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儒家信仰文化缺陷之我见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史成志
-
机构
中共德州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0-102,共3页
-
文摘
信仰是指通过奉献、牺牲有限的生命来获得生命的不朽,它具有超直接功利性、超验性、超现实性的特点。儒家信仰与宗教信仰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儒家信仰虽然具有较少神秘性和较有人情味的优点,但也具有缺乏有效的管束力、缺乏有效的实践方式、缺乏对终极存在的不断探寻等方面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信仰人格的分裂、信仰的实用化、文化心理的模糊性、道德约束力弱化等几个方面。这些弱点对后世人们的信仰以及道德人格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
关键词
信仰
儒家信仰
宗教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儒家信仰的合理性及其当代价值
- 2
-
-
作者
孙长虹
徐朝旭
-
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闽江学院思政部
-
出处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0-74,79,共6页
-
基金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ZJ001)
2016年福建省中青年社科类科研项目(JAS160416)
-
文摘
儒家信仰从"天人合一"的本体出发,认为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促进文化生命、民族生命乃至宇宙生命的生生不息。它相信个人可以通过立德、立功、立言得到不朽。在儒家信仰中,生命与精神、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精神性是人类生命永恒的需要,道德是人类生命的存在方式。儒家信仰面向人的理性开放,面向科学、社会发展的方向开放,具有合理性的内核,能够与其它文化进行对话交流,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其价值和意义。
-
关键词
儒家信仰
生命
精神
道德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论儒家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修养理论之汇通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周赟
-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2-64,共3页
-
基金
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儒家与马克思主义两种信仰下人格修养理论的汇通"(项目编号2015-D-075)
-
文摘
儒家与马克思主义是两种不同的信仰,然就修养方法而言,它们是可以沟通的,它们都旨在养成一种理想人格。不论是儒家憧憬的大同社会,抑或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格养成,其理论都将是空洞的。基于这个共同的基础,我们可以确定,两种理论互相借鉴的余地是极大的。且两者的汇通,对于迫切需要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的今天也是极有价值的。
-
关键词
儒家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
修养方法
理想人格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浅论儒家的信仰
- 4
-
-
作者
林存光
-
机构
中国孔子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98-102,共5页
-
文摘
"信仰"一词蕴涵着一种精神性的维度。孔子确立和奠定了此后儒家信仰的学问根基和精神方向,《大学》《中庸》《孟子》进一步做了义理化的阐发和诠释,宋明理学则发展成为一种更为精微的哲学性的信仰。孔子之"贵仁",孟子之"道性善",宋明儒者之体认天理、指点良知,都是在激发和唤醒人天赋内在的良心善性或道德本性。这就是中国人对人生的两大信仰。
-
关键词
儒家信仰
贵仁
道性善
天理
良知
-
Keywords
Zhang Henshui's novel
national literature
classics
bridge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天地君亲师”:儒家精神信仰思想的现代转化
被引量:5
- 5
-
-
作者
黎红雷
-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106,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12JZD00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受儒家思想影响,"天地君亲师"在中国古代社会实际上发挥了全体国民共同的精神信仰的作用。其中所蕴含的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热爱祖国、敬重传统、传续文化的精神,是重建当代社会精神信仰的宝贵资源。
-
关键词
天地君亲师
儒家精神信仰
现代转化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儒家政治信仰及其当代意义
- 6
-
-
作者
章再彬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
出处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85-90,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工程项目(16ZZD036)
-
文摘
儒家文化走的是一条"内在超越"的突破路径,其政治信仰与西方寻求外在超越的天国信仰不同,表现出很强的现实趋向。儒家政治信仰的内容随时代变迁有所不同,然"王道政治"的核心信仰却一以贯之,成为历代儒者努力追求、极力达成的理想政治状态。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种政治信仰在封建社会曾经历过与专制王权既契合又紧张的双重关系。从儒家政治信仰中汲取优秀内容,运用到当代民主政治文化建设实践中去,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也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
