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竞争性储蓄”到“竞争性投资”:再论性别失衡对中国家庭金融决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志帆 廖雯珺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共14页
“竞争性储蓄”理论认为,中国性别失衡现象可能促使家庭增加储蓄,以提升子女在婚恋市场的竞争力。在金融体系持续发展、风险金融资产供给增加的新时代背景下,家庭金融决策可能因性别失衡而从传统储蓄转向风险投资。利用2015、2017、201... “竞争性储蓄”理论认为,中国性别失衡现象可能促使家庭增加储蓄,以提升子女在婚恋市场的竞争力。在金融体系持续发展、风险金融资产供给增加的新时代背景下,家庭金融决策可能因性别失衡而从传统储蓄转向风险投资。利用2015、2017、2019年三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基于广义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性别失衡加剧的省份中,有儿子的家庭更倾向于参与金融市场并持有风险资产,但未发现“竞争性买房”的证据;金融知识水平低、已成年儿子未婚的家庭风险金融决策对性别失衡更敏感。因此,因性别失衡而涉足风险金融市场的家庭可能被高收益率所吸引而忽视潜在风险,政府部门需加强对居民普及金融知识、强调理性参与投资,方能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失衡 竞争储蓄 竞争性投资 风险金融投资 婚恋市场 家庭金融 金融知识
下载PDF
大国的竞争性储蓄与经常账户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清源 魏尚进 《经济学报》 2014年第2期68-82,共15页
本文是对Du and Wei(2013)提出的小型开放经济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的一个拓展,进一步分析了大国的情形。作者在一个两国经济的模型里,分析由于其中一国婚姻市场男女性别比例的增加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后果。在这样一个开放经济模型里,世界... 本文是对Du and Wei(2013)提出的小型开放经济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的一个拓展,进一步分析了大国的情形。作者在一个两国经济的模型里,分析由于其中一国婚姻市场男女性别比例的增加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后果。在这样一个开放经济模型里,世界利率是由内生决定的。当其中一个国家的男女性别比例上升时,根据Du and Wei(2013)的研究结果,该国的储蓄率将上升。假定另外一国婚姻市场男女性别比例仍然处于均衡状态,相比第一个国家而言,该国储蓄率将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如果比较两个国家资本供给情况,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的国家相对于男女性别比例处于平衡状态的国家将提供更多的资本,因此,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的国家更有可能出现资本外流,也就是经常账户盈余。同时,即使另一国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它依然会受到影响,其经常账户将出现赤字。本文除了一些理论分析的结果外,作者还对两国模型做了一系列校准计算,以模拟典型情况下中国和美国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人口过剩 储蓄竞争 大国 贸易顺差 全球收支失衡
下载PDF
中国家庭储蓄率反生命周期之谜——基于竞争性储蓄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于淼 高宇宁 胡鞍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2,共10页
我国居民高水平的储蓄率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都是当前重要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人口年龄转变对储蓄率的影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命题。通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地区户主年龄同家庭储蓄率表现出与现有文献... 我国居民高水平的储蓄率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都是当前重要的基本国情,因此我国人口年龄转变对储蓄率的影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命题。通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地区户主年龄同家庭储蓄率表现出与现有文献中发达国家不同的反生命周期现象,即随着户主年龄增加,家庭储蓄率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呈现“U型”曲线关系。回归结果表明,竞争性储蓄行为提高了我国城镇居民特别是老年城镇居民家庭的储蓄率。因此,竞争性储蓄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反生命周期现象。有成年未婚男性成员的家庭,会增加家庭储蓄率,并且未婚男性成员年龄越大,家庭储蓄率越高。然而有成年未婚女性成员的家庭并未表现出这一现象。相反,当成年未婚女性成员年龄较小时,其家庭储蓄率反而下降。为未婚家庭成员购买婚房,是竞争性储蓄行为的关键目标。对于拥有两套或多套住房的家庭,并不会表现出竞争性储蓄行为;相反,对于只拥有一套房产或无房产的家庭则表现出了竞争性储蓄行为。房屋价格是影响竞争性储蓄行为的重要因素,房屋价格的升高会显著提高老年家庭的储蓄率。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为缓解竞争性储蓄压力,促进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政府应当从购买住房这一竞争性储蓄的主要目标入手解决,一方面继续坚决打击囤积房源、恶意炒房等行为,另一方面采取加快多渠道住房供应、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等措施,抑制房价的过快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结构 生命周期假说 家庭储蓄 竞争储蓄
下载PDF
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与家庭竞争储蓄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俊虹 魏历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第23期96-98,共3页
制约中国扩大内需的因素之一——高储蓄率的成因分析已经众多,试从中国不断失衡的人口性别比例为切入点,来分析中国家庭竞争储蓄的动机。不断失衡的人口性别比例问题(尤其是独子家庭)失衡,会导致中国婚姻市场竞争加剧,从而使得中国家庭... 制约中国扩大内需的因素之一——高储蓄率的成因分析已经众多,试从中国不断失衡的人口性别比例为切入点,来分析中国家庭竞争储蓄的动机。不断失衡的人口性别比例问题(尤其是独子家庭)失衡,会导致中国婚姻市场竞争加剧,从而使得中国家庭为积累财富而延迟消费,而且会因不断增加的购房成本导致其他家庭储蓄具有趋同特征的"扩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竞争性婚姻市场 家庭竞争储蓄
下载PDF
婚姻意愿、竞争性储蓄与家庭储蓄率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宏雅 王宇伟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49-160,共12页
