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基于资源的能量催化循环与社会嵌入性的组织竞争能力
1
作者 陈建国 《湖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108-110,共3页
依据系统生态学的能值分析理论、组织理论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研究组织意义的资源的能量属性和竞争能力机理 ,提出如下观点 :资源是组织的能量生产工具 ,资源通过自身以及组合的方式构建能量生产的催化循环机制来产生竞争能力 ;组织因... 依据系统生态学的能值分析理论、组织理论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研究组织意义的资源的能量属性和竞争能力机理 ,提出如下观点 :资源是组织的能量生产工具 ,资源通过自身以及组合的方式构建能量生产的催化循环机制来产生竞争能力 ;组织因为资源的社会嵌入性产生不完整性 ,组织只有通过不断进行资源组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竞争能力 ,组织的动态性存在来源于资源组合的社会网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竞争力 资源配置 系统生态学 能值分析理论 社会网络分析 能量催化循环
下载PDF
Cl-ClO催化循环圈的从头算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毛连港 邴单 +4 位作者 赵永芳 李根全 李新营 蒿凤有 刘凤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7-404,共8页
采用分子轨道从头算方法,在B3LYP/6-311+G(3df)和G2水平上研究了极地平流层臭氧损耗的一个基本过程.计算结果明显支持Cl-ClO催化循环圈机理,并且从能量角度解释了了臭氧破坏的基本原因.还对循环圈中各个反应的反应能,生成焓,相对吉布斯... 采用分子轨道从头算方法,在B3LYP/6-311+G(3df)和G2水平上研究了极地平流层臭氧损耗的一个基本过程.计算结果明显支持Cl-ClO催化循环圈机理,并且从能量角度解释了了臭氧破坏的基本原因.还对循环圈中各个反应的反应能,生成焓,相对吉布斯自由能做了计算,计算结果相互协调都说明了Cl-ClO催化循环圈破坏臭氧机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平流层臭氧损耗 Cl-ClO催化循环 从头算
下载PDF
以Y—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上烃裂化时的催化循环和选择性
3
作者 Yalur.,G 王建华 《世界石油科学》 1995年第A01期123-136,共14页
环境保护意识对催化剂的选择性提出了要求,要求催化剂能增加目的产物的收率(即从裂化装置上多得到异丁烯)或减少污染性别副产品的产率。适用于反应物的产物的催化循环各种各样,了解控制这些催化循环速率的化学因素有助于选择性催化... 环境保护意识对催化剂的选择性提出了要求,要求催化剂能增加目的产物的收率(即从裂化装置上多得到异丁烯)或减少污染性别副产品的产率。适用于反应物的产物的催化循环各种各样,了解控制这些催化循环速率的化学因素有助于选择性催化剂的开发。对异丁烷裂化反应,我们已开发出了以阳碳化学和阴碳表面化学为基础的动力学模型,并将其推广应用于2-甲基乙烷在超Y分子筛上的裂化过程。在异丁烷裂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分子筛 催化 烃裂化 催化循环 选择性
下载PDF
连续重整装置换剂后催化剂循环量控制优化
4
作者 成名 孙雪冬 +2 位作者 王超 纪传佳 杨纪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8期15-17,共3页
针对某连续重整装置更换催化剂(催化剂堆密度由670 kg/m^(3)更换为561 kg/m^(3))后保持催化剂循环输送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催化剂循环优化方法。闭锁料斗仍采用差压模式,仅调整设置闭锁料斗闭锁区上下料位限值(由48.2%~96%更改为41.6%~97... 针对某连续重整装置更换催化剂(催化剂堆密度由670 kg/m^(3)更换为561 kg/m^(3))后保持催化剂循环输送稳定的问题,提出了催化剂循环优化方法。闭锁料斗仍采用差压模式,仅调整设置闭锁料斗闭锁区上下料位限值(由48.2%~96%更改为41.6%~97%),使闭锁区催化剂单次循环量相同;同时,将快慢装/卸料报警值由12~30 s/12~30 s调整为14~35 s/14~35 s,使之与闭锁料斗上下平衡阀开关时间匹配,保证差压模式下催化剂循环输送稳定。此方法较大程度简化了其他控制参数的调整,可以实现换剂后催化剂循环高效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装置 换剂 催化循环 闭锁料斗 循环时间 补偿阀控制 装/卸料报警值
下载PDF
高效铁、镍基催化剂在电催化氮循环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蒋玉卓 钱涛 樊冬娌 《分析化学进展》 2023年第4期500-512,共13页
氨具有较高能量密度和易液化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储氢载体,而且储存与运输技术比较成熟,具有非常广阔的产业应用前景,同时氨作为农业与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原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大规模合成氨仍采用高温与高压的Haber-Bosch工... 氨具有较高能量密度和易液化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储氢载体,而且储存与运输技术比较成熟,具有非常广阔的产业应用前景,同时氨作为农业与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原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大规模合成氨仍采用高温与高压的Haber-Bosch工艺,该工艺过程的能耗约占全球总能耗的1.4%,且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据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左右。