关键词
儒家政治信仰
道统
政统
理想信念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发挥传统信仰的作用
- 7
-
-
作者
李道宇
钱容德
-
机构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魅力中国》
2010年第8期6-7,共2页
-
文摘
信仰在当代西方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信仰的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行为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儒家思想包含有许多积极成分,对于培养中国人的信仰仍有现实意义,我们应对其重新认识,努力挖掘它的精华部分,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
关键词
西方信仰
传统儒家信仰
积极作用
-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儒家丧礼“饰死者”析义
- 8
-
-
作者
张寿安
-
机构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6,共7页
-
文摘
一般讨论儒家丧礼,多专重在谈"丧服",也就是生者如何为死者服丧;而忽略了死者。其实,儒家的丧礼有二方面。一方面是"生者自饰":生者依其与死者的身份关系进行自饰,包括服饰及丧期,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丧服"。另一方面是"饰死者"。《荀子·礼论篇》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就是为死者进行装饰。这方面谈论的人比较少,本文拟就儒家如何"饰死者"略加述论,同时也藉由饰死者的"仪式"来观察讨论儒家"慎终追远"之"慎终"的礼文化意义。
-
关键词
丧礼
饰死者
儒家的生命信仰
-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落地生根的思想进程
- 9
-
-
作者
陈晓静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
出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0年第3期15-19,共5页
-
文摘
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在救亡图存的思想求索中找到的。晚清以来专制王权衰落,传统儒家道统信仰体系开始瓦解,而清朝开明士大夫为王朝自救进行的改革却催生了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向往。20世纪初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不能真正解决民族贫弱,他们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历史大潮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并对之研究学习,同各种思潮进行论辩,在这一过程中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最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全新征程。
-
关键词
儒家道统信仰
西方资本主义崇拜
马克思主义信仰
新时代青年
-
Keywords
Confucian orthodoxy belief
western capitalist worship
Marxism belief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宏论与私言:论钱穆的战时文章
- 10
-
-
作者
吕若涵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6-223,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香港散文七十年(1945-2015)"(项目编号:15BZW175)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课题研究
-
文摘
在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钱穆以大量的报刊之文参与战时"言说",这是文化保守型学人受强烈的"儒家信仰"趋动而介入现实的行动方式。他的"宏论"与"私言",以传统儒家文化与现代的文明互为参照,其中有着"现代性"的微光。他的文体与风格,既传承儒家文章的"熔经铸史",又兼理学文章之深微理趣,在文章学意义上也深具研究价值。
-
关键词
钱穆
战时文章
儒家信仰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窦娥悲剧的价值观剖析
- 11
-
-
作者
陈燕妮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92,共4页
-
文摘
窦娥是元杂剧中一个经典性的悲剧人物形象。本文立足于元代社会思想的复杂性,在揭示元代转型社会的表现以及作者在书写中对社会的期望的基础上,挖掘其悲剧形成的深层根源所在,从《窦娥冤》中传统儒家信仰导致的悲剧性结果,元代转型社会中儒家价值观的变化状态,《窦娥冤》中传统儒家价值观失落的其他表现,来自传统儒家信仰中的"秩序"意义四个层面剖析窦娥悲剧的社会内因和存在意义,认为窦娥的悲剧是传统儒家价值观与转型社会中崇利倾向的价值观之间碰撞的结果;她的悲剧是社会传统道德没落的悲剧;其意义在于对人间社会秩序的呼唤。
-
关键词
《窦娥冤》
悲剧性
传统儒家信仰
元代转型社会价值观
-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宗教文化中“仁”与“爱”的境界初探
- 12
-
-
作者
周悦娜
-
机构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
出处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7-68,共2页
-
文摘
经过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仁”几乎渗入中国人的骨髓,但是现在外来基督信仰的“爱”对中国人的各方面也有着越来越深层的影响,本文试从“仁”与“爱”的基本精神去探究两者的不同境界。
-
关键词
仁爱
儒家信仰
基督信仰
-
分类号
B91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论程朱理学对中国历史演进图式的认识
- 13
-
-
作者
范立舟
-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
