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蕃时期僧相制度的运作机制
1
作者 切排 金鹏飞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8-165,共8页
吐蕃僧相制自赤德松赞时期确立以来其实并未根本改变吐蕃官僚集团内部的权力结构。它更多地意味着,身为钵阐布的僧相与传统世俗贵族官僚集团的并存。从实质上来讲,钵阐布在吐蕃晚期的崛起并未导致僧团对传统贵族官僚群体的整体取代。僧... 吐蕃僧相制自赤德松赞时期确立以来其实并未根本改变吐蕃官僚集团内部的权力结构。它更多地意味着,身为钵阐布的僧相与传统世俗贵族官僚集团的并存。从实质上来讲,钵阐布在吐蕃晚期的崛起并未导致僧团对传统贵族官僚群体的整体取代。僧相制的建立确立了以僧相钵阐布和俗相大相(大论)关系为主轴的"钵阐布——大相"二者之间相互依赖、制约并相互协作的关系。这确立了僧相制度的基本运作模式和基础。僧相制的确立具有双重性的历史影响。其对吐蕃传统政治因素继承性的一面,使得该制度在娘定埃增主政期间运行相对平稳,而其对旧制度决裂和革新的一面则使得该制度的平稳运行在后娘定埃增时期面临僧相权力无根和空心化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僧相制度 僧相与大的关系 运行机制
下载PDF
唐代吐蕃僧相官衔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林冠群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8,共9页
唐代吐蕃"僧相"一职的出现,是唐代吐蕃政教情势在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呈现,在吐蕃的宰相制度演进上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以史学方法与藏语文知识,分析唐代吐蕃时期汉藏双方所遗留的史料,厘清■、钵阐布、■三词的疑义,探明唐... 唐代吐蕃"僧相"一职的出现,是唐代吐蕃政教情势在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呈现,在吐蕃的宰相制度演进上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以史学方法与藏语文知识,分析唐代吐蕃时期汉藏双方所遗留的史料,厘清■、钵阐布、■三词的疑义,探明唐代吐蕃僧相的藏文官衔并予以正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吐蕃 僧相 制度 钵阐布 却论
原文传递
浅析吐蕃时期僧相制度的沿革
3
作者 索南诺日 《才智》 2015年第12期270-270,共1页
僧相制在吐蕃职官制度演进上具有特殊意义,对整个西藏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文章以藏文史籍与敦煌出土的藏、汉历史资料,对吐蕃僧相制度的沿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 吐蕃 僧相 沿革
原文传递
创业全凭先祖德 守成还靠后嗣贤——在普陀山佛协2003年年会上的讲话
4
作者 释迦戒忍 《浙江佛教》 2004年第1期3-9,共7页
今天坐到这里,和大家欢聚一堂,我感到特别高兴。首先,是因为在去年金秋十月,我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为推动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予了体制上的保障;二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 今天坐到这里,和大家欢聚一堂,我感到特别高兴。首先,是因为在去年金秋十月,我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为推动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予了体制上的保障;二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陀山 佛协 佛教 僧相 佛法 职责
下载PDF
丝绸之路石窟寺罗汉造像的梵汉风格演化及其文化意涵
5
作者 李辉 《荣宝斋》 2024年第5期140-149,共10页
本文研究丝绸之路石窟寺罗汉造像风格的演变及其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关系。通过对敦煌等地的石窟寺中罗汉造像的分析,探讨了罗汉信仰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和世俗化进程。研究表明,罗汉信仰的传播不仅带动了佛教艺术形式的东传,也... 本文研究丝绸之路石窟寺罗汉造像风格的演变及其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关系。通过对敦煌等地的石窟寺中罗汉造像的分析,探讨了罗汉信仰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和世俗化进程。研究表明,罗汉信仰的传播不仅带动了佛教艺术形式的东传,也反映了不同文化间的深入交流和相互影响。文章详细考察了梵僧相与汉僧相罗汉造像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体现了文化融合的复杂性。总的来说,本文揭示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互动与罗汉造像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对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罗汉 僧相 体质人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