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同伴交往能力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李德显 李文灿 黄丽娇 《教育文化论坛》 2024年第4期76-86,共11页
随着家庭教育相关理论的日臻完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情绪管理的关系研究逐渐增多,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以500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莫里斯幼儿适应三重模型为参照,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幼儿同伴交往量表... 随着家庭教育相关理论的日臻完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情绪管理的关系研究逐渐增多,提高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以500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以莫里斯幼儿适应三重模型为参照,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幼儿同伴交往量表和儿童情绪管理量表为研究工具,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情绪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均与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显著相关,三者具有交互预测作用;中介效应模型表明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民主性教养可以通过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间接推动其情绪管理能力的积极生长;专制性教养、溺爱性教养和放任性教养可以间接抑制儿童同伴交往能力,阻碍其情绪管理能力的提高。为提升和稳定儿童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父母应加强对不同教养方式的认知以及重视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并将这一教育理念体现在家庭教育实践之中,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同伴交往 儿童情绪管理 中介作用 莫里斯幼儿适应三重模型
下载PDF
家庭嘈杂度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父母与儿童情绪调节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郝立荣 王濛濛 +1 位作者 杨玉川 董妍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4期211-219,共9页
为探讨家庭嘈杂度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采用家庭嘈杂度问卷、情绪调节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对387名南京市某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嘈杂度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父... 为探讨家庭嘈杂度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采用家庭嘈杂度问卷、情绪调节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对387名南京市某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嘈杂度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父母认知重评和儿童认知重评显著负相关,儿童主观幸福感与父母认知重评和儿童认知重评显著正相关,与儿童表达抑制显著负相关;(2)家庭嘈杂度对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显著;(3)父母和儿童的认知重评策略在家庭嘈杂度和儿童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儿童认知重评策略还有独立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家庭的嘈杂程度、增加父母和儿童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频率提高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嘈杂度 父母情绪调节 儿童情绪调节 社会经济地位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正念疗法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陈明哲 龙蕾 +1 位作者 曾霞 王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正念疗法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11月于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儿童情绪障碍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及健康心理干预方案... 目的:探讨正念疗法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11月于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儿童情绪障碍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及健康心理干预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正念疗法联合音乐疗法。两组均持续干预8周。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五因素正念觉知量表(FFMQ)]、异常行为表现[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PSQ)]及症状改善[护士观察症状改善量表(NOSIE)]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FMQ评分中正念观察、正念描述、有觉知地行动、非评判、不行动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BCL中攻击性问题、社交问题、活动情况、思维问题、学习问题维度评分,PSQ中多动指数、冲动多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问题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CBCL中各维度评分、PSQ中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OSIE中不耐烦、容易生气、不如意便心烦、拒绝活动、易激动发牢骚、易怒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正念减压联合音乐疗法治疗有助于缓解情绪障碍儿童的焦虑、抑郁情绪,激发正念觉知,引导患儿减少异常行为,改善不良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疗法 音乐疗法 儿童情绪障碍
下载PDF
《儿童情绪自控力工具箱》 超能力9号:停止标志
4
作者 颜玮(译)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26期50-51,共2页
哇!孩子们!你们正走在自控训练的路上!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挡你们!下一个需要你们出手的事情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啦。你们的侦探帽和放大镜还在吗?好极了!我们需要它们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先看一下图片。
关键词 自控力 超能力 放大镜 儿童情绪 工具箱
下载PDF
家园协同促进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的价值与策略
5
作者 子华明 王菊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学前儿童由于受到其自身发展特点诸如自我中心、认知有限、自身气质等的制约,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需求,若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失控。特别是部分儿童由于父母的教养方式不科学加上幼儿园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 学前儿童由于受到其自身发展特点诸如自我中心、认知有限、自身气质等的制约,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需求,若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会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失控。特别是部分儿童由于父母的教养方式不科学加上幼儿园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会出现更多的敌意攻击行为。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促进学前儿童情绪调节,让儿童情绪安定愉快是必要的。在综合考量家园协同促进儿童情绪调节的价值前提下,通过倡导对儿童不当的情绪表达坚持说“不”,可巧用龄长儿童的榜样作用、借助儿童绘本的情绪调节价值及共建儿童友好成长环境等策略促进学前儿童情绪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儿童情绪调节 家园协同
下载PDF
影响儿童情绪自我调节的因素 被引量:11
6
作者 董文 桑标 邓欣媚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4-307,共4页
