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末儒家基督徒的天观重构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林乐昌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0,共9页
在明末天主教对儒家传统天观形成重大冲击的背景下,奉教儒者从思考自身问题出发,自觉反省儒学之得失,融会儒耶,重新诠释传统天观,从而建立起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畏天爱人"之学。"畏天",标示了一种独特的信仰祈向;&q... 在明末天主教对儒家传统天观形成重大冲击的背景下,奉教儒者从思考自身问题出发,自觉反省儒学之得失,融会儒耶,重新诠释传统天观,从而建立起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畏天爱人"之学。"畏天",标示了一种独特的信仰祈向;"爱人",则表明了一种对仁爱的全新理解。儒家基督徒对传统天观的重构,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宗法等级社会及其伦理道德的某些偏弊,其成果不仅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而且还有激发我们深度思考亟待解决的现代思想文化建设问题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基督 杨廷筠 王徵 天观 “畏天爱人”
下载PDF
儒学与宗教对话:以“儒家基督徒”为视角
2
作者 贾未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61,共5页
"儒家基督徒"特指明末清初以来服膺、实践儒家存在方式并认信基督为终极信仰的知识性个体。"儒家基督徒"具有其合理性存在的思想资源和儒学与基督教历史性对话的历史经验。关于"儒家基督徒"的论说为儒学... "儒家基督徒"特指明末清初以来服膺、实践儒家存在方式并认信基督为终极信仰的知识性个体。"儒家基督徒"具有其合理性存在的思想资源和儒学与基督教历史性对话的历史经验。关于"儒家基督徒"的论说为儒学与基督教对话提供了有趣而艰难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儒学 基督 基督 儒家基督徒” 宗教对话
下载PDF
试论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与儒家基督徒之学术交往——以马若瑟与刘凝为中心
3
作者 李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刘凝是清初江西的儒学家,天主教徒,宋元之际著名学者刘壎之后裔,编撰了17世纪中文天主教书籍序跋集《天学集解》。马若瑟是康熙年间来华传教士,耶稣会"中国索隐派"的重要代表,传教士中的汉学大家。马若瑟在江西传教时,与刘凝... 刘凝是清初江西的儒学家,天主教徒,宋元之际著名学者刘壎之后裔,编撰了17世纪中文天主教书籍序跋集《天学集解》。马若瑟是康熙年间来华传教士,耶稣会"中国索隐派"的重要代表,传教士中的汉学大家。马若瑟在江西传教时,与刘凝结下深厚友谊。刘凝在小学考据方面的治学风格影响了马若瑟对中国语言与经典的研究。通过考证刘凝与马若瑟的学术交往,重点分析两人在基督信仰、治学方法与经学研究几个方面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揭示出身处文化夹缝之中的儒家基督徒与来华传教士,如何诠释中国的文本和思想,弥合中西文化之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凝 马若瑟 儒家基督 来华传教士
下载PDF
民国人物印象:跨越东西方的儒家基督徒
4
作者 李聚刚 李云根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8期195-196,共2页
民国儒家基督徒群体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群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布于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基本都是当时社会各个领域的翘楚。这群人大多有良好的儒学基础,尽管后来选择受洗入教,但儒学教育还是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与人格。当中... 民国儒家基督徒群体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群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布于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基本都是当时社会各个领域的翘楚。这群人大多有良好的儒学基础,尽管后来选择受洗入教,但儒学教育还是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与人格。当中华民族陷入危机的时候,家国情怀在他们心中占据了上风,他们积极地投身于各种爱国运动和社会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儒家基督 会通
下载PDF
晚明儒家基督徒王徵研究的新创获——简评丁锐中著《王徵评传》
5
作者 林乐昌 《国际汉学》 CSSCI 2019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王徵(1571—1644),字良甫,号葵心,皈依天主教后取圣名斐理伯(Philippe),卒后学者私谥端节先生。他是陕西西安府泾阳县人。明天启壬戌(1622)登进士第,历任广平、扬州司理、山东按察司佥事兼辽海监军。王徵一生喜读'奇书',广交&#... 王徵(1571—1644),字良甫,号葵心,皈依天主教后取圣名斐理伯(Philippe),卒后学者私谥端节先生。他是陕西西安府泾阳县人。明天启壬戌(1622)登进士第,历任广平、扬州司理、山东按察司佥事兼辽海监军。王徵一生喜读'奇书',广交'奇人',善制'奇器',是晚明著名的思想家、科技发明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平经历 天主教 《王徵评传》 儒家基督
原文传递
回应“孔汉思难题”——以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的双重教籍及本土化实践作答
6
作者 冀倩茹 《基督宗教研究》 2022年第1期56-74,共19页
