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苡菲 梁世山 +5 位作者 吴沛霖 蔡燕亮 林跃丽 王晴雯 庄锡彬 陈素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14日—4月7日泉州市第一医院201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无症状感染34例,有症状感染167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3月14日—4月7日泉州市第一医院201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无症状感染34例,有症状感染167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及转归。结果201例患儿中,161例(80.1%)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接触史,132例(65.7%)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史。167例有症状感染患儿中,轻型151例,普通型16例,无重症感染及死亡病例。101例进行胸部CT检查的患儿中,16例有磨玻璃样改变,20例有结节状或条索影改变。201例患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为(14±4)d,其中有症状感染组核酸转阴时间长于无症状感染组[(15±4)d vs(11±4)d,P<0.05]。接种1剂或2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组IgG检出阳性率高于未接种疫苗组(P<0.05)。有症状感染组血淋巴细胞计数增高比例低于无症状感染组(P<0.05);有症状感染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增高、血纤维蛋白原增高及D-二聚体增高患儿比例均高于无症状感染组(均P<0.05)。结论感染Omicron变异株的患儿多有临床症状,但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有症状感染患儿多伴有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或正常,以及白细胞介素-6、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升高表现,且核酸转阴时间较长,部分患儿胸部CT呈磨玻璃样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感染 omicron变异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不同年龄儿童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蒋青莲 王凤颜 郑铠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0-605,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9日—2023年1月8日于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住院确诊为COVID-19的211例患儿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9日—2023年1月8日于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普通儿科住院确诊为COVID-19的2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1个月~<1岁组(84例)、1~<3岁组(64例)、3~<5岁组(29例)和≥5岁组(34例),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诊治及转归的差异。结果3岁以下儿童占COVID-19住院儿童70.1%(148/211),3~<5岁组、≥5岁组患儿合并基础疾病比例高于1个月~<1岁组和1~<3岁组(P<0.05)。与其他3组相比,1个月~<1岁组患儿呼吸困难、鼻塞/鼻涕、腹泻的比例更高,惊厥发作及神经系统受累比例更低(P<0.05)。并且,与其他3组相比,1个月~<1岁组患儿胆汁酸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比例更高,血小板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及淋巴细胞比例降低比例更低(P<0.05)。COVID-19分型上,1个月~<1岁组患儿轻型比例高于1~<3岁组,重型/危重型比例低于其他3组(P<0.05)。1个月~<1岁组患儿吸氧比例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儿童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COVID-19临床特征不同,尤其是1个月~<1岁与≥1岁患儿之间差异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感染 omicron变异 临床特征 年龄组 儿童
下载PDF
2022年广州地区家庭聚集性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大彬 梁振宇 +3 位作者 张晓 张志钢 游楚明 孟琼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924-929,共6页
目的探讨家庭聚集性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将2022年10~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41例6岁以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年龄分为3组:0~1岁(n=76)... 目的探讨家庭聚集性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将2022年10~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41例6岁以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年龄分为3组:0~1岁(n=76),1~3岁(n=80),3~6岁(n=85)。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疫苗接种史、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转归。结果241例患儿中,轻型203例(84.2%),重型38例(15.8%),无中型及危重型。发热为主要症状(97.5%),其次是咳嗽(54.4%)、腹泻(29.9%)、鼻塞或流涕(25.7%)、惊厥(15.4%)。3~6岁的发热热程最低,核酸转阴时间最短,容易出现上呼吸道症状;0~1岁的发热热峰最低,以咳嗽、腹泻及皮疹为主要症状。0~1岁婴儿较年长儿容易出现肺炎性状的影像学表型,X线可表现为双肺野见斑片状和或云雾状阴影;胸部CT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肺野通亮度减低,见条状和或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1~3岁重型发生率最高(22.5%),较0~1岁更容易发生惊厥。与轻型相比,重型的SARS-CoV-2 N基因循环阈值更低,更容易出现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升高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在3~6岁患儿中,与接种0剂或1剂疫苗者相比,接种2剂疫苗的患儿发热热程超过2 d的风险更低(OR=0.373,95%CI:0.152~0.912,P=0.029),发生腹泻的风险降低(OR=0.298,95%CI:0.096~0.922,P=0.030),核酸转阴时间更短(OR=0.359,95%CI:0.149~0.867,P=0.021),重型的发生率降低17.3%(OR=0.237,95%CI:0.061~0.922,P=0.040)。结论家庭聚集性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胸部CT可呈现肺部炎性改变。1~3岁儿童较0~1岁更容易发生惊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有助于预测感染的严重程度。疫苗接种可降低3~6岁儿童发生重型的风险,降低病毒载量,减少核酸阳性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 omicron变异 家庭聚集性 儿童 临床特征
下载PDF
