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改编研究——基于儿童文学翻译观
1
作者 赵娟丽 张洪涛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31-133,共3页
儿童文学翻译观是近年来随着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衍生出的一个新概念,而改编则伴随着文学及翻译而生。改编有其自身的目的、原因与原则。改编是儿童文学翻译中一种最常见的情况,它受制于时代特点、政治因素与读者特点。只有充分调动自身童... 儿童文学翻译观是近年来随着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衍生出的一个新概念,而改编则伴随着文学及翻译而生。改编有其自身的目的、原因与原则。改编是儿童文学翻译中一种最常见的情况,它受制于时代特点、政治因素与读者特点。只有充分调动自身童性、时刻铭记自己为儿童而译的译者,才能改编出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翻译 儿童文学翻译观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改编
下载PDF
从《新月集》译本看郑振铎的儿童文学翻译观 被引量:2
2
作者 贺翠玉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4期32-33,共2页
郑振铎是中国“五四”时期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也是新儿童文学观的开拓者和实践人。他通过翻译泰戈尔的《新月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与中国封建礼教下完全不同的儿童观,提出了儿童文学理论中儿童应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存在,应当以... 郑振铎是中国“五四”时期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也是新儿童文学观的开拓者和实践人。他通过翻译泰戈尔的《新月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与中国封建礼教下完全不同的儿童观,提出了儿童文学理论中儿童应是一个独立的人格存在,应当以儿童为本位的观点。为了准确地、原汁原味地翻译出泰戈尔《新月集》中纯真的儿童世界,郑振铎提出并实践了他独特的儿童文学翻译观,为读者呈现了一本绝美的《新月集》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振铎 《新月集》 儿童文学翻译观
下载PDF
从双关语的翻译检视译者的儿童文学翻译观
3
作者 刘勃含 《才智》 2015年第36期228-,共1页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培养儿童成长而创作的文学作品,通过引导儿童阅读,实现儿童个性化发展,并辅助儿童树立正确思维意识,有效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引入外国文学是为了让儿童接受国际化的文化教育,增加儿童的知识面,保证在儿童教育过程...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培养儿童成长而创作的文学作品,通过引导儿童阅读,实现儿童个性化发展,并辅助儿童树立正确思维意识,有效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引入外国文学是为了让儿童接受国际化的文化教育,增加儿童的知识面,保证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多面化,为儿童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外文儿童文学翻译者的翻译观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增强翻译者的儿童文学翻译责任感,进而将更好的外文儿童文学传达给儿童,基于此,本文针对从双关语的翻译对译者的儿童文学翻译观进行检视,以期翻译者能够形成正确的儿童文学翻译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关语翻译 检视译者 儿童文学翻译观
原文传递
爱丽丝百年中国游记——副文本视域下中国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德荣 程文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3-31,共9页
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历经百年,其发展的一大动因是翻译思想的演变。本文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百年来数个代表性译本的副文本内容为研究对象,从译者所持有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以及儿童文学翻译观三个层面考察儿童文学译者的翻译思想,探... 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历经百年,其发展的一大动因是翻译思想的演变。本文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百年来数个代表性译本的副文本内容为研究对象,从译者所持有的儿童观、儿童文学观以及儿童文学翻译观三个层面考察儿童文学译者的翻译思想,探究百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的演变特征与原因。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动因推动之下,中国儿童文学翻译思想在百年来呈现出曲折渐进的演变历程,由五四时期的“儿童本位”到30年代后以工具性为特征的“现实本位”,继而发展到新时期对“儿童本位”的重新认识和再出发。本研究旨在以史为鉴,反观当下,梳理儿童文学翻译思想,促进相应翻译规范的提升,进而推动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文本 翻译思想 儿童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翻译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