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细胞储存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武世文 文爱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3-595,共3页
输血是临床用于严重创伤、手术失血过多、重度贫血等的1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但是它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特别是输入储存时间长的血液会增加临床的不良预后。血液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形态、功能和生物化学等方... 输血是临床用于严重创伤、手术失血过多、重度贫血等的1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但是它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特别是输入储存时间长的血液会增加临床的不良预后。血液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形态、功能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且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变化更加显著,这些变化统称为红细胞“储存损伤”(storagele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储存损伤 NO 囊泡 Band3蛋白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储存损伤对血小板超微结构、磷脂及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成晓玲 林武存 +2 位作者 黎汝青 曾杰 任德慧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对保存期间血小板脂质、超微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储存损伤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20名健康献血者,常规采血,经二次离心获得浓缩血小板,将每单位浓缩血小板分装成两份,分别编为甲、乙两组,每组20个样本。甲组... 目的对保存期间血小板脂质、超微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储存损伤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20名健康献血者,常规采血,经二次离心获得浓缩血小板,将每单位浓缩血小板分装成两份,分别编为甲、乙两组,每组20个样本。甲组于22℃水平振摇保存,分别在3天、5天时取样检测;乙组采用DMSO作为防冻剂,终浓度为5%,-80℃保存,分别在1月、3月、6月时取样测定;采血当天的新鲜血小板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分析血小板磷脂的变化,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正常人新鲜血小板中四种主要磷脂: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的含量依次为PC>PE>PS>PI,各占总磷脂含量的37%,27%,12%,7%左右。血小板在22℃水平振摇保存3天、5天,磷脂丢失率为5.8%,31.8%;-80℃冷冻保存(防冻剂为DMSO)1~6月,磷脂丢失率约为33~36%左右,且不随冷冻时间延长而增加。透射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发现血小板出现激活信号,如由盘状向球形转变,伪足延伸,开放小管系统(OCS)肿胀,储存颗粒丧失,空地形成等。血小板聚集实验显示:血小板对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储存损伤 超微结构 血小板聚集 磷脂 HPLC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储存损伤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明 陈洋 +2 位作者 王敏 潘健 王慧茹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储存损伤与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检测64份机采血小板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和P-选择素,对56例血液病患者给予64治疗量机采血小板输注,输注后24h进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增高指数(CCI)、血小板回收率(PPR...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储存损伤与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检测64份机采血小板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和P-选择素,对56例血液病患者给予64治疗量机采血小板输注,输注后24h进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增高指数(CCI)、血小板回收率(PPR)和出血好转情况判定输注效果,分析血小板储存损伤对其影响的相关性。结果 64治疗量机采血小板输注后,40例输注有效的CCI值为(16.0±5.5),24例无效的CCI值为(3.4±1.0);输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在有效期内第2天~第5天的平均值±标准差(Mean%±SD%)、最小值(min%)~最大值(max%)为48.1±4.7(41.1~56.2)、38.1±3.5(31.2~43.1)、17.4±2.4(14.5~20.9)、9.6±3.3(5.8~19.9);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在有效期内第2天~第5天含量(Mean±SD)ng/mL为(11.4±5.8)、(28.9±7.5)、(55.5±8.4)、(89.2±5.6)ng/mL;血小板聚集功能与血小板输注疗效呈正相关(r=0.892,P <0.01),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血小板输注疗效呈负相关(r=-0.836,P <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的血小板损伤会影响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医疗机构可结合临床输注效果制定血小板功能标准和规范,提升本地区的输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血小板储存损伤 血小板输注无效
下载PDF
