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介入策略在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储尿期症状改善中的应用
1
作者 胡京晶 盛妮 许晓立 《循证护理》 2024年第4期751-755,共5页
目的:探究计划行为理论主导的行为介入策略在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储尿期症状改善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211例行前列腺电切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105例)和观察组(106例),对照... 目的:探究计划行为理论主导的行为介入策略在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储尿期症状改善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211例行前列腺电切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105例)和观察组(10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计划行为理论主导的行为介入策略,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效能、储尿期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储尿期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泌尿症状困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行为理论主导的行为介入策略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储尿期症状,减轻病人症状困扰程度,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 计划行为理论 行为疗法 储尿期症状 护理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储尿期症状状况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傅承忠 宋永胜 +3 位作者 陈智彬 谢云峰 钟小明 唐亚雄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4-997,共4页
目的:通过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下尿路症状(LUTS),尤其是储尿期症状的改变状况分析,提高TRUP术后管理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86例(年龄56~85岁)因患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TURP者拔除尿管后第1、3、7、15天及第30天... 目的:通过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下尿路症状(LUTS),尤其是储尿期症状的改变状况分析,提高TRUP术后管理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86例(年龄56~85岁)因患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TURP者拔除尿管后第1、3、7、15天及第30天进行排尿症状的直接或电话随访,并按术前有和无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和/或膀胱顺应性差,分为A组和B组。了解两组患者拔管后IPSS评分及储尿期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86例患者中有15例失访,在有效的71例患者中,其中有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和/或膀胱顺应性差者28例(A组),不伴有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和/或膀胱顺应性差者43例(B组)。71例患者拔除尿管后IPSS评分,第1、3、7、15天分别为(8.1±2.5)分、(7.2±3.1)分、(5.3±4.2)分、(6.3±3.8)分、(5.3±4.2)分、(2.4±3.4)分,第1天与第3天比较,以及第15天与第7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第7天与第1天比较,以及第30天与第15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拔除尿管后第1天LUTS表现以尿频、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等储尿期症状为主,A组IPSS评分(10.4±3.3)分,储尿期症状评分(9.3±3.8)分;B组IPSS评分(6.2±2.8)分,储尿期症状评分(5.2±2.7)分,两组IPSS评分比较及储尿期症状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舍尼亭及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拔管后第15天与拔管后第30天两组IPSS评分及储尿期症状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URP术后排尿症状特别是储尿期症状与术前膀胱功能密切相关且随术后时间推移而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路症状 储尿期症状
下载PDF
储尿期症状明显的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M-受体阻滞剂用药方案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蔡建良 陈达 +5 位作者 宋玉峰 韩精超 肖景田 李宁忱 夏溟 那彦群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储尿期症状明显的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口服M-受体阻滞剂的用药方案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储尿期症状明显的重度BPH患者,TURP 6 h后开始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 mg每12 h 1次或4 mg 1次/d),4... 目的:探讨储尿期症状明显的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口服M-受体阻滞剂的用药方案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储尿期症状明显的重度BPH患者,TURP 6 h后开始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 mg每12 h 1次或4 mg 1次/d),4周后停药,如储尿期症状加重,继续服药2周再停药观察,如此反复直至术后12周。回顾性分析其术前,术后1、4、8、12周IPSS评分(总分、储尿期、排尿期症状评分)、QoL评分、Qmax和排尿后膀胱残余尿(PVR)。结果:临床资料完备病例共106例。其中4周停药后储尿期症状未加重(成功停药)者33例,6~8周成功停药者51例,10~12周成功停药者13例,12周后仍需继续服药者9例。术前,术后1、4、8、12周IPSS总分分别为(25.33±3.45)、(19.33±3.62)、(11.56±2.45)、(8.38±2.08)、(7.74±1.87)分;储尿期IPSS分别为(11.97±1.53)、(10.76±1.82)、(6.16±1.22)、(4.08±1.19)、(3.91±1.15)分;排尿期IPSS分别为(9.80±1.60)、(5.59±1.45)、(3.40±0.92)、(2.85±0.71)、(2.61±0.67)分;QoL评分为(4.70±0.78)、(3.92±0.75)、(2.55±0.74)、(1.83±0.72)、(1.66±0.75)分;除术后12周与术后8周比较外,术前、术后各观察点之间,IPSS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QoL、Qmax、PVR术后1、4周呈现进行性改善(P均<0.01),4周后变化不再显著(P均>0.05)。结论:储尿期症状明显的重度BPH患者TURP术后持续口服M-受体阻滞剂4~8周可能是治疗其术后储尿期症状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储尿期症状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M-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储尿期功能障碍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龙坤 宋波 +2 位作者 金锡御 熊恩庆 曾冬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983-1985,共3页
