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未治疗或未就医情况分析
1
作者 杜鉴 胡俊梅 +1 位作者 王宇石 王晓琴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1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未治疗或未就医情况,分析死亡的地区分布、年龄分布、死因构成等,为制定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未治疗或未就医的1629例...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未治疗或未就医情况,分析死亡的地区分布、年龄分布、死因构成等,为制定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未治疗或未就医的1629例儿童作为统计分析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8年各年度5岁以下儿童死前未治疗或未就医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死前未救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救治死亡原因中来不及送医院和其他因素占比较高。儿童死前未救治死因分类中意外事件、其他先天异常和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占比较高。结论(1)应促进各地区医疗水平均衡发展;(2)应开展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增加防患措施,降低跌落、溺水和烧伤等意外伤害的发生;(3)提高新生儿治疗水平、提高孕期保健意识、提高父母保险意识、做好产前筛查、控制早产及低体重儿的发生、控制先天性疾病及5岁以下儿童的意外事件,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因未救治死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未治疗或未就医死亡 5岁以下儿童死亡
下载PDF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莫绪明 谷兴琳 +5 位作者 戴约 钱龙宝 夏建海 任振 张儒舫 顾海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07-609,共3页
目的 分析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心内畸形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PDA合并心内畸形患儿170例,其中同时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PH)47例。根据病情将病例分为同期根治和分期手术两组。结果 分期手术... 目的 分析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心内畸形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PDA合并心内畸形患儿170例,其中同时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PH)47例。根据病情将病例分为同期根治和分期手术两组。结果 分期手术组31例患儿结扎PDA及0.5~2年后17例行心内手术,死亡2例;同期根治组139例患儿行心内直视手术于围术期死亡8例,远期死亡2例。总病死率7.1%(12/170),其中合并重度PH者死亡率12.8%(6/47);手术死亡率与病种、年龄、体重、PH程度等明显相关。结论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把握最佳手术时机、避免发生严重PH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最重要因素,尽量减少心脏切口、防止发生气栓、保护术后心功能和术后PH的恰当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脉导管 心内畸形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前后左心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代政学 张玉顺 +3 位作者 赵志敬 贾国良 刘建平 李寰 《心脏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09-210,共2页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 (PDA)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 PDA封堵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EDD)和收缩末期内径。应用椭圆体体积法计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收...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 (PDA)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 PDA封堵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EDD)和收缩末期内径。应用椭圆体体积法计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收缩末期容积 (ESV)、每搏搏出量 (SV)、射血分数 (EF)和短轴缩短率 (FS) ,将封堵前后测量数据分别用统计学配对 t检验。结果 :封堵后 EDD,EDV,ESV,SV恢复至正常 ,封堵前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 ,EF和 FS变化不大。结论 :应用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 PDA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能缩短 EDD和改善 PDA患者的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左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介入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与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金秀 赵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46-2248,共3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 介入治疗 并发症 儿童 护理
下载PDF
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刚 泮思林 +3 位作者 孙宏晓 王葵亮 纪志娴 杜占慧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总结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Ⅱ)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采用ADOⅡ介入封堵治疗的15例pmVSD(9例伴发膜部瘤)、1例法洛氏四联症VS... 目的总结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Ⅱ)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采用ADOⅡ介入封堵治疗的15例pmVSD(9例伴发膜部瘤)、1例法洛氏四联症VSD修补术后残余漏、1例pmVSD修补术后残余漏患儿。术后随访观察是否存在残余分流、瓣膜反流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果17例患儿中男10例,女7例;中位年龄3.25岁(1.7~8.0岁),中位体质量16.0 kg(10.5~31.0 kg);中位室间隔缺损为3.0 mm(2.0~5.0 mm),中位肺血管阻力为1.4 Wood U/m^(2)(1.1~2.2 Wood U/m^(2)),中位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为1.29(1.0~1.7)。