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思邈《千金方》辨治㖞僻病证特点浅析
1
作者 罗艳超 徐峰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64-68,共5页
㖞僻病指口眼歪斜类疾病,《千金方》书中对㖞僻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处方用药及选穴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通过梳理《千金方》中㖞僻病证治相关原文,针对不同治法,分析其用药选穴规律,对孙思邈治疗㖞僻病的特点总结。孙思邈继承《灵枢·... 㖞僻病指口眼歪斜类疾病,《千金方》书中对㖞僻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处方用药及选穴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通过梳理《千金方》中㖞僻病证治相关原文,针对不同治法,分析其用药选穴规律,对孙思邈治疗㖞僻病的特点总结。孙思邈继承《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思想,认为㖞僻病为风寒湿邪侵袭经筋;脏腑虚寒伤风;营卫不和,经筋失养所致,为脏腑虚寒,络虚邪滞,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方药为主,佐以针灸外敷等,该特点对现今临床㖞僻病治疗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方》 孙思邈 口眼㖞斜 面瘫
下载PDF
孙西庆教授治疗口僻的临床经验浅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鑫 王栋先 孙西庆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17-219,共3页
口僻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中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即属口僻范畴。孙西庆教授认为太阳为病、风邪为引是口僻的起源,正气不足为发病之本,以六经辨证为主,外邪不解则病不祛,正气过虚则邪不退;证型不同,则治法不同... 口僻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中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即属口僻范畴。孙西庆教授认为太阳为病、风邪为引是口僻的起源,正气不足为发病之本,以六经辨证为主,外邪不解则病不祛,正气过虚则邪不退;证型不同,则治法不同,但疏解太阳、益气扶正的治疗思想应融入其中。具体治疗善用经方,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邪 疏解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从情志论治口僻新释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冉冉 齐向华 《四川中医》 2015年第4期27-28,共2页
梳理口僻之病因病机,阐述齐向华教授从"情志失宜"论治口僻的临床经验,并列举病案说明,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口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病因病机 情志失宜
下载PDF
急性口僻从阳明论治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元庆 《光明中医》 2001年第6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 病因病机 证治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以“肠辟”为例辨识“辟”“澼”“僻”“癖”之病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强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2期36-38,共3页
“肠澼”作为一种病证,历代医家对其内涵及“澼”字含义争论颇多,与之相关的还有“辟”“僻”“癖”的病证含义。笔者在查阅《内经》和相关历史文献后认为,“澼”“癖”“僻”三字初皆作“辟”,是由于历史的发展、文字的演进而出现的后... “肠澼”作为一种病证,历代医家对其内涵及“澼”字含义争论颇多,与之相关的还有“辟”“僻”“癖”的病证含义。笔者在查阅《内经》和相关历史文献后认为,“澼”“癖”“僻”三字初皆作“辟”,是由于历史的发展、文字的演进而出现的后起形声字,用于表达“辟”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含义;并且,通过上述文献的相互佐证,指出各字具体含义和病名演变规律;最后,结合临床实际,指出“肠澼”具体内涵乃是血气枯竭、肠腑皱缩、气血坠积于肛门的虚实夹杂证,并非单纯的症状表达,尤其包含了古人对肛肠细致查体而发现的肠壁皱褶壅塞于肛门的特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辟 肠澼 癖病
下载PDF
中医辨证及特色护理卒口僻42例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邹成松 张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1期77-78,共2页
卒口僻也称“口喁”、“口眼喁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在历代文献中认为本病机多为感受风邪,或感风寒、风热之邪致阳明经络阻滞导致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灵枢·经脉》记载:“足阳明之筋,……卒... 卒口僻也称“口喁”、“口眼喁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在历代文献中认为本病机多为感受风邪,或感风寒、风热之邪致阳明经络阻滞导致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所致。《灵枢·经脉》记载:“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口 辨证 特色护理
下载PDF
“衲子”未得衲子心欲矫“浮艳”落“苦”“僻”——贾岛入出佛门的尘俗遭际及其诗风的成型
7
作者 王树海 柳东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6-133,共8页
