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6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晓苏 丁华新 +4 位作者 肖波 张丽芳 张宁 杨欢 梁静慧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53-455,T003,共4页
目的 总结 4 2例儿童型 (I~III型 )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以探讨儿童型SMA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 4 2例做过肌活检的SMAI~III型病例 ,进行临床、肌肉病理学 (常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 )分析。结果... 目的 总结 4 2例儿童型 (I~III型 )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以探讨儿童型SMA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 4 2例做过肌活检的SMAI~III型病例 ,进行临床、肌肉病理学 (常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 )分析。结果 不同型SMA临床各有特点 ,主要是病情轻重和起病年龄有关。起病越早者 ,病情越重。肌活检显示SMAI型为大组分布的圆形萎缩肌纤维 ,而非角形纤维 ,呈不完全同型肌群化 ,常累及整个肌束 ;SMAII型少见大组萎缩肌纤维 ,同型肌群化突出 ;SMAIII型病理变化多样 ,以同型肌群化为主。结论临床表现结合肌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病理 临床表现 电图 活检 诊断
下载PDF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家系7例产前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祥东 史惠蓉 +2 位作者 张颖莹 王怀立 魏振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建立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CSMA)的特异性产前基因诊断平台。方法:通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首先对7例家系中的CSMA先证者进行基因诊断,并检测到其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t)第7、8外显子全部缺失... 目的:建立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CSMA)的特异性产前基因诊断平台。方法:通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首先对7例家系中的CSMA先证者进行基因诊断,并检测到其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t)第7、8外显子全部缺失,然后抽取孕妇羊水,盐析法提取羊水中的胎儿DNA,运用PCR-RFLP方法对胎儿SMNt基因第7、8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1例胎儿的SMNt基因第7、8外显子缺失,提示其为CSMA患者;其余6例胎儿均无SMNt基因第7、8外显子的缺失,提示为正常胎儿,且出生后检测为正常。结论:应用PCR-RFLP技术对有CSMA家族史的家系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CSMA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产前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
下载PDF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附10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颖莹 孔祥东 +1 位作者 史惠蓉 王怀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建立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特异性基因诊断平台。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0例临床诊断为SMA的患儿及15例正常个体的运动神经元存活(SMN)基因第7、第8号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10例SMA... 目的:建立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特异性基因诊断平台。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0例临床诊断为SMA的患儿及15例正常个体的运动神经元存活(SMN)基因第7、第8号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10例SMA患儿的SMN基因第7、第8外显子全部缺失,而15例正常个体均无SMN基因第7、第8外显子的缺失。结论:应用PCR-RFLP技术对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进行基因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SMA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儿童/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
4
作者 周柏林 余钟声 +1 位作者 水泉祥 尚世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58-160,共3页
目的 :建立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的特异性基因诊断。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 P)技术 ,对 1 1例临床诊断为 SMA的患儿及 2 1例正常儿童的运动神经元存活 (SMN)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 :1 1例 SMA患儿... 目的 :建立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的特异性基因诊断。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 P)技术 ,对 1 1例临床诊断为 SMA的患儿及 2 1例正常儿童的运动神经元存活 (SMN)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 :1 1例 SMA患儿的 SMN基因外显子 7均有缺失。 2 1例正常对照儿童均无 SMN基因外显子 7缺失。结论 :应用 PCR-RFL P技术对儿童型 SMA患儿进行基因诊断 ,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脊髓 基因诊断 基因缺失 儿童
下载PDF
DHPLC技术在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及携带者基因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肖雪 蔡兰云 +3 位作者 王蕊艳 周红平 李建华 谢基华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评价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在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 aratrophy,SMA)基因诊断及携带者基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疑诊为儿童型SMA的患者采用临... 目的评价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在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 aratrophy,SMA)基因诊断及携带者基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疑诊为儿童型SMA的患者采用临床标准进行诊断。同时,应用DHPLC技术联合双重PCR对所有入选患者、临床标准确诊为SMA患者的双亲以及一份标准对照进行SMN1拷贝数检测,做出基因诊断及判断携带者。结果(1)35例入选患者,临床标准诊断确诊SMA15例,非SMA20例。(2)DHPLC技术检测35例入选患者:15例临床诊断SMA患者中,12例SMN1拷贝数为0,为纯合缺失型SMA患者;2例SMN1拷贝数为1,为杂合缺失型SMA患者;1例SMN1拷贝数为2,为非SMA。20例临床诊断非SMA者,SMN1拷贝数为2,为非SMA。(3)与临床标准诊断相比,DHPLC技术诊断SMA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100%。15例临床确诊为SMA患者的28名双亲中,1例SMN1拷贝数为0,6例SMN1拷贝数为2,21例SMN1基因拷贝数为1(为携带者),SMA患者双亲的携带率为75%。结论应用DHPLC技术可以检测出SMN1基因拷贝数,进行SMA基因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适合临床应用;应用该技术可以进行携带者筛查,为遗传分析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儿童型 基因诊断 DHPLC 携带者
