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OS APS图像传感器的像质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范红 陈桂林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4-107,140,共5页
使用标准CMOS制作工艺生产的有源像素传感器(APS)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确定CMOSAPS成像系统设计的主要参数选择的正确性,以及能否满足要求或指标,需要对相机系统的像质进行分析。考虑到CMOSAPS图像传感器与CCD的不同,在分析时计算了CMOS... 使用标准CMOS制作工艺生产的有源像素传感器(APS)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确定CMOSAPS成像系统设计的主要参数选择的正确性,以及能否满足要求或指标,需要对相机系统的像质进行分析。考虑到CMOSAPS图像传感器与CCD的不同,在分析时计算了CMOSAPS成像系统中的镜头、滤光片和焦平面的调制传递函数(MTF),系统MTF曲线为各个部分MTF值之积。在系统截止频率范围内,利用MTF曲线所围面积的大小来评价系统的成像质量。在系统制造之前,用调制传递函数作为像质的评价方法,看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是十分有价值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 有源像素传感器 调制传递函数 像质分析 图像传感器
下载PDF
光学瞄准变焦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丁双龙 王亚伟 +1 位作者 徐媛媛 尚学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4,共4页
针对一款2-6×24mm瞄准镜系统在变倍过程中出现视差的问题,基于高斯光学理论,利用CODEV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发现在变倍过程中,像距变化较大是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变倍成像原理和机械变倍结构,应用仿真设计技术,提出了变倍组凸... 针对一款2-6×24mm瞄准镜系统在变倍过程中出现视差的问题,基于高斯光学理论,利用CODEV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发现在变倍过程中,像距变化较大是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变倍成像原理和机械变倍结构,应用仿真设计技术,提出了变倍组凸轮曲线的修正方法,给出了各镜片的修正参数和凸轮的修正曲线,优化了光学瞄准系统性能,解决了存在的视差问题;对比优化前后光学瞄准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点扩散函数和线扩散函数,发现优化后波像差的RMS值均小于λ/4,成像质量很好,满足成像设计及实际生产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瞄准系统 视差 优化 像质分析
下载PDF
拼接镜成像性能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毅超 康福增 王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1-236,共6页
拼接误差对拼接镜的成像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标量衍射理论推导了单块子镜反射波的复振幅分布,并使用坐标变换法处理不同子镜间的拼接误差,建立了拼接误差对拼接镜成像性能影响的分析模型。数值仿真给出不同拼接误差下的点扩散函数... 拼接误差对拼接镜的成像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标量衍射理论推导了单块子镜反射波的复振幅分布,并使用坐标变换法处理不同子镜间的拼接误差,建立了拼接误差对拼接镜成像性能影响的分析模型。数值仿真给出不同拼接误差下的点扩散函数以及对应的斯特列尔比曲线。结果表明,子镜沿z轴的平移误差对应的斯特列尔比曲线存在周期性变化。子镜倾斜误差和沿x,y轴平移误差对应的斯特列尔比曲线有着相同的结构。得到的结论为拼接镜成像质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镜 像质分析 标量衍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卫星动态成像对平台稳定度的需求分析
4
作者 段岑薇 《信息通信》 2018年第8期27-28,33,共3页
敏捷卫星由于具备快速姿态机动与稳定成像能力,可以在实现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以及宽幅宽。而像移速度矢量是制约高分辨率成像的主要原因,卫星平台的姿态稳定度和姿态指向度都会影响像移,造成像质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通过建... 敏捷卫星由于具备快速姿态机动与稳定成像能力,可以在实现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以及宽幅宽。而像移速度矢量是制约高分辨率成像的主要原因,卫星平台的姿态稳定度和姿态指向度都会影响像移,造成像质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通过建立敏捷卫星在姿态机动过程中成像的像移速度矢量模型,定量分析姿态误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情况,对卫星平台的研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卫星 动态成像 像质分析 误差分配
下载PDF
用于航空相机像移补偿的三轴稳定平台设计与研究
5
作者 林洁琼 郭鑫 +1 位作者 谷岩 高明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0,共7页
航空相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载机的抖动干扰,拍摄过程中会产生像移,而像移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原因。为航空相机配备一套稳定平台系统是解决像移问题有效的解决办法,稳定平台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将航空相机成像传感器与干扰隔离来稳定视轴... 航空相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载机的抖动干扰,拍摄过程中会产生像移,而像移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原因。为航空相机配备一套稳定平台系统是解决像移问题有效的解决办法,稳定平台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将航空相机成像传感器与干扰隔离来稳定视轴。为了稳定视轴,实现推扫拍摄,这里设计了一种三轴稳定平台,对三轴稳定平台的姿态补偿方式和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像移对像质的影响,确定了轴系的旋转精度,推导了基于角速度的横滚轴、俯仰轴与航向轴框架交叉耦合的平台补偿方程。然后,根据轴系精度和运动补偿方程,设计并分析了三轴稳定平台结构,通过实验来验证视轴稳定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平台在载波干扰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相机 像质分析 像移补偿 视轴 稳定平台