红细胞储存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子 查占山 钱宝华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76-1079,共4页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国内外文献,从储存红细胞的理化性状、生物代谢、献血者个体差异、血袋与保存液不同、白细胞去除等红细胞储存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介绍了红细胞储存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红细胞储存损伤热点问题&q...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国内外文献,从储存红细胞的理化性状、生物代谢、献血者个体差异、血袋与保存液不同、白细胞去除等红细胞储存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介绍了红细胞储存损伤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红细胞储存损伤热点问题"新""老"红细胞有无差异,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没有1个统一的标准来定义"新""老"红细胞。最后提出了研究红细胞储存损伤的重点应该放在红细胞的疗效上,而不是单纯的延长保存时间等,为红细胞储存与相关疗效的研究提供了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储存损伤 标准
下载PDF
红细胞储存损伤对于大肠杆菌感染大鼠输注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王向明 焦伯海 +8 位作者 王珏 尹湧华 宋宁 田力 李玲 孔玉洁 欧国进 于浩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RBCs)储存损伤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免疫力低下大鼠输血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69只SPF级SD大鼠,根据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和输注RBCs的储存时间不同,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免疫抑制+9 d RBCs组、免疫抑制+1 ... 目的探讨红细胞(RBCs)储存损伤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免疫力低下大鼠输血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69只SPF级SD大鼠,根据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和输注RBCs的储存时间不同,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免疫抑制+9 d RBCs组、免疫抑制+1 d RBCs组和免疫抑制+生理盐水(NS)组(18只/组);1个正常对照组:单纯NS组,含15只大鼠。每只大鼠经股静脉放出全身20%血液后,分别输注与失血量相同的储存9或1 d的浓缩RBCs及等量NS,随后植入大肠杆菌溶液0.5 mL,并连续观察7 d。术后24 h,取尾静脉血浆用亚铁嗪微板法测定血清铁,并以LB培养基血细菌培养15 h,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OD600;术后24 h处死各免疫抑制组大鼠3只/组,取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3个免疫抑制组和对照组分别输注9、1 d RBCs和NS后的大鼠死亡率分别为10/15,11/15和9/15(P>0.05),死亡大鼠的平均生存时间(h)分别为55.6±21.3,38±16.6和28.3±15.0(P<0.05);24 h血清铁离子浓度(μmol/L)分别为34.1±9.8,28±10.2,26.8±9.0和22.4±5.9(P>0.05);血细菌培养的结果(OD_(600))分别为0.510±0.340,0.790±0.281,0.427±0.107和0.349±0.069(P<0.05);24 h回肠组织细菌计数(个/1 000倍视野)分别为44±9,101±7和27±8(P<0.05)。结论输注不同储存时间的RBCs对于大肠杆菌感染的免疫力低下大鼠的死亡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是相比储存时间长的RBCs,新鲜RBCs输注后明显促进了免疫力低下大鼠体内大肠杆菌的增值并加速了感染大鼠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红细胞 储存损伤 大肠杆菌 免疫抑制 SD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miRNA作为血小板储存损伤标志物研究初探
6
作者 杨惠宽 吴千羽 +3 位作者 张嘉仪 陈小洁 苑召虎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2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储存过程中microRNA(miRNA)的表达变化,PLT功能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以及与PLT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采集机采PLT于(22±2)℃下震荡保存,使用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PLT内miRNA表达及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机...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储存过程中microRNA(miRNA)的表达变化,PLT功能相关蛋白表达情况,以及与PLT聚集功能的关系。方法采集机采PLT于(22±2)℃下震荡保存,使用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PLT内miRNA表达及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机采PLT储存过程中与聚集功能相关的miRNA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LT凋亡率、PLT内VASP、P2Y12和GPⅡb/Ⅲa。结果对比储存第2天与第5天PLT miRNA表达结果,47种miRNA表达上调,120种下调。储存第8天与第2天相比,28种表达上调,202种下调。变化的miRNA的靶基因主要与PLT脱粒、激活及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受体信号通路有关。其中储存第5天时PLT聚集相关的miR-155、miR-21-5p和miR-21-3p表达下调(P<0.05),而let-7b、miR-223和miR-3162表达上调(P<0.05)。在(22±2)℃条件下保存的PLT凋亡率随储存天数增加逐步升高。在储存过程中,P2Y12活化程度增高,导致VASP去磷酸化增加,而GPⅡb/Ⅲa含量则在储存的过程中相对稳定。结论大量的miRNA存在于PLT中,且表达量随着PLT保存时间增加而发生变化。这些miRNA的表达变化能影响相应的蛋白水平并最终导致PLT的聚集功能和凋亡发生变化,特定miRNA表达变化具有作为PLT储存损伤的生物学标记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微小RNA 储存损伤 凋亡 GPⅡb/Ⅲa 血管舒张刺激磷酸蛋白 P2Y12
