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灰吟》:从僧偈到名诗——兼谈《石灰吟》的作者问题
被引量:
2
1
作者
史洪权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94,共7页
《石灰吟》不是于谦的作品。它的最早版本,应是宋末元初高僧释信忠禅师所作的一首僧偈。明清两代,先后出现了于谦、李都宪和刘儁三位作者。于谦说最终成为共识,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文如其人”的要求。《石灰吟》也因被归为于谦的作品...
《石灰吟》不是于谦的作品。它的最早版本,应是宋末元初高僧释信忠禅师所作的一首僧偈。明清两代,先后出现了于谦、李都宪和刘儁三位作者。于谦说最终成为共识,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文如其人”的要求。《石灰吟》也因被归为于谦的作品而终成千古名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吟》作者
僧偈
名诗
文如其人
原文传递
以“书”礼佛-法门寺博物馆所藏石刻探赜
2
作者
张东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9期18-19,共2页
文章以法门寺博物馆所藏《金代经幢》《金天王院香雪堂碑》《明"痴僧劝缘偈"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石刻文字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书法艺术价值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希望对文化的传承与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金代经幢
金天王院香雪堂碑
明“痴
僧
劝缘
偈
”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游与住:北宋禅林赠别修道僧诗偈的文化意蕴与书写体制
3
作者
王莉
《宏德学刊》
2021年第2期51-65,共15页
求法弘化作为禅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催生了众多送别诗偈。首先,僧徒修道生活中的“游”与“还”有多种类型,这就要求禅师根据公共礼仪、禅林仪轨、分别动因等随机设教、赠别启悟。其次,从游方僧到住山僧,被送者身份地位的转换,影响了...
求法弘化作为禅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催生了众多送别诗偈。首先,僧徒修道生活中的“游”与“还”有多种类型,这就要求禅师根据公共礼仪、禅林仪轨、分别动因等随机设教、赠别启悟。其次,从游方僧到住山僧,被送者身份地位的转换,影响了赠别诗偈的话语体系、辞章结构、文本视镜。最后,北宋丛林会通世法与佛法的语境,增添了禅林赠别修道僧诗偈的文化内蕴,构筑起诗歌表达意图与送别诗交际功能的张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赠别修道
僧
诗
偈
文本视镜
丛林仪轨
表达策略
原文传递
题名
《石灰吟》:从僧偈到名诗——兼谈《石灰吟》的作者问题
被引量:
2
1
作者
史洪权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94,共7页
文摘
《石灰吟》不是于谦的作品。它的最早版本,应是宋末元初高僧释信忠禅师所作的一首僧偈。明清两代,先后出现了于谦、李都宪和刘儁三位作者。于谦说最终成为共识,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文如其人”的要求。《石灰吟》也因被归为于谦的作品而终成千古名诗。
关键词
《石灰吟》作者
僧偈
名诗
文如其人
Keywords
A Chant to the Lime (《石灰吟》), authorship, a Buddhist hymn, a famous poem, 'like man, like word' (“文如其人”)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以“书”礼佛-法门寺博物馆所藏石刻探赜
2
作者
张东升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9期18-19,共2页
文摘
文章以法门寺博物馆所藏《金代经幢》《金天王院香雪堂碑》《明"痴僧劝缘偈"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石刻文字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书法艺术价值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希望对文化的传承与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金代经幢
金天王院香雪堂碑
明“痴
僧
劝缘
偈
”碑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与住:北宋禅林赠别修道僧诗偈的文化意蕴与书写体制
3
作者
王莉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宏德学刊》
2021年第2期51-65,共15页
文摘
求法弘化作为禅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催生了众多送别诗偈。首先,僧徒修道生活中的“游”与“还”有多种类型,这就要求禅师根据公共礼仪、禅林仪轨、分别动因等随机设教、赠别启悟。其次,从游方僧到住山僧,被送者身份地位的转换,影响了赠别诗偈的话语体系、辞章结构、文本视镜。最后,北宋丛林会通世法与佛法的语境,增添了禅林赠别修道僧诗偈的文化内蕴,构筑起诗歌表达意图与送别诗交际功能的张力空间。
关键词
赠别修道
僧
诗
偈
文本视镜
丛林仪轨
表达策略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灰吟》:从僧偈到名诗——兼谈《石灰吟》的作者问题
史洪权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原文传递
2
以“书”礼佛-法门寺博物馆所藏石刻探赜
张东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游与住:北宋禅林赠别修道僧诗偈的文化意蕴与书写体制
王莉
《宏德学刊》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