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4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功能和积极应对方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养育倦怠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震 李家妮 +2 位作者 陈景汉 陈志伟 谭思佳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107-110,共4页
目的 分析家庭功能和积极应对方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父母养育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ASD儿童的父母60名作为试验组,选取健康正常儿童的父母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 分析家庭功能和积极应对方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父母养育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ASD儿童的父母60名作为试验组,选取健康正常儿童的父母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家庭功能问题;Pearson相关分析试验组家庭功能、父母养育倦怠、积极应对方式的关系;中介效应检验采用Bootstrap方法;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父母养育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各维度、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积极应对)、养育倦怠量表、孤独症行为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积极应对方式与父母养育倦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186、-0.898,P=0.006、0.004),家庭功能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048,P=0.005)。积极应对方式在家庭总体功能与养育倦怠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37.9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孤独症行为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评分是ASD患儿父母养育倦怠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家庭功能和积极应对方式在ASD儿童父母养育倦怠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养育倦怠 家庭功能 积极应对方式 中介作用
下载PDF
不同方法干预3~6岁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的效果
2
作者 杨宇然 王茜 +1 位作者 陈翠翠 杜晓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8-893,共6页
目的比较回合操作教学法(DTT)、关键反应训练(PRT)及DTT结合PRT干预3~6岁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共同注意的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上海市泰亿格儿童康复中心36~72月龄ASD儿童39例,随机分为DTT组、PRT组和混合组,分别接... 目的比较回合操作教学法(DTT)、关键反应训练(PRT)及DTT结合PRT干预3~6岁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共同注意的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上海市泰亿格儿童康复中心36~72月龄ASD儿童39例,随机分为DTT组、PRT组和混合组,分别接受DTT、PRT以及DTT结合PRT,共10周。干预前后采用ASD儿童共同注意评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DTT组脱落2例,PRT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36例。干预方法(F=11.225,P<0.001)和干预阶段(F=416.935,P<0.001)主效应均显著,交互效应显著(F=10.501,P<0.001),混合组干预期和迁移期评分最优(P<0.05)。结论DTT和PRT均能提升ASD儿童共同注意,两者结合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儿童 共同注意 回合操作教学法 关键反应训练
下载PDF
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健康体适能水平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李鑫 李颖妍 +3 位作者 庞伟 杨婷婷 俞鑫璐 王安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7-354,381,共9页
目的:初步研究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健康体适能水平,探讨ASD儿童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因素,为其全面康复治疗和家庭运动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ASD组儿童50例和正常组儿童50例,健康体适能水平采用身体... 目的:初步研究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健康体适能水平,探讨ASD儿童健康体适能的影响因素,为其全面康复治疗和家庭运动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ASD组儿童50例和正常组儿童50例,健康体适能水平采用身体质量指数、20m往返跑距离、网球掷远距离、立定跳远距离、等长俯卧撑时长、单脚站时长平均值、坐位体前屈距离7个指标,收集整理ASD儿童的影响因素情况。分析学龄前ASD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性别、BMI、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平均每天久坐时间、平均每天TPA时间、平均每天MVPA时间、母亲文化水平、父亲文化水平、家庭收入、儿童主要看护人年龄对学龄前ASD儿童健康体适能影响。结果: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显示ASD组网球掷远距离低于正常组(P<0.05),20m往返跑距离、等长俯卧撑时长和单脚站时长平均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儿童(P<0.001),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两组BMI、立定跳远距离和坐位体前屈距离成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平均每天睡眠、总体力活动(total physical activity,TPA)、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MVPA)时间对20m往返跑距离有良好拟合作用(20m往返跑距离=﹣9.561+1.048×平均每天睡眠时间+0.076×均每天TPA时间+0.066×平均每天MVPA时间);平均每天TPA时间对等长俯卧撑时长有良好拟合作用(等长俯卧撑时长=﹣87.625+0.428×平均每天TPA时间);平均每天TPA、MVPA时间对单脚站时长平均值有良好拟合作用(单脚站时长平均值=6.627+0.094×平均每天总身体活动时间+0.071×平均每天中高强度活动时间)。结论:学龄前ASD儿童的心肺适能、运动适能、上肢肌肉适能低于正常儿童,综合康复干预方案应适当加入体适能训练。学龄前ASD儿童睡眠时间越长、TPA时间越长、MVPA时间越长可能心肺适能、运动适能越好,应增强学龄前ASD儿童睡眠时间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有效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孤独谱系障碍 健康体适能
下载PDF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4
