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流浪行为分析及其干预策略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32,共8页
流浪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有社会结构变迁、家庭功能失调的影响,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个体适应不良的结果,因此解决流浪儿童问题需要运用综合发展的策略。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我国流浪儿童保护机构应有的干预策略包括机构内的行为、学... 流浪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有社会结构变迁、家庭功能失调的影响,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个体适应不良的结果,因此解决流浪儿童问题需要运用综合发展的策略。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我国流浪儿童保护机构应有的干预策略包括机构内的行为、学业和就业辅导,机构外的家庭维系服务和社区安置,从而保障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流浪 干预策略 社会工作
下载PDF
论优化社会互动环境对防治儿童流浪的重要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威威 《天府新论》 2004年第2期78-81,共4页
社会互动对人的行为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儿童流浪行为的产生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符号互动论 ,作为研究社会环境的社会互动理论 ,对探讨儿童流浪行为的发生机制具有启发意义。优化社会互动环境对于流浪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社会互动对人的行为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儿童流浪行为的产生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符号互动论 ,作为研究社会环境的社会互动理论 ,对探讨儿童流浪行为的发生机制具有启发意义。优化社会互动环境对于流浪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新的社会互动环境应体现出人文关怀的伦理宗旨 ,可以通过优化家庭的亲情环境、学校的爱心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动环境 儿童流浪 符号互动论 身心健康 防治
下载PDF
流浪儿童流浪成因及救助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洁琼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7期61-62,共2页
流浪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流浪儿童的数量日趋增长,严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流浪儿童的流浪成因有多方面因素,流浪儿童的救助也有其特殊性。只有根据流浪儿童的特殊性,创新救助方法,完善救助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 流浪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流浪儿童的数量日趋增长,严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流浪儿童的流浪成因有多方面因素,流浪儿童的救助也有其特殊性。只有根据流浪儿童的特殊性,创新救助方法,完善救助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孤残儿童 流浪儿童救助机构 儿童福利院
下载PDF
预防儿童流浪与委托监护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晓辉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8,共3页
本文探讨了因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监护委托制度的不完善对流浪儿童保护产生的影响,研究了现有监护委托法律制度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强调应从明确委托监护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完善委托监护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定条件,界定法定监护人与委托监... 本文探讨了因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监护委托制度的不完善对流浪儿童保护产生的影响,研究了现有监护委托法律制度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强调应从明确委托监护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完善委托监护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法定条件,界定法定监护人与委托监护人之间的职责和权利义务关系,建立委托监护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委托监护的程序,以预防儿童流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委托监护 委托监护制度
下载PDF
制度变迁视角下流浪儿童流浪的原因
5
作者 毕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60,共7页
流浪儿童流浪的原因与动力机制是流浪儿童群体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流浪儿童外出流浪的原因错综复杂,关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乃至政府的政策制度等各个层面。以制度变迁的视角切入,从社会保障制度、婚姻制度、城乡隔离制度、宗族制... 流浪儿童流浪的原因与动力机制是流浪儿童群体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流浪儿童外出流浪的原因错综复杂,关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乃至政府的政策制度等各个层面。以制度变迁的视角切入,从社会保障制度、婚姻制度、城乡隔离制度、宗族制度等几个方面,对与流浪儿童流浪相关联的制度与制度变迁因素展开分析,提出制度变迁因素是儿童流浪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流浪儿童 流浪
下载PDF
离婚导致儿童流浪现象应引起社会关注
6
作者 刘艳秋 《中国民政》 1995年第7期40-40,共1页
