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医生在儿童行为障碍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作者 黎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9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儿童行为障碍 儿科医生 防治 医学模式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 社会关系 群体保健 心理行为
下载PDF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2
作者 程敏芬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2-95,共4页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实践学时、教学评价基础薄弱等问题。在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探索的过程中,提出“教”与“育”结合重构课程目标、项目式学习重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主体调...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实践学时、教学评价基础薄弱等问题。在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探索的过程中,提出“教”与“育”结合重构课程目标、项目式学习重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主体调整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赋能改革教学评价。在进行了几轮教学创新探索后,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实践教学与评价改革成效显著,教学创新成效推广价值初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 特殊教育 教学创新
下载PDF
对行为障碍儿童治疗的护理体会
3
作者 张欣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5年第5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护理体会 药物治疗 护理人员 心理护理 不良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症状 儿童行为障碍 心理治疗 患儿
下载PDF
行为障碍儿童的母亲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华 《临床护理杂志》 2008年第4期19-20,共2页
目的调查行为障碍儿童的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门诊儿童的母亲进行测量。结果78名母亲SAS得分为44.08±11.17分,高于我国常模29.78±0.46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目的调查行为障碍儿童的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门诊儿童的母亲进行测量。结果78名母亲SAS得分为44.08±11.17分,高于我国常模29.78±0.46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组比较,离异母亲焦虑水平高于其他组(P<0.01),年龄分组41~45岁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行为障碍儿童的母亲焦虑水平偏高者较多,在治疗行为障碍儿童的同时,应注重对其母亲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母亲心理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行为障碍 母亲行为/心理学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的8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改玲 甄龙 +3 位作者 田红军 李涛 李刚 徐灵敏 《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ADDBD)的自愈率、其他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及持续性。方法对2005年在河南唐河县22所小学中诊断出的ADDBD儿童,于8年后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进行ADDBD及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 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ADDBD)的自愈率、其他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及持续性。方法对2005年在河南唐河县22所小学中诊断出的ADDBD儿童,于8年后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进行ADDBD及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品行障碍(CD)、ADHD合并ODD(ADHD+ODD)及ADHD合并ODD合并CD(ADHD+ODD+CD)的自愈率分别为81.7%、65.0%、83.3%、44.4%及0,ADHD高于ODD(P<0.05)。ADHD、ODD及CD之间无诊断转换。ADHD、ODD、CD、ADHD+ODD及ADHD+ODD+CD其他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1.7%、13.6%、33.3%、38.9%及50.0%,ADHD、ODD、CD及ADHD+OD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愈率男女无明显差异,其他精神障碍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进入成年期后27.78%的患者未愈。结论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儿童自愈率高,其中ADHD较为明显;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儿童出现其它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女性和合并症者较为明显;儿童期ADDBD可能持续至成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注意缺陷与破坏性行为障碍 随访 合并症 自愈率
下载PDF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何侃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特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2005年起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在特色课程开发建设中,开设了"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课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构建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创新...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特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2005年起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在特色课程开发建设中,开设了"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课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构建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元评价等,进行了全面的实践探索。为了全方位实现本课程建设的目标,最终打造为具有专业特色的一流精品课程,提出了完善本课程建设的总体设想与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与行为障碍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 教育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42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徐莉萍 殷青云 +1 位作者 冯容妹 谢永标 《山东精神医学》 2006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了解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2例破坏性行为障碍的儿童(5周岁~14周岁)接受每日0.02mg~0.06mg/kg利培酮口服液治疗6周,以Conner’s儿童行为评定量表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监... 目的了解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2例破坏性行为障碍的儿童(5周岁~14周岁)接受每日0.02mg~0.06mg/kg利培酮口服液治疗6周,以Conner’s儿童行为评定量表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监测评估安全性。结果利培酮口服液平均治疗量为1.5mg/d,基本痊愈19.0%(8/42),显效28.6%(12/42),好转35.7%(15/42)和无效16.7%(7/42),Conner’s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品行问题分量表、冲动多动分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期间常见的副反应为头痛和嗜睡。锥外反应发生率约2%(1/42),多为轻微反应。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可以有效治疗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 利培酮口服液 安全性
