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储蓄分流、金融风险与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
沈伟基
蔡如海
|
《金融论坛》
|
2002 |
19
|
|
2
|
房地产市场和消费市场对储蓄分流效应的实证研究 |
伍伟
戴晓凤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3
|
财政扩张、储蓄分流与内需结构调整 |
张勇
马晓强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4
|
居民储蓄分流问题新视角:储蓄替代型证券 |
熊鹏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6
|
|
5
|
储蓄分流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
郑泽华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2002 |
1
|
|
6
|
我国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研究——基于发展储蓄替代型证券的新视角 |
熊鹏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7
|
储蓄分流视角下的高货币化比率调节机制探析 |
宋嘉薇
吴畏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8
|
商业养老保险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分流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地区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
金浩
万肖姗
|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9
|
理性看待储蓄分流 |
孙世重
裴春霞
|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0
|
谈居民储蓄分流的融资方式 |
王飞
熊鹏
|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1
|
储蓄分流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
郑泽华
|
《海南金融》
|
2001 |
1
|
|
12
|
储蓄分流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
郑泽华
|
《青海金融》
|
2002 |
1
|
|
13
|
银行体系“黑洞”与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新思考 |
熊鹏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4
|
银行体系“黑洞”与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思考 |
熊鹏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5
|
银行体系“黑洞”与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新思考 |
熊鹏
|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6
|
引导储蓄分流的思考与对策 |
谢成森
|
《福建金融》
|
2000 |
0 |
|
17
|
资本市场发展的储蓄分流效应——中国实证研究 |
郭伟
|
《统计教育》
|
2010 |
0 |
|
18
|
银行体系“黑洞”与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新思考 |
熊鹏
|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0 |
|
19
|
试论下调利率对我国储蓄分流的影响 |
靖有峰
|
《大庆社会科学》
|
1998 |
0 |
|
20
|
浅析储蓄结构变化与储蓄分流方式 |
宋金木
白丽勇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