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兆濂对儒学生存问题反思的探析
1
作者 刘宗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9-32,36,共5页
面对清末民初儒学严峻的生存困境,为了能够给儒学赢得较大的生存空间,牛兆濂指出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学的衰落,从而主张若欲救亡图存,必先拯救儒学。为了使儒学能够得以较好地生存和发展,他提出儒学两个层面的存在的设想,即... 面对清末民初儒学严峻的生存困境,为了能够给儒学赢得较大的生存空间,牛兆濂指出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学的衰落,从而主张若欲救亡图存,必先拯救儒学。为了使儒学能够得以较好地生存和发展,他提出儒学两个层面的存在的设想,即形式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前者是指设计儒者制服,建立儒者组织,后者是指以心体验儒家天理,以身表现儒家伦理。牛兆濂希望通过将这样的设想付诸实践,来解决当时儒学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兆濂 儒学生存问题 形式的存在 精神的存在
下载PDF
儒学民生思想的困境及其出路
2
作者 朱锋刚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1年第10期8-10,共3页
传统儒学的治世思维模式直接影响着其解决民生问题的效力。儒学只有突破现有研究民生问题的简单模式,立足现实,才能找到关注民生问题的适当方式。囿于学术性研讨以期引起社会关注,从而推进诸如经济之类民生问题的解决,这却是儒学不能承... 传统儒学的治世思维模式直接影响着其解决民生问题的效力。儒学只有突破现有研究民生问题的简单模式,立足现实,才能找到关注民生问题的适当方式。囿于学术性研讨以期引起社会关注,从而推进诸如经济之类民生问题的解决,这却是儒学不能承担的。如何从细节入手关注人的安身立命,才是现代儒学思考民生的切入点。显然,现代学者就儒学的生存形态所做的探索远远不够,这直接影响到了儒学的生存土壤。而对儒学生存土壤肥力的改进与对公共知识分子担当精神的培育,既是儒学实现自身转化的关键,也是儒学解决民生问题的突破点。唯有如此,儒学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才能为陷于现代性困顿中的人们开启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思想 儒学生存样态 仁义行
下载PDF
魏晋时期儒学的生存及其在道德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丽君 《求索》 CSSCI 2012年第3期233-236,共4页
董仲舒建立的天人感应神学思想体系,以儒家礼法名教为主要内容,以儒家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魏晋之际,天人感应神学思想崩溃,汉代以来的传统道德陷入危机之中,反道德现象弥漫风行,士人对反道德问题予以深... 董仲舒建立的天人感应神学思想体系,以儒家礼法名教为主要内容,以儒家道德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然魏晋之际,天人感应神学思想崩溃,汉代以来的传统道德陷入危机之中,反道德现象弥漫风行,士人对反道德问题予以深刻的思考,为道德观念的恢复和道德规范的重构提出了新理论,如王弼、何晏的"道本儒末",向秀的"儒道为一",等等。这些新理论对儒家思想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并在建构过程中有所吸收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儒学生存 道德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