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傩祭祀仪式中的体育文化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鸿 王葵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73-376,共4页
傩祭祀经历了数千年的衍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而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文章以体育学为视角,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傩祭祀活动主观上是人们祈求消灾纳吉、安宁康泰,而客观上却营造了一种古老的民众运动健康观;傩祭祀仪式中以身体活动为... 傩祭祀经历了数千年的衍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而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文章以体育学为视角,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傩祭祀活动主观上是人们祈求消灾纳吉、安宁康泰,而客观上却营造了一种古老的民众运动健康观;傩祭祀仪式中以身体活动为核心的客观实践,具有原始性的体育因素,孕育着现代体育之内容;傩祭祀活动也是田野中国游戏竞技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祭祀 体育文化 武术 游戏
下载PDF
论巫傩祭祀文化与体育起源 被引量:11
2
作者 谭刚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8-20,8,共4页
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方法,从民俗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巫傩祭祀文化与体育的起源的关系,对“消肿舞”的产生和价值进行再认识,认为中国的巫傩祭祀是体育(尤其是东方体育)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发性要素。
关键词 傩祭祀 体育 起源 原发性要素
下载PDF
白马藏族池哥昼傩祭祀音乐的地域文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益琴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8-31,共4页
池哥昼是白马藏族傩祭祀的遗存,其祭祀过程原始、古朴,仪式程式固定,祭祀依托"歌、舞、乐"音乐文化形式诉诸白马人对历史的共同记忆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求,伴随白马人特殊信仰体系被白马人重现、强化,形象地赋予了有别于其... 池哥昼是白马藏族傩祭祀的遗存,其祭祀过程原始、古朴,仪式程式固定,祭祀依托"歌、舞、乐"音乐文化形式诉诸白马人对历史的共同记忆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求,伴随白马人特殊信仰体系被白马人重现、强化,形象地赋予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白马藏族 池哥昼傩祭祀 音乐 文化特质
下载PDF
祭祀与酬神演剧——道教信仰下徐沟背铁棍原生内涵与多元艺术形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祁红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62-70,共9页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徐沟背铁棍,是山西晋中地区民间道教信仰"水神龙王"的历史积淀。此项酬神傩戏是集民间文学、美术、舞蹈、音乐、故事、杂技、工艺、戏剧等艺术精华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它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宗教、...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徐沟背铁棍,是山西晋中地区民间道教信仰"水神龙王"的历史积淀。此项酬神傩戏是集民间文学、美术、舞蹈、音乐、故事、杂技、工艺、戏剧等艺术精华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它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宗教、社会政治和民族心理情感的影响,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研究徐沟背铁棍的原生性真实起源,加深对道教神明祭祀傩戏的内涵理解,分析其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对记忆、保护、发展和创新徐沟背铁棍非遗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徐沟背铁棍 道教信仰 水神祭祀 非遗文化 内涵与艺术形态
下载PDF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
5
作者 黄剑华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13,共6页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与面具在形态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用途上又各具特色。它既可看作是浅浮雕作品,又类似于图像纹饰,似乎融合了两者之长,应是古代蜀人在审美意识方面别具特色的产物。古蜀国有举行傩仪祭祀活动的传统,玉人头像很... 金沙遗址出土的玉人头像与面具在形态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用途上又各具特色。它既可看作是浅浮雕作品,又类似于图像纹饰,似乎融合了两者之长,应是古代蜀人在审美意识方面别具特色的产物。古蜀国有举行傩仪祭祀活动的传统,玉人头像很可能就是古蜀族傩仪祭祀活动中的使用之物。它可能是一种独特的类似于头的象征,是我们探析商周时期古蜀社会生活情形的一件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古蜀族的崇巫习俗、祭祀活动、审美观念和艺术特色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遗址 玉人头像 美术考古 古蜀王国 古蜀族 祭祀
下载PDF
略论道教手诀与巫傩“手舞”及其关系
6
作者 高大伟 《老子学刊》 2023年第2期175-192,共18页
道教仪式源自上古巫文化。道教手诀是道教诸多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后世巫傩祭祀文化不仅是上古巫文化的延续,更受到了道教仪式文化的深刻影响,大量吸收了道教手诀等内容,方在其民俗化、戏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化表现形式的巫... 道教仪式源自上古巫文化。道教手诀是道教诸多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后世巫傩祭祀文化不仅是上古巫文化的延续,更受到了道教仪式文化的深刻影响,大量吸收了道教手诀等内容,方在其民俗化、戏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化表现形式的巫舞祭祀仪式。与道教手诀一样,巫傩“手舞”及其仪式舞蹈也是一个地域社会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一个族群生活、情感的艺术呈现,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活化石。在透视道教手诀与巫傩“手舞”的关系中,我们能够发现,道教仪式一方面源自上古巫文化,一方面也对后世巫傩文化进行着型塑。由此呈现的文化交流模式,或许有助于我们对道教仪式与巫傩文化的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手诀 傩祭祀 仪式舞蹈 手舞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原文传递
“傩”在《唐砖》中的艺术化运用
7
作者 张晓龙 《艺术评论》 CSSCI 2020年第11期130-139,共10页
"傩"源于远古时期以驱鬼逐疫为主要目的的傩祭仪礼,善于运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及表演来表达"驱鬼逐疫"的祈愿。周朝将傩纳入国家礼制,并有"国傩""大傩""乡人傩"之... "傩"源于远古时期以驱鬼逐疫为主要目的的傩祭仪礼,善于运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及表演来表达"驱鬼逐疫"的祈愿。周朝将傩纳入国家礼制,并有"国傩""大傩""乡人傩"之分;唐承汉制,傩祭场面更大,参与人数更多,傩仪也更加完善规范,当然也少不了唐朝元素的加入和唐人性情的渗透。《唐砖》的网络"轻喜剧"的定位使得我们可以洒脱地卸下历史情景剧的严肃沉重,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设计,以求呈现出更好的屏幕效果。本文以剧中反复出现的傩舞为例,结合秋社祭祀中的三种傩舞同台演出、断头台上的傩舞驱邪除疫、国丧出殡路上的傩神开道和辟踊成舞三个案例,探求"傩"在《唐砖》中的艺术化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 驱邪除疫 方相开路 辟踊成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