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培养的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春秀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应确立以儒家"仁爱"原则作为网络生存的根本道德信念。提高网络道德认识,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形成鲜明的网络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具... 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应确立以儒家"仁爱"原则作为网络生存的根本道德信念。提高网络道德认识,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形成鲜明的网络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道德修养 网络道德人格 大学生 培养
下载PDF
儒家道德修养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迟成勇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儒家道德修养论强调个体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倡内省、内讼、慎独、居敬穷理、省察克治和躬行实践的修养方法,以及内圣外王的修养境界等,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批判地继承儒家道德修养论的合理因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儒家道德修养论强调个体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倡内省、内讼、慎独、居敬穷理、省察克治和躬行实践的修养方法,以及内圣外王的修养境界等,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批判地继承儒家道德修养论的合理因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和方法论借鉴:提倡德性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转化为全民的德性;注重知行结合,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为;树立先进价值典范,引导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德性养成 知行结合 先进价值典范
下载PDF
儒家道德修养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途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云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3期103-104,共2页
将儒家道德修养论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效果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则要向学生讲清楚儒家道德修养的现代意义与价值、基本内容与方法、途径等。
关键词 儒家道德修养 思修课程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下载PDF
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启示
4
作者 徐利颖 杨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20-221,共2页
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应确立以儒家道德信念为根本,提高大学生道德认识,规范其道德行为,形成鲜明的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儒家道德修养理论 大学生 人格 启示
下载PDF
孔颜乐处——儒家道德修养境界
5
作者 张晓琼 《华夏文化》 2009年第3期61-61,60,共2页
关键词 儒家道德修养 孔颜乐处 孔子 乐道
下载PDF
儒家“自性”道德修养理论对现代公民社会建设的价值
6
作者 李祥永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建设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不仅需要进行制度设计和建设,更需要进行公民道德建设,需要挖掘和发挥儒家人学思想中的"自性"道德修养理论的现代价值,呵护公民道德品质的自我生成,培养现代公民的生命共同体意识、责任意识和慎独能力。
关键词 儒家道德修养理论 自性 他性 现代公民社会
下载PDF
儒家道德自我修养的理想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
7
作者 张兵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儒家道德修养完善的理 想境界,其中深刻地包含了“仁”与 “礼”的丰富内涵及辨证关系。“从心所欲”强调“仁心”是实现道德完善的本体论基础; “不逾矩”强调礼是道德完善的外在规范。只有二者得到完美结合,...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儒家道德修养完善的理 想境界,其中深刻地包含了“仁”与 “礼”的丰富内涵及辨证关系。“从心所欲”强调“仁心”是实现道德完善的本体论基础; “不逾矩”强调礼是道德完善的外在规范。只有二者得到完美结合,才能达至道德修养的理 想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孜孜不倦的“学”来求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道德修养
下载PDF
他救与自救——基督教的人性论和救赎论与儒家文化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之对比
8
作者 汤士文 《金陵神学志》 2011年第1期101-120,共20页
人性论是基督教救赎论和儒家文化的道德修养论的理论基础。对人性论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带来对救赎论和道德修养论的不同理解。本文试图从人性论的角度来对基督教的救赎论和儒家文化的道德修养论作一番对比从而找出两者的差异,并指出基督... 人性论是基督教救赎论和儒家文化的道德修养论的理论基础。对人性论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带来对救赎论和道德修养论的不同理解。本文试图从人性论的角度来对基督教的救赎论和儒家文化的道德修养论作一番对比从而找出两者的差异,并指出基督教的人性论和救赎论对于儒家文化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以及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应有的贡献。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首先是阐述基督教的人性论和救赎论;其次是分析儒家文化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最后是将二者加以对比,指出两者的差异,并说明基督教的人性论和救赎论对于儒家文化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以及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的人性论和救赎论 儒家文化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
原文传递
论曾参的儒学思想及其成就
9
作者 任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3-96,共4页
曾参是孔子弟子 ,后成为圣人级的儒学大师。他对儒学的主要贡献 :一是对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提炼 ,二是对儒家“孝论”的创造性发展。曾参读书时天分不高 ,孔子说过“参也鲁” ,但曾参老实做人 ,刻苦学习 ,努力实践 ,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 曾参是孔子弟子 ,后成为圣人级的儒学大师。他对儒学的主要贡献 :一是对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提炼 ,二是对儒家“孝论”的创造性发展。曾参读书时天分不高 ,孔子说过“参也鲁” ,但曾参老实做人 ,刻苦学习 ,努力实践 ,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参 孝论 儒学思想 儒家道德修养
下载PDF
“仁”·与·“讱”
10
作者 张法魁 《道德与文明》 1983年第2期32-32,共1页
众所周知,“仁”是古代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春秋时代的许多著名人物,如管仲、子产、晏婴等,孔子都只肯定他们各自的长处,而不认为他们已经达到“仁”的境界。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仁”的含义,孔子说:“仁者其言也... 众所周知,“仁”是古代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春秋时代的许多著名人物,如管仲、子产、晏婴等,孔子都只肯定他们各自的长处,而不认为他们已经达到“仁”的境界。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仁”的含义,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訒。”(《论语·颜渊》)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说话谨慎,不轻率地发议论。这样看来,似乎“仁”的含义又极其寻常了。所以连司马牛也奇怪地追问道:“其言也訒,斯谓之仁矣乎?”孔子回答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说话时首先考虑到实践,考虑到实践就必须认真,不能敷衍凑合,这样,他说话怎么会不谨慎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人物 孔子 儒家道德修养 春秋时代 最高标准 仁德 仁者 管仲 晏婴 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