目的 以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储尿期功能障碍患者 ,并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收治 12例储尿期功能障碍患者 ,以盆底肌电刺激器对其进行盆底肌群的电刺激治疗 ,观察其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及尿动力学检查变化。结果 盆底肌电刺激后 72h排... 目的 以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储尿期功能障碍患者 ,并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收治 12例储尿期功能障碍患者 ,以盆底肌电刺激器对其进行盆底肌群的电刺激治疗 ,观察其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及尿动力学检查变化。结果 盆底肌电刺激后 72h排尿次数由 ( 3 9.3 3± 8.5 5 )次减为 ( 2 9.75± 6.76)次 ,单次尿量由 ( 112 .67± 40 .5 5 )ml增至 ( 14 3 .3 1±11.97)ml,尿动力学检查见膀胱容量由 ( 2 78.10± 5 9.2 0 )ml增至 ( 3 17.10± 46.5 0 )ml及尿道控制带长度由 ( 2 .81± 0 .75 )cm增至 ( 3 17± 0 90 )cm。结论 盆底肌电刺激可明显抑制膀胱逼尿肌活动 ,并延长尿道控制带长度 ,对储尿期功能障碍患者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盆底肌 储尿期功能障碍 尿动力学
下载PDF
针灸辅助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储尿期症状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会波 陈渴 +6 位作者 刘凯 杜宏宏 王冬 李凯 张爱民 雒向宁 刘丽秀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了解针灸对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储尿期症状的影响,提高TRUP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为TRUP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保驾护航。方法将我院106例行TURP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采用针灸辅助治疗,而... 目的了解针灸对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储尿期症状的影响,提高TRUP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为TRUP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保驾护航。方法将我院106例行TURP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采用针灸辅助治疗,而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治疗措施。对患者术前及拔除尿管后第7、15、30、60、90天的排尿症状进行随访评分,并检测尿流率。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治疗组内、对照组内术前与拔管后第7、15、30、60、90天尿流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之间相对应时期尿流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术前、拔管后第90天储尿期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拔管后第7、15、30、60天储尿期症状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内术前与拔管后第7、15、30、60、90天储尿期症状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内术前与拔管后第7、15、30、60天储尿期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拔管后第90天储尿期症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对TURP术后储尿期症状有治疗意义,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随术后时间推移储尿期症状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储尿期症状 针灸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术后储尿期症状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亚丽 熊柱凤 +3 位作者 汤利萍 洪慧 曹磊 陈玉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第10期652-655,共4页
该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储尿期症状现状以及其护理干预策略进行综述,总结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缓解手术患者术后症状负担,并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以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过度活动症 储尿期症状 护理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储尿期大脑功能连接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高轶 廖利民 英小倩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0-435,共6页
目的观察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NOAB)患者膀胱储尿期大脑中枢控尿区域及其相关的功能连接。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选取北京博爱医院就诊的NOAB患者。纳入标准:①存在明确的神经系统原发病(除外脑部疾病和脊髓发育异常),选择脊髓损... 目的观察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NOAB)患者膀胱储尿期大脑中枢控尿区域及其相关的功能连接。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选取北京博爱医院就诊的NOAB患者。纳入标准:①存在明确的神经系统原发病(除外脑部疾病和脊髓发育异常),选择脊髓损伤(Asia评级C级)、能够随意排尿的患者,主诉为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等OAB症状;②记录3 d排尿日记,24 h排尿次数≥8次,残余尿量≤100 ml;③尿动力学检查提示逼尿肌过度活动。排除标准:①有泌尿系肿瘤、结石、感染等疾病者;②不能进行MRI检查者;③存在认知障碍不能配合者;④留置导尿、膀胱造瘘者;⑤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时,头部活动超过1.5 mm和1.5°。在受试者膀胱空虚时和强烈尿意时分别进行脑部rs-fMRI扫描,第1次扫描后饮水500~1000 ml,两次扫描间隔时间为20~40 min。采用MATLAB、SPM8、DPABI等数据处理、图像分析软件,分析两种状态下患者大脑血液灌注差异。rs-fMRI扫描的主要观察数据包括:①大脑兴奋区域和抑制区域;②激活区域峰值点坐标X、Y、Z值;③激活区域体积;④区域的关系连接情况。