下载PDF
NO及其衍生物与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平 严敏 +1 位作者 冯亚平 杜磊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8-181,共4页
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及其他亚细胞器,但它不仅执行着携氧功能,还通过变形、粘附、聚集等方式,调节机体微循环血流量,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和红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O)在维持红细胞功能、保障红细胞顺利通过微... 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及其他亚细胞器,但它不仅执行着携氧功能,还通过变形、粘附、聚集等方式,调节机体微循环血流量,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和红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O)在维持红细胞功能、保障红细胞顺利通过微循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红细胞保存时,细胞内NO及其衍生物含量迅速下降,随后细胞生化代谢、功能以及形态学相继发生改变,这些变化统称红细胞储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保存 储存损伤 一氧化氮及其衍生物
下载PDF
丙酮酸钠改善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夏厦 陈赣 +4 位作者 王瑛 尤国兴 刘庆军 赵莲 周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丙酮酸钠(SP)对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影响。方法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小鼠,同时机械通气,通过心脏穿刺取血,CPDA-1作为抗凝剂和储存液,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平分2组(n=8),SP组:添加SP浓缩液使储存红细胞中SP的终浓度为2.5 mmol/L;生... 目的探讨丙酮酸钠(SP)对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影响。方法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小鼠,同时机械通气,通过心脏穿刺取血,CPDA-1作为抗凝剂和储存液,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平分2组(n=8),SP组:添加SP浓缩液使储存红细胞中SP的终浓度为2.5 mmol/L;生理盐水(NS)组:按相同体积比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400 g离心15min,调整Hct为70%-75%,4℃储存14 d后,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储存红细胞的血常规;分别用三磷酸腺苷(ATP)、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测定储存红细胞中ATP、MDA水平。结果储存14 d时,2组血细胞计数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在正常范围。NS与SP组红细胞中ATP含量(nmol/mg)为:2.46±0.19 vs 2.82±0.21(P<0.05);MDA含量(nmol/mg)为15.45±0.33 vs 14.66±0.87(P<0.05)。结论在红细胞储存过程中,SP明显提高了储存红细胞ATP水平、降低了MDA水平,具有改善红细胞储存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钠 储存红细胞 储存损伤 氧化损伤 能量供应 动物实验 小鼠
下载PDF
4℃冷藏保存血小板的储存损伤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文娟 何芮 +1 位作者 尹湧华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26-930,共5页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预防出血和止血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目前(22±2)℃震荡保存的血小板保质期短,易造成细菌污染,输入人体可能产生输血不良反应等。4℃保存血小板可以明显延长血小板的保存时间、降低细菌污染的风险且有更好的止血效...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预防出血和止血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目前(22±2)℃震荡保存的血小板保质期短,易造成细菌污染,输入人体可能产生输血不良反应等。4℃保存血小板可以明显延长血小板的保存时间、降低细菌污染的风险且有更好的止血效果,但4℃冷藏的血小板保存过程中存在储存损伤,输入人体后容易被激活,降低体内有效存活率。本文就4℃冷藏保存血小板的储存损伤和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保存 血小板 储存损伤 低温保护剂 血小板添加液
下载PDF
献血者因素与红细胞储存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红燕 贺理 王勇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046-1049,共4页
红细胞储存损伤是指在体外储存期间红细胞的生理生化、新陈代谢、外观形态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献血者间的个体差异,如生理、遗传、生活习惯及药物使用等,可直接影响红细胞的储存及输注疗效。本文就献血者因素对红细胞... 红细胞储存损伤是指在体外储存期间红细胞的生理生化、新陈代谢、外观形态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献血者间的个体差异,如生理、遗传、生活习惯及药物使用等,可直接影响红细胞的储存及输注疗效。本文就献血者因素对红细胞储存损伤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输血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红细胞 储存损伤
下载PDF
血小板储存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相宜 王志成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2期216-220,共5页
