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藻类液化生物油的催化脱氧改质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丁冉冉 吴玉龙 +2 位作者 陈宇 段亚南 杨明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685-2695,共11页
含氧过多是限制藻类液化油实际应用的最大障碍,高含氧量意味着热值低、稳定性差、酸性强等,因此必须经过脱氧改质才能使其转化为高品位燃油。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选取藻类液化油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分脂肪酸为模型化合物,总结了催化剂组... 含氧过多是限制藻类液化油实际应用的最大障碍,高含氧量意味着热值低、稳定性差、酸性强等,因此必须经过脱氧改质才能使其转化为高品位燃油。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选取藻类液化油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分脂肪酸为模型化合物,总结了催化剂组成和反应气氛对脂肪酸脱氧机理及反应活性的影响。其次对目前国内外藻类液化原油及其轻馏分的催化脱氧改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最后指出藻类液化生物油催化改质存在的问题,并对改进方法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液化生物油 催化脱氧 催化 模型化合物
下载PDF
生物基原料催化脱氧和裂解制备燃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明燕 张迪 +3 位作者 周佰魏 童东绅 周春晖 柏明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58-63,共6页
总结了由生物基原料经催化脱氧和催化裂解反应制备燃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评述了催化脱羧和脱羰反应、催化裂解反应中催化剂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生物基原料催化脱氧和催化裂解制备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尚存在的问题,并认为... 总结了由生物基原料经催化脱氧和催化裂解反应制备燃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评述了催化脱羧和脱羰反应、催化裂解反应中催化剂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生物基原料催化脱氧和催化裂解制备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尚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寻找高效的催化剂、实现连续化低成本生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燃料 催化脱氧 催化裂解 黏土矿物 分子筛 催化
下载PDF
多功能催化脱氧反应器设计与主要参数确定
3
作者 周俊波 王奎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1-33,1,共3页
介绍了一种集预干燥、脱氧以及吸附剂再生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催化反应器的两种结构设计。它具有结构简单 ,使用安全可靠 ,不消耗能源等优点。同时 ,论述了催化反应器的设计中主要参数的确定。该产品经过 5年多的现场使用 ,效果良好 ,... 介绍了一种集预干燥、脱氧以及吸附剂再生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催化反应器的两种结构设计。它具有结构简单 ,使用安全可靠 ,不消耗能源等优点。同时 ,论述了催化反应器的设计中主要参数的确定。该产品经过 5年多的现场使用 ,效果良好 ,安全可靠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 催化脱氧反应器 设计 技术参数 预干燥
下载PDF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催化脱氧转化制化学品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 王瑶 +4 位作者 占自祥 谭天 邓卫平 张庆红 王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34,共14页
纤维素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中最为丰富的组分,将其催化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在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由于纤维素中氧含量过高,需选择性地脱除部分氧原子才可获得满足当前化学工业对各类高值化学品的要求。近年来... 纤维素是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中最为丰富的组分,将其催化转化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在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由于纤维素中氧含量过高,需选择性地脱除部分氧原子才可获得满足当前化学工业对各类高值化学品的要求。近年来,针对纤维素以及由其衍生的关键平台分子葡萄糖和5-羟甲基糠醛(HMF)等催化脱氧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取得诸多重要进展。在此,我们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多相催化剂体系,讨论了利用氢解或脱水脱氧策略分别将纤维素和葡萄糖等分子中一个或多个C―O键裁剪制备乙醇、烯烃或己二酸等的研究。我们还着重介绍了HMF和其衍生的呋喃化合物选择性剪切C―OH/C=O键或呋喃环中的C―O―C键分别制备二甲基呋喃和1,6-己二醇等催化体系。此外,对各多相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和特定C―O断键机理也分别进行了探讨,以期深入理解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催化脱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糖类化合物 5-羟甲基糠醛 C―O键活化 催化脱氧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催化脱氧制备烃类燃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叶玉华 刘迎新 《浙江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23-27,共5页
