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地理学视角下的儿童户外游戏代际变迁——以北京什刹海地区为例
1
作者 汤湃 董楠楠 《风景园林》 2023年第S02期88-92,共5页
【目的】从儿童地理学视角探索日常户外游戏体验在当代儿童、父母以及祖父母三代人童年之间的变化。【方法】以北京什刹海区域为例,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3种数据收集方式,依据SPAT模型对不同年代儿童进行户外游戏的空... 【目的】从儿童地理学视角探索日常户外游戏体验在当代儿童、父母以及祖父母三代人童年之间的变化。【方法】以北京什刹海区域为例,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3种数据收集方式,依据SPAT模型对不同年代儿童进行户外游戏的空间、玩伴、内容和时间进行了记录和对比。【结果】发现儿童日常户外活动范围越来越小、进行户外游戏的伙伴越来越单一、户外游戏的种类越来越少、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短。造成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成环境急剧变化,尤其是户外公共活动场地锐减让儿童缺乏空间进行户外活动;在城市社会环境中,人口流动改变了传统社区的社交氛围,对儿童的户外活动造成负面影响。【结论】可为改善儿童户外游戏体验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地理学 儿童户外游戏 代际变化 SPAT模型 北京什刹海
下载PDF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基于儿童地理学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力力 李西彩 李杜娟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 2023年第1期8-12,共5页
西方儿童地理学旨在关注童年的地方经验和空间体验。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景观,在现实创设中以物质化、审美化和结构化为特征,背后隐藏着儿童空间话语的分化与隔离、儿童空间审美的冲突与矛盾、儿童空间实践的控制与规训等困境... 西方儿童地理学旨在关注童年的地方经验和空间体验。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景观,在现实创设中以物质化、审美化和结构化为特征,背后隐藏着儿童空间话语的分化与隔离、儿童空间审美的冲突与矛盾、儿童空间实践的控制与规训等困境。为此,实践者可以从尊重儿童的空间话语,倾听儿童的声音;增强儿童的地方体验,构建友好型的儿童空间;提升儿童的空间实践,凸显儿童的生活世界等方面来改善环境创设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环境创设 儿童地理学 空间
下载PDF
冲突与协商:西方儿童地理学的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淳 朱竑 《热带地理》 2015年第4期489-497,共9页
20世纪90年代之前,儿童群体在地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来自地理学学科内部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合力推动,地理学家开始关注童年的社会空间以及儿童的地方体验。《儿童地理学——玩耍·生活·学习》一书的诞生及专刊《C... 20世纪90年代之前,儿童群体在地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来自地理学学科内部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合力推动,地理学家开始关注童年的社会空间以及儿童的地方体验。《儿童地理学——玩耍·生活·学习》一书的诞生及专刊《Children’s Geographies》的创立,表明儿童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然形成并日渐壮大。文章追溯了儿童地理学诞生的学科背景,并通过对其专刊《Children’s Geographies》及地理界三大权威期刊自创刊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了西方儿童地理学的两大研究议题:1)童年的社会空间:公共空间、学校和家庭中成人的规训与儿童的抵抗;2)全球化背景下多样化的童年:流动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儿童地理学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地理学 社会空间 全球化 地方
下载PDF
西方儿童地理学的兴起:背景、代表人物、主题及启示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艳 边霞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28,共11页
西方儿童地理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属于新童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童年的社会空间与儿童的地方体验,关注与儿童相关的地方、场所、空间等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以儿童地理学领域的权威性期刊《Chi... 