孔汉思在《中国宗教与基督教》一书的跋提出“文化双重身份”、“伦理双重身份”和“信仰双重身份”三个概念,认为在亚洲文化处境中,文化双重身份是可能的,伦理双重身份是必要的,但信仰双重身份不可能存在或被接受。对于多元宗教呈紧张... 孔汉思在《中国宗教与基督教》一书的跋提出“文化双重身份”、“伦理双重身份”和“信仰双重身份”三个概念,认为在亚洲文化处境中,文化双重身份是可能的,伦理双重身份是必要的,但信仰双重身份不可能存在或被接受。对于多元宗教呈紧张关系的现代世界来说,此现象的确可称为“孔汉思难题”。本文以16至17世纪明末清初基督教入华后产生的儒家基督徒的双重教籍现象及其本土化实践为例,尝试对“孔汉思难题”进行解答。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的宗教对话以及建构多重身份等实践表明:通过宗教间的深度学习及对自身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有可能超越孔汉思难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基督 双重教籍 宗教对话 孔汉思 基督教中国化
原文传递
比较先秦儒家与中世纪基督文化在死亡视野上的不同
7
作者 魏佳慧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68-70,共3页
死亡是人类自有生命意识起就会接触到的关键词,它伴随着人类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前行,而诞生于先秦时期的系统的儒家文化和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作为公认的、影响后世各自文化走向的源头,二者在对待人类终极问题上的思考与回答,无疑更... 死亡是人类自有生命意识起就会接触到的关键词,它伴随着人类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前行,而诞生于先秦时期的系统的儒家文化和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作为公认的、影响后世各自文化走向的源头,二者在对待人类终极问题上的思考与回答,无疑更具有深邃的启发性与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拟从死亡视野这一维度出发,通过对死亡与不朽、死亡的群体性与个体性,死亡的停止与勃发三个方面比较两家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回答,以期从这一角度获得对两种文化迥异性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中西比较 儒家基督
下载PDF
关学大儒王徵“畏天爱人”之学研究
8
作者 林乐昌 《地方文化研究》 2013年第6期21-32,共12页
晚明关中大儒王徵一生喜读"奇书",善制"奇器",堪称"奇人",是儒学思想家、西学思想家、科技发明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与著名的"天主教三柱石"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一起被合称为晚明"四... 晚明关中大儒王徵一生喜读"奇书",善制"奇器",堪称"奇人",是儒学思想家、西学思想家、科技发明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与著名的"天主教三柱石"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一起被合称为晚明"四贤"。王徵一生经历跌宕起伏,制器趣味、从政经历和宗教生活是贯穿于他一生各主要阶段的三条基本线索。王徵著述丰赡,今有《王徵全集》二十二卷行世。"畏天爱人",既是王徵宗教信仰的根基和道德规范的准则,也是王徵经世实践的尺度,又是贯穿其学术思想的主线。有理由认为,作为王徵"资心"之学精髓的"畏天爱人"思想,正是他全部著作及学说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徵 儒家基督 “畏天爱人” 关学 《王徵全集》
下载PDF
基督教中国化可能之精神内核:基督教儒家化
9
作者 田童心 《金陵神学志》 2017年第4期80-106,共27页
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多条河流的,但是,作光作盐的基督期望和传福音的大使命,都要求所有基督徒必须采取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故而佛道的整体出世性倾向就不足以令基督徒过多亲近。而发源于上古一直未曾中断的数千年儒学具有中国文化的最高... 中国传统文化是有多条河流的,但是,作光作盐的基督期望和传福音的大使命,都要求所有基督徒必须采取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故而佛道的整体出世性倾向就不足以令基督徒过多亲近。而发源于上古一直未曾中断的数千年儒学具有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性,具有积极入世的精神倾向,存在着大量可以和基督信仰相呼应的具有普世价值的宝贵文化内涵。'基督教儒家化'这个概念不是外在形式上或体制上的耶儒混合,而只可能是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批判性比较和批判性融合。'基督教儒家化'决不是基督教被儒家化掉而是耶儒两家在批判性的对话和融合的基础上在追求真理的大方向上的共同更新。对于耶儒两家它是双向批判,最后凝结的一定是两家的精华而非糟粕。以'基督教儒家化'为精神方向的基督教中国化,特别是神学思想的中国化,其存在和展开的最根本理由就在于西方传统主流神学内部具有严重问题。追求'内圣外王'的中国儒家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启发性地帮助解决基督教中国化所面临的很多神学思想难题。'基督教儒家化'对于基督徒而言最主要的内涵就是借助于儒学的真理性文化内涵来追求基督真理、解读基督真理、传播基督真理。这不仅包含'怎么传'的问题,也包含'传什么'的问题。'基督教儒家化'的关注点并非是复古好古的回头看,而是指向现实和未来的传福音事业,尤其是神学思想上的'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中国化 基督儒家 耶儒 利玛窦 儒家基督徒神学
原文传递
Ezra Pound's Conversion to Confucianism 被引量:2
10
