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教育本土实践的审思——儒家正义观的视角
1
作者 周龙婵 柳谦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融合教育是正义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旨在实现残疾儿童的教育正义。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独特正义观和价值实现的方式,并进而影响着本土的融合教育实践。儒家正义观以性善论为人性基础,“仁”、“礼”和“义”为主要特征,其体现出的平... 融合教育是正义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旨在实现残疾儿童的教育正义。中国有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独特正义观和价值实现的方式,并进而影响着本土的融合教育实践。儒家正义观以性善论为人性基础,“仁”、“礼”和“义”为主要特征,其体现出的平等、仁爱、差异和公共善,与融合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的融合教育实践,表现为:内在道德对外在制度的遮蔽,差序等级对权利观念的消解,实质正义与绝对正义的矛盾。我们应该以现代理念对儒家正义观进行重新诠释和阐扬,发扬“以人为本”的仁爱观,将公民道德注入“礼”的秩序之中,注重法治与“义”之间的互补与平衡,促进融合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正义 融合教育 随班就读 本土实践
下载PDF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道路”问题的儒家正义论思考
2
作者 黄玉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3-52,共10页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本义是指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第一种历史形态即原始社会。因此,“亚细亚生产方式”并不是一种特殊主义的叙事,而是普遍主义的叙事;不是一个共时性概念,而是一个历时性概念。就其普遍性而论,作为归纳诸多...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本义是指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第一种历史形态即原始社会。因此,“亚细亚生产方式”并不是一种特殊主义的叙事,而是普遍主义的叙事;不是一个共时性概念,而是一个历时性概念。就其普遍性而论,作为归纳诸多不同民族历史的一种抽象,“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与“专制”的结合,它与中国历史的实际情况不可能、也不应当简单对应,既不能简单对应于“周秦之变”以前的封建制度,也不能简单对应于“周秦之变”以后的帝制。就其历时性而论,“亚细亚生产方式”既然是人类社会的原始形态,就不应当、也不可能是人类社会的现代形态和未来形态。根据儒家正义论的原理,寻求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不可能、也不应当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普遍性 历时性 中国道路 儒家正义
下载PDF
蕴涵在仁义中的儒家正义原则之落实--论儒家正义原则中的均、和与安 被引量:2
3
作者 成中英 刘思言(译) 石永之(校对)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0,共6页
本文旨在阐明,心理学自我主义意义上的自利原则如何与公平正义原则进行调和,以达到使之正当合理,并由其合理性而受到保护的目的。此项任务可由两个途径实现:如亚当·斯密所想,让道德参与到开放市场的竞争和革新中;如孔子所示,让公... 本文旨在阐明,心理学自我主义意义上的自利原则如何与公平正义原则进行调和,以达到使之正当合理,并由其合理性而受到保护的目的。此项任务可由两个途径实现:如亚当·斯密所想,让道德参与到开放市场的竞争和革新中;如孔子所示,让公平正义对自利进行某种形式的转化。本文通过《论语》中儒家仁义原则对社会和、均、安问题的处理来说明孔子之路的可能性,最终制定九条公平正义原则,它涵盖了儒家仁的原则与义的原则,也即宽容的一方面和自制的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正义
原文传递
比较视野下的正义观念
4
作者 李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正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观念。合作、应得、需求和平等是当代正义观念的一些关键元素。而儒家的正义观念强调的仁、义和礼围绕民本的政府构建了独特的正义理论。当代正义观念的研究面临着价值的一元论、多元论和相对主义的争... 正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观念。合作、应得、需求和平等是当代正义观念的一些关键元素。而儒家的正义观念强调的仁、义和礼围绕民本的政府构建了独特的正义理论。当代正义观念的研究面临着价值的一元论、多元论和相对主义的争锋。同时,一种合理的正义观念需要识别出正义感的时代性和经验性。而建立在正义感基础之上的这种正义观念并不是相对主义的,而是多元主义的。与这个时代的正义感相冲突的价值不应该被纳入相应的价值序列中。在多元论的语境中,当代正义感要求承诺平等与权利等核心的价值。因为当代正义感的时代性和经验性,所以儒家正义论中的仁爱、义和优良政府等观念需要兼容这些核心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的元素 正义的背景 价值多元论 儒家正义
下载PDF
《水浒传》中的佛教正义观
5
作者 付开镜 《新余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9-73,共5页