下载PDF
星模拟器的光学系统设计研究
6
作者 卢晓微 徐熙平 +2 位作者 潘越 张路晴 王振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1-40,共10页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的工作原理,设计一种工作在0.4~0.7μm波段的星模拟器的光学系统,用于满足星敏感器的性能测试与评估需求。光学系统包括照明系统、棱镜、DMD和投影物镜。照明方式采用科勒照明保证光线均匀照射,其均匀性达到89%。...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的工作原理,设计一种工作在0.4~0.7μm波段的星模拟器的光学系统,用于满足星敏感器的性能测试与评估需求。光学系统包括照明系统、棱镜、DMD和投影物镜。照明方式采用科勒照明保证光线均匀照射,其均匀性达到89%。投影系统焦距为87 mm,半视场角为5.75°,出瞳直径为31 mm,出瞳距离为33 mm。该系统经过优化,在37 lp/mm的空间频率下,MTF大于0.7,接近衍射极限,系统畸变小于1%,显示出良好的成像质量。同时,在保证投影光学系统的偏心、倾斜、厚度等公差参数较宽松的情况下,成品率高。总体上,该系统结构紧凑,性能优越,为星空模拟和测试领域带来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模拟器 星敏感器 照明系统 投影系统 像质分析
下载PDF
10m大口径薄膜衍射主镜的色差校正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任智斌 胡佳盛 +1 位作者 唐洪浪 金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28,共6页
分析了薄膜衍射主镜的成像性能及色散特性,利用含有衍射面的反射式消色差光路校正了衍射主镜的强色散,使成像系统的工作波段达到40nm、视场达到0.02°,设计了10m口径、115.73m总长的短结构合成孔径薄膜衍射成像系统.结果表明,消色... 分析了薄膜衍射主镜的成像性能及色散特性,利用含有衍射面的反射式消色差光路校正了衍射主镜的强色散,使成像系统的工作波段达到40nm、视场达到0.02°,设计了10m口径、115.73m总长的短结构合成孔径薄膜衍射成像系统.结果表明,消色差光路将两边缘波长0.58μm与0.62μm之间的焦距差由5.34m减小到17.27μm.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薄膜衍射主镜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案,可为超大口径薄膜衍射成像系统的工程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 遥感 薄膜 像质分析 光学设计
下载PDF
应用于钢管直线度机器视觉测量的光学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小涛 杜晓晴 +2 位作者 肖建国 魏星 张海青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6,共4页
针对钢管直线度的机器视觉测量,设计了成像系统的技术指标。采用双高斯结构设计了光学成像系统基本结构,并通过ZEMAX光学模拟及像质分析,对成像镜头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光学成像系统总体成像质量较好,畸变小于0.08%,... 针对钢管直线度的机器视觉测量,设计了成像系统的技术指标。采用双高斯结构设计了光学成像系统基本结构,并通过ZEMAX光学模拟及像质分析,对成像镜头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光学成像系统总体成像质量较好,畸变小于0.08%,在频率为62.5 lp/mm时,0.7ω视场的MTF值大于0.5,能够用于钢管直线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机器视觉 ZEMAX 像质分析 钢管直线度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准直仪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宁 杨林华 史瑞良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6年第1期51-55,共5页
根据KM6太阳模拟器光学装校系统的技术要求,文章提出了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束的两套准直方案。分别介绍了这两套技术方案的原理,并进行了比较,决定采用在激光器前加前准直光学系统的方案。介绍了准直光学系统的设计,并对所设计的光学镜... 根据KM6太阳模拟器光学装校系统的技术要求,文章提出了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束的两套准直方案。分别介绍了这两套技术方案的原理,并进行了比较,决定采用在激光器前加前准直光学系统的方案。介绍了准直光学系统的设计,并对所设计的光学镜头进行了像质分析;设计了与光学系统相配套的机械结构, 给出了激光光束的准直性分析。结果表明:自行设计的半导体激光准直仪,技术指标明显优于市场上可提供的光束发散角为5-8 mrad的半导体激光准直仪。为KM6太阳模拟器光学系统装校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准直仪 自行设计 准直光学系统 太阳模拟器 技术要求 半导体激光器 光束发散角 像质分析 系统装校 输出光束 技术方案 激光光束 机械结构 光学装校 光学镜头 准直性 原理 市场 配套 标明
下载PDF
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效果评估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运强 潘国庆 李福巍 《航空科学技术》 2011年第3期55-57,共3页
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效果评估,需采用光学检测的方法对被测系统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焦点位置偏移和像点质量变化进行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中波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评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并给出了高低温箱温度效应、红外窗口凝霜、... 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效果评估,需采用光学检测的方法对被测系统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焦点位置偏移和像点质量变化进行测试。本文介绍了一种中波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评估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并给出了高低温箱温度效应、红外窗口凝霜、红外显微物镜设计等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最终的评估效果表明,系统设计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热化评估 红外光学系统 像质分析 中波红外