常温常压下电催化氮气与水合成氨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替代技术。但目前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与直接氨燃料电池技术面临着催化剂活性低、动力学速率缓慢以及法拉第效率低等关键问题。因此,探索高活性与高选择性的新型催化剂用于电催化氮还原与直接氨燃料电池中势在必行。铁基和镍基材料具有出色的本征活性与特有的表面电子结构,作为电催化剂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本论文从Fe基与Ni基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改性出发,在电催化氮还原与直接氨燃料电池两个方面开展系列工作,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Fe基与Ni基催化剂带来的电催化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循环 铁基催化 镍基催化
下载PDF
LCO高效加氢转化关键技术专用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6
作者 杨平 李明丰 +3 位作者 任亮 胡志海 聂红 刘诗哲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面向解决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出路和富余柴油产能高值化利用的重大需求,以破解LCO加氢转化过程中芳环的加氢、环烷环的开环、烷基侧链的裂化和聚合结焦等关键反应对催化剂活性中心需求不一致的矛盾为切入点,通过创制新型催化材料、优... 面向解决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出路和富余柴油产能高值化利用的重大需求,以破解LCO加氢转化过程中芳环的加氢、环烷环的开环、烷基侧链的裂化和聚合结焦等关键反应对催化剂活性中心需求不一致的矛盾为切入点,通过创制新型催化材料、优化金属体系并改善制备方法等措施,开发了定向强化开环反应的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RIC-3和兼具高开环与高断侧链性能的柴油加氢裂化专用催化剂RHC-100,构建了提高催化剂活性中心有效性、定向性和高效性的活性中心精细调控关键技术平台,形成了以RIC-3和RHC-100为核心、靶向调控多环芳烃加氢开环与裂化反应活性与选择性的催化剂族,可将劣质LCO转化为清洁柴油组分或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为多环芳烃高效加氢转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轻循环 加氢改质 加氢裂化 四氢萘 开环反应 断侧链
下载PDF
某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循环管线松动点的改造 被引量:18
7
作者 邢颖春 卢春喜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1期49-54,共6页
针对一套20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循环管线流化的异常问题,运用立管和斜管内催化剂输送的流体力学理论,分析了原装置催化剂循环管线上松动点的布置情况,指出了其不合理布置是导致该装置催化剂循环管线流化出现异常问题的根本原因... 针对一套20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循环管线流化的异常问题,运用立管和斜管内催化剂输送的流体力学理论,分析了原装置催化剂循环管线上松动点的布置情况,指出了其不合理布置是导致该装置催化剂循环管线流化出现异常问题的根本原因,对此提出了详细的松动点核算和改进方案。改造后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装置的催化剂循环管线流化稳定,催化剂密度和滑阀压降分布合理,反应温度的波动范围可控制在±1.5℃,解决了装置催化剂流化异常问题,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流化 催化循环管线 松动点
下载PDF
纳米片层结构石墨相氮化碳的光催化活性及循环利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瑞 李明 李雪飞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1004,共4页
以尿素为初始原料,用高温热解方法制备纳米片层结构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罗丹明对... 以尿素为初始原料,用高温热解方法制备纳米片层结构的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罗丹明对样品的光催化性能与循环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g-C_3N_4纳米片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及循环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催化降解 纳米片 循环催化
下载PDF
生化/催化铁内循环工艺处理精细化工区污水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少林 马鲁铭 魏宏斌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18,共4页