情绪自我调节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情绪自我调节的表现方式和发展阶段水平方面,本文则从情绪自我调节的积极指向方面探讨其影响因素,认为大脑成熟顺序、社会认知发展及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儿童的情绪自我调节。为对儿童的发... 情绪自我调节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情绪自我调节的表现方式和发展阶段水平方面,本文则从情绪自我调节的积极指向方面探讨其影响因素,认为大脑成熟顺序、社会认知发展及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儿童的情绪自我调节。为对儿童的发展进行更好的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绪 自我调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儿童情绪胜任力的研究进展:概念、功能与干预措施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妍 董妍 朱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26-1431,共6页
儿童情绪胜任力是指儿童拥有情绪知识,对自身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和理解,并调节和表达自身情绪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在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减少儿童危险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研究者开展了... 儿童情绪胜任力是指儿童拥有情绪知识,对自身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和理解,并调节和表达自身情绪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在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减少儿童危险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研究者开展了以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改善、压力应对能力提高及情绪识别和管理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干预项目。未来可进一步探究学校、老师、同伴及儿童自身的人格特点等对其情绪胜任力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可从增加个性化干预及提升干预长期效果等视角进一步完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绪胜任力 认知能力 身心健康 社会交往 危险行为 干预措施
下载PDF
纳西族和汉族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佳 苏彦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31-1134,共4页
选取3~5岁的纳西族儿童107人,3~5岁的汉族儿童90人,使用情绪理解任务系统地考察了他们情绪理解的发展,同时还测量了两个民族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和语言能力.结果表明,两个民族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具有相似的发展规律,但完成各任务的成绩... 选取3~5岁的纳西族儿童107人,3~5岁的汉族儿童90人,使用情绪理解任务系统地考察了他们情绪理解的发展,同时还测量了两个民族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和语言能力.结果表明,两个民族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具有相似的发展规律,但完成各任务的成绩有显著差异,提示了两个民族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不同步性.研究还发现,心理理论社会知觉成分与认知成分随年龄的增长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并且都与语言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情绪理解 错误信念理解 儿童情绪 理解能力 纳西族 汉族 社会知觉成分 语言能力 错误信念
下载PDF
父母应对方式与5~6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育珊 洪黛珊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3,共11页
父母面向儿童消极情绪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儿童的情绪状态,培养儿童处理消极情绪的积极调节策略,提升儿童适应多元情境的社会能力。本研究以来自4个城市的439名5~6儿童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应对儿童消极情绪问卷和学前儿童情绪调节... 父母面向儿童消极情绪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儿童的情绪状态,培养儿童处理消极情绪的积极调节策略,提升儿童适应多元情境的社会能力。本研究以来自4个城市的439名5~6儿童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应对儿童消极情绪问卷和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考察父母应对方式与5~6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应对儿童消极情绪的方式以支持性应对为主,但受父母性别、教育背景、儿童性别的影响;5~6岁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以积极调节策略为主;父母对消极情绪的支持性应对与儿童积极调节策略呈正相关,与消极调节策略呈负相关;父母的非支持性应对与儿童消极调节策略存在正相关,与积极调节策略相关但系数较小。作为学前教育的关键利益相关者,父母需要认识到适当应对和处理儿童消极情绪的重要性,帮助儿童体验各种情绪,培养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应对方式 情绪调节策略 儿童情绪能力
下载PDF
“做中学”科学教育对儿童情绪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赖小林 刘蕾 +1 位作者 林瑾 宋欣欣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38-1240,1221,共4页
儿童所具有的情绪能力在其以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儿童情绪表现的教师问卷,通过他评法对汕头市参与"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的四所幼儿园的277名儿童进行随机抽查,结果显示"... 儿童所具有的情绪能力在其以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儿童情绪表现的教师问卷,通过他评法对汕头市参与"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的四所幼儿园的277名儿童进行随机抽查,结果显示"做中学"科学教育课程对儿童在确信度上具有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儿童入园时间越长,代表他所接受的"做中学"课程培训的时间也就越长,其确信度得分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绪表现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 教育改革 教师
下载PDF
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及其对助人意向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金生 杨丽珠 李博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7-40,共4页
本研究通过自编故事和对儿童的提问,根据儿童回答中涉及他人情绪状态的程度,将儿童的情绪认知分为与故事内容无关、只涉及情境信息、自己经验的投射、共感的理解、再加工的理解5个水平,结果表明:3~5岁幼儿的情绪认知处于情境信息的描... 本研究通过自编故事和对儿童的提问,根据儿童回答中涉及他人情绪状态的程度,将儿童的情绪认知分为与故事内容无关、只涉及情境信息、自己经验的投射、共感的理解、再加工的理解5个水平,结果表明:3~5岁幼儿的情绪认知处于情境信息的描述和自己经验的投射阶段,7岁以后共感理解和再加工的理解占优势;情绪认知不存在性别差异,对幼儿的助人意向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绪认知 儿童的助人意向 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
下载PDF
儿童情绪障碍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朝红 黄朝芬 周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42例情绪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a~11a为好发期,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但体检及多种辅助检查均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教育方式... 目的探讨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42例情绪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a~11a为好发期,主要表现为躯体功能障碍,但体检及多种辅助检查均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教育方式不恰当是最常见病因,其次是家庭和学校环境不良。结论情绪障碍患儿多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在矫治情绪障碍的同时应对家庭和学校等环境因素进行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绪障碍 临床特点 家庭因素 学校环境 心理环境
