负责傣文的查询、翻译、朗读等工作.傣汉互译电子词典设计实现了傣汉对照互译、傣语真人朗读、傣语音标显示等常用功能,同时还支持对词库进行添加、修改、删除自定义操作,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泐 西双版纳 电子词典 汉互译 UNICODE
下载PDF
云南境外的傣泐人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47,共5页
傣泐人又叫泐人(Lue),是傣族中的一支。在我国,傣泐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此外,思茅和红河地区也有少量分布。除了云南以外,境外的几个国家也居住有一些傣泐人。居住在境外各国的傣泐人,由于环境的改变,他们在文化、习俗等方面与... 傣泐人又叫泐人(Lue),是傣族中的一支。在我国,傣泐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此外,思茅和红河地区也有少量分布。除了云南以外,境外的几个国家也居住有一些傣泐人。居住在境外各国的傣泐人,由于环境的改变,他们在文化、习俗等方面与云南的傣泐人已有了一些不同,在政治上也分别认同他们居住的国家。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仍然保持着对他们的故土西双版纳和他们傣泐人身份的认同。由于保持着这种认同,这个群体也就成为联系云南乃至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一条天然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境外 傣泐
下载PDF
泰国傣泐人的传统维持与族群认同——基于泰国两个村寨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晓云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在外来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源于中国西双版纳而聚居于泰国北部的傣泐人的很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有识之士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与复兴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当地文化发展的一种新现象。曼堤村与曼栋么村... 在外来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源于中国西双版纳而聚居于泰国北部的傣泐人的很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有识之士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与复兴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当地文化发展的一种新现象。曼堤村与曼栋么村通过宗教祭祀、发展传统产业、编写民族刊物等形式来维持民族传统文化,促成共同的历史记忆,强化族群认同,将传统文化保护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形成了以村寨为主的基层积极主动保护传统文化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泐 传统文化 保护与复兴 族群认同 泰国
下载PDF
从妻居并非母权制的遗孓——西双版纳傣泐从妻居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章立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26,共6页
傣泐是实行从妻居的民族,傣泐男子婚后暂时或永久地从妻方居住的模式,至今仍然盛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泐村寨中。从傣泐历史上的封建负担、习惯法、姓氏制度等文化适应方面能够阐释从妻居形成及延续的原因,批驳了古典进化论关于... 傣泐是实行从妻居的民族,傣泐男子婚后暂时或永久地从妻方居住的模式,至今仍然盛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泐村寨中。从傣泐历史上的封建负担、习惯法、姓氏制度等文化适应方面能够阐释从妻居形成及延续的原因,批驳了古典进化论关于从妻居是母权制遗孓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泐 从妻居 文化适应
下载PDF
傣泐老人的自我实现:以西双版纳曼景赕“玛哈邦”仪式为例
5
作者 徐伟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对西双版纳傣泐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及其仪式实践之研究,主要从宗教经典与信众之仪式行为两个方向展开。在曼景傣泐赕"玛哈邦"的仪式中,老人们按宗教《维先达腊》本生经记载的相关教义进行实践,表现出傣泐社会人群之深切互动... 对西双版纳傣泐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及其仪式实践之研究,主要从宗教经典与信众之仪式行为两个方向展开。在曼景傣泐赕"玛哈邦"的仪式中,老人们按宗教《维先达腊》本生经记载的相关教义进行实践,表现出傣泐社会人群之深切互动。这一仪式表明,傣泐社会的存在,是以傣泐老人为代表的以佛陀言行为指导的对实现自我与到达美好世界的"知行合一"之不懈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泐 老人 “玛哈邦”仪式
下载PDF
章哈与孔雀公主故事在滇南傣泐人区域流传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孟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99-102,共4页