近年来,因离婚而导致的儿童流浪现象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1988年,进入牡丹江城区被收容的流浪儿童256名,抽样调查190名,因父母离异而导致流浪的12名,占6.32%,引起儿童流浪的9大类原因中居第7位。而5年以后的1993年进入牡丹江城区被收... 近年来,因离婚而导致的儿童流浪现象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1988年,进入牡丹江城区被收容的流浪儿童256名,抽样调查190名,因父母离异而导致流浪的12名,占6.32%,引起儿童流浪的9大类原因中居第7位。而5年以后的1993年进入牡丹江城区被收容的流浪儿童217名,抽样调查140名,因父母离异而导致流浪的36名,占25.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抽样调查 父母离异 江城区 观念更新 拜金主义 社会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 牡丹 上升趋势
下载PDF
运用社会工作方法 预防困境儿童流浪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春梅 廖欣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12年第10期41-42,共2页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产生流浪未成年人的主要群体。根据各地数据统计显示,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流浪儿童来自于流动人口家庭和留守家庭。本文所界定的困境儿童就是指这些生活在流动人口家庭和留守家庭,处于流浪边缘的儿童,也称之为流动...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产生流浪未成年人的主要群体。根据各地数据统计显示,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流浪儿童来自于流动人口家庭和留守家庭。本文所界定的困境儿童就是指这些生活在流动人口家庭和留守家庭,处于流浪边缘的儿童,也称之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流浪 社会工作方法 困境 流动人口家庭 预防 流浪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原文传递
《荒凉山庄》中的流浪儿童问题与人文关怀
8
作者 白梦瀚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4期46-49,共4页
《荒凉山庄》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以下简称狄更斯)的代表作,其围绕着贾迪思案件描绘并串联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形成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图景。埃德加·约翰逊认为《荒凉山庄》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的解剖以及黑... 《荒凉山庄》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以下简称狄更斯)的代表作,其围绕着贾迪思案件描绘并串联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形成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图景。埃德加·约翰逊认为《荒凉山庄》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的解剖以及黑暗混乱的社会问题的控诉。现实主义是《荒凉山庄》鲜明的叙事特点之一,其通过文学表达揭露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关注小说中以乔为代表的流浪儿童问题。结合相关记载,乔的境遇揭示了当时社会流浪儿童普遍的悲惨命运。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对小说中流浪儿童问题的分析:乔作为流浪儿童的生存困境、乔的境遇对维多利亚时期流浪儿童问题的现实揭露、狄更斯对小说中流浪儿童问题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狄更斯 《荒凉山庄》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流浪儿童 叙事特点 现实主义作家 文学表达 人文关怀
下载PDF
流浪儿童的性格与行为特点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晓东 陈怡 高秋凤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130,共5页
本研究以235名男生(其中流浪儿童75名,流动儿童88名,处境正常儿童72名)为被试,采用问卷法,通过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及处境正常儿童在性格和行为各重要指标上的比较来分析流浪儿童的性格和行为特点。结果表明:(1)与流动儿童及处境正常儿... 本研究以235名男生(其中流浪儿童75名,流动儿童88名,处境正常儿童72名)为被试,采用问卷法,通过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及处境正常儿童在性格和行为各重要指标上的比较来分析流浪儿童的性格和行为特点。结果表明:(1)与流动儿童及处境正常儿童相比,流浪儿童的自控能力、自我概念水平较低,享乐取向和潜在犯罪倾向较高,更倾向于外部归因;(2)流浪儿童的依赖、焦虑、退缩、冲动、夸大等行为更多,更具攻击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性格 行为
下载PDF
广东三地流浪儿童自我意识现状调查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雪琴 叶绮华 +1 位作者 张书维 范敏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了解流浪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为更好地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广州、中山和深圳三地154名11~16岁智力正常、无残疾的流浪儿童为实验组,同时按照流浪儿童的性别比例采用分层取样法选取246位11~16... 【目的】了解流浪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状况,为更好地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广州、中山和深圳三地154名11~16岁智力正常、无残疾的流浪儿童为实验组,同时按照流浪儿童的性别比例采用分层取样法选取246位11~16岁的广州市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选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流浪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均低于常模组(P<0.001),其总分和行为、合群、幸福与满足、焦虑四个分量表得分也均低于当前在校学生组(P<0.001,P<0.05)。14~16岁流浪儿童组的自我意识总分和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四个分量表得分高于11~13岁流浪儿童组(P<0.01或≤0.001),不同文化程度的流浪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存在差异。【结论】对流浪儿童实施救助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儿童的自我意识特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从而提高流浪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流浪儿童 自我意识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从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看流浪儿童救助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敏红 乌阿茹娜 +1 位作者 梁晗 梁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5-57,共3页