中国家庭储蓄率以2010年为分界点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传统竞争性储蓄假说已不能解释这一现象。从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来看,竞争性储蓄仍是造成中国家庭储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但性别比失衡并不是引发竞争性... 中国家庭储蓄率以2010年为分界点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传统竞争性储蓄假说已不能解释这一现象。从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来看,竞争性储蓄仍是造成中国家庭储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但性别比失衡并不是引发竞争性储蓄的唯一因素,婚姻意愿则是影响竞争性储蓄动机从而影响家庭部门储蓄率的深层次原因,全社会婚姻意愿的下降为2010年以后性别比上升与家庭部门储蓄率下降并存的现象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意愿 竞争储蓄 家庭储蓄
下载PDF
发挥区位优势提升北京国际竞争力
6
作者 赵彦云 《科技潮》 2003年第2期32-33,共2页
2002年中国国际竞争力状况 国际竞争力是运用系统评价方法对于一国可持续创造增加值或国民财富的综合能力的测度.目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是世界公布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的权威机构之一.
关键词 科技投入竞争 投资竞争 储蓄竞争 北京 国际竞争
下载PDF
未婚家庭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苏华山 吕文慧 张运峰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88,共14页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家庭中未婚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发现:首先,家庭未婚成员人数的增加显著地提高了家庭储蓄率。其次,分性别研究表明,尽管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都有正向影...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家庭中未婚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发现:首先,家庭未婚成员人数的增加显著地提高了家庭储蓄率。其次,分性别研究表明,尽管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都有正向影响,但未婚男性的影响程度比未婚女性更大。进一步分年龄段的研究表明,家庭为未婚成员所作的储蓄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16-30岁、31-40岁未婚男性和16-30岁未婚女性人数都对家庭储蓄率有正向影响,其余年龄段的未婚成员人数对家庭储蓄率无显著影响。最后的面板分位数回归显示未婚家庭成员人数对低储蓄率家庭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 储蓄 竞争储蓄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子女性别与家庭储蓄--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的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华东 李艺 高玲玲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共15页
近年来,我国性别比持续偏高,给家庭经济决策带来一系列影响。文章从子女性别差异的视角出发,考察子女性别如何影响家庭储蓄及资产选择行为。基于2015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男孩家庭储蓄率显著高于女孩家庭。替换关... 近年来,我国性别比持续偏高,给家庭经济决策带来一系列影响。文章从子女性别差异的视角出发,考察子女性别如何影响家庭储蓄及资产选择行为。基于2015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男孩家庭储蓄率显著高于女孩家庭。替换关键变量、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法等稳健性检验支持上述结论。异质性分析显示,子女性别对子女年龄处于16~25岁的家庭、东部地区家庭、城镇家庭及高收入家庭的储蓄率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子女性别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主要通过“节俭效应”实现,男孩家庭倾向于减少享受型消费支出,同时有更强的动机购买多套住房。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子女性别的社会影响,并为中国家庭储蓄率差异提供了更丰富的微观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 性别 竞争储蓄 资产 住房
下载PDF
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分析——基于199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祖源 庞丽华 陈功 《调研世界》 CSSCI 2021年第6期38-49,共12页
探讨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对于释放居民购买力,促进消费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更加系统地研究了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 探讨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对于释放居民购买力,促进消费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更加系统地研究了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作用机制,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经济发展,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负向和正向作用均会被强化,并且少儿抚养比的负向作用要大于老年抚养比的正向作用;(2)受教育水平、性别比和家庭规模小型化会增加居民储蓄率,城镇化会抑制居民储蓄率的提高;(3)老年抚养比、性别比、家庭规模、受教育水平和城镇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通过加入控制变量和转换计量方法,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方向和显著性均未发生改变,模型稳健性较好。基于结果,本文提出了私人养育成本社会化、建立动态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城镇化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鸿沟、持续提升人力资本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居民储蓄 受教育水平 竞争储蓄
下载PDF
人口结构、性别比例失衡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效应分析
10