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分析rs-fMRI扫描中有明显激活的功能区域,做为感兴趣区域(ROI)种子点进行功能连接(FC)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NOAB患者20例,年龄(30.2±4.3)岁,均为右利手。第1次扫描前检查所有受试者的残余尿量均<10 ml,排尿感评分为0分。第2次扫描前测量膀胱容量为(203.7±41.8)m1,排尿感评分为(7.1±0.5)分。NOAB患者储尿期,大脑兴奋性激活区域为左侧眶部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抑制性激活区域为右侧中央前回。将此4个激活区域的峰值点做为ROI种子点进行全脑FC分析,发现控尿区域与额叶、顶叶、扣带回、颞叶、豆状核、岛叶、角回、海马旁回、中央前后回均存在相关性。结论NOAB患者的脑激活区域主要在右侧额叶,抑制区域在右侧中央前回。NOAB患者额叶、中央回的兴奋及抑制性连接均有增加,岛叶的兴奋及抑制性连接明显减少,海马旁回兴奋及抑制性连接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大脑控制 膀胱过度活动症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储尿期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原文传递
翁沥通治疗TURP术后储尿期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严旭阳 李东 +3 位作者 杜广 袁平 方震 杨登科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20-221,223,共3页
目的:评估翁沥通胶囊治疗BPH患者TURP术后储尿期症状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34例。研究组术后口服翁沥通胶囊1个月。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 目的:评估翁沥通胶囊治疗BPH患者TURP术后储尿期症状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9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4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34例。研究组术后口服翁沥通胶囊1个月。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IPSS评分分解为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1)和排尿期症状评分(IPSS2)两部分,比较两组之间术后1个月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1)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1)为5.70±2.41,对照组术后1个月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1)为8.38±3.22,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翁沥通胶囊可明显改善TURP手术后患者排尿刺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电切术 储尿期症状 翁沥通胶囊 疗效
原文传递
良性前列腺增生储尿期症状与膀胱测压参数的相关性
9
作者 黎辉欣 谢克基 +3 位作者 张海滨 徐文峰 王斌 陈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55-1955,共1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多发病,常由于膀胱出口梗阻(BOO)引起逼尿肌结构和功能变化,临床上表现为尿频等储尿期症状。我们通过探讨BPH储尿期症状与膀胱测压(CMG)参数的相关性。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膀胱测压 储尿期 相关性 症状 膀胱出口梗阻 中老年男性
原文传递
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研究
10
作者 王庆伟 杨琨琨 +4 位作者 王焱 王晓飞 陶德赏 张建伟 文建国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56-560,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难治性储尿期下尿路症状(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49例伴有非神经源性难治性储尿期LUTS并确诊为膀胱黏膜白斑的女性患者为病例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术前行影像尿动力学... 目的:探讨伴有难治性储尿期下尿路症状(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影像尿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疗效。方法:选取49例伴有非神经源性难治性储尿期LUTS并确诊为膀胱黏膜白斑的女性患者为病例组,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术前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记录排尿日记、生活质量评分(QOL);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排尿日记、QOL等并评估手术疗效。同时选取15例仅存在上尿路疾患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女性患者为对照组,记录排尿日记,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病例组术前充盈期膀胱呈卵圆形或圆形,壁光滑,未见膀胱颈口开放和明显漏尿;排尿期膀胱颈口开放良好、尿道显影正常,未见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病例组术前正常尿意容量(VND)、功能性膀胱容量(FBC)、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2±46)ml vs.(344±55)ml、(298±53)ml vs.(450±51)ml、(456±59)ml vs.(524±54)ml,P<0.01]。病例组术后的24小时排尿次数和QOL均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为(10±1)次/d vs.(14±2)次/d,(3±1)分vs.(5±1)分,P<0.01)];术后FBC显著高于术前[(447±56)ml vs.(298±53)ml,P<0.01)],与对照组FB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7±56)ml vs.(450±51)ml,P>0.05)]。病例组术后的总体手术有效率为85.7%。结论:伴有难治性储尿期LUTS女性膀胱黏膜白斑患者多伴有膀胱感觉敏感,尿动力学检查可为其诊疗提供客观依据。部分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尿期LUTS 女性膀胱黏膜白斑 影像尿动力学 尿道膀胱黏膜病变电切术
原文传递
犬储尿期膀胱底和尿道尿流动力学变化
11