12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儿童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申金梅 刘瑞海 +3 位作者 李自普 董建红 佟建宁 李晶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0-1174,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8—29日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PICU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患儿1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结... 目的分析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8—29日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PICU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患儿1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分为死亡组(7例)和存活组(5例),比较两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差异。结果12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30个月,男女比例为1∶1,均有持续高热,中位最高体温为41℃,发热至出现惊厥或意识障碍中位时间为18 h。死亡组神经源性休克、凝血功能异常比例,以及乳酸、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结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患儿多以持续高热起病,病情进展快,易于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障碍。患儿出现神经源性休克、凝血功能异常和细胞因子显著增高,提示死亡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脑病 新型冠状病感染 omicron变异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Omicron变异株感染导致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建昭 刘子奇 +5 位作者 钟倬堂 彭晓音 杨圣海 冯硕 姬辛娜 杨健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5-599,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感染Omicron变异株后发生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1—31日(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设为Omicron组)和2021年同期(非Omicron组)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感染Omicron变异株后发生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1—31日(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设为Omicron组)和2021年同期(非Omicron组)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Omicron组381例,男性250例,女性131例,平均年龄(3.2±2.4)岁。非Omicron组112例,男性72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3.5±1.8)岁。Omicron组人数明显增多,是非Omicron组的3.4倍。Omicron组1岁~和6~10.83岁两个年龄段患儿占比高于非Omicron组,4岁~和5岁~两个年龄段患儿占比低于非Omicron组(P<0.05)。Omicron组丛集性发作和惊厥持续状态比例高于非Omicron组(P<0.05)。热性惊厥复发患儿中,Omicron组6~10.83岁占比高于非Omicron组,3岁~、4岁~、5岁~占比低于非Omicron组(P<0.05)。结论儿童感染Omicron变异株后热性惊厥的特征是年龄范围更广,在一次发热病程中丛集性发作和惊厥持续状态的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omicron变异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接种疫苗后感染Omicron变异株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血化验检查研究进展
6
作者 杜敏 李淑芬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1期17301-17306,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 COVID-19)疾病,当前Omicron变异毒株有着十分强烈的传染致病性,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及威胁,同时对于全球的医疗模式也迎来了全新挑战。目前已有众多文献资料显示S...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 COVID-19)疾病,当前Omicron变异毒株有着十分强烈的传染致病性,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及威胁,同时对于全球的医疗模式也迎来了全新挑战。目前已有众多文献资料显示SARS-CoV-2对儿童的呼吸、消化及心理等有全身性损害,但当前毒株针对儿童多以轻症为主,住院率增高,但预后情况良好,部分研究考虑与儿童接种疫苗有关。本文将总结近3年有关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文献,讨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儿童接种疫苗后相关临床特征等相关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 新型冠状病肺炎 新型冠状病肺炎疫苗 儿童感染omicron变异毒株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儿童Delta变异株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7
作者 苏杭 段凤阳 +2 位作者 任献青 张霞 闫永彬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Delta变异株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2021年11月17日-12月17日河南省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Delta变异株感染所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45例分...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Delta变异株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2021年11月17日-12月17日河南省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Delta变异株感染所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45例分为3组(<6岁组16例,6~13岁组16例,>13岁组13例),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各年龄组均以轻型病例为主,均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仅在6~13岁组中出现。<6岁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6~13岁组血肌酐水平升高患儿比例最高,达50%。仅>13岁组中4例患儿出现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在3个年龄组中,6~13岁组外周血CD3+CD4+淋巴细胞、CD3+CD8+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计数均最低。>13岁组入院时SARS-CoV-2 IgG阳性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患儿胸部CT影像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患儿Delta变异株感染所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可能存在差异:<6岁患儿可能更易出现心肌损害;6~13岁患儿除出现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外,还可出现发热,且可能更易发生肾功能及免疫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感染 Delta变异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24例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8
