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用户响应不确定性的可中断负荷储蓄机制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青山 刘梦佳 +2 位作者 戴蔚莺 黄煜 杨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198-3208,共11页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与系统峰谷差的拉大,可中断负荷逐渐成为电力市场环境下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基于消费者心理学原理,构建了用户用电行为的不确定性模型。结合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和过渡期现状,设计了基于储蓄机制的可中...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与系统峰谷差的拉大,可中断负荷逐渐成为电力市场环境下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基于消费者心理学原理,构建了用户用电行为的不确定性模型。结合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和过渡期现状,设计了基于储蓄机制的可中断负荷合同内容及实施流程,通过引入积分的思想,将用户可中断资源转换为分值以实现储蓄增值等功能。基于储蓄机制,构建了考虑参与用户和电力公司双方效益的可中断事件决策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方法确定可中断事件的最优激励水平以及最优效益期望值。算例通过与传统可中断负荷方法的比较,验证了储蓄机制的优越性,分析了不同中断场景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储蓄机制 可中断负荷 实施流程 决策模型
下载PDF
论新形势下我国储蓄机制的创新
2
作者 帖俊峰 《中国农村金融(11-1259/F)》 1995年第5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储蓄机制创新 银行 储蓄 中国
下载PDF
中日储蓄吸纳机制比较分析
3
作者 任志宏 龚凤娟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8-59,48,共3页
中国八十年代和日本五十年代同处于经济腾飞前的准备时期,而且都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但由于不同的储蓄吸纳机制作用,日本利用高储蓄率连续经历了“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人均GNP由1955年的250美元上升到1965年的1035美元,顺利... 中国八十年代和日本五十年代同处于经济腾飞前的准备时期,而且都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但由于不同的储蓄吸纳机制作用,日本利用高储蓄率连续经历了“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人均GNP由1955年的250美元上升到1965年的1035美元,顺利地完成了由“储蓄大国”向经济大国的过渡。而我国的储蓄余额现已突破5000亿元,人均GNP却只由1978年的200美元上升到1988年的350美元。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高储蓄率只是支撑了我国过热经济的运行。就此,笔者仅对中日两国储蓄吸纳机制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储蓄机制
下载PDF
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中国目标模式的选择——基于高储蓄率、高贸易顺差背景的思考 被引量:12
4
作者 任碧云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6,28,共5页
高储蓄率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影响了消费与投资的合理关系;高贸易顺差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诸多摩擦。要解决贸易平衡问题,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储蓄率,以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 高储蓄率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影响了消费与投资的合理关系;高贸易顺差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诸多摩擦。要解决贸易平衡问题,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储蓄率,以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分析,我们认为,市场主导型模式是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目标模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模式,必须以制度建设为路径选择并着手进行相应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 投资 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 市场主导型转化机制
下载PDF
资本、增长与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5
作者 丁任重 孟庆红 李刚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8-12,共5页
资本范畴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在经济增长中资本具有资源聚合功能、配置功能和扩张功能。在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中,资本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关键词 资本两层性 资本功能 经济增长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下载PDF
储蓄─—投资机制: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
6
作者 缪合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3-26,共4页
本文借助宏观经济模型中的储蓄一投资关系,具体考察了当前中国储蓄一投资转化不畅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启动消费,实现储蓄分流,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作用等搞活储蓄一投资机制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储蓄-投资机制 对策 中国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储蓄投资转化中的金融机制解析
7
作者 郭翠荣 王付强 《经济师》 2007年第8期17-17,20,共2页
现实经济中,各部门中各主体的储蓄规模和投资需求往往是不同的,甚至存在较大差别,有的主体储蓄大大高于投资需求,有的主体则正好相反。因此,要使资本形成得以实现,就需要经济中存在着有效的机制将资金盈余部门的储蓄转移到资金亏损部门... 现实经济中,各部门中各主体的储蓄规模和投资需求往往是不同的,甚至存在较大差别,有的主体储蓄大大高于投资需求,有的主体则正好相反。因此,要使资本形成得以实现,就需要经济中存在着有效的机制将资金盈余部门的储蓄转移到资金亏损部门以形成投资。文章从金融中介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金融市场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两方面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介 金融市场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下载PDF