下载PDF
基于掩膜相位板的鼻内镜成像优化研究
11
作者 李琦 董萌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8-512,共5页
我国鼻内窥镜受加工,装调等因素的影响,内窥镜在实际使用时的分辨率及像差情况要明显差于设计水平,论文经过公差分析,得出偏心公差对结果影响巨大,基于以上问题,文章在设计的一款视场角为80°,入瞳直径为0.2mm的鼻窦物镜基础上,模... 我国鼻内窥镜受加工,装调等因素的影响,内窥镜在实际使用时的分辨率及像差情况要明显差于设计水平,论文经过公差分析,得出偏心公差对结果影响巨大,基于以上问题,文章在设计的一款视场角为80°,入瞳直径为0.2mm的鼻窦物镜基础上,模拟装调误差,提出在不改变装调后鼻窦物镜机械结构的前提下,在物镜保护玻璃前方加入掩膜相位板补偿装调误差导致的成像质量下降;从设计结果可知,添加掩膜相位板后系统传函图从在空间频率30lp/mm等于0提升到170lp/mm大于0.2;用N3鉴别率板检测系统分辨率,物方可分辨18组左右,物方分辨率为15μm。由此可知在补偿掩膜相位板的设计中,在不改变原设计基础上,可明显提高像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物镜 偏心误差 掩膜相位板 像质分析
下载PDF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空间环境模拟定标设备光学设计
12
作者 杨林华 《航天器环境工程》 1998年第4期11-20,共10页
介绍了“资源一号”卫星红外多光谱扫描仪辐射定标设备的光学系统;介绍了用空间光线追迹法,求离轴抛物面光学系统弥散圆的方法。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像质分析
下载PDF
二维调制传递函数及其在波前差检测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康吉强 程雪岷 郝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光学系统像质分析在光学系统设计、加工和装调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像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调制传递函数法和波前差法.对于高分辨率光学系统,传统的一维调制传递函数由于只提供了一维空间频率信息,因此在像质检测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 光学系统像质分析在光学系统设计、加工和装调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像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调制传递函数法和波前差法.对于高分辨率光学系统,传统的一维调制传递函数由于只提供了一维空间频率信息,因此在像质检测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随机数图像的傅里叶功率谱密度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随机数图像作为目标物来测量成像光学系统二维调制传递函数的方法;通过利用NewtonCotes求积公式,对有像差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计算公式做进一步推导,提出了利用实际成像光学系统的二维调制传递函数值直接计算系统波前差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二维调制传递函数较之一维调制传递函数更能真实地反应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能;利用二维调制传递函数计算得到的波前差与理论波前差在轮廓上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实际系统波前差分析的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像质分析 波前差 调制传递函数 随机图像 功率谱密度 数值积分
下载PDF
静态星模拟器准直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娜 王凌云 +2 位作者 李光茜 崔贺 张润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3-26,共4页
为了提高静态星模拟器对“无穷”处恒星的模拟精度,通过研究准直光学系统对星模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静态星模拟器对“无穷”远处恒星进行高精度模拟的光学系统设计方案。首先根据星敏感器的地面标定要求,得出星模拟器的光学... 为了提高静态星模拟器对“无穷”处恒星的模拟精度,通过研究准直光学系统对星模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静态星模拟器对“无穷”远处恒星进行高精度模拟的光学系统设计方案。首先根据星敏感器的地面标定要求,得出星模拟器的光学系统设计指标参数,并利用ZEMAX软件设计出具有高成像质量的光学系统。最终设计结果为:焦距248.989 mm,光谱范围500~800 nm,有效通光口径65 mm,视场10°。然后对所设计出的准直光学系统产生的各像差曲线进行像质分析。结果表明,10°视场内的畸变值小于0.05%,各视场均方根半径均小于弥散斑尺寸,满足技术指标要求。最后采用徕卡经纬仪6100A对星点板上各星点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表明,星间角距误差优于10″,实现了对“无穷”远处恒星的高精度模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星模拟器 准直光学系统 像质分析
下载PDF
基于日盲紫外像增强器的大孔径透射式紫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淼鑫 程宏昌 李进波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以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制的AlGaN光阴极日盲紫外像增强器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匹配于日盲紫外像增强器的紫外光学系统,以提升探测器的探测性能。光学系统的工作波段在240~280 nm,视场角40°,相对孔径为1/2.5。系统由5块标准球面... 以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制的AlGaN光阴极日盲紫外像增强器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匹配于日盲紫外像增强器的紫外光学系统,以提升探测器的探测性能。光学系统的工作波段在240~280 nm,视场角40°,相对孔径为1/2.5。系统由5块标准球面镜组成,光学系统总长50.74mm;光学传递函数在空间频率为401p/mm时,轴上不小于0.8,轴外不小于0.6;成像质量良好,结构紧凑,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告警系统 日盲紫外 紫外光学设计 像质分析