《水浒传》中的佛教正义思想集中在鲁智深这位正面英雄形象之中。鲁智深身上所拥有的正义精神代表着《水浒传》的核心价值观念。《水浒传》中为非作歹的僧侣无缘成佛,并受到应有的惩治。《水浒传》中的佛教正义观之所以深受世人所爱,在... 《水浒传》中的佛教正义思想集中在鲁智深这位正面英雄形象之中。鲁智深身上所拥有的正义精神代表着《水浒传》的核心价值观念。《水浒传》中为非作歹的僧侣无缘成佛,并受到应有的惩治。《水浒传》中的佛教正义观之所以深受世人所爱,在于佛教正义观在很大程度上与儒家正义观相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佛教正义 鲁智深 儒家正义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的代际公平问题——从儒家伦理的视角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珏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8-105,共8页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障领域的代际公平问题愈加凸显。通过与自由主义代际公平理论的对比研究,本文表明至少在中国当代语境下,孝道仍然是养老资源代际分配的一个重要道德依据和价值基础。对以孝道为基础的代际契约的重视...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障领域的代际公平问题愈加凸显。通过与自由主义代际公平理论的对比研究,本文表明至少在中国当代语境下,孝道仍然是养老资源代际分配的一个重要道德依据和价值基础。对以孝道为基础的代际契约的重视,不仅给解决中国语境下养老领域代际公平问题提供了一种超越自由主义的理论视野,而且提供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制度资源。本文尝试从儒家家庭本位的社会正义观出发,通过重构传统伦理资源,探索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以应对老龄化背景下的代际公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制度 代际公平 家庭 孝道 儒家正义
下载PDF
汉承秦制:为法立经与中国自有制度的形成 被引量:3
7
作者 贺海仁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汉承秦制在中国法制史上是一个历史事实,也是中国古代学者创造的制度性概念。汉承秦制能指的是秦法制、秦政体和秦国体,其所指是作为国家制度的历史合法性。汉承秦制历史实践以“承秦”方式出现,其“表达”则以“反秦”的面貌存立,产生... 汉承秦制在中国法制史上是一个历史事实,也是中国古代学者创造的制度性概念。汉承秦制能指的是秦法制、秦政体和秦国体,其所指是作为国家制度的历史合法性。汉承秦制历史实践以“承秦”方式出现,其“表达”则以“反秦”的面貌存立,产生了秦法悖论现象。通过对“承”“造”“捃摭”“新语”“法经”等词语做出法语义学解读,揭示汉承秦制的复合法渊属性。以法为经是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者提升法律地位的立法活动,经历了铸刑鼎、尊法为经和改法为律等三种形态。秦制止于秦法,秦法之上无法。汉朝并非原原本本承袭秦制,而是通过“造《新语》”“高《春秋》”等立法活动,在国家法律规范体系中增添秦制应有而未有的儒家教义。引经入法赋予儒家经义在法律规范体系中的法律原则的功能,使儒家经义不再是法外之法,确立了中国古代法治体系内部法上之法的地位。汉家制度改变了以法为经的纯任法实践,完成了儒法共治的国家综合治理方案,确立了中国自有制度多源一体的制度框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承秦制 新语 儒家正义 引经入法 法上之法 自有制度
下载PDF
自由主义平等医疗适合中国社会吗?——评《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
8
作者 王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4年第12期1391-1394,共4页
范瑞平是中国较早指出自由主义平等医疗思想内在困难的学者,并在批评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儒家的替代方案,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突破自由主义框架的限制,重构儒家伦理资源,需要从根底上设想另外一种以家庭责任为基底,以相互支撑与... 范瑞平是中国较早指出自由主义平等医疗思想内在困难的学者,并在批评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儒家的替代方案,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突破自由主义框架的限制,重构儒家伦理资源,需要从根底上设想另外一种以家庭责任为基底,以相互支撑与相互照料的网络为共同善的正义社会秩序。立足《当代医疗与儒家思想》一书,以自由主义平等医疗理念为对照,重点讨论了儒家社会正义论视域下的平等医疗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效应,探讨了将一种儒家价值观转变为现实制度政策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医疗 儒家正义 家庭本位 医疗保障制度
下载PDF
我们时代的问题与儒家的正义论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玉顺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21,共5页
我们面临着的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社会转型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激变、旧的规范和制度的解体,以及种种混乱。在重建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儒家的正义论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本应起到作用,却因人们的一些误解而受到阻碍,如认为儒家之礼不可变,... 我们面临着的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社会转型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激变、旧的规范和制度的解体,以及种种混乱。在重建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儒家的正义论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本应起到作用,却因人们的一些误解而受到阻碍,如认为儒家之礼不可变,儒家之仁爱只是一种差等之爱,等等。儒家的正义论与西方的正义论有共同之处,亦有自己的独特看法,这体现在儒家有两条正义原则:正当性原则;适宜性原则。面对"礼崩乐坏"的世界上所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价值问题,得以正本清源的儒家理应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儒家正义 正当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