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储蓄一投资”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文平 刘欣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28,共7页
关键词 经济转轨 储蓄--投资”机制 模式分析 资本市场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下载PDF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变革
9
作者 严谷军 《金融论坛》 1998年第6期24-26,共3页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变革严谷军现代经济学认为,没有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便没有经济增长。而资本最终来自储蓄,但储蓄本身并不能确保资本的形成,只有当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持。因此,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变革严谷军现代经济学认为,没有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便没有经济增长。而资本最终来自储蓄,但储蓄本身并不能确保资本的形成,只有当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本支持。因此,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有鉴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机制 储蓄—投资机制 国有企业 市场主导型 国有银行 投资主体 直接融资 中央银行 金融工具 储蓄存款
下载PDF
对我国西部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多视角分析
10
作者 麦勇 《生产力研究》 CSSCI 2004年第2期53-54,共2页
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资金的有效供给 ,中国和西方学者有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研究认为 :在一个经济相对封闭的地区中外部资金供给相对较少的条件下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 ,我国西部地... 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资金的有效供给 ,中国和西方学者有关储蓄向投资转化的研究认为 :在一个经济相对封闭的地区中外部资金供给相对较少的条件下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 ,我国西部地区无论是在吸收外资还是吸引内资方面都不具备比较优势。如何合理利用好西部地区居民的储蓄存款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的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增长。通过对西部地区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因素的分析 ,本文提出了改善西部地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储蓄存款 投资规模 中国 经济发展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金融市场 保险投资 信贷资产
下载PDF
储蓄分流视角下的高货币化比率调节机制探析
11
作者 宋嘉薇 吴畏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8-59,共2页
近几年,我国货币化比率的畸高,积累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储蓄分流机制,并定义了最优储蓄分流量,得出储蓄分流机制的作用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实际,讨论储蓄分流机制的作用情况,初步得出了由于储蓄... 近几年,我国货币化比率的畸高,积累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储蓄分流机制,并定义了最优储蓄分流量,得出储蓄分流机制的作用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实际,讨论储蓄分流机制的作用情况,初步得出了由于储蓄刚性、资产、资源货币化进程加快、货币供给内生性较强、政府直接主导投资等因素,储蓄分流机制在我国运用效果不显著的结论,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化比率 通货膨胀 储蓄分流机制 最优储蓄分流量
下载PDF
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转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玲 《山东经济》 2001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前我国的通货紧缩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 ,本文通过对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转化路径的分析 ,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在这种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
关键词 胡景北模型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利率市场化 中国
下载PDF
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启示
13
作者 杨肖锋 宋玮 《老区建设》 2008年第24期23-24,共2页
储蓄——投资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国民储蓄转化为一定规模、结构的投资的渠道、方式。它是实现资本和资源配置的手段、途径,因而决定着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在分析储蓄——投资机制的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模式以... 储蓄——投资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国民储蓄转化为一定规模、结构的投资的渠道、方式。它是实现资本和资源配置的手段、途径,因而决定着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在分析储蓄——投资机制的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模式以及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得出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优化我国资源配置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转换模式 资源配置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储蓄—投资机制与宏观金融调控
14
作者 柯珂 《新金融》 1997年第8期11-12,共2页
