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改进的产能模拟法确定安岳气田磨溪区块储集层物性下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璐 杨胜来 +3 位作者 徐伟 孟展 韩伟 钱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8-362,共5页
常规产能模拟法是在确定气藏储集层物性下限过程中近似地将单井生产压差设定为产能模拟的实验压差,但由于岩心尺度与单井控制区域尺度相差较大,导致岩心出口端的流体流速与油气井井筒端的流体流速并不相等,使预测结果误差较大。为此,对... 常规产能模拟法是在确定气藏储集层物性下限过程中近似地将单井生产压差设定为产能模拟的实验压差,但由于岩心尺度与单井控制区域尺度相差较大,导致岩心出口端的流体流速与油气井井筒端的流体流速并不相等,使预测结果误差较大。为此,对常规产能模拟法进行改进,在进行产量相似换算之前加入了压差相似转换,根据换算后的结果设定实验压差,确保流体流速相等。将改进的产能模拟法应用到安岳气田磨溪区块以确定储集层物性下限。研究结果表明,在气井生产压差为6.0 MPa,产层有效厚度为40 m的条件下,利用改进的产能模拟法确定的孔隙度下限为2.74%,渗透率下限为0.015 mD;常规产能模拟法确定的孔隙度下限为2.42%,渗透率下限为0.011 D;改进的产能模拟法确定的储集层物性下限值要稍高一些。改进的产能模拟法确定的储集层物性下限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岳气田 磨溪区块 产能模拟法 储集层物性下限 压差转换
下载PDF
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砂岩储集层物性下限 被引量:3
2
作者 孟蕾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7-564,共8页
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总体呈现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基于岩心常规分析、压汞、试油等资料,对比常用的有效储集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确定了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物性下限,并对影响储集层物性下限的主要因... 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总体呈现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基于岩心常规分析、压汞、试油等资料,对比常用的有效储集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确定了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物性下限,并对影响储集层物性下限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莫西庄油田三工河组二段储集层岩性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细—中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集层物性下限求取方法中启动压力梯度法、分布函数曲线法和含油产状法在研究区更具适用性,综合确定孔隙度下限为10.1%,渗透率下限为1.15 mD;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是影响研究区储集层物性下限的主控因素,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强溶蚀弱压实弱胶结型储集层的物性下限最低,此外,原油性质、埋藏深度等是影响储集层物性下限的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庄油田 三工河组 低孔低渗储集层 有效储集层 启动压力梯度法 分布函数曲线法 含油产状法 储集层物性下限
下载PDF
岩性控制下的测井储集层参数评价与预测——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田波 陈方鸿 胡宗全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77,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致密碎屑岩储集层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测井解释与实测的孔、渗参数相关性差。研究发现储集层岩性明显控制物性,在应用神经网络方法计算储集层孔、渗参数时,加入定量化岩性参数作为计算的输入参数,使计算...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致密碎屑岩储集层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强烈,测井解释与实测的孔、渗参数相关性差。研究发现储集层岩性明显控制物性,在应用神经网络方法计算储集层孔、渗参数时,加入定量化岩性参数作为计算的输入参数,使计算精度大幅度提高。用累计产能系数法设定储集层参数下限,结合孔、渗之间的相关关系,对储集层进行分类。以计算层段的平均孔隙度和渗透率作为控制点,预测储集层参数的平面分布,预测结果与沉积相分布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神经网络 储集层下限 储集层参数
下载PDF
华北东部地区上古生界生烃潜力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宗全 周新科 朱建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7-701,共5页
华北东部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主要取决于烃源岩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有4种埋藏史类型:早期浅埋-中期抬升-晚期深埋型、早期浅埋-中期浅埋-晚期深埋型、早期中埋-中期深埋-晚期浅埋型和早期深... 华北东部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主要取决于烃源岩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有4种埋藏史类型:早期浅埋-中期抬升-晚期深埋型、早期浅埋-中期浅埋-晚期深埋型、早期中埋-中期深埋-晚期浅埋型和早期深埋-中晚期抬升型。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东濮凹陷“二次生烃”集中于古近纪,晚期生烃潜力大;济阳坳陷“二次生烃”以古近纪为主,晚期生烃潜力较大;临清坳陷“二次生烃”主要在侏罗纪—白垩纪,晚期生烃潜力小。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和埋藏深度,石英含量高、粒度粗的储集层物性条件好,有效储集层深度下限大。“二次生烃”深度上限与有效储集层深度下限共同控藏模式表明,东濮凹陷和济阳坳陷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好,周口坳陷和临清坳陷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东部 上古生界 生烃潜力 “二次生烃”深度上限 有效储集层深度下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