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训练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
岑国桢
李伯黍
|
《心理学报》
|
1982 |
7
|
|
2
|
国内81个地区5—11岁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调查 |
The cooperation study group of moral judgement of children
|
《心理科学通讯》
|
1982 |
5
|
|
3
|
儿童道德判断中的人身伤害和财物损坏 |
D.Elkind
R.F.Dabek
岑国桢
|
《心理科学通讯》
|
1981 |
2
|
|
4
|
汉、壮、仫佬、毛南族少年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
覃伟合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5
|
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研究阶段报告(上) |
李伯黍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1984 |
1
|
|
6
|
儿童道德判断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教育 |
丁芳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6 |
1
|
|
7
|
华南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初步研究 |
刘振群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8
|
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调查 |
彭景训
刘翰晋
王淑琴
吴逸欣
|
《天津师院学报》
|
1982 |
0 |
|
9
|
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研究阶段报告(下) |
李伯黍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1984 |
0 |
|
10
|
10—14岁儿童道德判断特点的初步探讨 |
王宪清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1
|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贡献 |
岑国桢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1984 |
3
|
|
12
|
莱斯特关于道德判断水平的“限定问题测验”介绍 |
思文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1987 |
1
|
|
13
|
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评述 |
黄佳芬
李伯黍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2
|
|
14
|
评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 |
李国榕
宋尚桂
|
《齐鲁学刊》
|
1987 |
1
|
|
15
|
关于幼儿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对公私财物损坏的道德判断的比较研究 |
吴筱珍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0 |
|
16
|
行为责任判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
顾海根
岑国桢
李伯黍
|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6
|
|
17
|
柯尔伯格道德教育思想评述 |
毛乃佳
|
《兰州学刊》
CSSCI
|
1997 |
1
|
|
18
|
小学儿童集体观念发展研究 |
李伯黍
岑国桢
叶慧珍
卢家楣
邵渭溟
|
《心理科学通讯》
|
1985 |
4
|
|
19
|
短期训练对矫正儿童不公正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
陈会昌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1986 |
5
|
|
20
|
道德规则——其内容与获得 |
J.M.达利
T.R.舒尔茨
冯刚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
199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