作者 马晓鹏 李兴珍 +1 位作者 谢坤霞 郝婷婷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疾病防治方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方法:纳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131例,并以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7名设为对照;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后...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疾病防治方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方法:纳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131例,并以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7名设为对照;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后构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分析。结果:孤独症谱系障碍组与对照组接受民主接纳教养情况、父亲年龄、父亲受教育水平情况、每天累计频繁接触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父亲年龄更大、每天累计频繁接触时间更长、非民主接纳教养、父亲大专以下受教育水平均是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父亲年龄,每天累计频繁接触时间,民主接纳教养,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对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情况进行预测,约登指数为31.15%、97.71%、38.85%、38.89%。结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与父亲年龄、每天累计频繁接触时间、教养方式及父亲受教育水平等有关;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孤独谱系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rTMS技术治疗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异常行为及睡眠状况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苏静 苏秀琼 曾坤山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9期61-64,共4页
目的 研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技术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s)合并睡眠障碍患儿异常行为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泉州市... 目的 研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技术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s)合并睡眠障碍患儿异常行为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8月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ASDs合并睡眠障碍的患儿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rTM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治疗阶段的异常行为以及睡眠状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孤独症异常行为量表各项目得分、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 CSHQ)各项目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CSHQ总分为(43.02±4.19)分,低于对照组的(45.72±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7,P=0.024)。结论 rTMS技术用于ASDs合并睡眠障碍患儿的治疗,可辅助减轻患儿异常行为,改善其睡眠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谱系障碍 睡眠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异常行为 睡眠状况
下载PDF
产前母体及父体因素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丹 热娜·买买提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29-32,40,共5页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产前母体因素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认为ASD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大脑发育异常。然而父体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深入了解遗传因素与产前因素在ASD发病机制中的因果关系...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产前母体因素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认为ASD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大脑发育异常。然而父体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深入了解遗传因素与产前因素在ASD发病机制中的因果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就国内外产前母体及父体因素、环境相互作用对ASD影响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全面认识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孤独谱系障碍 母体免疫激活 父体因素 遗传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音乐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治疗作用研究
7
作者 冯君 李梅 +2 位作者 陈丽琴 吴霞 卢英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5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音乐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脑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2~12岁AS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行语...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音乐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脑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2~12岁AS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行语言、认知、情绪及运动等常规干预训练,对照组患儿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音乐疗法干预3个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rTMS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7d,持续干预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评估表(ATEC)、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评定量表(CARS)、音乐疗法量表(MTS)评分;采用多功能组合监护仪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脑功能状态。结果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儿ATEC评分、ABC评分及CARS评分均降低,MT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儿脑功能状态各维度异常率均降低,观察组生理状态和能力状态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rTMS联合音乐疗法治疗ASD患儿效果确切,有助于临床症状、行为及情绪改善,且脑功能状态有积极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音乐疗法 脑功能状态
下载PDF
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卫宁 曾艳玲 +7 位作者 蒋娜 张倩 益筱哲 王建云 王登廷 张艳 裴泓波 黄朝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5,共9页