血小板储存损伤是从献血者抽出血液到给输血者输注血小板过程中血小板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损伤的总和。它会造成血小板形态变化功能下降以及治疗功效的下降。伴随着临床对血小板的需求日益增多,研究血小板储存损伤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因... 血小板储存损伤是从献血者抽出血液到给输血者输注血小板过程中血小板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损伤的总和。它会造成血小板形态变化功能下降以及治疗功效的下降。伴随着临床对血小板的需求日益增多,研究血小板储存损伤的重要意义逐渐凸显。因此,本文将对血小板储存损伤作用机制、评估与监测以及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试图解释血小板储存损伤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储存损伤
下载PDF
红细胞储存损伤对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马思彤 杨玲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S02期9-11,共3页
目的评价红细胞储存损伤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新鲜红细胞组(NB组,47例)和陈旧红细胞组(OB组,53例)。NB组输注储存2周内的红细胞,OB组... 目的评价红细胞储存损伤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新鲜红细胞组(NB组,47例)和陈旧红细胞组(OB组,53例)。NB组输注储存2周内的红细胞,OB组输注储存超过2周的红细胞。观査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NB组比较,OB组感染、肾脏并发症增多,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0.05);NB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0.2±1.3)d,明显短于OB组的(13.5±1.8)d(P<0.05)。结论红细胞储存时间延长会增加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功能 储存损伤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临床转归
下载PDF
血小板储存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洪为 黄远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2582-2584,共3页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作为分析特定状态下一种细胞或一个生物体上所有蛋白质的方法,其在输血医学上的应用越来越深入[1]。很多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制品的蛋白质水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2-4]。血小板在血...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作为分析特定状态下一种细胞或一个生物体上所有蛋白质的方法,其在输血医学上的应用越来越深入[1]。很多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血浆、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制品的蛋白质水平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2-4]。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和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输注血小板对于进行外科手术、患有癌症或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储存损伤 蛋白质组学 血小板活化 功能
下载PDF
洗涤对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刘敏 单泓 +3 位作者 别立莉 金新莉 王姣杰 李建斌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0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洗涤对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400 mL全血(保养液为ACD)制备的悬浮红细胞48袋,随机分成2组,每组24袋,1组不洗涤(对照组),1组于储存第14天洗涤,洗涤后的红细胞悬浮于MAP保养液中,分别于储存第d0、d7、d14、d21、d28、... 目的 探讨洗涤对红细胞储存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400 mL全血(保养液为ACD)制备的悬浮红细胞48袋,随机分成2组,每组24袋,1组不洗涤(对照组),1组于储存第14天洗涤,洗涤后的红细胞悬浮于MAP保养液中,分别于储存第d0、d7、d14、d21、d28、d35时检测对照组和洗涤组乳酸、K^(+)、Na^(+)、pH、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 FHb)含量、红细胞渗透脆性和细胞膜完整性蛋白3(band-3 erythrocyte membrane integrity protein, band3),比较洗涤组和未洗涤组红细胞质量变化。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洗涤组K^(+)、乳酸、PH值、游离血红蛋白下降(P<0.05),Na^(+)升高(d28、d35时,P<0.05),渗透脆性和band-3表达无差异。结论 对储存期的红细胞进行洗涤可以去除乳酸等有害代谢物质,改善储存环境,从而减少红细胞储存损伤,提高输血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 红细胞 储存损伤
原文传递
储存红细胞输注导致机体损伤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樊凤艳 汪德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4,共5页
储存红细胞在体外保存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形态、功能、新陈代谢的改变。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输注保存期长的红细胞会导致多种临床不良预后事件,如感染风险增加、肾衰竭、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深静脉血栓、死亡等,尤其是生理功能受累患... 储存红细胞在体外保存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形态、功能、新陈代谢的改变。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输注保存期长的红细胞会导致多种临床不良预后事件,如感染风险增加、肾衰竭、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深静脉血栓、死亡等,尤其是生理功能受累患者更易发生不良预后事件,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明确。FHb对NO的清除作用、TLR4信号通路的激活、免疫细胞功能抑制及铁超载等理论,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储存红细胞在体外长时间保存后对机体造成损伤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红细胞储存损伤 损伤 机制