本文试图通过傣族民间艺术形式章哈,对孔雀公主故事在滇南傣泐人区域发生和传播的作用进行考证,发现并分析傣族民间故事的流传与民间艺术形式章哈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相互关系。孔雀公主故事在傣族地区的流传主要是通过章哈这一艺术形式... 本文试图通过傣族民间艺术形式章哈,对孔雀公主故事在滇南傣泐人区域发生和传播的作用进行考证,发现并分析傣族民间故事的流传与民间艺术形式章哈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相互关系。孔雀公主故事在傣族地区的流传主要是通过章哈这一艺术形式进行的。在此结论基础上,对孔雀公主故事在滇南傣泐人区域流传的文化特征作了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哈 傣泐 孔雀公主故事 民间文学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中的民族服饰与自我表达——以西双版纳傣泐女性民族服饰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何珊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42-146,共5页
近代以来傣族社会文化历经多次变迁,傣族能根据社会场景的变迁,在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对民族服饰进行改良的同时保存民族特色。本文提出民族服饰具有场景性与工具性的特征,民族服饰在主体性意识与客观外力的双重推动下而发生演变,并以西双... 近代以来傣族社会文化历经多次变迁,傣族能根据社会场景的变迁,在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对民族服饰进行改良的同时保存民族特色。本文提出民族服饰具有场景性与工具性的特征,民族服饰在主体性意识与客观外力的双重推动下而发生演变,并以西双版纳傣泐为例,呈现解放前、建国后,改革开放以来,以及全球化时代,不同时期随着社会变迁体现在傣泐服饰演变中的傣族自我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泐 民族服饰 社会变迁
下载PDF
云南傣泐文化地区老挝留学生课堂环境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银徐 曹慧春 《教育界》 2020年第7期23-24,共2页
云南傣泐文化地区因其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多民族融合的语言氛围及地理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的老挝留学生。课堂环境对这些老挝留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重要影响。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为提高傣泐文化地区老挝... 云南傣泐文化地区因其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多民族融合的语言氛围及地理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的老挝留学生。课堂环境对这些老挝留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重要影响。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为提高傣泐文化地区老挝留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泐文化地区 老挝留学生 课堂环境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傣泐语·泰语的三事事件表达
9
作者 岩温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西双版纳傣泐语和泰语同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是跨境亲属语言。但傣泐语、泰语的三事事件编码手段不同。基于三事事件的研究框架对傣泐语、泰语动词39个进行分析。绘制语义图发现傣泐语、泰语对三事事件概念空间分割方式不同,傣泐语倾向... 西双版纳傣泐语和泰语同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是跨境亲属语言。但傣泐语、泰语的三事事件编码手段不同。基于三事事件的研究框架对傣泐语、泰语动词39个进行分析。绘制语义图发现傣泐语、泰语对三事事件概念空间分割方式不同,傣泐语倾向采用语法化程度低的VT-h13(给)-R连动式表达策略,而泰语更多采用语法化程度较高的VT-kεε(于)-R、VT-caak(从)-R前置词构式和更高的双宾构式。傣泐语的三事事件表达为更加典型的东南亚SVO分析型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事事件 语义图 傣泐 泰语
下载PDF
泰国北部傣泐人紧那罗神鸟舞的文化释义
10
作者 彭莉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泰国北部紧那罗神鸟舞是傣泐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承载了傣泐人的精神信仰、风俗习惯和审美意识,它源于傣泐人赖以生存的文化生境。文章通过对泰国北部8个田野点的调查,对紧那罗舞神鸟舞进行深描,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深度挖... 泰国北部紧那罗神鸟舞是傣泐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承载了傣泐人的精神信仰、风俗习惯和审美意识,它源于傣泐人赖以生存的文化生境。文章通过对泰国北部8个田野点的调查,对紧那罗舞神鸟舞进行深描,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研究发现作为傣泐人文化标识的紧那罗神鸟舞,在近年来兴起的文化复兴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傣泐人加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增进家园联系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那罗神鸟舞 傣泐 身份建构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傣泐的居住空间结构及其认知逻辑 被引量:4