作者 于瑞杰 陈杰 +1 位作者 刘志伟 武静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1515-1520,共6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24例为感染组,非感染组29例为对照组。分析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比较两组患儿的炎症指标和其他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 目的 分析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24例为感染组,非感染组29例为对照组。分析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比较两组患儿的炎症指标和其他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 感染患儿在生后均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史。临床分型均为轻型,21例(87.50%)患儿出现发热,多伴有1种或几种其他症状。感染组结果显示4例(16.67%)白细胞计数降低,8例(33.33%)淋巴细胞计数降低;2例(9.5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1例(100%)前白蛋白均降低;5例(26.32%)胱抑素C升高;1例(4.76%)肌酸激酶升高,19例(90.48%)乳酸脱氢酶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胱抑素C、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所有患儿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中位数为5d。结论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病例表现为轻型,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病程呈自限性。感染患儿多伴有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LMR、PLR异常及低前白蛋白水平对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感染 omicron变异 临床特征 新生儿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临床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深圳新生儿数据协作网 陈诚 +1 位作者 吴本清 冯晋兴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8-684,共7页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22年12月7日—2023年1月12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深圳新生儿数据协作网27家医院542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住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22年12月7日—2023年1月12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深圳新生儿数据协作网27家医院542例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住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其临床特征。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无症状感染组及有症状感染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转归。结果542例患儿中,男285例,女257例;515例(95.0%)为足月儿,27例(5.0%)为早产儿。无症状感染组60例,有症状感染组482例。轻型336例(69.7%),中型125例(25.9%),重型15例(3.1%),危重型6例(1.2%)。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434例,90.0%),其次为咳嗽和/或吐沫(183例,38.0%)、鼻塞和/或流涕(131例,27.2%)、气促(36例,7.5%)、喂养不耐受(30例,6.2%)等。325例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肺部斑片状阴影或实变阴影136例(41.8%),气胸2例(0.6%),肺透过度降低2例(0.6%),余185例(57.0%)未见异常。396例(73.1%)予治疗,其中对症治疗341例(86.1%),使用抗生素治疗137例(34.6%),免疫球蛋白治疗4例(1.0%),呼吸支持治疗23例(5.8%)。542例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后出院,住院时间中位数为5 d。有症状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降钙素原水平低于无症状感染组(P<0.05),而血小板计数和血糖水平高于无症状感染组(P<0.05)。有症状感染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计数升高及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患儿比例均高于无症状感染组(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多为轻型,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有症状感染患儿多伴有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升高及血红蛋白下降等表现。患儿以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感染 临床特征 omicron变异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彦梅 朱艳萍 +1 位作者 江立英 杨月霞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 总结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12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收治的23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儿生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看... 目的 总结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12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收治的23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儿生后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看护人有接触史,均非垂直传播。临床分型:无症状感染5例,轻型18例,无中型、重型及危重型病例。首发症状为发热13例,咳嗽3例,鼻塞1例,腹泻1例,同时多数病例存在一种或多种伴随症状。2例血白细胞计数减少,1例C反应蛋白增高。7例患儿因咳嗽或呼吸急促表现行胸部X线检查,提示其中1例局灶性渗出性改变,余未见异常改变。所有患儿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中位数为6 d。N基因Ct值、ORF1ab基因Ct值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持续阳性时间均呈负相关(rs分别为-0.719、-0.699,均P<0.05)。出院后1个月随访,均无症状复现及核酸复阳表现。结论 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临床表现通常为轻型或无症状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N和ORF1ab基因Ct值越低,核酸持续阳性时间越长。患儿经对症治疗后转归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感染 omicron变异 水平传播 新生儿
下载PDF
气泡式管理策略在儿童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院内感染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顾莺 王颖雯 +12 位作者 柳龚堡 王传清 马健 曾玫 王中林 葛艳玲 夏爱梅 翟晓文 周文浩 黄国英 徐虹 桂永浩 张晓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9-555,共7页