西方儿童地理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属于新童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童年的社会空间与儿童的地方体验,关注与儿童相关的地方、场所、空间等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以儿童地理学领域的权威性期刊《Children’s Geographies》为主要数据源样本期刊,以学前教育领域四种权威性期刊《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Child Development》《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中发表的与儿童地理学相关的文献为补充性数据源,绘制2008~2016年作者共被引网络图谱和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结果发现该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吉尔·瓦伦坦(Valentine Gill)、尼古拉·安思尔(Ansell Nicola)、莎拉·霍洛维(Holloway S.L.)、艾莉森·詹姆斯(James Allison)、皮娅·克瑞斯藤森(Christensen Pia)、休·马修斯(Matthews Hugh)、萨曼莎·庞芝(Punch Samantha)、特蕾西·斯凯腾(Skenlton Tracey)等学者。她们的研究视域相当广阔,从儿童的空间体验到空间协商,从发展中国家儿童的食品提供到移民儿童的社会认同,从家庭的养育实践到国家的养育政策,从具体研究方法的探索到研究伦理的审视。当前该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儿童公共空间的边缘化、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学校、移民或变迁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儿童的身体移动与环境体验、儿童研究的方法与伦理等。该研究领域成果提醒成人应关注儿童成长与生活的空间。由于儿童的发展是一种穿越时间、经由空间的变化过程,特殊的地方或场所是儿童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儿童研究与教育都应将儿童的私密空间、对儿童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或场所、儿童对家的理解与认知等纳入研究的视野,重视通过环境进行教育,并确保研究方法遵循相关的伦理准则,是"公平与尊重、协商而非强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地理学 新童年研究 儿童研究
下载PDF
儿童地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淳 肖润琦 +1 位作者 谷小容 吴乐慰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3-384,共12页
文章通过梳理在WOS(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谷歌学术、中国知网(CNKI)等平台筛选出的较高引用率、方法比较规范、与留守儿童主题相关性强的国内外文献159篇,从理论层面总结了儿童地理学研究的新转向:关注儿童与空间的关系,强调儿... 文章通过梳理在WOS(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谷歌学术、中国知网(CNKI)等平台筛选出的较高引用率、方法比较规范、与留守儿童主题相关性强的国内外文献159篇,从理论层面总结了儿童地理学研究的新转向:关注儿童与空间的关系,强调儿童在空间使用中的主体性,重视不同情境下儿童地理体验的差异性。并梳理了跨国迁移背景下留守儿童的3个研究主题:从空间视角探讨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实践;从主体性出发探讨儿童在迁移链中的体验;在童年的差异性基础上讨论本土儿童的问题。同时从问题视角和积极视角分析了国内城乡迁移背景下留守儿童的研究主题,指出因现有研究范式中的经验主义和成人中心主义而存在的局限性。尝试勾勒出符合中国情境的留守儿童研究新范式,提出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空间,留守儿童的能动性、异质性和多样性是国内留守儿童研究亟需关注的内容。呼吁学者采用历时和动态的研究设计,充分展现儿童如何理解、体验和应对复杂的流动背景下的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地理学 留守儿童 空间 主体性 城乡迁移 中国情境
下载PDF
西方儿童地理学:演进、观点、面向与启示 被引量:7
6
作者 郑素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51-65,共15页
近半个世纪来,旨在探寻“地方、空间与童年关系”、聚焦儿童生活经验的空间性的儿童地理学迅速发展,其演进可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1970—1980年代);自觉探索期(1990年代);成熟期(2000年至今)。他们反对抽象的“儿童”(the child),主张... 近半个世纪来,旨在探寻“地方、空间与童年关系”、聚焦儿童生活经验的空间性的儿童地理学迅速发展,其演进可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1970—1980年代);自觉探索期(1990年代);成熟期(2000年至今)。他们反对抽象的“儿童”(the child),主张在儿童地理学中只存在“多元童年”(multiple childhoods),认为“普遍儿童”(universal child)是无效的;社会空间边缘化是现代儿童的一个显著特征;童年的社会建构也是一种空间建构;儿童、童年总是嵌在地方中;儿童以与成人不同的方式“看”世界、体验世界,他们的空间使用、地方感、环境的情感亦不同于成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面向主要是:家庭与“家”(home)空间的研究;街头与一般公共空间儿童研究;儿童制度与教育空间研究;全球尺度(scale)儿童与童年研究。这些研究提醒我们不能脱离“地方”抽象理解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情感、儿童的需要;不能简单将地方或空间视为儿童成长的环境,儿童在各种尺度上积极参与塑造他们的社会、空间、地方的互动;积极倾听儿童对其生活空间、场所的看法;加强不同地方、空间下童年跨世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 空间 地方 儿童地理学
下载PDF
