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看到儿童与成人世界的“次元壁”——共读《莎莉,离水远一点》
1
作者 孙意 《早期教育(家教·绘本阅读)》 2024年第5期10-13,共4页
去沙滩度假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莎莉计划开始一场刺激的冒险,去闯荡大海,去挑战海盗,去发现宝藏。她和一只沙滩上的小狗不谋而合,而且对于航海冒险已经迫不及待了。但是……爸爸好像并没什么兴趣,保持着沉默,埋头于报纸中;妈妈一直... 去沙滩度假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莎莉计划开始一场刺激的冒险,去闯荡大海,去挑战海盗,去发现宝藏。她和一只沙滩上的小狗不谋而合,而且对于航海冒险已经迫不及待了。但是……爸爸好像并没什么兴趣,保持着沉默,埋头于报纸中;妈妈一直在给出各种叮嘱、发出各样指令,告诉她去找朋友、不要弄脏新鞋、还要“离水远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读 儿童与成人 沙滩 报纸 兴趣 冒险
下载PDF
试论儿童与成人的外语学习优势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慧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7,共2页
儿童与成人外语学习的优势和局限是相对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儿童和成人外语学习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双方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借鉴,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儿童与成人外语学习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 外语学习 儿童与成人 优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让儿童与成人互生共进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爱琴 《教育家》 2021年第41期21-22,共2页
1960年,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在《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中提出,所谓儿童意识,就是儿童特殊性意识。这种特殊性从本质上把儿童和成人区分开来。也就是说,儿童意识是人们对儿童觉知的程度和水平,是能否"... 1960年,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在《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中提出,所谓儿童意识,就是儿童特殊性意识。这种特殊性从本质上把儿童和成人区分开来。也就是说,儿童意识是人们对儿童觉知的程度和水平,是能否"意识"到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存在的思想和观念。在整个20世纪,对儿童的研究和认识,包括儿童学运动的兴起,有力推动了儿童意识的理论化和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文化 儿童文化 儿童与成人 尊重儿童 儿童
下载PDF
儿童与成人精神分裂症46例临床对照研究
4
作者 白雪光 徐顺生 +2 位作者 王小平 吴建红 童峰 《中国民康医学》 1997年第3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分裂症 临床对照 儿童与成人 儿童精神障碍 精神症状 年幼儿童 精神科 发病诱因 北京医科大学 诊断标准
下载PDF
学前儿童与成人交往的发展——М.И利西娜的个体交往发生论简介 被引量:5
5
作者 冯晓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5-92,共8页
苏联心理学一贯认为,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是掌握人类世代积累下来的文化历史经验的结果。人类的这些宝贵经验往往具体化在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之中,但其内容并不能从它的物质形式中直接输出,每一代新人只有在人类知识的活载体——成人... 苏联心理学一贯认为,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是掌握人类世代积累下来的文化历史经验的结果。人类的这些宝贵经验往往具体化在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之中,但其内容并不能从它的物质形式中直接输出,每一代新人只有在人类知识的活载体——成人的帮助下才能掌握它。因此,与成人的交往是儿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然而,儿童为什么要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与成人 个性性 学前儿童 交往形式 交往动机 发生论 交往活动 实物操作 主导动机 活动性
下载PDF
儿童与成人共享模式下的儿童类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璐 《城市建筑》 2016年第30期2-3,共2页
成人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与其长期共同存在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类建筑中室内空间的共享方式.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儿童类建筑中儿童与成人的共享空间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案例,总结归纳出了儿童类建筑中的共享互动模式及设计策略... 成人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与其长期共同存在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类建筑中室内空间的共享方式.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儿童类建筑中儿童与成人的共享空间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案例,总结归纳出了儿童类建筑中的共享互动模式及设计策略,旨在对儿童类建筑室内空间设计起到借鉴与参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与成人 儿童类建筑 共享 室内空间