目的从家长医患沟通效能的视角,探究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效果的潜在影响因素及其复杂作用路径,为提升ASD儿童的康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甘肃省儿童康复定点机构ASD儿童家长的一般信息... 目的从家长医患沟通效能的视角,探究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效果的潜在影响因素及其复杂作用路径,为提升ASD儿童的康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甘肃省儿童康复定点机构ASD儿童家长的一般信息、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家长治疗依从性、儿童康复效果等相关资料,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对ASD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共收集甘肃省13个市/州37家儿童康复机构的ASD儿童家长519名,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医患关系、家长治疗依从性和ASD儿童康复效果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为: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对ASD儿童康复效果的标准化直接效应值为0.151(P=0.023),医患关系、家长治疗依从性的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160(P=0.001)、0.111(P=0.001),医患关系和家长治疗依从性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35(P=0.001),“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医患关系→ASD儿童康复效果”占总中介效应的比例最高,为52.29%。结论家长医患沟通效能可直接及间接通过医患关系和家长治疗依从性对ASD儿童康复效果发挥积极作用。康复机构应注重家长医患沟通效能的培养,加强高质量及人性化的康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儿童 医患沟通效能 康复效果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听力正常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听性脑干反应波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智涵 周欣 +7 位作者 王雪彤 李颖 王雪瑶 金欣 郑之芃 周怡 史吉峰 刘海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 探究听力正常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听性脑干反应(ABR)特征及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ASD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方法 (1)将55例(110耳)听力正常ASD儿童和月龄、性别相匹配的55例(110耳)典型发育(typical ... 目的 探究听力正常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听性脑干反应(ABR)特征及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ASD严重程度分级的关系。方法 (1)将55例(110耳)听力正常ASD儿童和月龄、性别相匹配的55例(110耳)典型发育(typical development,TD)儿童,按月龄分为≤24月龄(22耳)、25~36月龄(40耳)、37~48月龄(28耳)及>48月龄(20耳)四个亚组。比较听力正常ASD儿童与TD儿童的ABR潜伏期和波间期是否存在差异。(2)根据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将ASD儿童按照严重程度分级,探究听力正常ASD儿童ABR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其严重程度分级是否相关。结果 (1)≤24月龄时,ASD与TD儿童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5~36月龄时,与TD儿童相比,听力正常ASD儿童波Ⅲ潜伏期及Ⅰ-Ⅲ、Ⅰ-Ⅴ波间期显著延长;37~48月龄时波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显著延长;>48月龄时波Ⅴ潜伏期及Ⅲ-Ⅴ、Ⅰ-Ⅴ波间期显著延长(P<0.05);(3)ASD严重程度分级越高,ASD儿童波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越长(P<0.05)。结论 自25月龄起听力正常ASD儿童与TD儿童的听觉脑干通路发育水平便显现差异,听力正常ASD儿童的听觉脑干发育水平显著落后于同龄TD儿童。听力正常ASD儿童的ABR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其严重程度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听性脑干反应 儿童
下载PDF
治疗性聆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萍 及翔 +1 位作者 王林平 黄富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7,共6页
目的 观察治疗性聆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社会交往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ASD儿童40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两组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B组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同时进行治疗... 目的 观察治疗性聆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社会交往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北京博爱医院ASD儿童40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两组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B组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同时进行治疗性聆听训练,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残疾儿童功能评定量表(PEDI)、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和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COPM)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t|> 3.194, P <0.01),除ABC评分外,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t|>2.122, P <0.05)。结论 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性聆听训练,可以更有效地改善ASD儿童的感觉处理障碍和社会交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治疗性聆听 作业治疗 社会交往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失调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加兴 刘安南 +2 位作者 姜志梅 汪波波 周雪 《中国康复》 2024年第7期421-426,共6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以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兴趣狭隘和刻板重复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1]。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8岁以内儿童ASD的患病率已达1/36[2]。相比正常发育儿...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以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兴趣狭隘和刻板重复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1]。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8岁以内儿童ASD的患病率已达1/36[2]。相比正常发育儿童,ASD儿童更易出现情绪失调[3]。研究发现,ASD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42%和37%,而患有情绪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加上长期的护理和康复治疗问题,为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情绪失调 儿童 干预
下载PDF