下载PDF
基于硅基液晶技术的嵌入式投影物镜的设计
16
作者 杨皓琨 赵冬娥 +1 位作者 刘吉 霍晗 《科技视界》 2016年第3期126-127,138,共3页
为了适应投影设备向微型化和嵌入式的发展趋势,以光学设计理论为基础,使用Zemax软件设计一款基于硅基液晶(LCOS)投影技术的嵌入式投影物镜。该镜头由6片球面玻璃镜片组成,有效焦距为9.8mm,相对孔径为1/3,全视场角为56°,光学总长控... 为了适应投影设备向微型化和嵌入式的发展趋势,以光学设计理论为基础,使用Zemax软件设计一款基于硅基液晶(LCOS)投影技术的嵌入式投影物镜。该镜头由6片球面玻璃镜片组成,有效焦距为9.8mm,相对孔径为1/3,全视场角为56°,光学总长控制在21mm,最小镜片厚度大于0.4mm,在镜头分辨率70lp/mm处,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MTF)值皆大于0.45,畸变值小于1%。优化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且镜片经过加工样板的匹配,能够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嵌入式投影物镜 ZEMAX 像质分析 硅基液晶
下载PDF
成像物镜集成公差分配与定心装调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李星辰 武震 +2 位作者 高爱梅 申淙 张乾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22年第6期17-20,40,共5页
针对高分辨率对准成像镜头对装配误差的严苛要求,提出了一种成像物镜装配公差分配和定心装调技术以满足光学系统集成要求。以分辨率为2μm的成像物镜为例,分析了影响光学镜头成像质量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公差仿真分析和加工公差分配。集... 针对高分辨率对准成像镜头对装配误差的严苛要求,提出了一种成像物镜装配公差分配和定心装调技术以满足光学系统集成要求。以分辨率为2μm的成像物镜为例,分析了影响光学镜头成像质量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公差仿真分析和加工公差分配。集成测试过程中以中心偏差测量仪为辅助工具,进行了镜组光轴精确校准,其光轴偏心小于20μm,光轴倾斜小于144″。最后将集成结果数据代入光学仿真软件进行像质分析并实测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各镜片间的光轴偏心误差和倾斜误差能够匹配公差分配要求,成像效果满足镜头像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物镜 公差分配 定心装调 像质分析
下载PDF
Fast algorithm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ray-tracing in 3D structure
18
作者 高尔根 张安家 +2 位作者 HAN Uk 宋淑云 翟永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6期901-905,共5页
Beginning with the method of whole path iterative ray-tracing an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ve definiteness of the coefficient matrix of the systems of linear equations, a symmetry olock tridiagonal matrix was decomposed... Beginning with the method of whole path iterative ray-tracing an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ve definiteness of the coefficient matrix of the systems of linear equations, a symmetry olock tridiagonal matrix was decomposed into the product of block bidiagonal triangular matrix and its transpose by means of Cholesky decomposition. Then an algorithm for solving systems of block bidiagonal triangular linear equations was given, which is not necessary to treat with the zero elements out of banded systems. A fast 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systems of symmetry block tridiagonal linear equations was deduced, which can quicken the speed of ray-tracing. Finally, the simulation based on this algorithm for ray-tracing in three dimensional media was carried out. Meanwhile, the segmentally-iterative ray-tracing method and banded method for solving the systems of block tridiagonal linear equations were compared in the same model mentioned above. The convergence condition was assumed that the L-2 norm summation for mk, 1 and mk. 2 in the whole ray path was limited in 10-6. And the calculating speeds of these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ng speed of this algorithm is fas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method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accurate enough. In addition, its precision can be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ray-trac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TRACING seismic migration Cholesky decomposition TOMOGRAPHY