流浪儿童在逆境中的适应情况因其内部、外部保护资源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心理弹性高的儿童能获得更好的适应,其中社会支持是最重要的保护因子之一,来自家庭、同伴、社会的支持将有利于流浪儿童的适应与恢复。本文探讨了心理弹性和社会... 流浪儿童在逆境中的适应情况因其内部、外部保护资源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心理弹性高的儿童能获得更好的适应,其中社会支持是最重要的保护因子之一,来自家庭、同伴、社会的支持将有利于流浪儿童的适应与恢复。本文探讨了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对流浪儿童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总结了流浪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对策与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保护因子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万红 郭柏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65,共5页
流浪儿童是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中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群体,流浪儿童救助服务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然而,目前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服务中,普遍存在儿童流失率较高的问题。针对儿童流失问题,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目前流浪儿童... 流浪儿童是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中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群体,流浪儿童救助服务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然而,目前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服务中,普遍存在儿童流失率较高的问题。针对儿童流失问题,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目前流浪儿童救助服务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流浪儿童救助服务中儿童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是问题视角下的救助服务模式的限制。这种模式注重流浪儿童的矫治服务和康复服务,忽略了流浪儿童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提出要改变目前流浪儿童救助服务的困境,应采用优势视角下的社会服务模式,开展多元化的流浪儿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救助服务 问题视角 优势视角
下载PDF
从“回家”到“回归”: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转换与整合 被引量:7
13
作者 于璐 熊韦锐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5,共6页
我国对流浪儿童虽然已经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救助模式,但重复流浪率高、流浪儿童总数并未减少等问题依然存在。基于此,需要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进行重新思考,对流浪儿童的救助模式进行适当的转换与合理的整合。具体为:从救助目标上,应该... 我国对流浪儿童虽然已经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救助模式,但重复流浪率高、流浪儿童总数并未减少等问题依然存在。基于此,需要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进行重新思考,对流浪儿童的救助模式进行适当的转换与合理的整合。具体为:从救助目标上,应该从以回到家庭为主转向以回归社会为主;从救助内容上,应该从以社会救助为主转向以心理救助为主;从救助方法上,应该从以控制矫正为主转向以服务预防为主。同时,还应该将各种救助模式,各支研究队伍,各种社会力量有机地整合起来实施共同救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救助模式 转换 整合
下载PDF
问题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与机构救助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晓凤 蔡瑾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56,共4页
从问题流浪儿童在原居住地、街角社会与救助机构的生存状况,可以窥探到儿童出走及流浪儿童犯罪是与其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的。问题流浪儿童在工读学校和救助站这两种救助机构中的生存状况与获得的"新生"... 从问题流浪儿童在原居住地、街角社会与救助机构的生存状况,可以窥探到儿童出走及流浪儿童犯罪是与其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的。问题流浪儿童在工读学校和救助站这两种救助机构中的生存状况与获得的"新生"感受不尽相同。进一步完善预防儿童出走及流浪儿童救助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流浪儿童 生存状况 救助政策
下载PDF
家庭关怀、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对流浪儿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崔丽娟 俞彬彬 黄敏红 《心理研究》 2010年第3期47-52,共6页
本研究以北京、上海两地救助机构的41名流浪儿童为对象,通过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流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在流浪儿童的心理弹性、家庭关怀、社会支持三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影响:(1)完善... 本研究以北京、上海两地救助机构的41名流浪儿童为对象,通过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流浪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在流浪儿童的心理弹性、家庭关怀、社会支持三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影响:(1)完善的家庭功能有助于儿童形成高水平的心理弹性;(2)家庭关怀的缺失使得流浪儿童更多地寻求家庭以外的社会支持;(3)心理弹性水平对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弹性越高,家庭关怀缺失对社会支持的负向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心理弹性 家庭关怀 社会支持