11例患儿接受顺行路径释放ADOⅡ,6例为逆行路径,术中均无封堵器脱落、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儿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6.6个月(1~40个月),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主动脉瓣反流。结论pmVSD与残余漏解剖结构多变,选择ADOⅡ介入封堵治疗在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上具有优势,尤其适用于pmVSD伴膜部瘤患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仍然是术后需持续关注的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动脉导管闭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 残余漏 介入治疗 儿童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观察与护理1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娄百玉 张三强 王乐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8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闭(PDA) AMPLATZER封堵器 治疗方法 观察与护理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桡骨小头未复位的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尹芸生 郝晋梁 孙降英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 :评价桡骨小头未复位的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尺骨畸形进行截骨矫形 ,1/3弧形钢板固定 ;桡骨小头切开复位 ,肱桡关节短期克氏针固定。结果 :本组 2 1例 ,术后随访时间 8月至 2年 ,平均 1.2年 ,手术疗效优 ,17例 (82... 目的 :评价桡骨小头未复位的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尺骨畸形进行截骨矫形 ,1/3弧形钢板固定 ;桡骨小头切开复位 ,肱桡关节短期克氏针固定。结果 :本组 2 1例 ,术后随访时间 8月至 2年 ,平均 1.2年 ,手术疗效优 ,17例 (82 % ) ;良 ,2例 (9% ) ;差 ,2例 (9% )。结论 :对桡骨小头未复位的儿童陈旧孟氏骨折应积极手术 ,术后4w开始功能锻炼 ,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小头复位 儿童 陈旧孟氏骨折 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
下载PDF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罗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总结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手术的护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患儿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访视、了解病情,术中严密监护、密切配合,术后优质的护理。结果: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严密监护、配... 目的:总结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手术的护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患儿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访视、了解病情,术中严密监护、密切配合,术后优质的护理。结果: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严密监护、配合默契,术后优质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也能及时发现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是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脉导管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介入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132例随访观察
9
作者 秦玉明 曹黎明 +7 位作者 钱建华 龚晓平 赵乃铮 朱善良 杨世伟 周凯 王凤鸣 王大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784-1785,共2页
目的了解介入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演变。方法通过询问病情及行胸片、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对所完成的132例PDA患儿进行4a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28±16)个月。其中45例使用Amplatzer进口封堵器... 目的了解介入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演变。方法通过询问病情及行胸片、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对所完成的132例PDA患儿进行4a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28±16)个月。其中45例使用Amplatzer进口封堵器,87例使用深圳先健国产封堵器。结果术后第2天,经胸超声(TTE)证实128例封堵器位置良好,4例存在残余分流(4/132例),其中1例发生溶血(1/132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所有残余分流均消失。股动脉血栓形成1例(1/132例),经溶栓治疗,股动脉搏动完全恢复。9例出现短时间发热(9/132例)。随访过程中6例出现不明原因头痛。2例发生严重事件,1例术后6个月出现长期发热,TTE发现封堵器表面有赘生物形成,最终经外科开胸治疗痊愈。另1例于术后18个月死于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结论介入治疗儿童PDA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并发症,术后需认真而长期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介入治疗 并发症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鞠樑 钱炜 +5 位作者 李红 李琪 沙红 华琦 胡静 胥玲 《安徽医学》 2017年第7期892-894,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无锡市儿童医院住院的3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根据术前经胸心脏彩超测量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内径大小选择不同的封堵器及手术方法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无锡市儿童医院住院的3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根据术前经胸心脏彩超测量动脉导管未闭最窄处内径大小选择不同的封堵器及手术方法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即刻、术后第24小时及术后1、3、6、12个月随访,进行心脏彩超、胸片及心电图检查,观察疗效。结果全部患儿均封堵成功,使用国产蘑菇伞封堵器23枚,第二代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DO-II)8枚。2例术后即刻心脏彩超有少量残余分流,随访3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1例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予激素治疗1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国产蘑菇伞封堵器对动脉导管未闭进行介入治疗,并发症少,疗效确切,远期效果满意。ADO-II封堵器适用于小长管型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如适应证及手术方法适当,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儿童 介入治疗 导管封堵术