下载PDF
二手烟可能增加儿童行为障碍风险
8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5-95,共1页
由美国哈佛大学和爱尔兰一家禁烟研究机构的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因家庭成员吸烟而接触二手烟的孩子,出现多动症、学习障碍、品行障碍等行为问题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儿童。调查涉及5.5万多名12岁以下儿童,在调查对象中,... 由美国哈佛大学和爱尔兰一家禁烟研究机构的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因家庭成员吸烟而接触二手烟的孩子,出现多动症、学习障碍、品行障碍等行为问题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儿童。调查涉及5.5万多名12岁以下儿童,在调查对象中,约8%的儿童有学习障碍;6%的儿童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行为障碍 风险 美国哈佛大学 学习障碍 研究机构 家庭成员 行为问题 品行障碍
原文传递
母乳喂养减少儿童行为障碍
9
作者 杨光平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11年第10期32-32,共1页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近出版的《儿科病案学》杂志上撰文称,坚持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降低罹患儿童行为障碍的危险。研究人员对2000年和2001年出生的10037名新生儿及其母亲进行了研究,目的是评价母乳喂养与配方奶粉喂养的新生...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近出版的《儿科病案学》杂志上撰文称,坚持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降低罹患儿童行为障碍的危险。研究人员对2000年和2001年出生的10037名新生儿及其母亲进行了研究,目的是评价母乳喂养与配方奶粉喂养的新生儿,其5岁时的行为差异。母乳喂养是指母亲坚持哺乳时间长迭4个月以上。在受试儿童年满5岁时,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行为能力的专项测试,涉及多动、行为异常、忧虑、烦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行为障碍 母乳喂养 研究人员 英国牛津大学 新生儿 儿科病案 配方奶粉 行为差异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认知功能和行为问题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季卫东 李宁 +2 位作者 李煜 郭本玉 郭兰婷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认知功能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学习障碍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环境问卷、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和Conners量表为工具,对185名学习障碍儿童进行调查,并与185名正常儿童调...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认知功能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学习障碍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环境问卷、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和Conners量表为工具,对185名学习障碍儿童进行调查,并与185名正常儿童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家庭环境对学习障碍儿童有一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P值均<0.01),且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离现象普遍,言语型和非言语型学习障碍儿童有不同认知功能特点;学习障碍儿童组有较多的冲动、多动和品行问题。结论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明显认知功能缺陷,不同类型学习障碍儿童有不同的认知损害,儿童行为问题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障碍 认知 儿童行为障碍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型抽动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差异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伟元 莫珊 +3 位作者 黎燕珊 姚丹 赵佳烨 张群 《河北中医》 2017年第12期1819-1822,共4页
目的观察抽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表现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31例抽动障碍儿童辨证分为实证组(气郁化火、痰火扰心)及虚证组(肝肾阴虚、肝郁脾虚),采用阿成贝切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患儿进行心理行为评估,观察不同中医证... 目的观察抽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表现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31例抽动障碍儿童辨证分为实证组(气郁化火、痰火扰心)及虚证组(肝肾阴虚、肝郁脾虚),采用阿成贝切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患儿进行心理行为评估,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患儿的心理行为表现。结果 4个证型组CBCL抑郁、多动、社交退缩、分裂样强迫、攻击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实证组和虚证组两两比较中,实证组患儿表现为多动、攻击的外向性行为问题,与虚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虚证组患儿表现为抑郁、焦虑强迫、社交退缩的内向性行为问题,与实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中医证型抽动障碍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差异,可能是抽动障碍患儿中医证型的行为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搐性运动障碍 辨证分型 儿童行为障碍
下载PDF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社交技巧教学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秀珍 许家成 徐胜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第17期67-71,共5页
以重庆地区两名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结合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学习特点,探讨研究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中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存在的社交问题,以及缺失的社交技巧,发现: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缺乏沟通技巧、相处技巧及处理冲突的技巧;... 以重庆地区两名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结合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学习特点,探讨研究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中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存在的社交问题,以及缺失的社交技巧,发现: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缺乏沟通技巧、相处技巧及处理冲突的技巧;社交技巧教学对增进正向社交行为、提高社交能力有积极影响,并有较好的维持效果;社交技巧教学能够促使社交问题行为减少;社交技巧教学能改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人际关系,提高班级接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教育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 社交技巧教学