基于“志意”学说分期辨治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撷要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槃 付国兵 王俊宏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患,属“神志病”范畴。“志意”学说始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将“志意”代指脾肾之神,负责统领并协调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ASD以肾志不充为发病基础,脾意不荣为核心病机,痰瘀内生、...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患,属“神志病”范畴。“志意”学说始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将“志意”代指脾肾之神,负责统领并协调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ASD以肾志不充为发病基础,脾意不荣为核心病机,痰瘀内生、志意失和为病理因素。临证应以调养志意为核心,分期论治:初期宜化痰散瘀、调和志意,予二陈汤合四物汤加减;中期宜行气健脾、荣营养意,予归脾汤加减;后期宜填精生髓、补肾益志,予六味地黄丸加减。中药治疗的同时,可根据各期证型辅以相应的推拿手法治疗。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肾志 脾意 分期 二陈汤 归脾汤 六味地黄丸 推拿
下载PDF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基础上联合神经反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倩倩 王萌萌 +5 位作者 吴易凌 杨晓真 马玲玲 赵亚萍 肖瑶 桑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4-921,共8页
目的分析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基础上联合神经反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效果。方法2020年8月至2024年5月,杭州市儿童医院60例ASD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ESDM治疗,观察组接受神经反馈训练联合E... 目的分析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基础上联合神经反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效果。方法2020年8月至2024年5月,杭州市儿童医院60例ASD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ESDM治疗,观察组接受神经反馈训练联合ESDM治疗,共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和中文版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第3版(PEP-3)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TEC评分低于对照组(t=3.545,P<0.05),PEP-3认知(t=2.236,P=0.029)、情感表达(t=2.293,P=0.025)、问题行为(Z=2.099,P=0.036)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ATEC评分治疗前后差值(Z=3.620,P<0.001),以及PEP-3认知(Z=2.920,P=0.004)、问题行为(Z=4.209,P<0.001)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神经反馈训练能促进ESDM对ASD儿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儿童 神经反馈训练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家庭干预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中的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丹丹 周丽 +1 位作者 周雪 杨秀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ASD儿童的家庭干预模式,为ASD儿童的干预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9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康复干预的ASD儿童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干预模式,干预组... 目的:探索适合我国ASD儿童的家庭干预模式,为ASD儿童的干预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9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康复干预的ASD儿童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干预模式,干预组在常规的康复干预模式上加入家庭干预模式。两组ASD儿童分别于干预前进行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法和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的评估,于干预后6个月分别进行上述两个量表的评估,两组家长分别填写自制的对ASD疾病的认识和主要干预方法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PEP-3评价结果有效人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儿童适应行为ADQ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认知功能因子和社会/自制因子两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功能因子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家长问卷调查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ASD儿童认知和语言理解等症状,并提高家长对该疾病的认识及相关干预方法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干预 孤独谱系障碍 儿童康复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母亲自我效能感与亲职压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永红 霍艳飞 李恩耀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母亲自我效能感与亲职压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科收治的ASD儿童母亲82名为研究组,行常规体检健康儿童母亲78名为对照组。采用自制人口学资料调查表、亲职压力量...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母亲自我效能感与亲职压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科收治的ASD儿童母亲82名为研究组,行常规体检健康儿童母亲78名为对照组。采用自制人口学资料调查表、亲职压力量表简表(PSI-SF)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ASD儿童母亲自我效能感与亲职压力的相关性。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60份(95.24%),研究组PSI-SF总分及亲职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困难儿童三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SD儿童母亲自我效能感与亲职压力总分及亲职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困难儿童3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ASD儿童母亲的自我效能感较低,亲职压力较高,两者呈负相关。医护人员应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提高ASD儿童母亲的自我效能感,减轻亲职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亲职压力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感知觉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昊宇 代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2,共5页
感知觉异常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症状之一,对患儿的社交、学习和整体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ASD感知觉异常的临床特征包括感觉高敏感性和感觉低敏感性,涉及的感知觉有听知觉、视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 感知觉异常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症状之一,对患儿的社交、学习和整体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ASD感知觉异常的临床特征包括感觉高敏感性和感觉低敏感性,涉及的感知觉有听知觉、视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前庭功能。ASD感知觉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执行功能缺陷、基因组学异常、兴奋抑制平衡失调及唤醒学说有关。本文为临床早期识别ASD患儿感知觉异常提供依据,以促进ASD患儿感知觉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感知觉异常 重复刻板行为 感觉高敏感性 感觉低敏感性 执行功能 兴奋/抑制平衡