下载PDF
单纯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腋下小切口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伊寒露 叶赞凯 +4 位作者 朱耀斌 丁楠 沈磊 郭健 李志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左侧腋下小切口入路行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左侧腋下小切口入路行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1.09(0.60,1.75)岁,体重9.00(7.20,10.50)kg,均行单纯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左侧腋下小切口入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均手术顺利,术后返回心脏重症监护室予对症治疗,必要时予强心、利尿治疗。收集所有患儿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个月、3~6个月随诊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40例均封堵成功,1例术后3个月复查时发现封堵器移位,患儿无明显不适,予取出封堵器及动脉导管切断缝合术,手术顺利。其余39例术后随诊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均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心脏各房室内径基本正常;无一例出现残余分流、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单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左侧腋下小切口入路行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安全有效,对小年龄、低体重、伴有粗大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同样适用,具有切口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心间隔封堵装置 心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单中心疗效及中长期随访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冀玮 易岂建 王献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5-280,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及原因。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行介入封堵治疗PDA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封堵前后及随访1年的变化。结果共收集1408例患儿,男482例、女926例,中位月龄27.0(2.0~215.0)月... 目的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及原因。方法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行介入封堵治疗PDA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封堵前后及随访1年的变化。结果共收集1408例患儿,男482例、女926例,中位月龄27.0(2.0~215.0)月,介入成功封堵1404例(99.72%)。PDA内径术前超声测值为3.3(0.1~18)mm,主动脉造影为2.2(0.1~18)mm;选用封堵器大小为(8.47±2.52)mm。术后24小时心脏超声复查有残余分流125例,血小板减少21例,心律失常31例,溶血2例,动脉血栓3例,假性动脉瘤4例,右髂总动脉破裂1例,右肾挫裂伤1例,封堵器移位4例,降主动脉狭窄1例,肺动脉狭窄1例,三尖瓣前瓣腱索断裂1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递增、封堵器直径增大为术后发生残余分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PDA介入治疗安全、有效;PDA内径较大、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介入治疗 并发症 儿童
下载PDF
保护骨骺韧带重建治疗骨骼未发育成熟的儿童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
13
作者 胡孔足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6期483-483,共1页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骨骼生长异常 重建治疗 发育 儿童青少年 骨骺 成熟 保护 韧带重建术 关节内
下载PDF
腋下小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被引量:7
14
作者 路少林 李军 +2 位作者 费立聪 郑培坤 刘涵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切口方法。方法 采用腋下小(直)切口胸腔内、胸膜外二种手术切口行小儿PDA术。结果55例患者,49例胸腔内、6例胸膜外结扎导管,不安放胸腔闭式引流管,3例术后左胸少量积液,经胸穿积液消失,术后...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切口方法。方法 采用腋下小(直)切口胸腔内、胸膜外二种手术切口行小儿PDA术。结果55例患者,49例胸腔内、6例胸膜外结扎导管,不安放胸腔闭式引流管,3例术后左胸少量积液,经胸穿积液消失,术后心脏杂音均完全消失。结论 腋下小切口PDA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剖、关胸时间短,切口美观,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无胸膜腔损伤之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外科手术 腋下切口 治疗 儿童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金秀 易璜 陈俐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163-2164,共2页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动脉导管 介入治疗 儿童 护理
下载PDF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堵闭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琳 盛锋 +2 位作者 刘芳 陆颖 黄国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0-763,共4页
目的评价分别运用弹簧圈(Coil)和Amplatzer封堵器(ADO)堵闭小型和中-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接受介入封堵术的112名PDA患儿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植入Coil和ADO的患儿分别为19例和93例。... 目的评价分别运用弹簧圈(Coil)和Amplatzer封堵器(ADO)堵闭小型和中-大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接受介入封堵术的112名PDA患儿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植入Coil和ADO的患儿分别为19例和93例。ADO组患儿PDA最窄处直径为1.7~11.0mm,(平均3.53mm),显著高于Coil组患儿1.0~3.3mm(平均1.76mm),P<0.001。全部患儿均成功完成介入封堵术(100%)。1年随访期中,残余分流率在不同随访时间点分别为Coil组31.6%(即刻)、26.3%(24h)、5.3%(1~3月)、5.3%(9~12月)和ADO组21.5%、6.5%、2.2%和1.2%。近期并发症2例,溶血1例,心律失常1例。远期随访中无溶血、PDA再通和左肺动脉或降主动脉狭窄;无患儿因残余分流需要再次接受介入治疗。结论选择合适的堵闭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儿童PDA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介入治疗 AMPLATZER堵闭器 儿童
