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儒学的价值结构及其现代命运 被引量:1
1
作者 葛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10,129,共7页
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视角考察儒学,提出儒学的价值系统呈“三层次结构”。其中,君权至上是核心,决定着儒学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的主导方向;父权至尊是君权至上的社会保障机制;伦常神圣作为价值中介,使君权至上与父权至尊得以相通互补... 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视角考察儒学,提出儒学的价值系统呈“三层次结构”。其中,君权至上是核心,决定着儒学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的主导方向;父权至尊是君权至上的社会保障机制;伦常神圣作为价值中介,使君权至上与父权至尊得以相通互补,而且具有了可操作性。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儒学的“格式塔”学术模式,辨析了儒学的理性与合理性问题,认为儒学的现代命运远不像现代新儒家们讲的那么乐观,复兴儒学难免事与愿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价值结构 君权至上 父权至尊 伦常神圣 儒学现代命运
下载PDF
论孔子的五重形象及其思想主张——兼论孔子在周代思想史中的地位 被引量:2
2
作者 祁志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16,共12页
孔子出身于儒业,承认神灵的存在是儒生的先决条件。然而在贵人轻神的周代文化氛围中,他敬鬼神而远之,对现实人生更加关注,从而创立了以仁为本的儒家学说。孔子仁学的起点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仁”为核心... 孔子出身于儒业,承认神灵的存在是儒生的先决条件。然而在贵人轻神的周代文化氛围中,他敬鬼神而远之,对现实人生更加关注,从而创立了以仁为本的儒家学说。孔子仁学的起点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范畴系统。由此出发,孔子论述了“为仁由己”的君子之道、重德明礼的为政之道以及教育的目的、内容、理念和方法。于是,有理想的儒生、儒家学说创始人、道德君子、杰出的政治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就成为孔子的多重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儒生 儒学结构 道德君子 政治家 教育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