目的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气泡式管理策略应用于儿童定点医院新冠门急诊及新冠病房内人群的实施效果。方法前瞻性观察2022年3月1日—5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冠门急诊和新冠病房内接受诊治的儿童和工作人员,调查其在气泡... 目的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气泡式管理策略应用于儿童定点医院新冠门急诊及新冠病房内人群的实施效果。方法前瞻性观察2022年3月1日—5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冠门急诊和新冠病房内接受诊治的儿童和工作人员,调查其在气泡管理策略下奥密克戎变异株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763名患儿(其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432例)和98名工作人员。观察期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均为0。结论气泡式管理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用于儿童定点医院对高风险区域的管控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肺炎 奥密克戎变异 儿童 院内感染 气泡式管理
下载PDF
成都地区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的临床特征分析
12
作者 蒋静 杨梅 +2 位作者 李德渊 乔莉娜 张海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9-854,共6页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8日—9月21日于成都市方舱医院隔离治疗的226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过程中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无症状感染...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8日—9月21日于成都市方舱医院隔离治疗的226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过程中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无症状感染组和轻症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治及转归的差异。结果226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中无症状感染71例(31.4%),轻症155例(68.6%)。临床症状以发热(61.3%,95/155)、咳嗽(59.4%,92/155)最常见。188例(83.2%)儿童接种过疫苗。核酸转阴时间为6∽26 d,核酸转阴率为58.0%(131/226)。不同年龄组患儿在性别、前期症状、临床分型、核酸复阳率、核酸转阴率及住院时长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感染组和轻症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疫苗接种、连花清瘟颗粒的使用、核酸转阴率、核酸复阳率、住院时长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临床症状轻微,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对各年龄段儿童健康威胁均小,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 omicron变异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与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华艳 林春光 +2 位作者 吴昌儒 陈永东 黄焕谋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7期600-605,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与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Omicron变异株组(51例)与Delta变异株组(45例)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胸部C...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与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Omicron变异株组(51例)与Delta变异株组(45例)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胸部CT影像学的特征差异。结果两组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Omicron变异株组儿童及女性患者多于Delta变异株组(P<0.01)。Omicron变异株组以轻型为主和Delta变异株组以普通型为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在接种疫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以发热、咽痛症状为主,Omicron变异株组发热比率较Delta变异株组高(86.3%vs 51.5%,P<0.01)。Omicron变异株组患者的CRP异常人数少于Delta变异株组(P<0.01),且胸部CT首次影像学特征改变较少(2.0%vs 73.3%,P<0.05)。经治疗后Omicron变异株组鼻咽拭子检测核酸转阴时间比Delta变异株组更短(29.96±8.17 d vs 25.82±10.73 d,P=0.013)。此外,Omicron变异株组中与鼻咽拭子检测相比,肛拭子检测核酸转阴时间更短(P<0.01),入院时血清IgG水平为(6.504±1.33)S/CO,在1周后明显升高为(218.6±14.51)S/CO(P<0.01)。入院时血清IgM水平为(0.05±0.01)S/CO,1周后也呈升高趋势,平均为(1.205±0.22)S/CO(P<0.01)。结论与Delta变异株相比,Omicron变异株组以轻型为主,发热、咽痛为主要表现,肺部CT出现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性改变较少且轻微。Omicron变异株组鼻咽拭子检测核酸转阴时间比Delta变异株组长;且Omicron变异株患者入院时血清IgM、IgG抗体阴性或数值较低,发病1周后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感染 omicron变异 Delta变异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毒株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14
作者 蔡雨豪 张婷婷 程扬健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10-216,共7页
引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已经在全世界大规模传播了3年,并衍生出许多变异毒株。目前,在全球造成大规模... 引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已经在全世界大规模传播了3年,并衍生出许多变异毒株。目前,在全球造成大规模传播的Omicron变异毒株具有极高传染性和较低毒性的特点,并已经演变出BA.4、BA.5、XBB等亚型,其对疫苗引发的免疫具有逃逸性,但疫苗加强针的施打可恢复一定程度的中和能力。针对Omicron变异毒株的新代疫苗和治疗药物正陆续问世,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抵御措施和治疗方法。本文对Omicron变异毒株的特征、人体的免疫机制、现今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以及感染后遗症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浅析,并对未来应对SARS-CoV-2的方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cron变异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2(SARS-CoV-2) 免疫系统 疫苗和药物 后遗症
下载PDF