下载PDF
儿童与成人对立的童心性探究
7
作者 赵秋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2期76-77,共2页
英国童话小说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主要生平事迹与法国现代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十分相似,且在童话作品观念上也有重要的共同之处,皆呈现了儿童与成人的矛盾冲突,呼唤成人世界最纯真的童心回归。本文将从童心角度出发,探讨儿童与成... 英国童话小说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主要生平事迹与法国现代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十分相似,且在童话作品观念上也有重要的共同之处,皆呈现了儿童与成人的矛盾冲突,呼唤成人世界最纯真的童心回归。本文将从童心角度出发,探讨儿童与成人对立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德·达尔 圣·埃克絮佩里 童心 儿童与成人 建议
下载PDF
论儿童与成人学习英语间的相互对比及教学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小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398-398,共1页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的重要性,所以学习英语人群的年龄跨度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讨论了儿童与成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的相互对比,并提出英语教学上的策略,为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 儿童与成人 对比研究 教学策略
下载PDF
汉语母语儿童和成人视听双通道英语语音知觉的训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燕芳 董奇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8,共7页
本研究通过前测-训练-后测的实验程序,对22名五年级小学生和2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不同测查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可塑性情况进行了考察和比较。两个年龄阶段被试在前后测中均接受纯听、视听一致、视听不一致和纯视条件下的测查... 本研究通过前测-训练-后测的实验程序,对22名五年级小学生和2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不同测查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可塑性情况进行了考察和比较。两个年龄阶段被试在前后测中均接受纯听、视听一致、视听不一致和纯视条件下的测查,训练时两个年龄阶段被试中分别有一半接受纯听训练,另一半接受视听训练,训练时间历时10天,每天30分钟左右。对训练效果的分析发现:(1)接受纯听和视听训练的五年级学生在纯视测查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提高率有显著差异,视听训练被试显著高于纯听训练被试,在其他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2)接受两种训练的大学生在所有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提高率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儿童表现出了更强的视听双通道语音知觉的可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Gurk效应 英语语音知觉 听觉训练 视听训练 儿童与成人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儿童与成人对比研究
10
作者 康宏庄 马菊珍 +1 位作者 秦兰芳 李冰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75-76,共2页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儿童与成人对比研究康宏庄,马菊珍,秦兰芳,李冰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作为慢性胃炎的相关病原体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1]。本文通过90例因腹痛或上腹不适的儿童,经血清作...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儿童与成人对比研究康宏庄,马菊珍,秦兰芳,李冰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作为慢性胃炎的相关病原体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1]。本文通过90例因腹痛或上腹不适的儿童,经血清作HPIgG(ELISA法)测定和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 儿童与成人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粘膜炎症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胃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幽门螺旋菌相关性 胃镜检查