下载PDF
LncRNA SNHG9在正常机采血小板储存中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娟 段勇 +3 位作者 纪玉强 冯娜 兰静 景媛媛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机采血小板储存过程中伴随储存时间延长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9(SNHG9)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符合临床血小板输注治疗标准的正常机采血小板32份,保存于专用(22±2)℃恒温振荡保存箱内,在不同储... 目的探讨正常机采血小板储存过程中伴随储存时间延长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9(SNHG9)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符合临床血小板输注治疗标准的正常机采血小板32份,保存于专用(22±2)℃恒温振荡保存箱内,在不同储存时间(1、3、5、7、9 d)通过外观、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残留量计数、白细胞残余量计数、pH值及细菌培养检测血小板质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NHG9在同一机采血小板样本不同储存时间的表达量,分析其对血小板储存损伤(PSL)的影响及意义。结果在第1、3、5、7、9天SNHG9表达量伴随储存时间延长逐渐增高,数据总体存在统计学差异(H=93.07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不同天数之间SNHG9表达量进行两两多重比较,第1天与第3天校正后的P值是0.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和第5天,第1天和第7天,第1天和第9天校正后的P值均小于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和第5天(P=0.031),第3天和第7天,第3天和第9天(P<0.001)校正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于临床治疗的正常机采血小板伴随储存时间延长,第5、7、9天样本中SNHG9表达量比第1天明显增高,SNHG9对血小板储存条件敏感,有可能成为PSL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长链非编码RNA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9 血小板储存损伤
下载PDF
健康献血者机采血小板储存中LncRNA LIPCAR的表达及初步研究
17
作者 张文娟 郭逸 +3 位作者 段勇 冯娜 彭鹏 景媛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19-122,158,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伴随储存时间延长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中预测心脏重塑的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 predicting cardiac remodeling,LIPCAR)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陕... 目的探讨健康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伴随储存时间延长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中预测心脏重塑的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 predicting cardiac remodeling,LIPCAR)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陕西省血液中心2021年11月~2022年7月正常捐献者机采血小板32份,于血小板专用22±2℃恒温振荡保存箱内保存,针对同一机采血小板样本通过延长储存时间(1,3,5,7和9天)检测血小板质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LIPCAR在不同储存时间的表达量,并分析其表达水平变化与捐献者性别和血型的关联性。结果经检测血小板质量合格,在储存的第1,3,5,7和9天,伴随储存时间延长LIPCAR表达量逐渐增高,数据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9.46,P<0.001)。对不同天数之间进行两两多重比较,第1天和第5,7,9天,第3天和第7,9天校正后的P值均小于0.001;第5天和第9天校正后的P=0.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储存天数LIPCAR表达量根据性别分析,发现在第5天和第1天(t=2.189,P=0.038)、第7天和第1天(t=2.320,P=0.028)、第9天和第1天(t=2.264,P=0.032)男性表达量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血型之间总体存在同质性差异(F=3.160,P=0.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检测合格用于临床输血的机采血小板随着储存时间延长,第5,7和9天样本中LIPCAR含量比第1天明显增高,LIPCAR对血小板储存条件敏感,有可能成为血小板储存损伤(platelet storage lesion,PSL)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长链非编码RNA 预测心脏重塑的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 血小板储存损伤 储存时间
下载PDF
活性氧在血小板储存损伤引起的GPIbα酶切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修山 胡萍 +4 位作者 蒋浩琴 陈淑英 胡玲玲 王志成 蔡枫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9期1553-1555,1619,共4页