下载PDF
“家文化”复制与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新取向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霁雪 陶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8-71,57,共5页
救助管理站临时性的食宿供给、护送返乡以及福利院保障式的救助保护已经不能应对流浪儿童增长迅猛、回流率高、教育困难的严峻局面。从家庭早期社会化不足造成儿童流落街头这一事实来看,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应当关注的是家庭社会化... 救助管理站临时性的食宿供给、护送返乡以及福利院保障式的救助保护已经不能应对流浪儿童增长迅猛、回流率高、教育困难的严峻局面。从家庭早期社会化不足造成儿童流落街头这一事实来看,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应当关注的是家庭社会化功能的接续,而"家文化"认同则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核心,从学理与实践两方面对"家文化"复制可行性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家文化复制"可能是构建适合流浪儿童再社会化可行的理论创新,也是帮助流浪儿童重建自我成长路径中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救助保护 早期社会化 “家文化”复制
下载PDF
导致儿童流浪的家庭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冀未来 赵然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06年第10期13-15,共3页
随着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日益加强和高度重视,流浪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开始受到社会的关注。形成儿童流浪的原因很多,但家庭问题则是形成儿童流浪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儿童流浪 家庭因素 未成年人权益 保护工作 流浪儿童 家庭问题 原因
原文传递
流浪儿童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超越与融合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慧 许永霞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22-28,共7页
随着经济和社会转型加剧,我国的流浪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本论文对流浪儿童的社会工作对于传统社会救助的超越以及二者融合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超越体现在由"政策导向向需求导向"、"关注‘事’向关注‘人’"、&qu... 随着经济和社会转型加剧,我国的流浪儿童问题日益突出。本论文对流浪儿童的社会工作对于传统社会救助的超越以及二者融合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超越体现在由"政策导向向需求导向"、"关注‘事’向关注‘人’"、"被动向主动"、"说教管制向专业实践"、"系统内资源向社会资源"的转变。融合策略包括"高校和社会工作机构积极参与流浪儿童救助"、"转化传统社会救助人员"、"传统社会救助机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和"传统社会救助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社会救助 社会工作 超越 融合
下载PDF
需要为本的流浪儿童福利政策导向与框架——基于流浪儿童救助实践和政策变迁的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元 彭华民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72,共6页
近年来,随着各类儿童问题不断进入公众视野和国家政策议题,构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整体性的儿童福利改革实践和福利理念传导,为流浪儿童福利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在梳理近30年流浪儿童救助实践和近10年流浪儿... 近年来,随着各类儿童问题不断进入公众视野和国家政策议题,构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整体性的儿童福利改革实践和福利理念传导,为流浪儿童福利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在梳理近30年流浪儿童救助实践和近10年流浪儿童政策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流浪儿童政策的目标定位由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为本转向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儿童为本的特征,并进一步提出构建需要为本的流浪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为本 流浪儿童 福利政策 社会建设
下载PDF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 被引量:49
20
作者 王思斌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4,共6页
流浪儿童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现象,其形成具有制度性原因,它与开放的社会环境有关,与某些家庭的贫困化、解体和解组有关,也与社会管理的模式有关。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建设,也需要完善救助保护系统,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 流浪儿童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现象,其形成具有制度性原因,它与开放的社会环境有关,与某些家庭的贫困化、解体和解组有关,也与社会管理的模式有关。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建设,也需要完善救助保护系统,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领域应实施社会工作制度,从而加强对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儿童 救助保护 能力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