下载PDF
一个母亲对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研究
13
作者 柴林姗 陶玉凤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6年第1期80-84,共5页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预防、发现、干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在以家庭为依托进行的矫治中,家长尤其是母亲的干预理念及参与程度对干预效果至关重要。综合运用调查、测验、观察等研究方法,描述、评估小乐的情绪与行为异常,并进一步分析诱...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预防、发现、干预、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在以家庭为依托进行的矫治中,家长尤其是母亲的干预理念及参与程度对干预效果至关重要。综合运用调查、测验、观察等研究方法,描述、评估小乐的情绪与行为异常,并进一步分析诱因,探寻小乐母亲的早期干预策略对小乐产生的一系列积极变化,为家长参与儿童的干预矫治提供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 早期干预
下载PDF
对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心理辅导策略探究
14
作者 冷东红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年第9期144-144,共1页
如今我们对学生的培养都是全面的培养的,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希望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希望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基础,学生有了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更好的长大成人,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由此可知孩... 如今我们对学生的培养都是全面的培养的,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希望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希望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是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基础,学生有了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更好的长大成人,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由此可知孩子的德语教学也是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学生更需要引起重视,很多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孩子容易出现自杀或者犯罪的行为,这些孩子都是因为自身道德出现了问题,最后导致心理出现问题,走上一条不归路,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老师慢慢渗透德育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 心理辅导 策略探究
下载PDF
儿童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30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素青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07-107,116,共2页
目的了解儿童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996-01/2004-12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患儿30例,男12例,女18例。给予认知、行为、家庭和社区治疗。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与患儿本谈话,分析患儿... 目的了解儿童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996-01/2004-12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患儿30例,男12例,女18例。给予认知、行为、家庭和社区治疗。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与患儿本谈话,分析患儿患病的可能诱因。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的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患儿30例。①可能的诱因:父母婚姻破裂离异和对学校不适应的儿童最多,分别为6例(20%),8例(27%)。②临床表现:表现运动障碍6例,感觉异常障碍8例,强迫症3例,恐惧性障碍2例。③经综合治疗22例在1~3周内症状完全消失,6例在3个月内症状明显减轻。结论①儿童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的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强迫症、惊恐等。②家庭环境不良和对学校不适应是最常见诱因。③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儿童行为偏异与情绪障碍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行为障碍 行为 情绪 情绪障碍 行为偏异 儿童 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表现 意向处理分析 运动障碍
下载PDF
家庭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殿凤 衣明纪 刘金兰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对 4~ 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以降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0 0名 4~ 5岁儿童的行为及家庭环境进行调查 ,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家庭精神环境特征对 4~ 5...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对 4~ 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以降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0 0名 4~ 5岁儿童的行为及家庭环境进行调查 ,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家庭精神环境特征对 4~ 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不同 ,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影响男性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特征有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组织性和成功性 ;影响女性儿童的家庭特征有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组织性、成功性和娱乐性。结论 家庭环境对 4~ 5岁儿童行为发育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和干预时 ,要重视家庭环境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儿童行为障碍 家庭特征
下载PDF