作者 叶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储尿期 膀胱 尿 尿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他达拉非对下尿路症状伴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雪挺 黄航 +1 位作者 黄伟平 张方毅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他达拉非对BPH所致下尿路症状(LUTS)合并E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BPH所致LUTS合并ED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Ⅰ组每日口服他达拉非5 mg+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共12周;... 目的:探讨小剂量他达拉非对BPH所致下尿路症状(LUTS)合并E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BPH所致LUTS合并ED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Ⅰ组每日口服他达拉非5 mg+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共12周;治疗Ⅱ组每日口服他达拉非5 mg,共12周;对照组每日服用安慰剂,共12周。在基线时、治疗6周、治疗12周、治疗停药4周、治疗停药8周共5个时间点接受随访,并在每个时间点记录研究对象的排尿期症状亚项评分、储尿期症状亚项评分、IPSS总评分及IIEF-5评分,并嘱患者记录研究期间性生活次数。结果:针对排尿期症状亚项评分:治疗Ⅰ组5个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中治疗6周与基线、治疗停药8周与基线、治疗停药8周与治疗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5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治疗停药8周时治疗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周、治疗停药4周时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储尿期症状亚项评分:治疗Ⅰ组、治疗Ⅱ组5个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治疗12周时、治疗停药4周时、治疗停药8周时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针对IPSS总评分:治疗Ⅰ组、治疗Ⅱ组中治疗停药8周与治疗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5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治疗12周时、治疗停药4周时、治疗停药8周时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IIEF-5评分:3组随访期间性生活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组中治疗停药4周与治疗6周、治疗停药8周与治疗6周、治疗停药8周与治疗停药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Ⅱ组中治疗停药8周与治疗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5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治疗停药4周时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周时、治疗停药8周时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单用他达拉非5 mg对改善患者储尿期症状亚项评分、IIEF-5评分具有良好效果,且此疗效与联合用药方案效果相似,在停药后仍具有延续性,可推荐用于ED伴以储尿期症状为主的BPH/LUT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达拉非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路症状 尿症状 储尿期症状 勃起功能障碍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合并组织学炎症患者临床及尿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庞然 高筱松 +2 位作者 卢建新 李理 杨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HP)患者的临床及尿动力学特征。方法:将189例BPH接受经尿道逆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依据病理诊断分为单纯BPH组和BPH合并HP组,在匹配年龄、体重指数和前列腺体积后,每组38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HP)患者的临床及尿动力学特征。方法:将189例BPH接受经尿道逆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依据病理诊断分为单纯BPH组和BPH合并HP组,在匹配年龄、体重指数和前列腺体积后,每组38例;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力和最大尿道压力等尿动力学指标,以及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与单纯BPH组相比,BPH合并HP组具有更高的IPSS总分和IPSS储尿期评分(P<0.05),较小的最大膀胱容量(P<0.001)和更高的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率(P<0.05)。结论:合并HP会加重BPH患者的储尿期症状,导致尿动力学中最大膀胱容量的降低和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尿肌过度活动 储尿期症状
下载PDF
中国妇科门诊女性下尿路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雪影 吴意光 马乐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目的通过对国内在妇科门诊就诊患者抽样调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得不同类型下尿路症状(LUTS)患病率,了解妇科门诊患者不同类型LUTS构成比特征。方法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对国内7大区域(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华... 目的通过对国内在妇科门诊就诊患者抽样调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得不同类型下尿路症状(LUTS)患病率,了解妇科门诊患者不同类型LUTS构成比特征。方法于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对国内7大区域(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地区)10家不同类型的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450例18周岁及以上的女性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对个体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因素等)进行普通问卷调查,对于有LUTS(分为储尿期症状和排尿期症状)的患者,追加调查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之女性下尿路症状模块长型(ICIQ-FLUTS Long Form 08/04)问卷,分析不同年龄组、城乡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教育程度及妇科相关疾病并发LUTS患病率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450份,回收4450份,回收率100%。其中获得有效问卷4448份,有效率99.96%。妇科门诊患者LUTS患病率为55.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01)。储尿期症状中,最常见夜尿,在70岁以上年龄段患病率最高,为72.0%;排尿期症状中,最常见不能完全排空膀胱,在70岁以上年龄段患病率最高,为40.0%。城市LUTS患病率均高于农村,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01)。汉族、低学历LUTS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高学历LUTS患病率。妇科门诊患者LUTS构成比特征与国内外女性一般人群LUTS构成比特征报道基本一致,储尿期症状占一半以上,为59.5%。LUTS是妇科疾病常见的并发症状,妇科相关疾病并发LUTS患病率高达62.8%。结论国内妇科门诊患者LUTS患病率很高,严重影响妇科门诊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应引起妇产科医师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症状 储尿期症状 尿症状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尿失禁 第1讲 尿失禁概述
