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5篇文章
< 1 2 1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TREM-1、FCN3、IL-17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宋晓彤 时春明 +1 位作者 张艳 刘炜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1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纤维胶凝蛋白3(FCN3)、白介素-17(IL-17)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URT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8例rURTI患儿的临床资料,另选取100例...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纤维胶凝蛋白3(FCN3)、白介素-17(IL-17)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URT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8例rURTI患儿的临床资料,另选取10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sTREM-1、FCN3、IL-17水平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rURTI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REM-1、FCN3、IL-17对儿童rURTI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动吸烟、年抗生素应用次数≥3次及血清sTREM-1、IL-17水平升高是儿童rURT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 h及血清IgA、IgG、IgM、FCN3水平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TREM-1、FCN3、IL-17水平对儿童rURTI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794、0.790,P<0.01),且三项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988,P<0.01)。结论rURTI患儿血清sTREM-1、IL-17水平升高,而血清FCN3水平降低,三者均为儿童rURTI的影响因素,且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纤维胶凝蛋白3 白介素-17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血清PTX3、SOCS3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2
作者 齐圆圆 张静 +1 位作者 贾亚茹 范中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2524-2528,共5页
目的探究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URTIs)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在黄骅市人民医院就诊的rURTIs患儿132例作为研究组,依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分为轻度组7... 目的探究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URTIs)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在黄骅市人民医院就诊的rURTIs患儿132例作为研究组,依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分为轻度组75例、中度组43例、重度组14例。选取同时期在黄骅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PTX3、SOCS3、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rURTIs患儿中血清PTX3与SOCS3水平的相关性及二者与IL-6、TNF-α和CRP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URTIs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X3、SOCS3水平诊断rURTIs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PTX3、SOCS3、IL-6、TNF-α、CRP水平升高(P<0.05)。随着rURTIs病情越严重,血清PTX3、SOCS3水平越高(P<0.05)。rURTIs患儿血清中PTX3水平与SOCS3呈正相关(r=0.642,P<0.05),且rURTIs患儿血清中PTX3和SOCS3水平均与IL-6、TNF-α、CRP呈正相关(P<0.05)。血清PTX3、SOCS3、IL-6、TNF-α、CRP是影响rURTI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PTX3、SOCS3水平分别及二者联合诊断rURTI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33、0.833、0.914,二者联合诊断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Z二者联合-PTX3=2.607,Z_(二者联合-SOCS3)=2.679,P<0.05)。结论rURTIs患儿血清PTX3、SOCS3水平明显升高,二者水平呈正相关,二者联合可用于rURTIs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正五聚蛋白3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小儿复感灵”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5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范梅红 杨天骄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9期1301-1302,共2页
目的比较国家名老中医贾六金经验方"小儿复感灵"与西药阿奇霉素、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93例患儿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 目的比较国家名老中医贾六金经验方"小儿复感灵"与西药阿奇霉素、利巴韦林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93例患儿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判断条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给予"小儿复感灵"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阿奇霉素、利巴韦林治疗。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3 6,P>0.01),而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2 2,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5 9,P<0.01)。结论 "小儿复感灵"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不容易复发,不良反应少,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复感灵 阿奇霉素 利巴韦林 贾六金
下载PDF
匹多莫德防治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潘刚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及预防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解热抗炎、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试验组辅以匹多莫德治疗。随访3个月,...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及预防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解热抗炎、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试验组辅以匹多莫德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和预防方面疗效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短,随访期间复发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用于治疗和预防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将其作为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和预防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多莫德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17
5
作者 石强 张帆 郭辉荣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497-498,共2页
目的:分析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与诊治方法,以期达到最佳防治效果。方法:分析70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营养状况、家庭育儿方式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确定影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病因采取个体化治疗干... 目的:分析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与诊治方法,以期达到最佳防治效果。方法:分析70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营养状况、家庭育儿方式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确定影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病因采取个体化治疗干预。结果:706例确诊患儿中,生活习惯不良615例(87.1%);膳食结构不合理487例(68.9%);夏季过度使用空调523例(74%)。706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及健康教育后436例(61.7%)疾病治愈,反复发作减少。结论:有效户外运动(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 h)、合理膳食,学校内强调儿童卫生保健工作预防交叉感染,对减少儿童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有积极作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结合有效健康教育,可有效防治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 防治
下载PDF
