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像的性质与观察探析
1
作者 游天下 《物理通报》 CAS 2021年第9期65-67,共3页
在光学中,物体成像的性质存在一定的规律,实验时,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看到像的形状可能不同.教师在进行光学实验教学时,常忽视实际观察到像的形状受观察方位的影响,不注重学生对观察到像的特征与物比较进行准确描述,误认为看到的像的... 在光学中,物体成像的性质存在一定的规律,实验时,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看到像的形状可能不同.教师在进行光学实验教学时,常忽视实际观察到像的形状受观察方位的影响,不注重学生对观察到像的特征与物比较进行准确描述,误认为看到的像的特征就是实际成像的性质.分析中考实验试题,反思凸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实验教学,分析教材中的一些表述,从而更科学地开展像的性质与观察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透镜成像 小孔成像 像的性质 像的观察
下载PDF
共轴球面系统成像性质的讨论
2
作者 王国强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19-25,共7页
讨论共轴球面系统用逐次成像法和基点基面法成像时性质.
关键词 共轴球面系统 光焦度 逐次成像法 基点基面法 像的性质
下载PDF
单球面反射和折射成像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向德祥 刘庆军 《甘肃科技》 2007年第7期82-83,共2页
单球面成像是光学成像系统的基础,文章依据单球面成像的基本公式,对处于不同位置的物体经单球面折射和反射后所成像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对其规律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球面成像 像的性质 反射 折射
下载PDF
《凸透镜成像》教学实录
4
作者 果冬梅 《山东教育》 1997年第Z2期82-87,共6页
关键词 凸透镜成像 像的性质 物距 “上” 光具座 缩小像 放大像 焦距比 演示实验 照相机
下载PDF
初二月月练——光的反射
5
作者 李晓龙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9年第10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反射光线 平面镜成像 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 入射光线 传播速度 成像原理 视力表 像的性质 小孔成像
原文传递
“热”媒介与“凉”媒介
6
作者 靳松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30,共1页
关于传播媒介,早期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Mc Luhan)创造性地将其划分为“热”媒介(hot medium)和“凉”媒介(coolmedium)。 所谓“热”媒介是指照片、报纸、电影、广播等可提供足够的信息,从而把受众某一感觉加以延... 关于传播媒介,早期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Mc Luhan)创造性地将其划分为“热”媒介(hot medium)和“凉”媒介(coolmedium)。 所谓“热”媒介是指照片、报纸、电影、广播等可提供足够的信息,从而把受众某一感觉加以延伸和扩展,很少需要受众的想象填充就可以达到现实图景。所谓“凉”媒介是指电视、象形文字等所含信息较少,需要受众加以填充和想象才能实现向现实图景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现实图景 传播媒介 象形文字 受众 文学批评家 传播学 创造性 像的性质 电视成像
原文传递
透镜成像规律的“六看”
7
作者 张爱琴 《山西教育(管理版)》 2000年第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光心 像的性质 成像原理 像距 光学元件 分界点 物体 线相交 放大与缩小
原文传递
1999年高考两道实验题的剖析及启迪
8
作者 刘明辉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9年第1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实验题 单刀双掷开关 物理实验教学 高考 1999年 电流表 透镜焦距 小灯泡 像的性质 中学物理教学
原文传递
平面镜成像的“横向倒置”佯谬
9
作者 杨继梅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1996年第9期7-7,共1页
平面镜成像的“横向倒置”佯谬山东省阳谷师范学校杨继梅在高中《物理》(下册)“平面镜”一节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平面镜形成的像,既不放大,也不缩小,总是正立的.像和物体的不同点,只是左右相反,当你举起右手的时候,镜中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横向倒置”佯谬山东省阳谷师范学校杨继梅在高中《物理》(下册)“平面镜”一节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平面镜形成的像,既不放大,也不缩小,总是正立的.像和物体的不同点,只是左右相反,当你举起右手的时候,镜中的像却举起左手.”而高中《物理》第二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镜成像 观察者 坐标系旋转 佯谬 坐标系的旋转 《物理》 像的性质 修订教材 光学原理 直角坐标系
原文传递
Effect of acupuncture plus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 brain activity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 regional homogeneity analysis 被引量:5
10
作者 Wu Ping Zeng Fang +10 位作者 Li Yongxin Li Ji Qiu Lihua Qin Wei Luo Lu Yin Canxin Xiong Yan Bai Yu Wang Dan Zhou Yumei Liang Fanr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650-658,共9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in cerebral activity evoked by acupuncture and conventional stroke treatment, and identify the treatment targets.METHODS: In total, 21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JECTIVE: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in cerebral activity evoked by acupuncture and conventional stroke treatment, and identify the treatment targets.METHODS: In total, 21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11 patients) received both acupuncture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hile group B(10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nly.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 was performed on each participa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gional homogeneit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by comparing differences in cerebral activity between treatments.RESULTS: Group A showed higher Re Ho in the frontal lobe(BA6, BA46), supra-marginal gyrus(BA40),middle temporal gyrus(BA21), cerebellum, and insula. Group B showed higher Re Ho in the frontal lobe(BA6) and parietal lobe(BA3, BA7).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riggered relatively different clinical efficacy and brain responses. Acupuncture treatment mo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ymptoms of stroke patients. More marked changes in sensory,emotional, and motor areas(including the frontal lobe, middle temporal gyrus, cerebellum, and insula) might reflect the specific acupuncture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roke Cerebral activity Regional homogeneity an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