西方儿童地理学的发展阶段、研究视角及启示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艳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 2019年第3期2-7,共6页
在新童年社会学研究影响下,多学科兴起了童年研究的热潮,其中儿童地理学成为新近的学科,它从空间维度来思考儿童所在的空间,主要研究童年的社会空间与儿童的地方体验。其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早期地理学中的儿童研究初探,儿童作为专门... 在新童年社会学研究影响下,多学科兴起了童年研究的热潮,其中儿童地理学成为新近的学科,它从空间维度来思考儿童所在的空间,主要研究童年的社会空间与儿童的地方体验。其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早期地理学中的儿童研究初探,儿童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进入地理学家的视野,儿童地理学的确立。通过对儿童地理学发展历程的考察,发现当下的儿童地理学主要存在心理学、社会学与女性主义三个不同的视角,研究既关注儿童的空间体验,也关注童年的社会空间。儿童地理学不同视角的研究也对当下的儿童研究带来重要启示:它的兴起与发展弥补了以往童年研究中空间视角的缺失,拓展了儿童与童年的相关议题,丰富了儿童研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地理学 发展阶段 研究视角
下载PDF
社会空间视阈下儿童空间的研究——基于儿童地理学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悦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20年第4期48-51,共4页
20世纪90年代,西方儿童地理学的兴起使一直处于边缘的儿童空间研究开始得到了重视,其主要研究儿童生活的空间以及儿童对空间的体验等问题。文章通过儿童地理学角度深入社会空间,以探讨儿童空间的产生、范围、特征及价值等问题,以期有助... 20世纪90年代,西方儿童地理学的兴起使一直处于边缘的儿童空间研究开始得到了重视,其主要研究儿童生活的空间以及儿童对空间的体验等问题。文章通过儿童地理学角度深入社会空间,以探讨儿童空间的产生、范围、特征及价值等问题,以期有助于协调儿童和成人空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地理学 儿童空间 社会空间 权利
下载PDF
信息通信技术(ICT)在儿童地理学中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9
作者 陈祁琪 冯健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62,共16页
数字时代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为儿童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研究通过WoS(Web of Science)SSCI合集、Google Scholar等学术检索平台收集ICT与儿童地理学相关英文文献共89篇,并对ICT的研究... 数字时代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为儿童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研究通过WoS(Web of Science)SSCI合集、Google Scholar等学术检索平台收集ICT与儿童地理学相关英文文献共89篇,并对ICT的研究内涵进行梳理总结。从技术层面,归纳了ICT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变迁及在儿童地理学中的研究应用。同时通过构建宏观的“全球化—地方化”、中观的“家空间—学习空间—公共空间”、微观的“个人身份构建”的综述主体框架,以地理视角解读ICT与儿童群体的相关研究。最后打破以往儿童研究中物理性的独立、封闭的二元代际分界,介绍“真实—虚拟”、“私人—公共”的新争论,以新视角拓宽研究思路。指出如何引导未成年人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地融入数字化背景,富有创造力地使用数字化工具,健康地看待自身与技术的关系,将成为中国语境下新的儿童研究重点,并呼吁学界和社会各方应对于数字时代的儿童发展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ICT) 儿童地理学 空间 身份 数字化
原文传递
国外儿童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倩怡 段玉山 吴蓉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8,共12页
20世纪70至80年代,在地理学"空间转向"的背景下,国外儿童地理学研究兴起。2003年Children’s Geographies诞生,成为儿童地理学的旗帜性刊物,标志着儿童地理学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借助可视化工具,系统梳理国外儿童地理学研究的... 20世纪70至80年代,在地理学"空间转向"的背景下,国外儿童地理学研究兴起。2003年Children’s Geographies诞生,成为儿童地理学的旗帜性刊物,标志着儿童地理学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借助可视化工具,系统梳理国外儿童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研究热点以及研究方法。研究发现:(1)国外儿童地理学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以及研究所属区域都呈现高度集中性,欧美国家占据主导地位;(2)核心研究主题包括移民与流动身份、伦理与地区差异、教育与青年志向、童年与多元空间以及游戏与情感体验等;(3)亚洲儿童地理研究成为近期研究热点,聚焦于"跨国儿童移民"以及"亚洲青年教育及就业问题"两部分;(4)研究方法历经探索期、发展期、繁盛期以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时期的演进,技术手段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地理学 知识图谱分析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一块跳泥坑吧”:《小猪佩奇》对学龄前儿童地方感的建构