原文传递
生态批评视域下汤素兰《笨狼的故事》中的儿童生存困境探析
11
作者 刘熙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9期28-30,共3页
汤素兰是湖南儿童文学的知名作家,在她的代表作《笨狼的故事》中透过“笨狼”这一儿童视角,将笔触落在生意盎然的自然书写与主人公周遭生存困境的呈现中,这不仅彰显出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诗意描绘与深层思考,还体现了她对当今儿童精神生... 汤素兰是湖南儿童文学的知名作家,在她的代表作《笨狼的故事》中透过“笨狼”这一儿童视角,将笔触落在生意盎然的自然书写与主人公周遭生存困境的呈现中,这不仅彰显出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诗意描绘与深层思考,还体现了她对当今儿童精神生态环境的直面刻画与理性关怀。目前学术界针对该作品的探究大部分以温情主题与童真稚趣为主,而较少地采用生态批评的角度去解析研读文本。因此本文拟从儿童与成人、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重维度出发对汤索兰的代表作品进行探讨研究,旨在探寻“笨狼妈妈”生命史里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生态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笨狼的故事》 儿童与成人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下载PDF
新媒体与都市儿童研究的国际论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晋 刘亭利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2,共8页
艾伦·普劳特在《童年的未来》中反对把儿童与成人二元对立,作者认为,童年的关系性不囿于童年或成年中的任何一方,而是指两者之间的关系。代际关系和生命历程通过他们与大量不同实体的依赖和关联来建构。很有必要跟踪这些被建立起... 艾伦·普劳特在《童年的未来》中反对把儿童与成人二元对立,作者认为,童年的关系性不囿于童年或成年中的任何一方,而是指两者之间的关系。代际关系和生命历程通过他们与大量不同实体的依赖和关联来建构。很有必要跟踪这些被建立起来的异质性网络结构。《童年之死》的作者大卫·帕金翰特别表述了对儿童与电子媒体之间关系的极端决定论的担忧,他既反对媒体对儿童具有解放或是启蒙的意义,也驳斥没有多样性研究就妄断儿童是媒体的受害者的看法。作者提出了很切实的观点:“试图以限制儿童接近媒体来保护儿童的努力注定会失败。相反,我们现在需要更密切地注意如何为儿童做准备,使他们具备应付这些经验的能力;而且在这么做的时候,我们需要停止单纯地依据他们所缺乏的性质来定义儿童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媒体 艾伦 网络结构 生命历程 普劳特 大卫 都市儿童 儿童与成人
下载PDF
儿童之爱:内涵、意义和培育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静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88-92,116,共6页
爱的本质在于付出和给予。儿童既是爱的被动接受者,也是爱的主动付出者。但在实际生活中,主动付出的儿童之爱常常被成人无意识的忽视。儿童之爱出自本能,源于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儿童之爱在教育中首要表现为对环境的爱和对成人的爱。儿... 爱的本质在于付出和给予。儿童既是爱的被动接受者,也是爱的主动付出者。但在实际生活中,主动付出的儿童之爱常常被成人无意识的忽视。儿童之爱出自本能,源于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儿童之爱在教育中首要表现为对环境的爱和对成人的爱。儿童之爱是儿童内在敏感性的源泉,影响儿童的自我实现;是儿童精神世界的表达,帮助成人了解儿童;更是成人的精神诉求,实现成人尊严的提升。儿童之爱的培育需要成人接受儿童的爱,尊重呵护儿童爱的天性,以爱育爱,实现成人与儿童的共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之爱 儿童精神 儿童与成人 培育
下载PDF
儿童之爱:内涵、意义和培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静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8年第1期42-48,共7页
爱的本质在于付出和给予。儿童既是爱的被动接受者,也是爱的主动付出者。但在实际生活中,主动付出的儿童之爱常常被成人无意识地忽视。儿童之爱出自本能,源于自然,是儿童的天性;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的爱和对成人的爱。儿童之爱是儿童... 爱的本质在于付出和给予。儿童既是爱的被动接受者,也是爱的主动付出者。但在实际生活中,主动付出的儿童之爱常常被成人无意识地忽视。儿童之爱出自本能,源于自然,是儿童的天性;主要表现为对环境的爱和对成人的爱。儿童之爱是儿童内在敏感性的源泉,影响儿童的自我实现;儿童之爱是儿童精神世界的表达,帮助成人了解儿童;儿童之爱更是成人的精神诉求,实现成人尊严的提升。儿童之爱的培育需要成人接受儿童的爱,尊重呵护儿童爱的天性;以爱育爱,实现成人与儿童的共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之爱 儿童精神 儿童与成人
下载PDF
电子媒介中的儿童生活世界——儿童生活世界现实困境之二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旭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20年第3期8-11,共4页
主动听取儿童的内心诉求,提供给儿童一种自然的、真实的生活典范,主动吸纳电子媒介中的有利因素,将其作为工具,去促成自然、真实生活中的互动和关系。对于电子媒介(形式与内容)的态度,以尼尔·波兹曼为代表的学者持有一种"恐惧... 主动听取儿童的内心诉求,提供给儿童一种自然的、真实的生活典范,主动吸纳电子媒介中的有利因素,将其作为工具,去促成自然、真实生活中的互动和关系。对于电子媒介(形式与内容)的态度,以尼尔·波兹曼为代表的学者持有一种"恐惧":从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开始,电子媒介逐渐消解了人们从中世纪之后逐渐建构起来的儿童概念,童年呈消逝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媒介 儿童生活世界 儿童与成人 现实困境
