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安油田泉四段自生伊利石对致密砂岩优质储集层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闫明 张云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2-700,共9页
大安油田泉四段自生伊利石普遍存在于岩石孔喉中,主要以3种产状分布:1分布在碎屑颗粒表面的蜂窝状伊利石,由蒙皂石转化而来;2由高岭石转化的丝状伊利石,常以搭桥式分布在岩石颗粒之间或其他黏土矿物边缘;3片状伊利石,可能是由蒙皂石转... 大安油田泉四段自生伊利石普遍存在于岩石孔喉中,主要以3种产状分布:1分布在碎屑颗粒表面的蜂窝状伊利石,由蒙皂石转化而来;2由高岭石转化的丝状伊利石,常以搭桥式分布在岩石颗粒之间或其他黏土矿物边缘;3片状伊利石,可能是由蒙皂石转化或直接结晶形成的。从表面上看,储集层孔喉中发育的自生伊利石会增加喉道弯曲度,减小孔隙空间。但伊利石同时也会防止石英次生加大而对储集层孔隙度起保护作用,并且伊利石的形成也会促进钾长石溶解形成次生孔隙。综合来看,自生伊利石对储集层物性起促进作用。通过垂向储集层物性及自生伊利石含量确定主力油层,并叠合主力油层沉积微相图和成岩相,判定平面上伊利石含量较高的A区和胶结程度较弱的B区为今后勘探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伊利石 分布特征 储集层控制作用 泉四段储集层 大安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