作者 吴幽 《商展经济》 2024年第23期127-130,共4页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性拉动作用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就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是否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展开经验检验。研究表明:(1...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性拉动作用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就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是否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展开经验检验。研究表明:(1)男女性别比例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性别比例失衡抑制了居民消费率的上升。(2)性别比例失衡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抑制性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性别比例失衡 居民消费率 竞争储蓄理论 省级面板数据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生育意愿对家庭住房负债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卫星 王睿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57,共14页
近年来,我国居民住房贷款规模快速扩张。家庭负债的不断上升不仅会降低居民(消费)福利水平,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CFPS2018年调查问卷,实证检验了家庭生育意愿对家庭住房负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育意愿显著影响了... 近年来,我国居民住房贷款规模快速扩张。家庭负债的不断上升不仅会降低居民(消费)福利水平,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CFPS2018年调查问卷,实证检验了家庭生育意愿对家庭住房负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生育意愿显著影响了家庭住房负债水平。意愿生育男孩数量越多,家庭住房负债水平越高,而意愿生育女孩数量与家庭住房负债不相关。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传宗接代”等传统文化观念所导致,意愿生育男孩数量越多的家庭,会配置价值越高的住房资产,进而导致家庭住房负债水平上升。生育意愿主要提升了家庭消费性住房资产配置,此时民间借贷成为主要借款渠道。意愿生育男孩数量对家庭住房负债的正向影响在不同收入和资产水平的家庭中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小孩抚养比较高和户主健康状况较好的家庭中更加显著。上述结论表明,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男女平等宣传,提高女性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同时从法律层面对女性进行保护,在就业、收入等方面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社会经济地位,抑制家庭住房负债非理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生育意愿 竞争储蓄 消费性住房需求 住房资产配置 住房负债 传宗接代
下载PDF
为结婚而储蓄?——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2
12
作者 余丽甜 连洪泉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7,共11页
已有研究主要基于性别比失衡的竞争性储蓄动机解释了中国家庭的高储蓄之谜。文章把子女结婚这一自然事件作为处理变量,通过婚前和婚后的家庭储蓄变化识别出"婚姻效应",为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和中国家庭的高储蓄之谜提供了微观... 已有研究主要基于性别比失衡的竞争性储蓄动机解释了中国家庭的高储蓄之谜。文章把子女结婚这一自然事件作为处理变量,通过婚前和婚后的家庭储蓄变化识别出"婚姻效应",为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和中国家庭的高储蓄之谜提供了微观证据。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个人以及家庭特征后,相对于已婚家庭,未婚家庭储蓄显著更高。在排除地区性差异、教育储蓄动机、预防性储蓄动机和样本匹配等问题之后,未婚比已婚家庭具有更高储蓄水平的结论依然稳健。文章进一步分析识别出了城市和农村异质"婚姻效应"和婚后消费结构的变化,发现"婚姻效应"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都产生了影响,但"婚姻效应"对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抑制更为明显。文章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婚姻市场的竞争性储蓄动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效应 竞争储蓄动机 消费理论
原文传递
儿子、房子与票子:独生子女性别对家庭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守国 孙中鹏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92,共15页
随着性别比逐渐失衡、房价不断高涨,久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的中国家庭父母不得不通过压缩家庭消费来为子女未来婚嫁做准备。文章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检验独生子女性别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生子家庭... 随着性别比逐渐失衡、房价不断高涨,久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的中国家庭父母不得不通过压缩家庭消费来为子女未来婚嫁做准备。文章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检验独生子女性别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生子家庭的消费支出显著少于独生女家庭,在进行替换被解释变量、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分位数回归法的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问题处理后基准回归结论依旧显著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独生子家庭迫于更大的婚姻市场压力会比农村独生子家庭更多地压缩家庭消费;三线城市独生子家庭出于对子女未来发展的考虑以及受高房价、低生活成本的影响会比一二线城市家庭更多地挤出消费支出;性别比失衡越严重、婚姻市场竞争越激烈的地区,独生子家庭挤出的消费越多。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子女性别会对家庭住房购置的数量产生影响,随着地区婚姻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独生子家庭相较于独生女家庭倾向于购买更多的住房;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住房数量是子女性别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机制,独生子家庭会随着住房数量的增加挤出家庭消费支出。对此,文章建议缓解性别比失衡问题、坚持“房住不炒”政策、通过影视文娱等媒介输出正确婚嫁观,为缓解我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性别 住房数量 婚姻市场压力 竞争储蓄 家庭消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