在中试规模上研究了采用"催化铁+A/O生化"及"A/O生化/催化铁内循环"工艺处理高有机浓度精细化工区污水的效果及特点。实验证明,催化铁作为生化预处理工艺处理此污水铁填料表面出现结垢及有机物黏附的现象。生化/催... 在中试规模上研究了采用"催化铁+A/O生化"及"A/O生化/催化铁内循环"工艺处理高有机浓度精细化工区污水的效果及特点。实验证明,催化铁作为生化预处理工艺处理此污水铁填料表面出现结垢及有机物黏附的现象。生化/催化铁内循环工艺对污水CODCr、NH3-N去除率分别为73%、19%,生化/催化铁出水投加少量混凝剂、助凝剂后,C0DCr、BOD5、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1%、95%、91%;生化/催化铁内循环工艺将催化铁置于生化后可有效提高催化铁反应效率,避免铁填料表面出现结垢及黏附层等现象,内循环可保证催化铁对生化的促进及对水中部分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但此工艺仍存在氨氮去除效果不佳等问题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高有机浓度精细化工区污水 生化 催化铁内循环工艺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循环量的在线观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锋 罗雄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7-624,共8页
基于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的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动态模型,将催化剂循环量和不确定模型参数扩展为系统的状态变量,构造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在线观测计算。状态观测器的反馈增益阵由增广系统在工作点附近的线性化系统的极点配置在线获... 基于催化裂化装置提升管反应器的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动态模型,将催化剂循环量和不确定模型参数扩展为系统的状态变量,构造状态观测器对其进行在线观测计算。状态观测器的反馈增益阵由增广系统在工作点附近的线性化系统的极点配置在线获取,构成能在较大范围内稳定工作的自适应状态观测器。可观性分析和仿真表明,仅靠提升管出口一个温度测点就可以完成对催化剂循环量及产品分布等不可测变量的观测,但如果出现不确定的模型参数,需要增加温度测点,才能完成对整个系统的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提升管反应器 状态观测器 微分-代数系统 催化循环
下载PDF
采用UOP工艺的连续重整装置还原段压力对催化剂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亚东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8年第9期45-50,共6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0. 6 Mt/a连续重整装置采用UOP第3代Cyclemax工艺,2016年重整进料换热器由板式换热器更换为缠绕管式换热器,更换后换热器的压力降大幅下降,重整还原段的压力也同步下降,造成闭锁料斗的补偿控制无法...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分公司0. 6 Mt/a连续重整装置采用UOP第3代Cyclemax工艺,2016年重整进料换热器由板式换热器更换为缠绕管式换热器,更换后换热器的压力降大幅下降,重整还原段的压力也同步下降,造成闭锁料斗的补偿控制无法投用正常的斜坡模式,但氮封罐的差压控制则变得更加平稳。重新编制了补偿控制所需的斜坡曲线后,补偿控制成功投用了正常的斜坡模式,确保了输送稳定。比较了还原段不同压力下催化剂循环的运行状况,认为还原段压力是影响催化剂循环的关键参数。分析了还原段压力对闭锁料斗和氮封罐控制系统的影响,介绍了采取的调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P 连续重整 还原段 催化循环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酶系循环催化的新途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冷欣夫 邱星辉 伍一军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9-52,共4页
细胞色素P45 0酶系的循环催化反应需要电子供体NADPH或NADH等辅助因子系统 ,因此它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制约。用电极电解或锌粉作电子供体取代NADPH辅助因子可以获得与NADPH相似的底物转换率。此外 ,还讨论了P45 0的“定向进化”产生的突... 细胞色素P45 0酶系的循环催化反应需要电子供体NADPH或NADH等辅助因子系统 ,因此它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制约。用电极电解或锌粉作电子供体取代NADPH辅助因子可以获得与NADPH相似的底物转换率。此外 ,还讨论了P45 0的“定向进化”产生的突变体在无NADPH等辅助因子存在下 ,通过“过氧化物途径”使底物羟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系 循环催化 电子供体 辅助因子 定向进化 介导体
下载PDF
低温催化精馏循环法合成2,2-二甲氧基丙烷
13
作者 补朝阳 任铁钢 《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96-97,103,共3页
采用低温控制和催化精馏循环相结合的方法一次性合成了2,2-二甲氧基丙烷.实验表明该法能够缩短反应时间,大大提高反应产率.确定该合成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精馏柱柱顶温度为56.5℃,甲醇补加量流速为2 mL/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10℃,丙... 采用低温控制和催化精馏循环相结合的方法一次性合成了2,2-二甲氧基丙烷.实验表明该法能够缩短反应时间,大大提高反应产率.确定该合成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精馏柱柱顶温度为56.5℃,甲醇补加量流速为2 mL/min,催化剂床层温度为-10℃,丙酮转化率可以达到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氧基丙烷 催化精馏循环 低温