下载PDF
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及其与神经发育特征的关联
17
作者 吴媛 杨亭 +6 位作者 陈红羽 龙丹 向雪利 冯钰茹 韦秋宏 陈洁 李廷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1-377,共7页
目的调查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_(12)(vitamin B_(12),VB_(12))水平及其与神经发育水平的关联。方法招募324例2~6岁ASD儿童和318例2~6岁健康儿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 目的调查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_(12)(vitamin B_(12),VB_(12))水平及其与神经发育水平的关联。方法招募324例2~6岁ASD儿童和318例2~6岁健康儿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叶酸和VB_(12)水平,采用社交反应量表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估ASD儿童的核心症状,采用格塞尔发育量表评估神经发育水平。结果ASD儿童的血清叶酸及VB_(12)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儿童(P<0.05)。ASD儿童血清叶酸水平与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血清VB_(12)水平与适应性行为、精细运动、语言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2~<4岁ASD儿童血清叶酸水平与各能区发育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VB_(12)水平与语言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ASD男童血清VB_(12)水平与语言、个人-社会发育商呈正相关(P<0.05)。结论学龄前ASD儿童血清叶酸和VB_(12)水平较健康儿童低,且与神经发育水平相关,尤其<4岁ASD儿童。因此,保持正常的血清叶酸和VB_(12)水平可能有益于ASD儿童,特别是<4岁ASD儿童的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神经发育水平 叶酸 维生素B_(12) 儿童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晶晶 陈栋 +1 位作者 李迎欣 鲍超 《中医康复》 2024年第3期38-43,共6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观察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常合并其它疾病,其中睡眠障碍是严重影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日常生活、生长发育及其核心症状改善的共患病之一。基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观察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常合并其它疾病,其中睡眠障碍是严重影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日常生活、生长发育及其核心症状改善的共患病之一。基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阶段研究影响ASD儿童睡眠障碍发病的因素包括生理病理因素,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药物及非药物疗法都被临床证实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及睡眠问题有治疗效果,但其内容繁多。本文综述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疗现状,并从中医理论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本文可为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睡眠障碍 儿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集成磁共振技术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伴或不伴精神发育迟缓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王长浩 程美英 +4 位作者 沈艳勇 张晓雪 冯占起 杨喆璇 赵鑫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6-390,395,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集成磁共振(SyntheticMRI,SyMRI)技术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伴精神发育迟缓(MR)儿童(ASD伴MR组)、ASD儿童(ASD组)、正常儿童(对照组)3组儿童脑区T_(1)、T_(2)弛豫值的差异,并评估SyMRI中T_(1)、T_(2)弛豫值的诊断效...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集成磁共振(SyntheticMRI,SyMRI)技术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伴精神发育迟缓(MR)儿童(ASD伴MR组)、ASD儿童(ASD组)、正常儿童(对照组)3组儿童脑区T_(1)、T_(2)弛豫值的差异,并评估SyMRI中T_(1)、T_(2)弛豫值的诊断效能。方法:共纳入20例ASD伴MR儿童(ASD伴MR组)、20例ASD儿童(ASD组)、2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所有儿童在3.0TMRI上行常规MRI和SyMRI MAGiC序列扫描来获取T_(1)、T_(2)弛豫值,测量所有儿童10个白质及灰质感兴趣区域的T_(1)、T_(2)弛豫值。分析有差异脑区T_(1)、T_(2)弛豫值与儿童行为发育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_(1)、T_(2)弛豫值在区分ASD伴或不伴MR中的诊断效能。结果:ASD伴MR组、ASD组、对照组之间左侧丘脑的T_(1)弛豫值均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esell量表中,ASD伴MR组左侧丘脑T_(1)弛豫值与适应性行为评分间呈正相关(r=0.536,P<0.05)。左侧丘脑的T_(1)弛豫值在区分ASD伴或不伴MR中具有较好的效能(AUC>0.7)。结论:T_(1)弛豫值可以较好的评估ASD伴或不伴MR儿童大脑微观结构的异常,有助于更好的了解ASD伴或不伴MR的病理机制以及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谱系障碍 智力障碍 儿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社交机器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应用
20
作者 高丽梅 汪凯 李丹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4-844,共11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是社交互动障碍。早期干预对ASD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至关重要,而传统康复干预方法存在耗时长、花费高昂、专业康复治疗师短缺等诸多局限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ASD)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是社交互动障碍。早期干预对ASD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至关重要,而传统康复干预方法存在耗时长、花费高昂、专业康复治疗师短缺等诸多局限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社交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通过梳理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干预中的可行性,分析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社交互动中的研究现状,探讨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干预中实验环境、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挑战。未来社交机器人在ASD儿童中的研究可考虑从探索人机双方特点开发新的社交场景,结合多模态和脑科学技术揭示人机互动的心理过程以及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构建社交机器人闭环系统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机器人 孤独谱系障碍 人机互动 社交技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