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中国目标模式的选择——基于高储蓄率、高贸易顺差背景的思考 被引量:12
1
作者 任碧云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6,28,共5页
高储蓄率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影响了消费与投资的合理关系;高贸易顺差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诸多摩擦。要解决贸易平衡问题,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储蓄率,以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 高储蓄率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影响了消费与投资的合理关系;高贸易顺差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诸多摩擦。要解决贸易平衡问题,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储蓄率,以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分析,我们认为,市场主导型模式是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目标模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模式,必须以制度建设为路径选择并着手进行相应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 投资 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 市场主导型转化机制
下载PDF
金融体系两种模式趋同化演变实质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海洪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95,共3页
首先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分析,将金融体系两种传统模式(银行主导、市场主导型)的实质差异概括为储蓄向投资转化主渠道的不同。其次通过对近20年来两种模式发展演变的分析,首次提出两者都在趋同于一种新的中间模式———多元协调型金... 首先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分析,将金融体系两种传统模式(银行主导、市场主导型)的实质差异概括为储蓄向投资转化主渠道的不同。其次通过对近20年来两种模式发展演变的分析,首次提出两者都在趋同于一种新的中间模式———多元协调型金融体系,并认为该新模式代表了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最后从储蓄→投资转化过程这一新角度分析了多元协调型模式的实质,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主渠道发生了实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系 银行主导型模式 市场主导型模式 多元协调型模式 储蓄向投资转化主渠道
下载PDF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 被引量:60
3
作者 祝丹涛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9-38,共10页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其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储蓄小于投资,经常项目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其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储蓄小于投资,经常项目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蓄大于投资,经常项目顺差,净输出资本。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既造成储蓄"虚高"于投资和经常项目"表面盈余",又造成资金配置过剩和不足并存,外资变成为国内投资融资的手段。通过引入国外高效率的金融中介完成我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我们已为此付出不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金融体系效率 储蓄向投资转化
原文传递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别和全球经济失衡
4
《调查研究报告》 2007年第174期1-21,共21页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金融后进国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国家储蓄小于投资,经常账户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蓄大...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是全球经济失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金融体系效率高的国家向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输出“金融中介”功能,帮助金融后进国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结果前者国家储蓄小于投资,经常账户逆差,净输入资本;后者储蓄大于投资,经常账户顺差,净输出资本。我国金融体系不发达,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这样既造成储蓄“虚高”于投资和经常账户“表面盈余”,又造成资金在行业的配置过剩和不足并存,使得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为国内投资融资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金融体系效率 储蓄向投资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