下载PDF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结构特征和催化循环研究进展
14
作者 任小利 罗芬 +3 位作者 李希希 易莎 杨兵 江志勇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32-2740,共9页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是黄素依赖的线粒体酶,它催化嘧啶从头合成的第4步反应,将二氢乳清酸氧化为乳清酸。通过选择性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从而抑制嘧啶的合成,已被开发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寄生虫疾病等。抑...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是黄素依赖的线粒体酶,它催化嘧啶从头合成的第4步反应,将二氢乳清酸氧化为乳清酸。通过选择性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从而抑制嘧啶的合成,已被开发用于治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寄生虫疾病等。抑制剂的开发需详细了解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结构特征和催化循环机制。因此,文中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该酶的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结构特征 催化循环 类风湿性关节炎 新型冠状病毒
原文传递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高附加值利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梁宇 王紫东 +1 位作者 王锐 马守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46-49,55,共5页
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经一步加氢精制生产柴油燃料正面临诸多问题:由于LCO中硫、氮、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对于许多炼油厂来说已不能满足柴油产品调和的要求,所以对LCO综合利用迫在眉睫。近些年,LCO经加氢精制(... 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经一步加氢精制生产柴油燃料正面临诸多问题:由于LCO中硫、氮、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对于许多炼油厂来说已不能满足柴油产品调和的要求,所以对LCO综合利用迫在眉睫。近些年,LCO经加氢精制(HDT)和加氢裂化(HYC)工艺生产高品质燃料(高辛烷值汽油和超低硫柴油)和化工产品(轻质芳烃(BTX):苯、甲苯、二甲苯)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就LCO生产高品质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催化剂种类、反应机制、工艺条件及发展方向进行阐述,为LCO产品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轻循环 加氢精制 - 加氢裂化 高辛烷值汽油
下载PDF
次烟煤与木质素共热溶物的液化及其Ni-Mo-S/Al_2O_3催化剂循环利用性能(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邹德海 杨雪 +9 位作者 水恒福 王晓玲 潘春秀 王知彩 雷智平 任世彪 康士刚 李占库 颜井冲 徐春保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0,共8页
对神府次烟煤与木质素共热溶得到的四种具有不同热溶产率的热溶物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等表征,对四种热溶物和神府原煤的加氢液化性能进行比较,并进行了催化剂在热溶物液化过程的循环利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神府煤热... 对神府次烟煤与木质素共热溶得到的四种具有不同热溶产率的热溶物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等表征,对四种热溶物和神府原煤的加氢液化性能进行比较,并进行了催化剂在热溶物液化过程的循环利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神府煤热溶物较同一温度得到的神府煤与木质素共热溶物具有更多的芳香组分和四环及其以上的多环芳烃。热溶物较神府原煤在液化时具有更高的转化率和油收率。在催化剂Ni-Mo-S/Al2O3作用下,热溶物在液化过程中几乎全部转化,并具有很高的油收率,且神府煤与木质素共热溶物较神府煤热溶物具有更高的油收率。在神府煤与木质素共热溶物的液化过程中,催化剂Ni-Mo-S/Al2O3表现出优异的可循环利用性能,经过四次循环利用后没有观察到催化剂表面的炭沉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共热溶 液化 催化循环利用
下载PDF
紫外强化铜循环催化过硫酸盐降解甲基橙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嘉敏 张静 +1 位作者 袁琳 林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29,共7页