11
作者 艾菊红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4,125,共10页
西双版纳傣泐所营造的居住空间体现为"家屋—村寨—勐"逐层向外扩展的层级结构。每一层级在家神、寨神和勐神的分别荫庇下,构筑起内向、封闭、洁净、有序和安全的内部空间。这种内外分隔的空间秩序构成了傣泐社会运转的基本... 西双版纳傣泐所营造的居住空间体现为"家屋—村寨—勐"逐层向外扩展的层级结构。每一层级在家神、寨神和勐神的分别荫庇下,构筑起内向、封闭、洁净、有序和安全的内部空间。这种内外分隔的空间秩序构成了傣泐社会运转的基本空间图式,是傣泐人观和宇宙观的重要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傣泐 居住空间 层级结构 内外分隔
原文传递
从西双版纳到兰纳:泰国清坎傣泐如何记忆历史 被引量:2
12
作者 龙晓燕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21,共9页
在整理相关文献并对泰国帕尧府清坎县傣泐历史记忆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清坎傣泐如何从西双版纳迁徙到泰北,他们如何记忆历史以及如何从这种历史记忆中找到其身份认同的。从中人们可清楚地看出西双版纳是清坎傣泐历史记忆的基础... 在整理相关文献并对泰国帕尧府清坎县傣泐历史记忆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清坎傣泐如何从西双版纳迁徙到泰北,他们如何记忆历史以及如何从这种历史记忆中找到其身份认同的。从中人们可清楚地看出西双版纳是清坎傣泐历史记忆的基础,清坎傣泐通过历史的重构展现了其族群及国家的双重认同,这一认同在当下、在内部,而不是在历史、在外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傣泐 历史记忆 族群认同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想象的社区、性的政治与权力对应——曼底傣泐人的信仰女神与男性宗教实践者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海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7,共8页
在基于西双版纳曼底傣泐寨人类学田野研究基础上,运用宗教社会学的视角,揭示曼底傣泐人在勐神、村寨神及家户神日常宗教实践中的社会性别关系。认为在曼底,村民们通过想象社区的构建来确定他们的族群认同,而对社区的想象却是通过日常生... 在基于西双版纳曼底傣泐寨人类学田野研究基础上,运用宗教社会学的视角,揭示曼底傣泐人在勐神、村寨神及家户神日常宗教实践中的社会性别关系。认为在曼底,村民们通过想象社区的构建来确定他们的族群认同,而对社区的想象却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神灵赕和竜仪式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泐 女神 男性宗教实践者 性的政治
原文传递
迁移境外傣泐人南传佛教文化观研究——以泰北南王村寨为例
14
作者 饶睿颖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118,共6页
迁移泰北的傣泐人绝大多数是历史上由于战争的原因被掳掠至泰北的,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完成了其国家认同,成为"泰国人",他们的后代继承了傣泐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南传佛教文化观。从佛寺到宗教节庆及人生礼仪的各种仪式... 迁移泰北的傣泐人绝大多数是历史上由于战争的原因被掳掠至泰北的,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完成了其国家认同,成为"泰国人",他们的后代继承了傣泐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南传佛教文化观。从佛寺到宗教节庆及人生礼仪的各种仪式都折射出了布施、感恩、孝、行善修身等佛教文化观。在佛教文化观的引导下,僧俗共同构建了相对稳固的神圣空间,并得以延续。在社会文化变迁中不断调适,最终僧俗共同选择了回归传统文化价值观。通过对传统的传承与发扬,泰国境内的傣泐人获得了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泐 南传佛教文化观 泰北 西双版纳
原文传递
泰北泰庸人与中国西双版纳傣泐人历史关系研究
15
作者 饶睿颖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2,共5页
泰北主体民族泰庸人和中国西双版纳主体民族傣泐人属同一族属,由于分化时间较晚,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两个民族相互之间有协作,也有冲突。但协作大于冲突。14世纪末泰庸文化圈的形成,对傣泐人影响深远,进一... 泰北主体民族泰庸人和中国西双版纳主体民族傣泐人属同一族属,由于分化时间较晚,彼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两个民族相互之间有协作,也有冲突。但协作大于冲突。14世纪末泰庸文化圈的形成,对傣泐人影响深远,进一步增强了泰庸人与傣泐人之间的相似性。了解两地主体民族在历史上形成、发展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可增进人们对两个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的了解,增进中泰双方共识,加强两个地区的交流合作,促进边疆与周边地区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庸人 傣泐 关系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傣泐《出家羯磨》校释
16
作者 姚珏 《西南古籍研究》 2015年第1期22-33,共12页