对不饱和脂肪酸催化脱氧制备烷烃燃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加氢脱氧法、脱羧法和脱羰法,并对各类脱氧反应中所用催化剂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催化脱氧反应 烃类燃料
下载PDF
Ni、Mo双金属催化剂在含氧生物油催化脱氧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军正 周素莲 丁世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47,152,共6页
为综合利用含氧生物油制备生物柴油,制备了一种新型非硫Ni、Mo双金属催化剂。以硬脂酸转化率为目标,优化了n(Ni)∶n(Mo)、金属负载量及载体类型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n(Ni)∶n(Mo)=7∶3、金属负载量为25%、载体m(γ-Al2O3)∶m(β-分子... 为综合利用含氧生物油制备生物柴油,制备了一种新型非硫Ni、Mo双金属催化剂。以硬脂酸转化率为目标,优化了n(Ni)∶n(Mo)、金属负载量及载体类型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n(Ni)∶n(Mo)=7∶3、金属负载量为25%、载体m(γ-Al2O3)∶m(β-分子筛)为3∶2时,硬脂酸转化率为93. 70%,烷烃的选择性达95. 44%。同时考察了含氧生物油在十二烷和供氢剂四氢萘中的产物分布及组成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脱氧 四氢萘 生物油 复合载体
下载PDF
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D-O_2^(TE))通过成果鉴定 被引量:1
7
《工业催化》 CAS 2009年第12期49-49,共1页
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树东研究员领导的能源环境工程研究组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D-O2^TE),在大连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主持的成果鉴定。以谢克昌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 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树东研究员领导的能源环境工程研究组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D-O2^TE),在大连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主持的成果鉴定。以谢克昌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认为,该技术首次将整体催化剂用于煤层气脱氧过程,经示范运行后表明,催化剂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脱氧 成果鉴定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煤层气 技术 含氧 整体催化 自主知识产权
下载PDF
美国开发出一种生物液体催化脱氧生成液体烃类的技术
8
作者 章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2,共1页
美国Tuskegee大学、空军研究实验室、应用研究协会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0年10月24日宣布,开发出一种从液体生物质脱除氧的有效方法。该技术采用氢气和NiMo/γ—Al2O3催化剂,可生产出与石油相似的液体烃类,这一成果已... 美国Tuskegee大学、空军研究实验室、应用研究协会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0年10月24日宣布,开发出一种从液体生物质脱除氧的有效方法。该技术采用氢气和NiMo/γ—Al2O3催化剂,可生产出与石油相似的液体烃类,这一成果已发表在“Journal Renewable Resources”期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液体 催化脱氧 技术 烃类 开发 美国 州立大学
下载PDF
兰州化物所羰基化合物的催化脱氧双硼化/硅硼化研究获进展
9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20-1320,共1页
有机硼化合物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合成化学各个领域。近年来,由于其既可以进行单官能团化又可以双官能团化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有机偕二硼以及偕硅硼类化合物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然而该类化合物的合成仍... 有机硼化合物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合成化学各个领域。近年来,由于其既可以进行单官能团化又可以双官能团化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有机偕二硼以及偕硅硼类化合物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然而该类化合物的合成仍具有一定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硼化合物 羰基化合物 催化脱氧 有机合成中间体 兰州 官能团化 类化合物
下载PDF
煤层气催化脱氧新技术填补国际空白
10
《工业催化》 CAS 2010年第10期41-41,共1页
由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低质煤层气非贵金属耐硫脱氧催化剂与工艺”技术成果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组合技术突破煤层气安全利用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际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的空白,对减少... 由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低质煤层气非贵金属耐硫脱氧催化剂与工艺”技术成果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组合技术突破煤层气安全利用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际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的空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避免煤矿瓦斯事故、促进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化和缓解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脱氧 煤层气 新技术 国际 填补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自主知识产权 温室气体排放