为增强Cu(Ⅱ)/PMS(PMS为活化过硫酸盐)体系的氧化能力,加速Cu(Ⅰ)和Cu(Ⅱ)之间的循环转化,以MO(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Cu(Ⅱ)/PMS/UV(UV为紫外线)体系氧化降解MO的效果和反应机理,以及UV在Cu(Ⅱ)/PMS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反应20 ... 为增强Cu(Ⅱ)/PMS(PMS为活化过硫酸盐)体系的氧化能力,加速Cu(Ⅰ)和Cu(Ⅱ)之间的循环转化,以MO(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Cu(Ⅱ)/PMS/UV(UV为紫外线)体系氧化降解MO的效果和反应机理,以及UV在Cu(Ⅱ)/PMS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反应20 min时,Cu(Ⅱ)/PMS体系中MO的降解率为41.13%,Cu(Ⅱ)/PMS/UV体系中MO的降解率达到100%;通过投加TBA(叔丁醇)和EA(乙醇)发现,在酸性条件下体系的主要氧化物种是SO4-·(硫酸根自由基)和少量的·OH(羟基自由基);MO的降解率随pH的增大而减小;提高紫外灯功率和PMS投加量均有利于MO的降解;最佳Cu(Ⅱ)投加量为10.0μmol/L,超过Cu(Ⅱ)的最佳投量会抑制MO的降解;MO的降解过程符合假一级动力学;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结果表明,MO最终被降解为共轭二烯类物质.研究显示,在Cu(Ⅱ)/PMS/UV体系中,UV可以有效促进Cu(Ⅱ)向Cu(Ⅰ)的转化,从而显著增强Cu(Ⅱ)/PMS体系的氧化能力,有效降解水中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催化 紫外线 过硫酸盐 甲基橙 硫酸根自由基
下载PDF
可循环疏水性铜酞菁催化咪唑的N-芳基化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强 周丽梅 +3 位作者 蒋晓慧 綦晓龙 王中华 郎文成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18-1824,共7页
研究了二价铜酞菁(CuPc)催化咪唑与芳基碘或溴的N-芳基化反应.结果表明,CuPc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并且能够重复使用3次活性无明显降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铜酞菁 N-芳基化反应 芳基卤 循环催化
下载PDF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加氢制备BTX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左童久 张静 +3 位作者 杨加可 鲁玉莹 曾武松 陆江银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7,共5页
从催化裂化轻质循环油(LCO)组成性质出发,阐述了其作为原料制备高附加值产品苯、甲苯、二甲苯(BTX)的意义,结合组成物质反应特性,分析了LCO制备BTX催化反应过程与催化剂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催化剂的活性金属和载体的相关研究。最后针对LC... 从催化裂化轻质循环油(LCO)组成性质出发,阐述了其作为原料制备高附加值产品苯、甲苯、二甲苯(BTX)的意义,结合组成物质反应特性,分析了LCO制备BTX催化反应过程与催化剂的关系。重点介绍了催化剂的活性金属和载体的相关研究。最后针对LCO制备BTX的催化剂研究指出了今后发展应主要关注的2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 BTX 催化 活性组分 载体
下载PDF
溶剂诱导翻转Pickering乳液用于原位循环使用酶催化剂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后兵 Rammile Ettelaie +2 位作者 闫帅 薛楠 杨恒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9-147,共9页
催化剂特别是酶的高效分离与循环利用是实现绿色催化合成的关键。本文发展了一种溶剂诱导的Pickering乳液可逆翻转的策略,实现了酶的原位分离和高效循环利用。首先,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 催化剂特别是酶的高效分离与循环利用是实现绿色催化合成的关键。本文发展了一种溶剂诱导的Pickering乳液可逆翻转的策略,实现了酶的原位分离和高效循环利用。首先,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氮气吸附以及热重分析(TGA)等手段,详细表征所使用的固体纳米颗粒Janus型介孔氧化硅纳米片(JMSNs)。结果表明JMSNs样品具有有序垂直介孔孔道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并且疏水性有机基团辛基选择性的修饰在纳米片的一端。然后,我们发现这种溶剂诱导的转相是一个快速的过程,且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可以适用于乙酸乙酯-水、正辛烷-水、环己烷-水等多种油-水双相体系,同时,这种翻转与固体乳化剂JMSNs的界面活性息息相关。通过仔细分析具有不同浸润性JMSNs样品的转相能力,接近于90°三相接触角和合适的油水比被认为是实现溶剂诱导转相的关键因素,这一结果说明该翻转可能是一种突变转相机制。最后,本文将这种可逆的溶剂诱导转相过程成功的应用于原位分离、循环利用对反应环境敏感的酶催化剂。具体地说,在反应时,反应底物溶解在油滴中而酶催化剂分散在水相(连续相)中,在反应结束并转相后,绝大多数产物从油滴中释放到上层油相(连续相)中,而酶催化剂被稳定地限域在水滴中,这不仅保证反应平稳进行,而且防止在移走产物时酶催化剂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在该乳液体系中,JMSNs平躺吸附在乳液的油水界面,其垂直的介孔孔道有利于反应物分子扩散,合适的JMSNs界面活性确保这种翻转过程仅通过调控油水比即可实现连续操作。因此,在酶(CALB)催化的酯水解动力学拆分反应中,该Pickering乳液反应体系不仅表现出3倍加强的活性,而且可以实现酶的原位分离与循环利用。得益于整个过程并不涉及任何敏感性化学试剂,在连续使用七次后,酶催化剂的本征活性依然可以很好的保持。本文不仅发展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于催化剂的原位分离与循环利用,而且报道了Janus纳米材料的一种新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纳米片 乳液翻转 介孔氧化硅 催化循环 催化 动力学拆分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