下载PDF
儿童权益在百姓的心中有多重——《儿童权利公约》公众调查报告 被引量:9
16
作者 郝卫江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8-43,共6页
一、有关情况说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妇女报》从1997年11月至1998年10月,联合进行《儿童权利公约》宣传系列活动,同时开展了“儿童权利调查”。调查采用一卷两行方式展开:即一种为通过报纸发行的问... 一、有关情况说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妇女报》从1997年11月至1998年10月,联合进行《儿童权利公约》宣传系列活动,同时开展了“儿童权利调查”。调查采用一卷两行方式展开:即一种为通过报纸发行的问卷方式,另一种是采取判断随机抽样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与成人 儿童权利公约》 中小学生 儿童 未成年人保护法 受教育的权利 身心健康 人格尊严 权益保护 学习成绩
下载PDF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体秀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0-53,共4页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他光辉战斗的一生中,无论从事教育工作,还是从事文学工作,都是为了“立人”而后“事举”,以实现“兴国”的目地。为了造就大批新战士,他特别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在实践中所形成的... 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他光辉战斗的一生中,无论从事教育工作,还是从事文学工作,都是为了“立人”而后“事举”,以实现“兴国”的目地。为了造就大批新战士,他特别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儿童教育观,不仅把儿童的成才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规律并创造了特点鲜明的儿童教育艺术,它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儿童教育和儿童教育研究,有着重大的启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教育观 《鲁迅全集》 孩子们 儿童与成人 心理特征 心理特点 无产阶级革命家 儿童读物 前途命运 儿童心理
下载PDF
樟树下的世界——论贺晓彤的儿童文学创作 被引量:1
18
作者 龙长吟 《创作与评论》 CSSCI 1997年第1期45-47,共3页
樟树下的世界———论贺晓彤的儿童文学创作龙长吟贺晓彤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都写在1982年—1992年的十年间。我今天之所以来重新评论她,是因为她作品中的艺术世界和主题指向对于今日的儿童和父母很有些教益。读贺晓彤的儿童小说... 樟树下的世界———论贺晓彤的儿童文学创作龙长吟贺晓彤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都写在1982年—1992年的十年间。我今天之所以来重新评论她,是因为她作品中的艺术世界和主题指向对于今日的儿童和父母很有些教益。读贺晓彤的儿童小说,我们怎么也忘不了那棵绿荫如盖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创作 儿童本位” 儿童小说 少年儿童 樟树 儿童文学作品 班主任 家庭婚姻 儿童与成人 心身健康
下载PDF
略论儿童和儿童文学的特质
19
作者 毛竹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45-48,共4页
本文认为儿童的现实生活时空表现为无限开放的特点,从而与理想的或幻想的生活联成一体。儿童不易觉察实用与游戏、目的性与非目的性、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界限。儿童文学是儿童身心在游戏精神中饱受陶冶的特殊场所。儿童对文学的接受是... 本文认为儿童的现实生活时空表现为无限开放的特点,从而与理想的或幻想的生活联成一体。儿童不易觉察实用与游戏、目的性与非目的性、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界限。儿童文学是儿童身心在游戏精神中饱受陶冶的特殊场所。儿童对文学的接受是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的,他们在有意无意、似懂非懂中获得儿童文化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与成人 儿童 成人文学 儿童文学创作 现实生活 时间观 游戏精神 中国儿童文学 成年人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教育是什么——兼议教育学与儿童学的关系
20
作者 刘晓东 《教育科学文摘》 2023年第3期3-4,共2页
教育与儿童的关系是由三对关系重叠而成教育与儿童的关系是由三对关系重叠而成的:(1)自然与社会(包括学校)的关系;(2)天性与文化(包括教育、课程)的关系;(3)儿童与成人(包括教师)的关系。20世纪以来复杂的时代背景以及政治话语体系的斗... 教育与儿童的关系是由三对关系重叠而成教育与儿童的关系是由三对关系重叠而成的:(1)自然与社会(包括学校)的关系;(2)天性与文化(包括教育、课程)的关系;(3)儿童与成人(包括教师)的关系。20世纪以来复杂的时代背景以及政治话语体系的斗争与变迁,致使许多学者认为在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中,自然是低级的、野蛮的,而社会是高级的、文明的;在天性与文化的关系中,天性是低级的、野蛮的,而文化是高级的、文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自然与社会 三对关系 儿童与成人 话语体系 天性 时代背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