下载PDF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淼 陆瑛倩 +1 位作者 王柠 陈万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4-289,共6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致死性神经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肢体近端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根据发病年龄可以分为儿童型和成人型,尤以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发病率最高。本文总结近年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治疗研究进...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致死性神经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肢体近端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根据发病年龄可以分为儿童型和成人型,尤以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发病率最高。本文总结近年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儿童 基因 综述
下载PDF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华新 杨晓苏 肖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关键词 儿童 脊髓萎缩 致病基因 常染色体隐遗传疾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诊治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贇滢(综述) 洪思琦(审校)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55-58,共4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致死性神经遗传性疾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致病基因位于5q 11-13上的SMN(survivalmotor neuron)基因。该致病基因的人群携带率1/50~1/42,SMA的人群发病率为1...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致死性神经遗传性疾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致病基因位于5q 11-13上的SMN(survivalmotor neuron)基因。该致病基因的人群携带率1/50~1/42,SMA的人群发病率为1/10000~1/6000。SMA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临床上主要以肌无力、肌张力下降、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表现,通常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疾病呈对称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发病率 常染色体隐遗传 脊髓萎缩 无力 张力 携带率 遗传疾病 致病基因
下载PDF
利司扑兰单药治疗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随访1年的病例系列报告
9
作者 刘芳芳 王杰 +6 位作者 郭晓华 张华炜 王东 刘青峰 甄媛媛 宋纪国 马凯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7,共5页
背景利司扑兰服用1个月内对不同类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均有疗效,由于利司扑兰治疗获取的便捷性等原因复诊随访率较低,缺乏中国长期应用该药治疗的真实世界数据。目的观察不同类型SMA患儿利司扑兰单药治疗≥12个月的效果。设计病... 背景利司扑兰服用1个月内对不同类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均有疗效,由于利司扑兰治疗获取的便捷性等原因复诊随访率较低,缺乏中国长期应用该药治疗的真实世界数据。目的观察不同类型SMA患儿利司扑兰单药治疗≥12个月的效果。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接受了利司扑兰初始和随访期间单药治疗的、治疗年龄≥16 d的、治疗开始和随访期间接受了运动功能评估的不同类型SMA的连续病例。依据利司扑兰说明书推荐的方法以年龄和体重计算口服剂量服药,观察随访≥6个月,由有评估资质的医生行运动功能评估,评估量表如下:费城儿童医院神经肌肉评估量表(CHOP INTEND)、修订的上肢模块测试(RULM)、汉默史密斯运动功能扩展量表(HFMSE)、6 min步行试验(6MWT),观察不良事件和发生率。主要结局指标运动功能改善水平(最后一次随访的运动功能评分-基线运动功能评分,或切换量表后最后一次随诊时运动功能评分)。结果14例SMA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9例(64.3%),女5例。除1例症状前患儿外,余13例患儿的平均起病年龄为9.0(3.0,12.0)月龄;14例SMA患儿接受利司扑兰治疗的平均年龄为19.5(6.5,39.5)月龄。1例SMN1拷贝数为1,存在点突变,余13例SMN1拷贝数均为0;SMN2拷贝数为1、2、3和4的患儿分别有1例、3例、9例和1例。症状前1例,1型6例,2型5例,3型2例。末次随访与首次给药时间间隔为20(11.8,25.5)个月。13例SMA患儿的运动功能改善具有临床意义,1例运动功能评分有提升,但改善尚不具临床意义。9例SMA患儿有基线及随访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结果;血常规均正常;2例基线时肝功能异常,随访中恢复正常;部分患儿血肌酐水平异常,与SMA疾病本身相关,随访中未见血肌酐水平增高。随访期间可能与药物无关的不良事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1例次,肺炎4例次,腹泻1例次,除1例肺炎为2型SMA,其余不良事件均发生于1型SMA;可能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颜色改变12例(85.7%),皮疹2例(14.3%),便秘1例(7.1%)。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本文报告了1例SMA患儿在出现症状前接受利司扑兰治疗可维持正常的运动功能发育的病例,也报告了SMN2单拷贝患儿接受利司扑兰同样具有良好效果。结论中国不同类型的SMA患儿长期接受利司扑兰单药治疗疗效尚好,常见不良事件为呼吸道感染和皮肤颜色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利司扑兰 状前 SMN2单拷贝 儿童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治疗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
10
作者 黎慧 袁莉 +4 位作者 孙杰 钱超 付曼丽 孙丹 邓小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以近端肢体进行性肌无力及肌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由5q13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SMN)1突变或缺失导致,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病^([1])。鞘...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以近端肢体进行性肌无力及肌萎缩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由5q13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SMN)1突变或缺失导致,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病^([1])。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为治疗SMA的有效手段,但对于脊柱严重侧凸者,常需于影像学引导下完成^([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儿童 注射 脊髓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诺西那生钠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儿童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郭瑾 武运红 +3 位作者 张临霞 纪惠茹 周娜 胡晓月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3-749,共7页