中国文学史上,唐代诗人贾岛似未悬疑什么公案:衲子出身、壮岁还俗、屡试不第、“举场十恶”、贫困终生;诗歌创作以“苦吟”名世,“推敲”锻炼痴撞韩愈“节仗”,诗风可以“苦”、“僻”、“清”、“瘦”涵盖之。然而,其诗风成型的佛因俗... 中国文学史上,唐代诗人贾岛似未悬疑什么公案:衲子出身、壮岁还俗、屡试不第、“举场十恶”、贫困终生;诗歌创作以“苦吟”名世,“推敲”锻炼痴撞韩愈“节仗”,诗风可以“苦”、“僻”、“清”、“瘦”涵盖之。然而,其诗风成型的佛因俗缘,惜少揭示。在社会生活中,他得韩愈“怜惜”返还尘俗后“日日攻诗”、“年年名场”却终身不第,困顿潦倒又被讥“衲气终身不除”,究其根本,贾岛乃典型的“初心”未宁———“衲子”未得衲子之心,这是贾岛诗风形成的外缘。“诗的原因”则由于诗人欲矫“浮艳”诗风、时风的大愿和艺术实践所造成。欲“矫”之,则必示范之,诗人只能诉诸“苦吟”,渐次形成了以“苦涩”为核心,逐而蔓延开来的“险僻”、“清奇”、“淡瘦”之个体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岛 佛门 清瘦 诗风
下载PDF
略论《诗人主客图》之“清奇僻苦派”
8
作者 赵子抄 李寅生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0-53,共4页
根据晚唐张为《诗人主客图》对部分中晚唐诗人划分为六个派系,而后世学者对这种流派的划分方式多有异议,还有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清奇僻苦"一派划分也不合理的状况,结合这一派诗人的生平,对诗人的诗歌进行深入研究,以说明张为... 根据晚唐张为《诗人主客图》对部分中晚唐诗人划分为六个派系,而后世学者对这种流派的划分方式多有异议,还有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清奇僻苦"一派划分也不合理的状况,结合这一派诗人的生平,对诗人的诗歌进行深入研究,以说明张为《诗人主客图》对这一派划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为 《诗人主客图》 “清奇苦派” “苦吟” 合理性
下载PDF
贾岛奇思“入僻”的理路及其古、律之分
9
作者 葛晓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历代诗论一致认为贾岛五律“清僻”,这与韩、孟评贾诗之“狂怪”相差甚远。“狂怪”诗风主要见于贾岛早期五古,数量虽不多,但诗中通过组合性状、体量相差悬殊的意象以求奇的思路,与其五律打破意象组合和构句常见规律而入僻的思路实有相... 历代诗论一致认为贾岛五律“清僻”,这与韩、孟评贾诗之“狂怪”相差甚远。“狂怪”诗风主要见于贾岛早期五古,数量虽不多,但诗中通过组合性状、体量相差悬殊的意象以求奇的思路,与其五律打破意象组合和构句常见规律而入僻的思路实有相通之处。五古和五律两种体式对构句语序的不同要求,是贾岛奇思的表现形态前后迥然有别的内在原因。因此,贾岛五律之所以多用独特的视角表现其心目中荒凉冷僻的世间相,不仅出自其爱好澹冷幽静的释子心理,也与其早年接受孟郊五古体式和思路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岛 古律之分 奇思入 意象组合 构句语序
下载PDF
论贾岛“奇僻”诗风的多元成因
10
作者 涂承日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0-194,共5页
在唐代诗坛,贾岛虽非声名显赫的一流大家,但他刻苦炼饰的创作精神与别具一格的诗歌风貌,却为其在名家林立、流派纷呈的中唐诗坛赢得了一席之地,并在后世拥有众多追随者。贾岛作诗偏于求"奇",后世诗评家也常以"奇僻"... 在唐代诗坛,贾岛虽非声名显赫的一流大家,但他刻苦炼饰的创作精神与别具一格的诗歌风貌,却为其在名家林立、流派纷呈的中唐诗坛赢得了一席之地,并在后世拥有众多追随者。贾岛作诗偏于求"奇",后世诗评家也常以"奇僻"总论其诗歌特点。这种诗风的形成受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其外因是元和诗变时代氛围下韩孟诗友求奇创新文化心理与审美意识的影响及对杜甫奇特诗歌作风的继承,内因是多年的释子生涯所养成的独特的审美癖好及自身苦寒困顿的境遇导致其多选取异僻之物与幽奇之象来寄寓身世感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岛 诗风 韩孟诗派 释子 寒士 杜甫诗风
下载PDF
张伦忠口僻证治经验
11
作者 邹云涛 张伦忠 《山东中医杂志》 2014年第7期597-598,共2页
张伦忠教授是潍坊市名医,教授,主任中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中医诊治口僻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尤以望舌切脉的辨证施治为特色.现简介其临证经验。
关键词 张伦忠 舌脉 临证经验
下载PDF
推拿手法治疗口僻的临床体会
12
作者 骆彤 韩明 《针灸临床杂志》 2000年第5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推拿手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论如社词人对宋人僻调格律的处理——以《绮寮怨》《水调歌头(东山体)》《倚风娇近》为例
13
作者 朱永香 赵王玮 《中国韵文学刊》 2019年第1期100-103,111,共5页
作为民国著名词社,如社尤以其对声律的谨严而成为当时词学的重镇。其社课大多选用僻调依四声往来唱和,是词学史上独特的景观。然而细究作品词律,可以发现词社内部在处理僻调时的分歧。而在孤调上的创作,词人间观念的不同显得尤为突出,... 作为民国著名词社,如社尤以其对声律的谨严而成为当时词学的重镇。其社课大多选用僻调依四声往来唱和,是词学史上独特的景观。然而细究作品词律,可以发现词社内部在处理僻调时的分歧。而在孤调上的创作,词人间观念的不同显得尤为突出,是民国词人在研究词律时亦步亦趋、曲折探索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社 声韵 分歧
下载PDF
僻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39例
14
作者 王凤菊 史功 +2 位作者 姚建景 孔玲玲 王淑玲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面瘫 Wai 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下载PDF
“口僻”与“口目为僻”辨
15
作者 贺利飞 曹新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37-637,共1页
关键词 “口 “口目为 面瘫
下载PDF
口僻咀嚼剂的制备与应用
16