目的活性氧(ROS)在血小板活化和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在发生活化和凋亡时伴随有糖蛋白(GP)Ibα酶切,血小板储存损伤(PSL)主要由血小板活化和凋亡引起。本研究主要探讨ROS在PSL引起的GPIbα酶切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取健康志... 目的活性氧(ROS)在血小板活化和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在发生活化和凋亡时伴随有糖蛋白(GP)Ibα酶切,血小板储存损伤(PSL)主要由血小板活化和凋亡引起。本研究主要探讨ROS在PSL引起的GPIbα酶切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取健康志愿者单采血小板,(22±2)℃震荡,分别在保存的1、3、5 d用无菌接管机取一定量血小板,离心得到沉淀和上清,上清用酶标仪检测糖萼蛋白(GC);沉淀用缓冲液重悬,经洗涤2次后得到洗涤血小板;洗涤血小板与不同的检测探针孵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浓度、线粒体跨膜电位去极化、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和P-选择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磷酸化。结果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PS外翻和线粒体跨膜电位去极化逐渐增多,血小板胞内ROS浓度逐渐增多,p38 MAPK磷酸化逐渐增多、血浆中GC含量逐渐增多;ROS拮抗剂抑制血小板胞内ROS增多、抑制p38 MAPK磷酸化、减少血浆GC含量;p38 MAPK抑制剂抑制p38 MAPK磷酸化和减少血浆GC含量,不抑制ROS浓度增加。结论 ROS在PSL引起的GPIbα酶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OS可能通过活化p38MAPK进而引起GPIbα酶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Ibα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血小板储存损伤 活性氧
原文传递
储存红细胞生化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向明 王珏 +5 位作者 甘佳 宋宁 田力 尹湧华 李玲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3-1207,共5页
最近20多年来,红细胞储存损伤引起的输血安全问题逐渐成为输血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尽管,红细胞储存损伤能否引起临床相关的输血并发症,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仅红细胞形态及理化性质等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发生了日渐明显的... 最近20多年来,红细胞储存损伤引起的输血安全问题逐渐成为输血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尽管,红细胞储存损伤能否引起临床相关的输血并发症,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仅红细胞形态及理化性质等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发生了日渐明显的改变;而且储存期长的红细胞输注后引起了受血者更多的血管外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储存损伤 输血 溶血
下载PDF
储存血小板差异性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楠 苑召虎 +3 位作者 陈小洁 黄建云 张怡宇 魏亚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储存过程中差异性lncRNA表达谱变化及其差异表达的lncRNA在血小板储存损伤中潜在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13(人)份O型健康男性机采血小板各50 m L,于(22±2)℃下震荡储存,应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储存2、5、8 ...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储存过程中差异性lncRNA表达谱变化及其差异表达的lncRNA在血小板储存损伤中潜在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13(人)份O型健康男性机采血小板各50 m L,于(22±2)℃下震荡储存,应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储存2、5、8 d机采血小板中lncRNA和mRNA表达谱变化;运用GO分析及KEGG分析预测差异表达的lncRNA功能分布,通过顺式调控分析预测lncRNA调控邻近蛋白编码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采用实时PCR(RT-PCR)技术,验证8条lncRNA(MARCH2-2∶1、SLC2A2-1∶1、WBSCR16-3∶6、WEE1-2∶1、ENTPD6-2∶1、NKD2-1∶1、FOXS1-2∶1、MAPK13-3∶1)和4条mRNA(BCL2L1、CAPN2、MAPK14、VAMP8)的表达。结果芯片检测:血小板储存5与2 d相比,有162种lncRNA的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表达升高的4种、降低的158种;8与2 d相比,有691种lncRNA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表达升高的20种、降低的671种;8与5 d相比,246种lncRNA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升高的2种,降低的244种。GO和KEGG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参与的生理过程有血小板激活、血小板聚集、内吞、凋亡、肌动蛋白纤维聚集、肌动蛋白骨架的调节;顺式调控分析:lncRNA具有调控血小板相关mRNA表达的功能,USP39-1调控VAMP8的表达、TMEM86B-2调控GP6的表达、FOXS1-2调控BCL2L1的表达等。RT-PCR验证: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其中lncRNA MARCH2-2∶1、WEE1-2∶1和NKD2-1∶1表达量升高,WBSCR16-3∶6、SLC2A2-1∶1、ENTPD6-2∶1、FOXS1-2∶1和MAPK13-3∶1表达量下降,BCL2L1,CAPN2,MAPK14和VAMP8的表达量也下降。结论血小板中含有大量的lncRNA,其表达量随着血小板储存时间延长而呈不同的变化趋势,总体来讲下调的lncRNA数量较多,且下调的幅度较大。部分变化的lncRNA可能与血小板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并且在血小板储存损伤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长链非编码RNA RNA表达谱 血小板储存损伤 基因芯片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