奥密克戎BA.2.38变异株感染儿童证候特点及中医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京华 李玉霞 +7 位作者 郭建文 陈芯莹 任耀全 韩娟 李冬梅 丁霞 洪俊彬 张忠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总结儿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BA.2.38变异株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效。【方法】对2022年7月8日~2022年8月4日期间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收治的251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BA.2.38变异株感染... 【目的】总结儿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BA.2.38变异株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效。【方法】对2022年7月8日~2022年8月4日期间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雁滩分院收治的251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 BA.2.38变异株感染患儿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儿基本信息、发病情况、入院时临床症状以及舌象、临床分型等,同时总结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并以热程、治疗后退热时间、核酸转阴时间、病情由轻转重等为指标,评价中医药疗效。【结果】(1)症状、体征方面,251例患儿中,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者120例(占47.8%),且以中、高热为主,体温≥38.1℃者94例[占78.3%(94/120)],平均热程为(2.0±1.1)d;出现咳嗽者112例(占44.6%);部分患儿还出现咽痛、鼻塞、流涕、纳差、眠差、乏力、便秘等症状。舌象方面,舌质多红[占70.9%(178/251)],舌苔多腻[占72.5%(182/251)]。(2)治疗上以清热透邪、化湿解毒为法,结合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兼以健脾消食以顾护脾胃。全程使用中药治疗的患儿有248例(占98.8%),其中,单纯中药治疗245例(占97.6%),中西医结合治疗3例(占1.2%)。(3)治疗后,所有患儿预后良好,无患儿出现病情加重。平均住院时间为(10.8±3.9)d,核酸转阴时间为(12.0±3.4)d;症状缓解最快的是“发热”,服药后热退时间为(1.4±0.7)d;其次为咳嗽,平均咳嗽缓解时间为(2.1±1.0)d;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治疗3 d和7 d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7 d后又较治疗3 d后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所有服用中药的患儿均未出现消化道不适、胸闷心悸、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结论】本轮疫情的Omicron BA.2.38变异株感染患儿的核心病机为疫毒侵肺、夹以暑湿,治疗上以清热透邪、化湿解毒为法;应用中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发热、咳嗽等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且总体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 omicron BA.2.38变异 中医证候 清热透邪 化湿解 中医药疗效 儿童
下载PDF
杭州市19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祁正红 贝泽锋 +4 位作者 滕淑 王华平 李雯 赵仕勇 刘寿荣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92-1097,共6页
目的 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19例2022年1月28日至3月3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儿中,男性7例(37%),女性12例(63%);年... 目的 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19例2022年1月28日至3月3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儿中,男性7例(37%),女性12例(63%);年龄0.5~16.0岁,中位年龄为2岁1个月,以婴幼儿(≤3岁)多见(53%)。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11例(58%),接种者8例(42%)。3例(16%)有基础疾病史。19例患儿均有明确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其中母婴看护机构聚集性发病10例(53%)。临床表现为轻型13例(68%),普通型6例(32%),无重型病例。最常见症状为咳嗽(100%)和发热(63%)。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84%)及淋巴细胞计数多正常(68%)。患儿的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无明显异常。6例(32%)胸部CT有明显肺炎征象。19例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12例(63%)雾化吸入干扰素α。所有患儿治愈出院。结论 儿童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以婴幼儿多见,症状轻,预后良好。患儿多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史,应重视母婴看护中心等婴幼儿集中场所的疫情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感染 omicron变异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学龄前儿童出院后短期相关持续症状的随访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纯纯 许普 +6 位作者 徐柳 张莹 周建国 王立波 周文浩 叶岚 陆春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micron变异株后的相关持续症状,为制订感染后的随访计划,减少和预防患儿感染后的相关症状提供依据。方法以2022年4...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micron变异株后的相关持续症状,为制订感染后的随访计划,减少和预防患儿感染后的相关症状提供依据。方法以2022年4月13日—5月8日由上海市仁济医院南院儿科病房出院的0~5岁Omicron BA.2感染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并以连续2次、间隔时间超过24 h的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为随访起点,其转阴后的4~5周为随访截点,对主要带养人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出院后相关持续症状。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103例患儿中,男孩61例,女孩42例,中位年龄为18个月。主要带养家长已接种2针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苗的比例为64.1%(66/103)。患儿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98.1%,101/103),其次是咳嗽/咳痰(63.1%,65/103)、胃肠道问题(37.9%,39/103)、食欲下降(30.1%,31/103)、乏力(27.2%,28/103)、鼻塞/流涕(16.5%,17/103)等。出院1个月时随访报告44例(42.7%)至少有1种持续症状,包括呼吸道相关症状(14例,13.6%)、胃肠道问题(19例,18.4%)等。主要带养人接种2针及以上COVID-19疫苗的患儿SARS-CoV-2核酸转阴时间较家长未接种或接种1针的患儿核酸转阴时间缩短(P<0.05),但2组患儿存在至少1种持续症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半数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感染学龄前儿童出院后存在持续相关症状,多为胃肠道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但大部分症状轻微,需持续随访关注其转归情况。主要带养人COVID-19疫苗接种对儿童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2 omicron变异 症状 随访 疫苗接种 学龄前儿童