下载PDF
Dissolution rate determination of alumina in molten cryolite-based aluminum electrolyte 被引量:3
19
作者 阚洪敏 张宁 王晓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897-902,共6页
Determination of dissolution rate of alumina is one of the classical problems in aluminum electrolysis. A novel method which can measure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alumina was presented. Effect of factors on dissolution ... Determination of dissolution rate of alumina is one of the classical problems in aluminum electrolysis. A novel method which can measure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alumina was presented. Effect of factors on dissolution rate of alumina was studied intuitively and roundly using transparent quartz electrobath and image analysis techniques. Images about dissolution process of alumina were taken at an interval of fixed time from transparent quartz electrobath of double rooms. Gabor wavelet transforms were used for extracting and describing the texture features of each image. After subsampling several times,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alumina was computed using these texture features in local neighborhood of samples.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alumina was obtained using these dissolution rate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dissolution rate of alumina is y=-0.000 5x^3+0.024 0x^2-0.287 3x+ 1.276 7 for Na3AIF6-AIF3-Al2O3-CaF2-LiF- MgF2 system at 92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electrolyte dissolution rate image analysis ALUMINA Gabor wavelet transform
下载PDF
Activity optimization method in SPECT:A comparison with ROC analysis
20
作者 DíAZ Marlén Pérez RIZO Oscar Díaz +2 位作者 DíAZ Adlin López APARICIO Eric Estévez DíAZ Reinaldo Roque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47-956,共10页
A discriminant method for optimizing activity in nuclear medicine studies i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with ROC (receiv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curves. The method is tested in 21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 A discriminant method for optimizing activity in nuclear medicine studies i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with ROC (receiv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curves. The method is tested in 21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PECT), performed with a cardiac phantom. Three different lesions (Lb L2 and L3) were placed in the myocardium-wall by pairs fbr each SPECT. Three activities (84, 37 or 18.5 MBq) of 99mTc were used as background.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was used to select the parameters that characterize image quality among the measured variables in the images [(Background-to-Lesion (B/Li) and Signal-to-Noise (S/N) ratios)]. Two clusters with different image quality (P=0.021 ) were obtained. The ratios B/Lj, B/L2 and B/L3 are the parameters used to construct the function with 100% of cases correctly classified into the clusters. The value of 37 MBq was the lowest tested activity for which good results for the B/Li ratio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 coincides with the applied ROC-analysis (r=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ity optimization Image quality SPECT Discriminant analysis ROC curv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