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为”与“无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庖丁解牛〉联读》课例品鉴
1
作者 张鹏(执教) 程淑贞(观察)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5期51-54,共4页
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出发,探讨孔子“吾与点也”的原因,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及发散思维。大胆质疑教材注释,激活学生思维,探讨“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不同含义。在理解曾皙人... 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出发,探讨孔子“吾与点也”的原因,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及发散思维。大胆质疑教材注释,激活学生思维,探讨“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不同含义。在理解曾皙人生志向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体会儒、道思想的不同特点,把握先贤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洞察,深刻理解百家争鸣,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热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之光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儒道思想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