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储释冷循环对岩石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国跃
林曦鹏
+4 位作者
王亮
王艺斐
彭珑
陈海生
谢宁宁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074-1081,共8页
天然岩石作为深冷储能材料具有适宜温度范围宽、成本低和材料易得等优点,其在深冷温区的热物性和循环稳定性是影响蓄冷单元性能的关键。本文为探究储/释冷循环对岩石深冷储能材料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深冷储/释循环实验台,研究了千次储/释...
天然岩石作为深冷储能材料具有适宜温度范围宽、成本低和材料易得等优点,其在深冷温区的热物性和循环稳定性是影响蓄冷单元性能的关键。本文为探究储/释冷循环对岩石深冷储能材料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深冷储/释循环实验台,研究了千次储/释冷循环对大理石、花岗岩、石灰岩和玄武岩四种岩石的热物性和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千次储/释冷循环前后,大理石、玄武岩和石灰岩的外观均无发生明显变化,而花岗岩会存在少量的裂纹和脱落。循环储/释冷千次对岩石的密度、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均无明显的影响。大理石和玄武岩的抗压强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基本不变;花岗岩和石灰岩的抗压强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有较大的提高。基于实验结果获得了在深冷至常温区间内四种岩石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对比分析表明,四种岩石的体积储能密度存在较大差异,石灰岩的体积储能密度最大,而花岗岩的最小。本研究将为深冷储能单元及系统的研发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床
深冷蓄冷
储释循环
热物性
储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压缩空气堆积床蓄冷罐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梦东
徐桂芝
+2 位作者
胡晓
邓占锋
廖志荣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6-243,共8页
基于二维多孔介质热平衡模型对堆积床蓄冷罐的储释冷循环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循环过程中储释冷截断温度、储释冷质量流量和蓄冷罐工作压力对蓄冷罐循环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释冷截断因子增大,斜温层厚度减小,储释冷时间及循...
基于二维多孔介质热平衡模型对堆积床蓄冷罐的储释冷循环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循环过程中储释冷截断温度、储释冷质量流量和蓄冷罐工作压力对蓄冷罐循环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释冷截断因子增大,斜温层厚度减小,储释冷时间及循环时间变长,蓄冷罐的有效容量比逐渐上升;随着储释冷质量流量的增大,储释冷时间及总时间显著缩短,但是储释冷截止时刻蓄冷罐温度和有效容量比变化较小;蓄冷罐工作压力的增大对储冷过程中蓄冷罐温度的影响很小,但是会明显缩短释冷时间并延长释冷过程中低温出口段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
堆积床
蓄冷罐
储释
冷
循环
过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储释冷循环对岩石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国跃
林曦鹏
王亮
王艺斐
彭珑
陈海生
谢宁宁
机构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清洁能源创新研究院
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
出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074-108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624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0905500)
贵州省科技基金计划项目([2017]1162)。
文摘
天然岩石作为深冷储能材料具有适宜温度范围宽、成本低和材料易得等优点,其在深冷温区的热物性和循环稳定性是影响蓄冷单元性能的关键。本文为探究储/释冷循环对岩石深冷储能材料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深冷储/释循环实验台,研究了千次储/释冷循环对大理石、花岗岩、石灰岩和玄武岩四种岩石的热物性和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千次储/释冷循环前后,大理石、玄武岩和石灰岩的外观均无发生明显变化,而花岗岩会存在少量的裂纹和脱落。循环储/释冷千次对岩石的密度、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均无明显的影响。大理石和玄武岩的抗压强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基本不变;花岗岩和石灰岩的抗压强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有较大的提高。基于实验结果获得了在深冷至常温区间内四种岩石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对比分析表明,四种岩石的体积储能密度存在较大差异,石灰岩的体积储能密度最大,而花岗岩的最小。本研究将为深冷储能单元及系统的研发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关键词
填充床
深冷蓄冷
储释循环
热物性
储能
Keywords
packed bed
cryogenic cold storage
charge-discharge cycle
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energy storage
分类号
TK0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压缩空气堆积床蓄冷罐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梦东
徐桂芝
胡晓
邓占锋
廖志荣
机构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6-243,共8页
基金
国家电网总部科技资助项目《新型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SGRIDKJ(2016)437号)。
文摘
基于二维多孔介质热平衡模型对堆积床蓄冷罐的储释冷循环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循环过程中储释冷截断温度、储释冷质量流量和蓄冷罐工作压力对蓄冷罐循环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储释冷截断因子增大,斜温层厚度减小,储释冷时间及循环时间变长,蓄冷罐的有效容量比逐渐上升;随着储释冷质量流量的增大,储释冷时间及总时间显著缩短,但是储释冷截止时刻蓄冷罐温度和有效容量比变化较小;蓄冷罐工作压力的增大对储冷过程中蓄冷罐温度的影响很小,但是会明显缩短释冷时间并延长释冷过程中低温出口段的时间。
关键词
储能技术
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
堆积床
蓄冷罐
储释
冷
循环
过程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supercritical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packed bed
cold storage tank
cold charging/discharging cycle process
分类号
TK0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储释冷循环对岩石材料性能的影响
李国跃
林曦鹏
王亮
王艺斐
彭珑
陈海生
谢宁宁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临界压缩空气堆积床蓄冷罐循环性能分析
陈梦东
徐桂芝
胡晓
邓占锋
廖志荣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