下载PDF
新型抗抑郁药在儿童情绪障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均富 黄英 +2 位作者 余瑞 张小娟 谭友果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比较新型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在儿童情绪障碍中的应用。方法共纳入使用帕罗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的儿童情绪障碍患者60例,根据病历病情记录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 目的比较新型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在儿童情绪障碍中的应用。方法共纳入使用帕罗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的儿童情绪障碍患者60例,根据病历病情记录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有效率为83.3%,舍曲林组有效率为88.9%,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91.7%。总有效率为86.7%。不良反应发生率帕罗西汀组为20%,舍曲林组为22.2%,艾司西酞普兰为25%。结论新型抗抑郁药对儿童情绪障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抑郁药 儿童情绪障碍
下载PDF
200例性早熟儿童情绪和自我意识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树霞 陈伟斌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1926-1928,共3页
性早熟是一种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与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联合进行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地区儿童性早熟的患病率约为100/万。
关键词 性早熟 儿童情绪 自我意识发展 儿童自我意识 学校恐怖 社交恐怖 发育异常 肾上腺疾患 发育障碍 生殖健康教育
下载PDF
儿童情绪障碍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建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00-1002,共3页
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或躯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发生率在儿童精神障碍中占第2位。由于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明显... 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或躯体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发生率在儿童精神障碍中占第2位。由于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明显差异。常见类型有焦虑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癔症、强迫症,但临床类型常有重叠而不易分型。现介绍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焦虑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绪障碍 学校恐怖症 临床表现 躯体功能障碍 儿童精神障碍 心理生理特点 焦虑症 儿童少年
下载PDF
儿童情绪障碍患儿心理弹性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昌 王永柏 杨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5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住院治疗的儿童情绪障碍患儿心理弹性、父母养育方式及其关系。方法 65例儿童情绪障碍患儿,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患儿的心理弹性状况,并进行儿童情绪障碍心理弹性量表总分... 目的探讨住院治疗的儿童情绪障碍患儿心理弹性、父母养育方式及其关系。方法 65例儿童情绪障碍患儿,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患儿的心理弹性状况,并进行儿童情绪障碍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心理弹性各维度平均分中,坚韧性最高,力量性居中,乐观性最低。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与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呈负相关(r=-0.374、-0.260、-0.328、-0.157,P<0.05),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呈正相关(r=0.578、0.273,P<0.05),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呈正相关(r=0.523、0.243,P<0.05),与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否认拒绝、惩罚严厉呈负相关(r=-0.213、-0.498、-0.260,P<0.05)。结论儿童情绪障碍心理弹性与父母养育方式密切相关,良好的父母养育方式是提高心理弹性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绪障碍 心理弹性 父母养育方式
下载PDF
46例儿童情绪障碍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昌华 周燕明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443-444,共2页
儿童情绪障碍可表现为躯体器官功能异常而被疑为器质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住院率呈上升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使儿科医师熟悉对此类疾病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 儿童情绪障碍 临床分析 器质性疾病 功能异常 鉴别诊断 儿科医师 发病率 住院率
下载PDF
可视音乐对自闭症儿童情绪与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野 《现代特殊教育》 2011年第7期81-84,共4页
近年来,音乐治疗已逐渐成为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的一个全新领域。可视音乐治疗又是一种全新的多感官综合干预方法,即使用音乐、画面、灯光等治疗要素,将视觉、听觉、运动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治疗师与治疗对象的互动,来调节患儿的... 近年来,音乐治疗已逐渐成为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的一个全新领域。可视音乐治疗又是一种全新的多感官综合干预方法,即使用音乐、画面、灯光等治疗要素,将视觉、听觉、运动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治疗师与治疗对象的互动,来调节患儿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治疗 自闭症儿童 行为干预 儿童情绪 个案 综合干预 运动觉
下载PDF
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娟 《晋中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7-92,共6页
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是儿童情绪理解迅速发展的时期,它在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理解可分为基于面部表情的、愿望和信念的理解。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同伴关系、亲社会行... 情绪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是儿童情绪理解迅速发展的时期,它在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理解可分为基于面部表情的、愿望和信念的理解。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和家庭对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的研究也是研究者们的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绪 理解能力 心理理论
下载PDF
儿童情绪认知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学艺 陈舒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3-85,共3页
情绪认知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是儿童情绪认知迅速发展的时期,它在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认知可分为面部表情的认知、愿望和信念的理解、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和儿童道德情绪认知几... 情绪认知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是儿童情绪认知迅速发展的时期,它在儿童的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认知可分为面部表情的认知、愿望和信念的理解、情绪理解与情绪调节和儿童道德情绪认知几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情绪 认知能力 心理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