下载PDF
一种耐硫催化脱氧剂及其生产方法
11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50,共1页
本发明为一种耐硫催化脱氧剂及其生产方法,涉及催化技术领域。一种以活性氧化铝为载体,金属铂和钼为复合活性组分的催化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铂质量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03%~0.5%,钼占0.5%~15%。本催化脱氧剂应用范围较... 本发明为一种耐硫催化脱氧剂及其生产方法,涉及催化技术领域。一种以活性氧化铝为载体,金属铂和钼为复合活性组分的催化脱氧剂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铂质量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03%~0.5%,钼占0.5%~15%。本催化脱氧剂应用范围较广,使用空速可达5000~10000h^-1,催化脱氧深度可从入口O2体积分数的5×10^-3脱除至1×10^-7以下。本发明的脱氧剂具有抗硫性,用于含硫场合,可将有机硫转化为H2S。本催化剂适用于各类含氢气体中精脱除杂质氧,尤其是合成气中氧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脱氧 生产方法 耐硫 活性氧化铝 催化技术 制备方法 活性组分 体积分数 含氢气体 总质量
下载PDF
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将产业化
12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10年第11期64-64,共1页
日前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了解到,该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D—02TE)将全面实现产业化。大连化物所控股公司大连凯瑞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松藻易高煤层气有限公司已就重庆松藻易高年产9100万m^3液化煤... 日前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了解到,该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D—02TE)将全面实现产业化。大连化物所控股公司大连凯瑞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松藻易高煤层气有限公司已就重庆松藻易高年产9100万m^3液化煤层气项目合作达成共识,签署了工艺包设计与催化剂购销合同,该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脱氧 煤层气 产业化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技术 含氧 自主知识产权 项目合作
下载PDF
催化脱氧成套技术成功示范运行
13
《河南化工》 CAS 2009年第9期9-9,共1页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成套技术,在山西阳泉成功进行了300Nm^3/h工业示范运行。和国外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适用范围广,催化剂费用更加低廉,为煤层气分离提纯技术产业化带来曙光。
关键词 成套技术 催化脱氧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运行 示范 技术产业化 分离提纯 煤层气
下载PDF
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通过成果鉴定
14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0年第1期76-76,共1页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树东研究员领导的能源环境工程研究组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D-02TE),于近日通过成果鉴定。
关键词 成果鉴定 催化脱氧 煤层气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技术 含氧 自主知识产权 能源环境工程
下载PDF
催化脱氧成套技术成功示范运行
15
《气体净化》 2009年第5期24-25,共2页
日前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传来消息,经过两个月的连续稳定运行,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成套技术在山西阳泉成功进行了300m^2/h工业示范运行。和国外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适用范围广,催化剂费用更加低廉,为煤层气分离提纯技术产... 日前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传来消息,经过两个月的连续稳定运行,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成套技术在山西阳泉成功进行了300m^2/h工业示范运行。和国外同类技术相比,该技术适用范围广,催化剂费用更加低廉,为煤层气分离提纯技术产业化带来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套技术 稳定运行 催化脱氧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示范 技术产业化 分离提纯 煤层气
下载PDF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电化学催化研究:转化特性与产物选择性
16
作者 韦德宁 汤宏彪 +5 位作者 杨改秀 杨俊涛 李宁 陈冠益 陈春香 冯治杰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86,共10页
酚类衍生物是生物油的关键组分,对其电催化加氢(ECH)性质的深入理解对于高效利用生物油至关重要。基于此种考量,本工作研究了生物油中代表性物质愈创木酚的电催化加氢性能,探讨了其电催化加氢的反应机制、转化率和产品选择性在不同反应... 酚类衍生物是生物油的关键组分,对其电催化加氢(ECH)性质的深入理解对于高效利用生物油至关重要。基于此种考量,本工作研究了生物油中代表性物质愈创木酚的电催化加氢性能,探讨了其电催化加氢的反应机制、转化率和产品选择性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温度:40−80℃,高氯酸浓度:0.2–1.0 mol/L,电流强度:(–10)–(–150)mA)的变化。同时,也探索了愈创木酚中间产物(2-甲氧基环己酮和环己酮)等对其电催化加氢的影响。结果表明,愈创木酚的ECH转化率随温度和电流强度的提高而增加,但高氯酸浓度的增加则对转化率具有相反的影响。同时发现,中间产物的存在增强了愈创木酚的电催化加氢转化率,尤其是2-甲氧基环己酮,其效果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对其他种酚类衍生物(包括苯酚、邻苯二酚、愈创木酚、丁香酚和香草醛)及其混合物的电催化加氢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模型化合物的电催化转化率与苯环上官能团的复杂程度成反比。在其中结构最简单的苯酚具有最高的转化率(89.34%),而由于结构更复杂,香草醛的转化率最低,仅为46.79%。同时,在多组分混合物的电催化加氢研究中发现,模型化合物的协同和竞争机制将显著影响各自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加氢脱氧 酚类衍生物 混合模型化合物 产物选择性