社区干预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谢春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社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142例社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治疗及护理,门诊随诊。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 目的探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社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142例社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规治疗及护理,门诊随诊。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干预,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次数、就诊次数、病情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就诊平均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就诊花费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社区干预能有效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与就诊次数,可以减轻病情、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自身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干预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林少云 梁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4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4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综合疗法,包...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4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综合疗法,包括三伏灸、捏脊与玉屏风散颗粒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gG、IgA、IgM、补体C3、炎症细胞因子(包括IL-6、IL-8)、T总细胞(CD3+)、T辅助细胞(CD4+)和T抑制细胞(CD8+)水平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L-6、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IL-6、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细胞及亚群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天灸疗法 玉屏风散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和养阴清肺丸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36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陶勇 杨晓丽 《中医儿科杂志》 2008年第6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和养阴清肺丸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儿均采用六味地黄丸和养阴清肺丸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用3~4个疗程。结果治愈31例,显效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六味地黄丸与养阴清肺...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和养阴清肺丸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儿均采用六味地黄丸和养阴清肺丸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用3~4个疗程。结果治愈31例,显效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六味地黄丸与养阴清肺丸合用,肾、肺、肝、脾胃四阴并补,从根本上治疗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养阴清肺丸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恢复期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晶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3期2204-2205,共2页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指的是鼻、鼻咽、咽部等下呼吸道1年内发生7次以上感染的疾病,多见于小儿,与免疫功能缺陷、先天解剖因素、病原微生物感染及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的关系密切,其中约90%的患儿为感染病原微生物发病,导致患儿抵抗外界病原...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指的是鼻、鼻咽、咽部等下呼吸道1年内发生7次以上感染的疾病,多见于小儿,与免疫功能缺陷、先天解剖因素、病原微生物感染及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的关系密切,其中约90%的患儿为感染病原微生物发病,导致患儿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下降,而儿童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易反复感染[1]。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易并发心肌炎、哮喘和肾炎等直接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健康的疾病。为了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本研究选取76例患儿进行了如下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玉屏风颗粒 治疗不当 转移因子 疗效分析 儿童 病原微生物感染 免疫功能缺陷
下载PDF
防感灵用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张玉明 程少杰 黄志光 《临床肺科杂志》 1998年第2期63-63,共1页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病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已有文献报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有密切关系。因此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一般都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为出发点。常用的药...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病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已有文献报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有密切关系。因此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一般都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为出发点。常用的药物包括:干扰索、转移因子、丙种球蛋白、中草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治疗 临床观察 患儿 免疫功能低下 病儿 严重 正常 转移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青 梁宽 +2 位作者 胡梦娇 赵静利 罗婷婷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818-821,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并探讨期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并探讨期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匹多莫德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体液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同时记录两组患儿用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持续发热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喉肿痛消失时间、复发次数及发病时间分别为(1.92±0.56)d、(4.45±1.37)d、(2.76±0.73)d、(2.61±0.71)d、(1.85±0.61)次、(6.92±1.2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5±0.63)d、(6.61±0.98)d、(4.08±0.85)d、(3.97±0.78)d、(4.23±1.34)次、(7.58±1.3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IgG、IgA及IgM水平分别为(9.83±1.43)g/L、(1.89±0.41)g/L、(1.98±0.46)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41)g/L、(1.60±0.37)g/L、(1.73±0.42)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且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布地奈德 重组人干扰素Α1B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社区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玉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0期260-261,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标准的3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社区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两组均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1年中上呼吸道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标准的3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社区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两组均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1年中上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就诊次数及用药情况。结果随访1年,干预组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少于诊断标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社区综合干预
下载PDF