储蓄分为实物储蓄和金融储蓄,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良好的储蓄—投资机制能够竞争性地把储蓄分配于不同收益率的投资之间,提高储蓄倾向和资本增长率,因此,为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储蓄分为实物储蓄和金融储蓄,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良好的储蓄—投资机制能够竞争性地把储蓄分配于不同收益率的投资之间,提高储蓄倾向和资本增长率,因此,为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分析储蓄—投资机制并给予改进,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储蓄—投资机制的 金融结构特征与问题 1、储蓄与投资分离。我国最大的储蓄主体是居民,居民储蓄以较快的速度递增。最大的投资主要是国有企业,极度依赖外源融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投资机制 国有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 宏观金融 金融结构 非国有部门 国家银行 金融资产 储蓄倾向 中央银行
下载PDF
俄罗斯养老储蓄金制度改革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雅琼 《俄罗斯学刊》 2022年第3期101-119,共19页
一直以来,养老保障体系都是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俄罗斯养老保障是一种部分积累模式,养老基金包含现收现付部分与累积部分。其中,俄罗斯养老储蓄金是强制性养老保险的累积部分,是居民实现自我储蓄养老的重要形式。然而,2014年至今... 一直以来,养老保障体系都是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俄罗斯养老保障是一种部分积累模式,养老基金包含现收现付部分与累积部分。其中,俄罗斯养老储蓄金是强制性养老保险的累积部分,是居民实现自我储蓄养老的重要形式。然而,2014年至今,俄罗斯养老储蓄金一直处于冻结状态。2020年,俄罗斯再次宣布将冻结期延长至2023年底。被冻结的资金并不是直接划归俄联邦财政,而是用于补充发放当期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早在2013年,俄罗斯养老基金就已产生收支缺口,且逐年递增。为此,俄罗斯联邦财政每年对养老基金的转移支付约为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2%,而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财政已经多年入不敷出,不堪重负。因此,俄罗斯冻结养老储蓄金,既为缓解日益增长的养老基金支出压力,也为减轻联邦财政的沉重负担。就目前的趋势看,俄罗斯正进一步研讨养老储蓄机制的完善与改进,并提出以新的养老金保障计划取代当前的养老储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养老储蓄机制 养老储蓄 强制性养老保险
下载PDF
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 扩大有效需求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宇焰 《西南金融》 1998年第9期49-51,共3页
我国当前宏观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刺激投资以扩大国内需求,但前两个季度的投资增长并未达到预期的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不顺畅所造成的。当前我国储蓄———投资转化... 我国当前宏观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刺激投资以扩大国内需求,但前两个季度的投资增长并未达到预期的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不顺畅所造成的。当前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主要存在那些问题?如何在降息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居民储蓄 国民储蓄 基础产业 资本市场 政府储蓄 中央政府 有效需求 制度安排 金融资产结构
下载PDF
虚拟投资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郧山 《开放导报》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虚拟投资 形成机制 储蓄吸附机制 货币供应机制 货币需求 金融风险
下载PDF
完善我国住宅金融的对策探讨
18
作者 任碧云 《中国房地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6-67,69,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住房公积金 住宅金融 储蓄机制
下载PDF
农村金融抑制的考证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琳 廖东声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61,共3页
本文对金融抑制的基本指标:"利率-储蓄增加"传导机制与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在我国农村的状况进行了考证,发现"利率-储蓄增加"传导机制在农村不存在,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极低,且具备信... 本文对金融抑制的基本指标:"利率-储蓄增加"传导机制与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在我国农村的状况进行了考证,发现"利率-储蓄增加"传导机制在农村不存在,金融机构在农村信贷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极低,且具备信贷限制和强制性的信贷分配。说明我国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抑制 “利率-储蓄增加”传导机制 信贷配置
下载PDF
投资效率、消费率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被引量:1
20
作者 湛泳 蔡伟贤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8-30,18,共4页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在GDP中的变动以及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历史演变进程,并进行国际比较,认为我国长期以来消费率偏低而投资率偏高,致使我国投资率偏高的原因是投资本身的特征与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相结合...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在GDP中的变动以及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历史演变进程,并进行国际比较,认为我国长期以来消费率偏低而投资率偏高,致使我国投资率偏高的原因是投资本身的特征与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相结合导致我国投资效率较低。因而从长期来看,要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必须转化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和提高我国的消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投资效率 消费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