社会技能训练对有行为问题儿童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毅 刘粹 王玉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验证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综合矫正模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7~14岁符合Rutter行为问题标准的101名儿童,用隐藏式随机数字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50人和对照组51人。对干预组采用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干预方案,... 目的:验证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综合矫正模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7~14岁符合Rutter行为问题标准的101名儿童,用隐藏式随机数字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50人和对照组51人。对干预组采用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干预方案,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对照组等待12周,在干预组干预结束后才开始进行干预。采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教师问卷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作为儿童行为问题评定工具。结果:干预后,比较两组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的减分值,干预组总分减分(4.10±3.21)、A(反社会行为/违纪行为)分减分(1.10±1.37)和N(神经症行为)分减分(1.32±0.91)与对照组总分减分(1.29±3.15)、A分减分(0.53±1.17)和N分减分(0.71±1.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预组有34%的儿童恢复正常。比较两组的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问卷的减分值,干预组总分减分(2.50±1.96)、A分减分(0.74±1.10)和N分减分(0.96±0.95)与对照组总分减分(0.82±1.60)、A分减分(0.12±0.48)和N分减分(0.43±0.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干预组有58%的儿童恢复正常。比较两组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干预组总分减分(5.44±3.98)、体诉减分(1.10±1.27)和违纪减分(1.36±1.35)与对照组总分减分(1.49±3.34)、体诉减分(0.33±1.52)和违纪减分(0.65±1.2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干预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为54%。结论: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综合矫正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并且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行为障碍 心理疗法 干预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 被引量:24
18
作者 徐勇 杨鲁静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了解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CV)对苏州地区一~六年级小学生 2 1 87名的行为问题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 ,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行为问... 目的 了解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CV)对苏州地区一~六年级小学生 2 1 87名的行为问题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 ,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女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的高亲密度会降低男性儿童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高矛盾性会增加小学男生 4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女生家庭环境的高亲密度会降低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高矛盾性会增加小学女生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行为 儿童行为障碍 家庭特征
下载PDF
马鞍山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迎春 倪进发 陶芳标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 ,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 (父母问卷 )和自编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 ,对马鞍山市区 3 80 4名 6~ 1 3岁儿童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 1...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 ,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 (父母问卷 )和自编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问卷 ,对马鞍山市区 3 80 4名 6~ 1 3岁儿童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 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 1 5 .46 % ,以违纪行为 (A行为 )为主。不同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 ,但有些因素对各类行为均有影响。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习成绩差、婴幼期疾病、父母健康状况差、母亲性格内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正确、教育态度不一致、亲子关系差、3岁前寄养或全托、母孕期情绪不良、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结论 学龄儿童不同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山市区 学龄儿童 影响因素 儿童行为障碍 心理卫生
下载PDF
注意缺陷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心理状况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继勇 刘秀梅 衣明纪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心理状况,为注意缺陷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4-01/2004-10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95例注意缺陷障碍儿童作为注意缺陷障碍组。随机抽选青岛市两所普...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心理状况,为注意缺陷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4-01/2004-10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95例注意缺陷障碍儿童作为注意缺陷障碍组。随机抽选青岛市两所普通小学1~6年级的40例无注意缺陷障碍的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问卷包括90道是非题,评价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及控制性等10个家庭特征)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因子,共90个题目,每题采用5级评分,症状从轻到严重分别给予1~5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明显)分别对注意缺陷障碍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心理状况进行测试研究。结果:发放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问卷135份,回收完整问卷135份进入结果分析;发放父母症状自评量表问卷270份,回收完整问卷256份进入结果分析。①注意缺陷障碍组儿童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家庭(P均<0.05),而矛盾性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②注意缺陷障碍组儿童父母的强迫、人际关系、忧郁、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儿童父母(P均<0.05)。③注意缺陷障碍组儿童母亲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精神病7个因子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儿童母亲(P均<0.05)。④注意缺陷障碍组儿童父亲的人际关系和敌对2个因子分数高于对照组儿童父亲(P均<0.05)。结论: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处于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其父母的心理状况欠佳。为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善其父母的心理状况对于改善注意缺陷障碍儿童的预后是很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 儿童行为障碍/诊断 家庭 母亲 父亲 心理学 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