下载PDF
气体脱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17
作者 卢方旭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3年第10期11-15,共5页
国内外学者通过催化氧化法不断优化催化剂的脱氧反应性能,在低温脱氧催化剂的设计、降低运行成本及燃爆风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国内外含氧尾气处理研究进行了概括,针对不同脱氧方法及部分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脱氧催化剂的... 国内外学者通过催化氧化法不断优化催化剂的脱氧反应性能,在低温脱氧催化剂的设计、降低运行成本及燃爆风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国内外含氧尾气处理研究进行了概括,针对不同脱氧方法及部分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脱氧催化剂的应用案例进行了总结,为今后设计和合成更高效的催化剂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尾气 物理吸附脱氧 催化氧化脱氧 脱氧机理 脱氧催化
下载PDF
木质素及其模化物催化加氢脱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双亮 谭雪松 +4 位作者 庄新姝 亓伟 余强 王琼 袁振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40,共6页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是重要的可再生原料,可通过多种转化途径转化为燃料或精细化工品。木质素作为木质纤维素物质的重要成分之一,因其结构复杂,其利用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突破。笔者以木质素及其模化物催化加氢脱氧制取化工品为着眼点,按催...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是重要的可再生原料,可通过多种转化途径转化为燃料或精细化工品。木质素作为木质纤维素物质的重要成分之一,因其结构复杂,其利用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突破。笔者以木质素及其模化物催化加氢脱氧制取化工品为着眼点,按催化剂种类综述了国内外木质素及其模化物催化加氢脱氧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木质素催化加氢脱氧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模化物 催化加氢脱氧
下载PDF
生物质油提质加氢脱氧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安杰 王瑶 +3 位作者 遇治权 董婷 李翔 陈永英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1-330,共10页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来源于木质纤维素基可再生生物质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与石油相比,生物质油含氧量高,导致其能量密度低、黏度高、热和化学稳定性差,因而必须进行脱氧提质才能用作发动机燃料.在生物质油提质方法中,加氢...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来源于木质纤维素基可再生生物质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与石油相比,生物质油含氧量高,导致其能量密度低、黏度高、热和化学稳定性差,因而必须进行脱氧提质才能用作发动机燃料.在生物质油提质方法中,加氢脱氧(HDO)最具应用前景.综述了木质纤维素基生物质油HDO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过渡金属硫化物、磷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贵金属,金属-酸双功能催化剂,过渡金属以及非晶态合金等.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用于HDO时,会因S被氧化物或水中O逐步取代而失活;贵金属催化剂虽具有高HDO活性和选择性,但因价格高、资源受限而无法大规模应用;过渡金属氮化物、碳化物和过渡金属催化剂活性较高,但会在HDO中因结焦或氧的嵌入导致催化剂失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具有较高HDO活性,但热稳定性较差;过渡金属磷化物的HDO活性高,稳定性好,是一类优良的HDO催化活性相.载体的表面性质和孔结构对其负载的HDO催化剂性能影响较大.碳沉积和结构破坏是HDO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油 加氢脱氧催化 载体 催化剂失活
下载PDF
CTO-1型脱氧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应杰 刘华伟 +1 位作者 胡典明 孔渝华 《工业催化》 CAS 2007年第6期31-34,共4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高CO气源的CTO-1型脱氧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浸渍法以γ-Al2O3负载过渡金属盐和特殊助剂经高温焙烧制得。催化剂使用前需活化,适用空速3 000 h-1,反应温度最低为40℃,可将原料气中体积分数不高于2.0%的O2脱除至10×10-... 研制了一种用于高CO气源的CTO-1型脱氧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浸渍法以γ-Al2O3负载过渡金属盐和特殊助剂经高温焙烧制得。催化剂使用前需活化,适用空速3 000 h-1,反应温度最低为40℃,可将原料气中体积分数不高于2.0%的O2脱除至10×10-6以下,催化剂小粒度稳定性试验表明,480 h后脱氧率仍大于99%,失活催化剂可再生。扫描电镜及能量分散光谱(SEM-EDS)分析表明,催化剂使用前后的表面形貌变化不大,活性成分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净化 脱氧催化 脱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