15
作者 谷现恩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4年第5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尿失禁 储尿期 尿控机制 分类 诊断 尿动力学检查
下载PDF
IPSS-V/S在TUVP术后下尿路症状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一帆 陈卫国 +2 位作者 蔡宗强 欧阳骏 浦金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探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排尿期/储尿期评分比值(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voiding/storage subscore ratio,IPSS-V/S)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prostatectomy,TUVP)术后下尿... 目的:探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排尿期/储尿期评分比值(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voiding/storage subscore ratio,IPSS-V/S)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prostatectomy,TUVP)术后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234例接受TUV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IPSS)等临床资料。按照IPSS-V/S比值将患者分为A组(IPSS-V/S≤1,80例)和B组(IPSS-V/S>1,154例)。术后6个月再次评估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storage,IPSS-S),排尿期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voiding,IPSS-V)和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结果:234例患者术后6个月IPSS和QOL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P=0.000;t=34.3,P=0.000)。术后6个月B组患者IPSS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12.36±3.67)分vs.(8.20±3.21)分](t=8.96,P=0.000)。其中A组术后6个月IPSS-S明显高于B组[(9.61±2.88)分vs.(5.55±2.63)分](t=10.8,P=0.000);而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IPSS-V对比无统计学差异(t=1.56,P=0.120)。虽然A组术后6个月的QOL明显改善[(3.59±0.91)分vs.(5.19±0.55)分](t=14.8,P=0.000),但是基本满意及以上者仅占13.75%,明显低于B组的70.78%。A组术后6个月IPSS-S各症状评分均有一定改善,改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尿急评分、尿频评分和夜尿评分,其中夜尿评分改善率最低,仅为36.3%(29/80),是A组患者IPSS及QOL改善较小的重要原因。结论:相比IPSS,IPSS-V/S更能准确反映TUVP术后疗效,LUTS排尿期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储尿期症状。对于以夜尿症为主的BPH/LUTS患者,TUVP对患者QOL改善有限,需要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储尿期症状评分 尿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龙芳 王薇 任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1 019例50岁以上男性,使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取其部分体检数据。结果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IPSS≥8分)患病率为48.0%。回归分析显示...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1 019例50岁以上男性,使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取其部分体检数据。结果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IPSS≥8分)患病率为48.0%。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空腹血糖>6.1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6 mmol/L、体质量指数>24为下尿路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中老年男性年龄越大,下尿路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需加强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筛查及宣教工作,指导其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适当锻炼,保持合适体质量,以延缓下尿路症状的发生及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 老年人 男性 尿路症状 危险因素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 储尿期症状 尿症状
下载PDF
尿动力学检查在尿失禁诊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孔伟 徐惠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3-175,共3页
尿失禁是指客观上的不自主漏尿。正常情况下,膀胱压大于尿道压,尿液排出;若在储尿期出现膀胱压大于尿道压,则发生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则是在储尿和排尿过程中,对逼尿肌以及下尿路括约肌的多项功能测试,通过得出的数据做出诊断性... 尿失禁是指客观上的不自主漏尿。正常情况下,膀胱压大于尿道压,尿液排出;若在储尿期出现膀胱压大于尿道压,则发生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则是在储尿和排尿过程中,对逼尿肌以及下尿路括约肌的多项功能测试,通过得出的数据做出诊断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检查 尿失禁 诊治 功能测试 尿道压 膀胱压 储尿期 括约肌
下载PDF
盐酸黄酮哌酯丙咪嗪联合治疗儿童不稳定膀胱合并遗尿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鞠富霞 王金善 +3 位作者 张京东 王锋 刘庆红 刘春丽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5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盐酸黄酮哌酯 不稳定膀胱 联合治疗 丙咪嗪 临床研究 急迫性尿失禁 特拉唑嗪 儿童遗尿 结果报告 不自主 储尿期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小青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1830-1831,共2页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脑卒中患者 针刺治疗 临床观察 自体膀胱扩大术 酒石酸托特罗定 储尿期功能障碍 盐酸奥昔布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