目的探讨诺西那生钠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4年2月于山西省儿童医院接受诺西那生钠治疗及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随访的50例5q SM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与基线相... 目的探讨诺西那生钠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4年2月于山西省儿童医院接受诺西那生钠治疗及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随访的50例5q SM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与基线相比,分别有67%(8/12)、74%(35/47)、74%(35/47)的SMA患儿费城儿童医院婴儿神经肌肉疾病测试、Hammersmith功能性运动量表扩展版(Hammersmith Functional Motor Scale Expanded)、上肢模块修订版(Revised Upper Limb Module)评分结果有临床意义的改善;6 min步行试验的距离从207.00(179.00,281.50)m增至233.00(205.25,287.50)m(P<0.05)。24例(48%)SMA患儿给予诺西那生钠后耐受良好,2034个实验室结果中无显著、持续性异常,未观察到严重或相关免疫学不良事件发生。27例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的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及15例维生素D缺乏者的25-(OH)D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A患儿经诺西那生钠治疗后,运动功能量表应答比例持续提升,且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诺西那生钠 疗效 安全 儿童
下载PDF
青少年成人脊髓性肌萎缩症高危人群快速识别方法的探索与展望
12
作者 赵玉英 朱雯华 戴毅 《罕见病研究》 2024年第3期288-294,共7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患者临床异质性较大。根据病情轻重和进展速度共分为5型。近年来随着多学科综合管理的推广和疾病修正治疗药物的应用,SMA患者的预后已明显改善,更多患者进入青少年及成人期。不同类型...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患者临床异质性较大。根据病情轻重和进展速度共分为5型。近年来随着多学科综合管理的推广和疾病修正治疗药物的应用,SMA患者的预后已明显改善,更多患者进入青少年及成人期。不同类型患者在青少年和成人期的状态各不相同,也使得这一年龄段患者表现更加复杂多样,识别与诊断更为困难。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医疗水平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青少年及成人SMA患者的诊疗难题,误诊或诊断延迟仍是许多患者未解决的首要问题。患者就诊时首诊科室分布广泛,加强非神经肌肉病专科医生对青少年及成人SMA高危人群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探讨一种简单清晰、可操作性强的青少年成人SMA高危人群“画像”式识别方法,以期帮助可能首诊SMA患者的非神经肌肉病专科医生做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使患者尽早获得规范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改善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青少年 成人 高危人群 早期识别 早诊早治
下载PDF
骨骼肌MRI在脊髓性肌萎缩症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盛思思 邵剑波(审校) +1 位作者 彭雪华 邓小龙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发病率高并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MRI是神经肌肉疾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常规MRI能可视化肌肉形态学特征及病理改变,功能MRI能定量评估肌肉病变程度。骨骼肌MRI在评估SMA肌肉病变、治疗...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发病率高并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MRI是神经肌肉疾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常规MRI能可视化肌肉形态学特征及病理改变,功能MRI能定量评估肌肉病变程度。骨骼肌MRI在评估SMA肌肉病变、治疗效果、吞咽功能及监测SMA进展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就骨骼肌MRI在SMA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脊髓萎缩 骨骼 萎缩 脂肪浸润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利司扑兰治疗药物监测方法研究
14
作者 吴献 黄晓会 +4 位作者 林志燕 刘艳 蒋文高 刘昕竹 张健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建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利司扑兰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x XB C18柱(50 mm×3 mm,2.6µm),流动相为0.07%甲酸水溶液(pH 4.5)-0.07%甲酸乙腈溶液(pH 5.5),梯度洗... 目的建立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利司扑兰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x XB C18柱(50 mm×3 mm,2.6µm),流动相为0.07%甲酸水溶液(pH 4.5)-0.07%甲酸乙腈溶液(pH 5.5),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2µ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利司扑兰的离子对m/z分别为402.2→319.2、402.2→374.4,RG7800的离子对m/z为417.3→360.2。结果利司扑兰质量浓度在1.95~125.00 n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n=8),定量限为1.95 ng/mL;基质效应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2%;精密度、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准确度分别为87%~108%、87%~113%。6例患者利司扑兰血药浓度为13.03~91.14 n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高效快速,可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利司扑兰的治疗药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利司扑兰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治疗药物监测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丁 于博 +2 位作者 王旭 田晓瑜 王巧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32-642,共11页