作者 TAN Xiao-cu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3期165-173,共9页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Pound's early discovery of Confucianism and his conversion to Confucianism. Pound's interest in Confucianism coincided with the time when Christianity, already "contaminated" by "histori...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Pound's early discovery of Confucianism and his conversion to Confucianism. Pound's interest in Confucianism coincided with the time when Christianity, already "contaminated" by "historical diseases" in Pound's view, could not offer a valid vision by which to guide the spiritual life, resulting in losing self in a modem society. Pound discovers three main deficiencies of Christianity: lack of respect for individuality, the decline of ethics, and open attack upon nature, which could not provide solutions to Western problems. Pound turned to Confucianism to search the existence of modem man in the face of society, and nature, which results in Pound's Confucian medicine to cure Western moral obtus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a Pound CONFUCIANISM CHRISTIANITY CONVERSION
下载PDF
Ch'en Tu-hsiu: A Powerful Voice for Modern China
11
作者 Kenneth Lee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10期1365-1370,共6页
Ch'en Tu-hsiu (1879-1942), co-founder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was one of the major intellectual figures who strongly advocated anti-Confucianism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1919 on the basis t... Ch'en Tu-hsiu (1879-1942), co-founder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was one of the major intellectual figures who strongly advocated anti-Confucianism duri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1919 on the basis that in order for China to survive in the modem world, it wa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reject the totally outdated tradi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adopt wholeheartedly Western methods and ideas, such as individualism and even Christianity. While the hard-line conservatives viewed that the way to reform China was in upholding Confucianism as unifying factor, Ch'en viewed Confucianism as a formless philosophy that kept China back from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n Tu-hsiu Chen Duxiu Chen Qingtong Zongfu Shi'a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下载PDF
论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对儒家还报原则的批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丽琴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20,共7页
在英译《中国经典》中,理雅各曾先后两次论及孔子的伦理观念远不及基督教的标准的问题,其立论的重要依据,就是孔子在《论语·宪问》章对"以德报怨"的回避及对"以直报怨"的肯定。在此,我们以理雅各英译《中国经... 在英译《中国经典》中,理雅各曾先后两次论及孔子的伦理观念远不及基督教的标准的问题,其立论的重要依据,就是孔子在《论语·宪问》章对"以德报怨"的回避及对"以直报怨"的肯定。在此,我们以理雅各英译《中国经典》对于儒家的还报原则的批评为线索,辨析基督教与儒家在"以德报怨"和血属复仇等问题上的不同观念,以及双方对于仇怨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等问题,并尝试透过德国神学家蒂里希对于"公正"的不同层次的界定,厘清这两大传统在同样以"公平正直(justice)"为根基的前提下,二者的还报原则之所以产生分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雅各 儒家基督 还报原则 比例性公正 创造性公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