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时代池州傩面具艺术文化再生产探析
1
作者 马晨晨 谈家胜 张春蕾 《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池州傩面具作为一项民间艺术产物,不仅做工精湛,而且具有一定的实际用途。将池州傩面具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分析池州傩面具艺术元素符号,复原并创新傩面具形式,在此基础上借助新媒体技术力量,拓展各种传播维度,建立数字化保护体系,... 池州傩面具作为一项民间艺术产物,不仅做工精湛,而且具有一定的实际用途。将池州傩面具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通过分析池州傩面具艺术元素符号,复原并创新傩面具形式,在此基础上借助新媒体技术力量,拓展各种传播维度,建立数字化保护体系,从而推进傩面具艺术文化的传承教育以及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与创新。池州傩面具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再生产方式,不仅有利于传统傩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同时为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发展研究提供可参考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傩面具艺术 文化再生产
下载PDF
美美与共的叙事表达:西南地区傩面具艺术的类型结构
2
作者 聂森 《地方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53-65,共13页
傩面具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与民族、地域、文化、审美等密切相关。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傩面具还要遵循其艺术规律和审美原则,在艺术审美中获得一种现实的观照和精神的诉求。文章根据傩面具艺术的功利目的及结构类型为主线,结合... 傩面具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与民族、地域、文化、审美等密切相关。同时,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傩面具还要遵循其艺术规律和审美原则,在艺术审美中获得一种现实的观照和精神的诉求。文章根据傩面具艺术的功利目的及结构类型为主线,结合傩面具的制作工艺和审美特征,从多层面、多维度对西南傩面具的艺术形态进行分析,深刻地描述了傩面具不仅反映一个地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经济生活状况,还与这一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有关,从而揭示出西南地区民众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审美观念和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视域 西南地区 傩面具艺术 类型结构
下载PDF
永靖傩面具艺术教学策略研究
3
作者 孔樱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3期174-176,共3页
永靖傩面具艺术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引入课堂,推动中小学生学习民俗艺术,传承民俗艺术中有价值的部分,永靖傩面具艺术既具有民俗艺术特色,又是面具艺术中具有特殊艺术表现形式的民间美术。在课堂活动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从... 永靖傩面具艺术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引入课堂,推动中小学生学习民俗艺术,传承民俗艺术中有价值的部分,永靖傩面具艺术既具有民俗艺术特色,又是面具艺术中具有特殊艺术表现形式的民间美术。在课堂活动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从合作认知、合作行为、合作情感等方面具体分析傩面具教学的实践细节。网络微展是面具教学成果评价形式的主要方向,网络微展促进了家校共育、家校合作,也为公众了解学校美育教育研究的发展和教育成果提供了良好平台。“校内策展人”——美术老师使学校展览更加专业化、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靖傩面具艺术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评价 评价形式
下载PDF
山西寿阳爱社傩面具艺术探微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玉珏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0-182,共3页
文章以山西寿阳爱社傩面具艺术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爱社傩面具在历史长河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并从造型、色彩、审美等方面对爱社傩面具的艺术特征进行解读,分析了爱社傩面具艺术的社会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 寿阳 爱社 傩面具艺术
下载PDF
池州傩面具艺术传承方式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金龙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25-127,共3页
傩面具艺术是古代巫术傩祭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也是傩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池州傩面具艺术面临的危机出发,尝试利用现代教育传承和艺术设计等方式,通过加强与池州旅游业的结合,对池州傩面具艺术进行保护、传承与开发,争取... 傩面具艺术是古代巫术傩祭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也是傩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池州傩面具艺术面临的危机出发,尝试利用现代教育传承和艺术设计等方式,通过加强与池州旅游业的结合,对池州傩面具艺术进行保护、传承与开发,争取创建有池州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州傩面具艺术 现代艺术设计 教育传承 旅游产业
下载PDF
非遗视阈下的萍乡傩面具艺术数字化保护平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余玮 《西部皮革》 2021年第22期129-130,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国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问题,现在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与互联网信息普及的时代,数字化的技术不断地得到推进,数字化技术成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好的选择。文章对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国家级非物质文遗产的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国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问题,现在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与互联网信息普及的时代,数字化的技术不断地得到推进,数字化技术成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很好的选择。文章对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国家级非物质文遗产的萍乡傩面具数字化保护中展开了研究,从跨学科角度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传播及萍乡傩面具AR体验进行应用性研究,将这种数字化的技术应用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中,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性地传播,可以很好地为公众提供浸入式的多元文化体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新工科+新艺术”的交叉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面具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下载PDF
湘西傩面具艺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杨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年第12期27-30,共4页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组织落实过程中,需借鉴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化元素.尤其是对于艺术设计实践来说,地方性元素的融入不仅能够依托常规课程教学达到传统文化宣传推广的效果,也是丰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素材资源的科学方法。...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组织落实过程中,需借鉴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地方文化元素.尤其是对于艺术设计实践来说,地方性元素的融入不仅能够依托常规课程教学达到传统文化宣传推广的效果,也是丰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素材资源的科学方法。湘西傩面具就悠久发展历史,在实践应用中,可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素材,通过前期引导教育中的融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中期实践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后期实践主题教学中的拓展性应用,为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艺术提供支持和保障。只有湘西傩面具艺术文化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实现全面融合,并且在融合教学中不断总结完善,才能更好优化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效果,体现出湘西傩面具艺术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傩面具艺术 高校艺术设计 教学实践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试论铜仁傩文化之形成及其艺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喻帮林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铜仁摊文化受巴蜀、荆楚文化影响极深,他们顺长江而上经四川彭水进入乌江来到沿河及思南境内,由湖南顺长江而上经沅水和酉水分别进入铜仁、松桃境内,与当地民族文化相融合后,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民族特色的傩文化艺术。铜仁傩文化歌舞戏... 铜仁摊文化受巴蜀、荆楚文化影响极深,他们顺长江而上经四川彭水进入乌江来到沿河及思南境内,由湖南顺长江而上经沅水和酉水分别进入铜仁、松桃境内,与当地民族文化相融合后,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民族特色的傩文化艺术。铜仁傩文化歌舞戏剧艺术、面具艺术,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是"中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为研究铜仁地区各民族的历史、宗教、民族、民俗、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文化 形成 文化歌舞戏剧艺术 文化面具艺术
原文传递
畅游戏海 甘苦自知——我与前海学派的戏曲之缘 被引量:1
9
作者 薛若琳(口述) 毛小雨(整理) 《传记文学》 2020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耄耋之年的薛若琳先生,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培养的第一批戏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庚先生。他长期从事历史剧、宗教仪式戏剧和明末清初戏剧领域的研究,著有《尤侗论稿》《艺苑丛谈》,主编《中国巫傩面具艺术》一书。自20世纪80... 耄耋之年的薛若琳先生,是改革开放后国家培养的第一批戏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庚先生。他长期从事历史剧、宗教仪式戏剧和明末清初戏剧领域的研究,著有《尤侗论稿》《艺苑丛谈》,主编《中国巫傩面具艺术》一书。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中国戏曲志》这一浩大文化工程的编撰工作,历时16年,先后担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副主编,并与同事们一起创建了"戏曲方志学"。退休前,薛若琳先生曾经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戏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方志学 前海学派 《中国戏曲志》 戏曲志 《中国巫傩面具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