下载PDF
安徽阜阳地区后疫情时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临床特征研究
18
作者 郭思宇 毛国顺 +1 位作者 潘佳慧 刘梦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S01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后疫情时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2019)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3月7日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新冠病毒感染37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和青春期,比较不同年龄组... 目的分析后疫情时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2019)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3月7日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新冠病毒感染37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和青春期,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临床分型与转归。结果371例患儿中男219(59.0%)例,女152(41.0%)例,368(99.2%)例完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4(3.0,5.0)天,29(7.8%)例合并有基础疾病,发热(87.9%)为最常见症状,乳酸脱氢酶异常(67.9%)占比最高。新生儿出现吐沫、纳差、精神差、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比例高,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出现抽搐多于新生儿,学龄期和青春期儿童出现头晕、头痛多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CRP升高多于新生儿和婴幼儿(P<0.05)。结论男女发病无差异,年龄越大住院占比越小,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LDH和CK-MB可明显升高,奥密克戎变异株肺毒性弱,总体预后良好,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感染 奥密克戎变异 临床特征 儿童
下载PDF
上海市220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与防控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丽丽 张静 +6 位作者 朱慧志 潘宾 马守亮 李明强 马碧涛 周灏 张国梁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上海局部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为确立核酸筛查和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重点人群提供中医体质学说依据。方法设计中医体质量表,对上海市花博园安徽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 目的初步探讨上海局部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为确立核酸筛查和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重点人群提供中医体质学说依据。方法设计中医体质量表,对上海市花博园安徽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通过中医临床数据采集平台录入一般资料和体质调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20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无症状感染者中,全程无症状感染病例163例,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轻型者57例。163例全程无症状感染者中,平和质141例(86.5%),偏颇质22例(13.5%),57例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轻型者中,平和质3例(5.3%),偏颇质54例(94.7%)。两组平和质、偏颇质分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无症状感染者的平和质分布率显著高于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轻型者(P<0.05)。全程无症状感染者出现频率超过10%的体质类型仅有平和质,而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轻型病例出现频率超过10%的体质类型有4种,分别是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全程无症状感染者的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分布率显著低于无症状感染转化为轻型者(P<0.05)。结论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由无症状感染者转化为轻型者的发病过程与体质偏颇、基础疾病密切相关;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平和质者的隐蔽性强,是优先进行核酸筛查和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omicron变异 无症状感染 轻型 中医体质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产妇母婴垂直传播风险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风 刘珉玉 +4 位作者 庞水子 刘越 康秀华 程娜 向天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05-1109,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母婴垂直传播风险及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于某三甲医院分娩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特征、母婴结局及感染预防与控制措...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母婴垂直传播风险及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于某三甲医院分娩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特征、母婴结局及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结果3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产妇平均年龄29岁,平均孕周38^(+4)周。初始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1例,其余2例患者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所有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对产妇乳汁、阴道分泌物、脐血、羊水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母婴分离,其中2例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隔离病室单间治疗,住院期间每日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另1例间隔24 h连续2次核酸结果阴性,转至隔离点隔离观察。产妇和新生儿均预后良好。结论本研究尚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孕晚期产妇母婴垂直传播的证据。对于孕周足月或呼吸道症状加重产妇,建议及时终止妊娠,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母婴分离并严格隔离,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icron变异 新型冠状病肺炎 妊娠 感染预防与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