下载PDF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治疗以及分娩结局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甄世萍 卢杉 张秋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459-460,共2页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孕妇在妊娠没有满足37周的时候,而出现的胎膜早破的情况,这一现象的发生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以及孕妇的生命安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不利影响,对产妇的妊娠结局也具有一定影响,甚至对新生儿死亡...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孕妇在妊娠没有满足37周的时候,而出现的胎膜早破的情况,这一现象的发生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以及孕妇的生命安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不利影响,对产妇的妊娠结局也具有一定影响,甚至对新生儿死亡情况的发生具有推动作用[1].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容易造成各胎儿窘迫的情况发生,其也会使得感染的风险加大,使得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因素不断增加,在进行具体治疗的时候,需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本研究主要是对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治疗以及分娩结局分析,报告如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胎膜早破 妊娠晚期 对症治疗 分娩结局 生命安全 妊娠结局 胎儿窘迫 死亡情况
下载PDF
国产双盘无膜双腰封堵器介入治疗低体重婴儿粗长管型动脉导管未闭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祥 陈智 +2 位作者 向金星 王野峰 左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总结使用国产双盘无膜双腰封堵器介入治疗低体重患儿粗长管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经验。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使用国产双盘无膜双腰封堵器介入治疗的体质量≤6 kg且PDA为粗长管型的患儿43例进行总结。总... 目的总结使用国产双盘无膜双腰封堵器介入治疗低体重患儿粗长管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经验。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使用国产双盘无膜双腰封堵器介入治疗的体质量≤6 kg且PDA为粗长管型的患儿43例进行总结。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术后1年与术前心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的变化情况。结果43例患儿中除1例患儿术后当天出现封堵器脱落经外科取出外,其余42例患儿均封堵成功,其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未见封堵器移位,术后半年随访均未见明显残余分流,术后1年与术前对比心胸比[(0.540±0.037)比(0.613±0.029),t=10.06,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71.88±6.01)%比(67.47±8.42)%,t=2.76,P<0.001]、左心室内径(长轴位)[(27.50±5.46)mm比(31.38±6.55)mm,t=2.94,P<0.001]、左心房内径(四腔位)[(15.31±2.64)mm比(17.41±3.78)mm,t=2.95,P<0.001]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国产双盘无膜双腰封堵器对于低体重患儿粗长管型PDA介入治疗相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 低体重 儿童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幼年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7
19
作者 幺远 马嵩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 探讨幼年未分化脊柱关节病(JUSpA)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符合Amor诊断标准的94例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对其中82例进行4~12年随访。结果94例中男女比例为10:1,平均年龄10.4岁。平均病程2.6年... 目的 探讨幼年未分化脊柱关节病(JUSpA)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符合Amor诊断标准的94例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对其中82例进行4~12年随访。结果94例中男女比例为10:1,平均年龄10.4岁。平均病程2.6年。首发症状为腰背痛32%,下肢关节炎63%,肌腱端炎3.2%,虹膜睫状体炎2例。骶髂关节X线检查,骶髂关节炎(≤Ⅱ级)19例(3.2%),骶髂关节CT13例中骶髂关节炎2例。ANA及RF均阴性,HLA-B27阳性78例(83.3%),均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总有效率82%。随访82例中痊愈18例(21.9%),临床缓解21例(25.6%),仍有关节炎50例(60.9%),关节畸形12例(14.6%)。35例最终发展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JAS)(42.7%)。结论 JapA是一组同于JRA的慢性关节炎,少关节Ⅱ型应归于JspA,称为JUSpA,SASP为主要治疗药物。病人需要长期随访、并及时复查骶髂CT及X线检查,才能尽早得到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分化脊柱关节病 诊断 治疗 风湿性疾病 儿童
下载PDF
介入封堵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兴 赵香芝 +2 位作者 贾鹏 刘斌 孙玉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作经皮PDA封堵的63例病人资料,着重分析动脉导管的测量、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结果:典型PDA经胸超声测量值与...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作经皮PDA封堵的63例病人资料,着重分析动脉导管的测量、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结果:典型PDA经胸超声测量值与造影后X线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小型和大型PDA中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人中61例封堵成功,其中7例植入弹簧圈,其余54例采取蘑菇伞堵闭器封堵成功。结论:经皮PDA封堵术安全有效,术中注重患者的个体情况,注意操作细节,能更好地避免并发症,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脉导管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