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使命和方法 |
彭永捷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2
|
西方社群主义与儒家政治哲学 |
张再林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3
|
王船山对儒家政治哲学的反思与重建——以“理一分殊”重释《大学》“明德与新民”关系 |
孙钦香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4
|
反思“国民性”:儒家政治哲学与“国民性”论题的产生 |
韩明港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5
|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架构及其理论特征 |
李友广
|
《中原文化研究》
|
2021 |
2
|
|
6
|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多重进路 |
朱承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08 |
0 |
|
7
|
中国正义论:儒家政治哲学复兴的新向度 |
张新
|
《当代儒学》
|
2017 |
0 |
|
8
|
儒家政治哲学的活水源头——论民本原则的价值性及其普适意义 |
蒋孝军
|
《当代儒学》
|
2017 |
0 |
|
9
|
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的公共性优先价值序列论 |
赵滕
王浦劬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0
|
论孙中山晚年对西方社会哲学的批判与对儒家政治哲学的褒扬 |
姜义华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8
|
|
11
|
康有为与儒家政治哲学的重构——青年学者蒋孝军新著《“群”与“独”:个体性问题——康有为政治儒学研究》研讨会 |
无
刘增光
蒋孝军
陆胤
王堃
干春松
|
《当代儒学》
|
2016 |
0 |
|
12
|
论儒家政治哲学的制度之维——以封建郡县之辨为中心 |
陈佩辉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3
|
论当代儒家政治哲学中的“综合儒家” |
安靖如
黄玉顺
|
《当代儒学》
|
2015 |
0 |
|
14
|
国民政治儒学——论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转型 |
郑东东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5
|
论“道德的政治”--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 |
陈来
|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9
|
|
16
|
贤能政治:儒家政治哲学的一个面向——以《荀子》的论述为例 |
干春松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17
|
晚清“翼教”思想与儒家政治哲学——以《朱蓉生侍御答康有为第一书》为中心 |
王进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8
|
儒家政治哲学的人格指向——以君子人格为例 |
朱承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9
|
儒家政治哲学当中的“情之本体”——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谈起 |
刘悦笛
|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20
|
古今断裂与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转折——以汉宋对《论语》“温故而知新”的诠释分歧为中心 |
王进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