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泌体与儿童神经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佳敏 赵莎 钟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21-525,共5页
外泌体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小囊泡,内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及物质传递的桥梁,在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神经发育、免疫、组织内稳态、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儿童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 外泌体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小囊泡,内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及物质传递的桥梁,在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神经发育、免疫、组织内稳态、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儿童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外泌体在生物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儿童神经精神障碍的发展和进展中的作用,外泌体的调控被广泛研究。本文总结了外泌体的生物特性、生物产生,指出了外泌体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癫痫、精神分裂症、Tourette综合征等儿童常见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中的机制干预或影响因素,探讨了外泌体在儿童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中诊断、治疗及预后生物标志物中的潜在作用,并对未来治疗相关儿童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中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神经发育 神经炎症 免疫系统 儿童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
原文传递
微小RNA与儿童神经精神障碍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红梅 贾美香 +2 位作者 李素水 薛曼 孙志刚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76-280,共5页
微小RNA是一组短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具有调控基因表达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增殖、分化、突触形成、突触可塑性和细胞凋亡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实不同脑区的微小RNA表达模式改变可能参与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儿童神经精神障碍... 微小RNA是一组短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具有调控基因表达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增殖、分化、突触形成、突触可塑性和细胞凋亡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实不同脑区的微小RNA表达模式改变可能参与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儿童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微小RNA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和研制新药的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儿童神经精神障碍 生物学标记物 神经发育障碍
原文传递
链球菌感染的儿童抽动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会 钟佑泉 +2 位作者 吴惧 周文智 孙明霞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99-100,共2页
目的通过筛选符合PANDAS临床诊断标准的TD患儿,并制作动物模型以期明确GAS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为部分TD患儿的病因。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微量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007年3至6月在成都市儿童医院神经精神专科门诊及住院的被确诊为T... 目的通过筛选符合PANDAS临床诊断标准的TD患儿,并制作动物模型以期明确GAS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为部分TD患儿的病因。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微量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007年3至6月在成都市儿童医院神经精神专科门诊及住院的被确诊为TD患儿80例(TD组,n=80)和同期在儿童医院儿保科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n=40)的抗链球菌抗体(anti-streptococcal antibody)中ASO,ADNB及AB-GA。按PANDAS诊断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患儿。将12只健康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PANDAS血清组(4只)、正常血清组(4只)、生理盐水组(2只)、创伤组组(2只)。应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PANDAS患儿血清、正常儿童血清、生理盐水分别注入大鼠纹状体(12μl/只/次),2只不予注射为创伤组。连续5天观察和录像记录4组大鼠舔前爪、摇晃前爪、摇头、空咀嚼等刻板动作的次数,并加以比较;在光镜下比较大鼠脑组织HE染色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组大鼠纹状体ABGA并加以比较。结果1.80例患儿中有9例符合PANDAS诊断标准;2.PANDAS血清组大鼠刻板动作次数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生理盐水组和创伤组(分别依次为43.0±8.3,25.0±6.8,11.0±2.4和11.0±1.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3.PANDAS血清组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脑神经元细胞和组织结构HE染色后光镜下无差异;4.免疫组化显示PANDAS血清组的ABGA为阳性而其余3组大鼠的ABGA为阴性。结论PANDAS患者的血清注入大鼠的纹状体内能诱发大鼠类似抽动的不自主刻板动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提示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GAS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为诱发TD的一种环境因素;PANDAS可能为TD的一种临床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抽动障碍 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 大鼠
下载PDF
链球菌感染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与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血清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会 钟佑泉 +3 位作者 何志旭 吴惧 周文智 孙明霞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从临床血清学研究角度探讨链球菌感染(streptococcal infections)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微量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007年3月至6月在成都市儿童医院神经精神专科门诊及... 目的从临床血清学研究角度探讨链球菌感染(streptococcal infections)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微量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007年3月至6月在成都市儿童医院神经精神专科门诊及住院确诊为抽动障碍患儿80例(TD组,n=80)和同期在该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n=40)的抗链球菌抗体(anti-streptococcal antibody)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O",ASO),抗DNA酶B(anti-deoxyribonuclease B,ADNB)及抗基底神经节抗体(anti-basal ganglia antibodies,ABGA),并比较TD组和对照组抗GAS抗体和ABGA的差异。TD组患儿中,将病情呈发作性和抽动出现或加重前有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儿纳入TD1组(n=48),其余纳入TD2组(n=32),并比较TD1组和TD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试验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TD组抗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β-streptococal,GAS)抗体、抗基底神经节抗体阳性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9.216,P<0.05;χ2=7.702,P<0.05);TD1组与TD2组抗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和抗基底神经节抗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068,P<0.05;χ2=13.203,P<0.05),且TD1组中9例患儿基本符合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pediatric autoi mmune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 with streptococcal infections,PANDAS)的诊断标准。结论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链球菌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为诱发抽动障碍的一种环境因素;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儿童神经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为抽动障碍的一种临床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抽动障碍 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精神障碍 抗链球菌抗体 抗基底神经节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