目的介绍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为新药开发提供思路。方法检索2013—2022年国内外与SMA发病机制和相关药物有关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SMA是一种由运动神经元存活(survival motor neuron,SMN... 目的介绍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为新药开发提供思路。方法检索2013—2022年国内外与SMA发病机制和相关药物有关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SMA是一种由运动神经元存活(survival motor neuron,SMN)基因1的纯合缺失或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药物主要通过干预剪切、递送完整SMN1基因及神经保护的途径进行治疗,且疾病表型与钙离子之间存在潜在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索。结论对现有药物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机制以及药物的作用方式,为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发病机制 治疗药物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康复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冷明月 彭宏浩(综述) 吴至凤(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随着疾病修正治疗的出现,SMA的预后得以显著改善,也引起了人们对家庭康复与护理的重视,长程规范的家庭康复与护理可延缓SMA疾病进展,提升患儿及照...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随着疾病修正治疗的出现,SMA的预后得以显著改善,也引起了人们对家庭康复与护理的重视,长程规范的家庭康复与护理可延缓SMA疾病进展,提升患儿及照顾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该文综述了SMA患者家庭康复的目标、基本的功能训练方法、呼吸管理、营养管理以及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强调在康复过程中获得适当家庭康复与护理支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家庭康复 生活质量评价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防与治
17
作者 何冠兰 唐秀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5期119-121,共3页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宝宝呱呱坠地。宝宝从出生到能跑能跳,每一步都经过精心呵护。健康成长是许多宝宝的正常人生轨迹,也是每一对父母的殷切期盼。但是,有这样一群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运动迟缓甚至全身无力的现象,正常的坐稳、站...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宝宝呱呱坠地。宝宝从出生到能跑能跳,每一步都经过精心呵护。健康成长是许多宝宝的正常人生轨迹,也是每一对父母的殷切期盼。但是,有这样一群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运动迟缓甚至全身无力的现象,正常的坐稳、站立、行走甚至呼吸对他们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即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全身无力 十月怀胎 运动迟缓 遗传疾病 精心呵护 人生轨迹 防与治
下载PDF
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脊髓性肌萎缩症1例
18
作者 高廷凤 陶陶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是脊髓前角细胞的α运动神经元变性,主要特征是脊髓的特定运动神经元的丧失和骨骼肌萎缩,估计发病率约为1/11000活产儿,携带频率为1/40~1/60,是婴儿死亡最...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是脊髓前角细胞的α运动神经元变性,主要特征是脊髓的特定运动神经元的丧失和骨骼肌萎缩,估计发病率约为1/11000活产儿,携带频率为1/40~1/60,是婴儿死亡最常见的遗传原因[1],其发病时期从严重的婴幼儿至轻度的青年人、成人均可见。本研究报告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SMA患儿,望对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萎缩 SMN1基因 治疗
下载PDF
脊髓性肌萎缩症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康 赵慧 +1 位作者 时倩 巩凤超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儿童早期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是导致婴儿期致死的最常见遗传疾病之一。近年来,针对SMA新疗法的探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临床上主要有3种突破性的基因靶向治疗... 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儿童早期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疾病,是导致婴儿期致死的最常见遗传疾病之一。近年来,针对SMA新疗法的探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临床上主要有3种突破性的基因靶向治疗方法:SMN2剪接反义寡核苷酸、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基因替代疗法及SMN2剪接修饰小分子,而星形胶质细胞、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激动剂抗体、myostatin抑制剂、p53及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靶点补充了现有的治疗方法,为SMA的治疗增添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 脊髓 治疗 SMN基因 诺西那生 利司扑兰 索伐瑞韦 干细胞移植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下载PDF
诺西那生钠治疗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巧燕 黄庆 +5 位作者 楼印晅 曾甲斌 马碧泓 李桂河 谢颖璇 施晓容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目的探讨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2例SMA患儿(1型2例,2型32例,3型8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9个月~14岁,均进行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2例SMA患儿(1型2例,2型32例,3型8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9个月~14岁,均进行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随访10个月,总计完成204次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局麻下完成操作30例,镇静或静脉麻醉下完成操作12例;操作部位选择L3/4或L4/5,平均穿刺(1.39±0.34)次;6例需床旁超声定位或CT引导下定位以确定位置;9例术后出现腰背痛,4例出现头痛等并发症。运动量表评估显示,汉默史密斯功能性运动量表扩展版评分[24.0(16.0,30.0)vs 17.0(5.0,26.0)]及上肢模块修订版量表分数[23.0(15.0,37.0)vs 32.0(23.0,38.0)]均较基线明显升高(Z=-3.45、-4.62;P≤0.001、0.018),用力肺活量等指标改善78.0(66.0,82.0)(Z=-3.11,P=0.010)。结论在合理有效的多学科团队管理下,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可改善SMA儿童的运动功能,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西那生钠 鞘内注射 儿童 脊髓萎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