《出家羯磨》系南传沙弥戒仪式文本。本文以西双版纳勐龙一系僧伽传《出家羯磨》写本为底本,依历史文献学校雠与语言学文本释读的方法,以原文转写一文字校勘一句子释读为体例,对写本进行校释,旨在为西双版纳傣泐保存其南传佛教重要巴利... 《出家羯磨》系南传沙弥戒仪式文本。本文以西双版纳勐龙一系僧伽传《出家羯磨》写本为底本,依历史文献学校雠与语言学文本释读的方法,以原文转写一文字校勘一句子释读为体例,对写本进行校释,旨在为西双版纳傣泐保存其南传佛教重要巴利语仪式写本并以此探讨傣泐文佛教文献研究的体例、方法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傣泐 《出家羯磨》 校释
原文传递
泰国北部傣泐人的文化认同考察——以帕腰府景康县勐满村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晓云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6,共7页
今天居住在泰国北部的傣泐人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从中国云南迁去的。尽管傣泐人在当地已经居住了数百年,但至今仍然保留着对祖籍地与民族支系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通过人们记忆的节日、祖先崇拜和相关的宗教祭祀表达出来并代代相传,形成了... 今天居住在泰国北部的傣泐人是历史上不同时期从中国云南迁去的。尽管傣泐人在当地已经居住了数百年,但至今仍然保留着对祖籍地与民族支系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通过人们记忆的节日、祖先崇拜和相关的宗教祭祀表达出来并代代相传,形成了对泰国北部地区、祖籍地认同并存的格局。本文通过对泰国北部一个傣泐人村子的田野考察研究,剖析了当代泰国北部的傣泐人文化认同的微观结构及其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傣泐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从物质生存到民族文化生存——美国丹佛市傣泐人现状调查研究
18
作者 郑晓云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共10页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约居住有1200余名祖籍中国西双版纳和老挝勐勇的傣泐人,是美国傣泐人最集中的地区。当地傣泐人来到美国最早的已有40余年,是1975年印支战争结束后来到美国的移民,随后的第二代、第三代在美国出生。移居到美国丹...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约居住有1200余名祖籍中国西双版纳和老挝勐勇的傣泐人,是美国傣泐人最集中的地区。当地傣泐人来到美国最早的已有40余年,是1975年印支战争结束后来到美国的移民,随后的第二代、第三代在美国出生。移居到美国丹佛市的傣泐人社会生活经历了三个阶段:适应当地生活环境;稳定生活并融入美国社会生活;重构宗教与社会关系。目前通过民族认同的构建、以佛教信仰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复兴、民族组织的建设,当地的傣泐人被组织起来,在当地社会中构建起一个以民族为基础、以丹佛市为主要居住区域、以佛教为文化纽带、以协会为组织框架的傣泐人社区。傣泐人内部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在当地社会中的能见度也不断提升,从一个分散的移民群体在当地社会中发展为一个新的族群,正在美国土地上完成一个从物质生存到文化生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裔傣泐 民族认同 族群社区 文化重构 美国
原文传递
简论傣泐民歌艺术
19
作者 陈红芳 《版纳》 2007年第6期75-80,共6页
傣泐民歌的历史渊源傣泐,即西双版纳傣族,因西双版纳古称"勐泐"而得名。傣泐民歌,是傣族传统艺术中生命力最强的艺术门类之一,萌芽于原始狩猎经济时期。傣文论著《论傣族诗歌》载:傣族祖先"从吃栗子和马鹿肉时期,在手脚... 傣泐民歌的历史渊源傣泐,即西双版纳傣族,因西双版纳古称"勐泐"而得名。傣泐民歌,是傣族传统艺术中生命力最强的艺术门类之一,萌芽于原始狩猎经济时期。傣文论著《论傣族诗歌》载:傣族祖先"从吃栗子和马鹿肉时期,在手脚不停地拣栗子、果子吃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脚手被刺伤、从树上摔下来,或者是从悬崖上滚死等情况,受到这样的挫折和不幸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艺术 傣泐 章哈 族诗歌 打猎歌 音列 民间歌谣 音乐特征
原文传递
傣泐古文化历史渊源探秘
20
作者 晓飞 《版纳》 2006年第Z1期21-27,共7页
西双版纳地处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汇地带,傣族历来频频与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和南亚文化亲密接触,借鉴吸收了诸多文化因子,不断丰富和发展傣族自己的特色文化,并使之在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始终保持着傣族文化的独特个性和鲜明风... 西双版纳地处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汇地带,傣族历来频频与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和南亚文化亲密接触,借鉴吸收了诸多文化因子,不断丰富和发展傣族自己的特色文化,并使之在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始终保持着傣族文化的独特个性和鲜明风格。一、傣泐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一)傣泐干支纪时法是中原文化传播的例证用干支纪时间,在汉历中已有悠久的历史。春秋以来就使用干支纪日并沿用至今,干支纪月及干支纪时大约从战国时期开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泐 干支纪时 文化经典 召片领 寨神 文化因子 南传上座部佛教 战国时期 佛教传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