作者 杨小源 陈成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第4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改良制剂口僻咀嚼剂的组方、制备、鉴别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观察组使用口僻咀嚼剂,对照组使用面瘫咀嚼剂(院内制剂),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口僻... 目的探讨中药改良制剂口僻咀嚼剂的组方、制备、鉴别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观察组使用口僻咀嚼剂,对照组使用面瘫咀嚼剂(院内制剂),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口僻咀嚼剂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面瘫咀嚼剂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僻咀嚼剂集药物治疗与面瘫肌群康复锻炼于一体,生物利用度高,用药、携带方便,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剂 周围性面瘫 康复锻炼
下载PDF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口僻112例
17
作者 朱金宏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9年第2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内服 中药外敷
下载PDF
自拟肠僻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建林 高鹏 翟春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12期888-889,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肠僻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κ基因结合核转录因子(NF-κB)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12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栓,治疗组给予自拟肠僻方治疗。4w为1个疗程,2... 目的观察自拟肠僻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κ基因结合核转录因子(NF-κB)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12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栓,治疗组给予自拟肠僻方治疗。4w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及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NF-κB及STAT6的表达。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黏膜病变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治疗后NF-κBp65及STAT6的表达均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拟肠僻方能抑制患者的NF-κBp65及STAT6的活化及表达,从而抑制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控制腹泻等临床症状,并促进患者受损黏膜组织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自拟肠 NF-ΚB STAT6
下载PDF
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口僻126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毅 杨辉 《中医外治杂志》 2016年第5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口僻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我院确诊的口僻患者,利用中医辨证论治,方选牵正散加减,并联合针刺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6例患者中,痊愈95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 目的:观察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口僻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我院确诊的口僻患者,利用中医辨证论治,方选牵正散加减,并联合针刺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6例患者中,痊愈95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03%。结论:临床运用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口僻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散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治疗热象口僻30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广龙 王中琳 《广西中医药》 2014年第2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治疗热象口僻的疗效。方法:将30例火热征象口僻患者给予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评定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0%,治愈率为86.67%。结论:升麻葛... 目的:观察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治疗热象口僻的疗效。方法:将30例火热征象口僻患者给予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评定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0%,治愈率为86.67%。结论: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治疗热象口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麻葛根汤 升降散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