玉屏风散预防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秀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玉屏风散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玉屏风散颗粒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艳敏 黄明志 罗俊彪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01-403,407,共4页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颗粒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UR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4例入组患儿分成对照组、玉屏风组、转移因子组及联合治疗组,对照组10例,其他3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他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颗粒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URI)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4例入组患儿分成对照组、玉屏风组、转移因子组及联合治疗组,对照组10例,其他3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他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颗粒和/或转移因子胶囊治疗或联合治疗。比较各组患儿治疗期间各种症状、体征持续的时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Ig A、Ig G及Ig M水平,计数各组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转移因子组患儿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较玉屏风组短;联合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及肺内啰音持续时间均较玉屏风组、转移因子组短;转移因子组Ig A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联合治疗组治疗后Ig A、Ig G及Ig M水平明显高于玉屏风组和转移因子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最高,转移因子组最低,而联合治疗组较玉屏风组低。结论玉屏风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 转移因子 儿童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三伏灸配合捏脊法在防治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谌朝霞 郭维文 +3 位作者 夏令琼 李利容 韩春蕾 谭远霞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3年第11期3671-3672,共2页
[目的]探讨三伏灸配合捏脊法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按是否愿意接受中药三伏灸及捏脊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三伏灸及... [目的]探讨三伏灸配合捏脊法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按是否愿意接受中药三伏灸及捏脊法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三伏灸及捏脊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6.3%)。[结论]三伏灸结合捏脊法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三伏灸 捏脊法
下载PDF
社区综合干预在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中成 江雄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我社康中心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就诊的11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在我社康中心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就诊的11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再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社区综合干预,随访1年,综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年中上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就诊次数、用药情况及干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2%,高于对照组的85.5%(P〈0.05);研究组1年中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少于诊断标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就诊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儿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应用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增强体质,降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综合干预 儿童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OM85-BV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伴腺样体肥大的效果及对血清TNF-α、IL-6、sIL-2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于清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4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OM85-BV)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RTIs)伴腺样体肥大(AH)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OM85-BV)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RRTIs)伴腺样体肥大(AH)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RRTIs伴AH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OM85-BV治疗。比较两组上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腺样体厚度/鼻咽腔气道宽度(A/N)值,AH症状评分,疗效,血清TNF-α、IL-6、sIL-2R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A/N值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鼻塞、打鼾、张口呼吸、腺样体面容得分均减少较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sIL-2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85-BV治疗儿童RRTIs伴AH可减少再发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抑制腺样体增生肥大,减轻鼻塞、打鼾、张口呼吸、腺样体面容等症状体征,降低血清TNF-α、IL-6、sIL-2R水平,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85-BV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腺样体肥大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晴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A组同时口服维生素AD和脾氨肽,B组口... 目的研究分析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A组同时口服维生素AD和脾氨肽,B组口服维生素AD,C组为对照组(不进行脾氨肽或者维生素AD滴剂的口服),对比三组的疗效及发病次数。结果 A组有效率97.25%,B组有效率94.36%,C组的有效率仅为67.79%,由数据可知,A、B两组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5),经随访调查1年,使用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的A组发病次数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采用脾氨肽与维生素AD滴剂联合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让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该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脾氨肽 维生素AD 疗效 发作次数
下载PDF
葡萄糖酸锌片含服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文英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片含服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3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维生素C、匹多莫德、阿昔洛韦等药物进行常规的对症...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片含服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3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维生素C、匹多莫德、阿昔洛韦等药物进行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片含服。两组治疗后均获得6个月随访,对预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123,P=0.023)。治疗前两组血清锌浓度、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及感染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血清锌浓度明显升高,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单次感染持续时间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片辅助治疗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定,通过补充患儿微量元素、增强抵抗力的方式,起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 葡萄糖酸锌片 疗效
下载PDF
社区综合干预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泽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8期339-340,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的干预对儿童病毒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收治符合WHO标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32例,使用统计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由社区进行综合干预,包括对儿童进行教育和指导等,两组都进行1年随访。观察两组儿童的病毒... 目的:探讨社区的干预对儿童病毒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收治符合WHO标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32例,使用统计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由社区进行综合干预,包括对儿童进行教育和指导等,两组都进行1年随访。观察两组儿童的病毒感染的频率,以及生病情况。结果:随访1年,干预组儿童患病的次数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看病次数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使用药物情况明显差于干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作用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社区综合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