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技术在儿童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章坚
俞建根
+3 位作者
谭征
梁靓
黄婷
高跃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索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治疗儿童纵隔肿瘤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6.0±3.4)岁,范围8个月...
目的探索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治疗儿童纵隔肿瘤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6.0±3.4)岁,范围8个月至13岁,体重(24.5±13.1)kg,体重范围为7.5~61 kg,肿瘤直径(5.2±2.4)cm。考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结果本组所有患儿均完整切除肿瘤,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99.0±39.3)min,术中出血量(2.5±2.3)ml,术后住院时间(6.9±5.2)d,胸腔引流时间(4.3±4.8)d,平均住院费用67131.2元。术后有2例出现乳糜胸,2例出现Horner综合征。全组随访1~12个月,均恢复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儿童纵隔肿瘤安全可行,其具有灵活、精准、稳定的特点,对患儿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小儿胸外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纵隔肿瘤
机器人手术
胸腔镜
原文传递
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分析
2
作者
安铮
《青海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5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比较其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15例患儿肿瘤均发生于后纵隔,最常见...
目的:分析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5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比较其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15例患儿肿瘤均发生于后纵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并可因为气道受压而出现呼吸困难,但大多数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为偶然发现。MRI主要影像学特征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实性肿块,肿块内信号不均匀,T1W1呈混杂信号或低信号,T2W1呈混杂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见非均匀明显强化,部分肿块跨越中线,侵犯邻近器官,包绕或推移相邻的血管。术后15例神经母细胞瘤共同的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细胞由大小较一致的小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核大且染色深,部分呈菊形团样排列,部分伴出血、坏死及钙化,所有病例均可见阳性表达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标记物。结论:对于就诊时发生转移的患儿,明确诊断需依靠术后病理诊断,但对于某些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患儿,需早期进行化疗的患儿,MRI能够显示瘤体大小,对周围血管、淋巴结、周围组织器官的显示比较清晰,可以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关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纵隔肿瘤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题名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技术在儿童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章坚
俞建根
谭征
梁靓
黄婷
高跃
机构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9-713,共5页
文摘
目的探索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治疗儿童纵隔肿瘤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6.0±3.4)岁,范围8个月至13岁,体重(24.5±13.1)kg,体重范围为7.5~61 kg,肿瘤直径(5.2±2.4)cm。考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等。结果本组所有患儿均完整切除肿瘤,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99.0±39.3)min,术中出血量(2.5±2.3)ml,术后住院时间(6.9±5.2)d,胸腔引流时间(4.3±4.8)d,平均住院费用67131.2元。术后有2例出现乳糜胸,2例出现Horner综合征。全组随访1~12个月,均恢复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儿童纵隔肿瘤安全可行,其具有灵活、精准、稳定的特点,对患儿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小儿胸外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儿童纵隔肿瘤
机器人手术
胸腔镜
Keywords
Mediastinal neoplasms
Robotic surgical procedures
Thoracoscopes
分类号
R734.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分析
2
作者
安铮
机构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病理科
出处
《青海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9-41,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5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比较其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15例患儿肿瘤均发生于后纵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并可因为气道受压而出现呼吸困难,但大多数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为偶然发现。MRI主要影像学特征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实性肿块,肿块内信号不均匀,T1W1呈混杂信号或低信号,T2W1呈混杂信号或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见非均匀明显强化,部分肿块跨越中线,侵犯邻近器官,包绕或推移相邻的血管。术后15例神经母细胞瘤共同的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细胞由大小较一致的小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核大且染色深,部分呈菊形团样排列,部分伴出血、坏死及钙化,所有病例均可见阳性表达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标记物。结论:对于就诊时发生转移的患儿,明确诊断需依靠术后病理诊断,但对于某些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患儿,需早期进行化疗的患儿,MRI能够显示瘤体大小,对周围血管、淋巴结、周围组织器官的显示比较清晰,可以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关键依据。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纵隔肿瘤
磁共振成像
分类号
R729 [医药卫生—儿科]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技术在儿童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章坚
俞建根
谭征
梁靓
黄婷
高跃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2
儿童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分析
安铮
《青海医药杂志》
CAS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