-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
文摘
主持人的话(张金岭):宋代理学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关于宋代理学的内涵、价值、意义及其是非功过皆可做大文章。在当今"国学热"的情势下,我们加强对宋代理学的研究是自然之事。正如西哲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对宋代理学的当代研究和考量,都是源自关于中国文化自身命运的深层思考,探寻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以及发扬光大的可能性,也即何者当存?何者当废?何者又要发扬光大?何者需要加以扬弃?而今全球化的潮流大浪淘沙,民族性的东西能否经受住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世界格局中守住自我的根基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地更新发展,是中国人需要破解的根本课题,也是关涉中华民族文化存在价值的大问题。在此思考中,重估宋代理学就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实,今天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都与宋代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宋代理学的许多东西已经内化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集体潜意识,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学术界、思想界不可不深思之,时常检讨之。这里刊出的四篇论文就是围绕宋代理学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以及传统的现代转型进行的深入讨论。因此,站在中国现代化的立场上,抱着返本开新的态度,对宋代理学价值进行重估,是有意义的。固然,我们并不奢望解决所有问题,而是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研究心得,期望以此促进宋代理学研究。
-
关键词
宋代理学
历史演进
儒家信仰
宋理宗
中国法律
-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汉代神学政治的危机与生机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杨清虎
-
机构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术探索》
2018年第5期132-139,共8页
-
基金
贵州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7GZYB73)
-
文摘
汉代后期,儒学堕落、政治危机重重、社会信仰急剧变化,儒学主导的神学政治伴随着政权的危机也趋于衰落。这种背景下,民间信仰以其独有的号召力趁儒学式微而起,逐步成为汉代的信仰链接和支柱,在复杂的社会变革中调和信仰,并影响了儒、释、道的传播与生存方式。说到底,民间信仰影响了汉代神学与政治的结合,零散功利的社会信仰让神学政治这种文化模式危机重重,也由此引发了儒学自身的变革,并为思想文化的多元与革新孕育了生机。
-
关键词
神学政治
儒学
民间信仰
汉代思想
儒家信仰
-
Keywords
theological politics
Confucianism
folk belief
philosophy in Han Dynasty
Confucian faith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孔子入世观中所见中庸之道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肖俊毅
-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国学院
-
出处
《华夏文化》
2020年第3期14-16,共3页
-
文摘
在人们的印象中,儒学总是作为一门入世的哲学而存在着,拥有儒家信仰的士大夫因其坚定的道德理想主义精神而产生了强烈的政治诉求,他们力图改变现实,培育贤能,以文教感化的方式将社会联结成一个共同纽带。政治黑暗时,他们敢于与权贵势力相抗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将非理性的政治权力约束于合理化的秩序架构中,形成官僚体系的动态平衡。因此,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儒学变为了纯粹的入世之学而与政治、社会紧密结合。
-
关键词
中庸之道
舍生取义
儒家信仰
官僚体系
权力约束
政治诉求
社会联结
动态平衡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阳明心学研究
- 16
-
-
作者
林存光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8年第4期66-74,共9页
-
文摘
阳明先生揭橥良知之学、倡言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之教,使儒家心学大放异彩。宋明理学家不仅对于“性之善”与“心之灵”有其深刻的体认,而且自觉地为之献身以便修德成圣,阳明先生力主“心即理”及其所谓“良知”,说到底即集中体现了一种将“心之灵”与“性之善”两大认识真正合而为一的儒家信仰,“信得良知”便是对这一儒家信仰的真实表达。所谓“信得良知”,亦可以说是一种儒家化的良知信仰或良知化的儒家信仰,正是基于这一信仰,阳明先生才汲汲于教人依良知而行,做一个心地光明、纯乎天理的人。
-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之学
儒家信仰
-
分类号
B248.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试论峡江书法名家彭聚星
- 17
-
-
作者
张爱民
-
机构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
-
出处
《荣宝斋》
2021年第10期152-163,共12页
-
文摘
彭聚星(一八五四—一九二二),字云伯,号绿筠庵居士,别号莲花峰樵云道人,四川云阳(今重庆云阳)人。一八八八年中举,十年后授国子监学正,后改任学录、学部主事。辛亥革命后载书回乡,以诗文、书画交朋会友,直至终老。一彭聚星的思想演化彭聚星为官期间正是中国社会处于最黑暗动荡最屈辱不堪的历史时期,政治腐朽,国势微弱,社会混乱,民不聊生。面对政权风雨飘摇、天下将变的局面,"深受国恩"的彭聚星把坚守儒家信仰与立场作为本分,把心系天下与勤勉为政看成是本职。
-
关键词
儒家信仰
重庆云阳
绿筠
国子监
书法名家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