11
作者 韦心阳 黄旭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5-896,共12页
国内地方感的研究多以成年人为主体,忽略了人类从童年时期开始对环境的感知、体验、态度的变化。在新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下,以《小猪佩奇》为例,采用文本分析等方法,侧重儿童地方感的主要维度,尝试解析动画构建儿童地方感的机制。研究表明... 国内地方感的研究多以成年人为主体,忽略了人类从童年时期开始对环境的感知、体验、态度的变化。在新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下,以《小猪佩奇》为例,采用文本分析等方法,侧重儿童地方感的主要维度,尝试解析动画构建儿童地方感的机制。研究表明:动画通过主角与地方发生的交互体验,包括建成环境、自然联结、社会联结等,向学龄前儿童展示了家庭空间的“非控制”地方性、学校空间的“非规训”地方性;这些方面可以建构儿童对于地方的美感、熟悉感与归属感。因此,动画作为拓展儿童认知空间的“虚拟缓冲地带”,是培养其形成地方感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儿童地方感 儿童地理学 文本分析 动画 《小猪佩奇》
下载PDF
让儿童的声音在场:马赛克研究方法的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7
12
作者 倪海燕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 2020年第6期2-6,共5页
马赛克方法是在新童年社会学和儿童地理学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结合传统的观察法与参与式工具让儿童通过多种角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马赛克方法不是单一的操作框架,它蕴含着“儿童本位”理念、强调儿童研究能力与儿童行动力... 马赛克方法是在新童年社会学和儿童地理学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结合传统的观察法与参与式工具让儿童通过多种角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马赛克方法不是单一的操作框架,它蕴含着“儿童本位”理念、强调儿童研究能力与儿童行动力,正好契合儿童教育的本质。同时,马赛克方法也为当下儿童教育提供了诸多启示:研究中让儿童的声音在场,关注儿童的空间体验,重视营造倾听儿童的环境,从而促进成人对儿童观点和儿童生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赛克方法 儿童的声音 倾听 新童年社会学 儿童地理学
下载PDF
论童年的空间向度
13
作者 万崇悦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3,共9页
童年作为一个显性的时间概念,人们往往从时间的角度进行阐述。然而,空间中的童年更能大范围地打开儿童成长的生活面,是童年研究不可忽视的一环。从童年的不同空间形态出发,可以分为童年的身体空间、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身体空间是童年... 童年作为一个显性的时间概念,人们往往从时间的角度进行阐述。然而,空间中的童年更能大范围地打开儿童成长的生活面,是童年研究不可忽视的一环。从童年的不同空间形态出发,可以分为童年的身体空间、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身体空间是童年的纯然表达,物质空间是童年的重要载体,精神空间是童年的意向投射。近年来儿童地理学的兴起,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儿童不仅是空间的使用者,也是空间的筹划者、设计者,儿童不仅在运用空间,同时也在重塑与生产着空间。在此基础之上,童年的空间生产一方面代表儿童对自身空间的生产,另一方面则包含成人对生产童年空间的合作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地理学 儿童友好空间 童年研究
下载PDF
让生命在场:儿童教育的空间向度——兼论西方空间理论对儿童教育的观照 被引量:22
14
作者 彭辉 边霞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0,共6页
传统的儿童与童年研究受限于心理学、教育学的限制,偏重于以生物性或时间性为线索的研究范式,忽视了空间在儿童教育中的价值。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童年社会学和儿童地理学的兴起,空间在儿童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得以凸显。通过对社会... 传统的儿童与童年研究受限于心理学、教育学的限制,偏重于以生物性或时间性为线索的研究范式,忽视了空间在儿童教育中的价值。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童年社会学和儿童地理学的兴起,空间在儿童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得以凸显。通过对社会学、地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的空间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追溯空间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权利与秩序的隐喻、儿童与空间的和谐及个人空间的密码等方面阐述儿童教育的空间向度,剖析教育中儿童与空间的关系;从生命参与的角度提出儿童教育应让生命在场,实现儿童与成人的共同栖居,回归儿童教育之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地理学 儿童教育 空间 跨学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