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5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忽兀尔源流梳正 被引量:13
1
作者 柯沁夫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17,共9页
忽兀尔以音箱形状分类,大致可分为梨形火不思式和筒形奚琴式。总结两种形制的源头——火不思与奚琴,分别源于中国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对两大类乐器的渊源关系、历史沿革、发展脉络作一全面梳理,并对其中某些脉络不明或不当之说予以梳... 忽兀尔以音箱形状分类,大致可分为梨形火不思式和筒形奚琴式。总结两种形制的源头——火不思与奚琴,分别源于中国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对两大类乐器的渊源关系、历史沿革、发展脉络作一全面梳理,并对其中某些脉络不明或不当之说予以梳正。梨形火不思式胡琴的世系应是:火不思——马尾胡琴(弓弦火不思:忽兀尔、伊奇里、苏古笃)——胡琴(弓弦忽雷:忽兀尔、伊奇里)——潮兀尔(叶克勒)——马头琴;筒性奚琴式胡琴的世系应是:奚琴——嵇琴——胡琴(二胡、四胡、板胡、京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兀尔 胡琴 火不思 马尾胡琴 兀尔 马头琴 奚琴 嵇琴 四胡
下载PDF
元代唐兀进士余阙忠义观念研究
2
作者 朱春悦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元朝是幅员空前辽阔的大一统政权,民族融合的广度与深度空前。元末战乱中,唐兀进士余阙孤军戍守安庆城,城破殉国。他的殉节行为受到元廷及其后世明清政府表彰、追封,亦得到元明清诸多士人的凭吊与赞颂。探讨余阙忠义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元朝是幅员空前辽阔的大一统政权,民族融合的广度与深度空前。元末战乱中,唐兀进士余阙孤军戍守安庆城,城破殉国。他的殉节行为受到元廷及其后世明清政府表彰、追封,亦得到元明清诸多士人的凭吊与赞颂。探讨余阙忠义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具体表现,以期呈现元明鼎革之际士人忠义观念的历史特征及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进士 余阙 忠义观
下载PDF
从《松漠纪闻》中看金初兀惹人
3
作者 藏毅 《理论观察》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松漠纪闻》载:“嗢热者,国最小,不知其始所居,后为契丹徙置黄龙府南百余里,曰宾州。”检诸前代典籍,知此“嗢热”及为“兀惹”,是通古斯语中“森林”的不同音译。“兀惹”一词始见于《辽史》燕颇走保兀惹城,除此之外,“兀惹”亦可以... 《松漠纪闻》载:“嗢热者,国最小,不知其始所居,后为契丹徙置黄龙府南百余里,曰宾州。”检诸前代典籍,知此“嗢热”及为“兀惹”,是通古斯语中“森林”的不同音译。“兀惹”一词始见于《辽史》燕颇走保兀惹城,除此之外,“兀惹”亦可以表示部族名称。但金初已无兀惹城,“兀惹”仅表示居住在宾州(今吉林农安县)一带的兀惹人。兀惹人作为渤海遗黎汉化程度较高,在金初颇受重视,其首领孛堇李靖充当聘使“累使南朝”,具有世婚传统的女真宗室完颜氏开始同兀惹女子通婚。同辽代相比,金初兀惹人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漠纪闻》 金初 李靖 完颜充
下载PDF
从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看元朝对畏兀儿地区的治理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红梅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9-188,共10页
本文利用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和汉文史籍的记载,剖析了元朝对畏兀儿地区的治理模式及其变化。大蒙古汗国初期实行蒙古诸王与中央机构并存的管理体系。畏兀儿地区作为绿洲城镇之地,由中央政府委派地方官员来监督,亦都护政权保留着一定的... 本文利用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和汉文史籍的记载,剖析了元朝对畏兀儿地区的治理模式及其变化。大蒙古汗国初期实行蒙古诸王与中央机构并存的管理体系。畏兀儿地区作为绿洲城镇之地,由中央政府委派地方官员来监督,亦都护政权保留着一定的政治权利。忽必烈即位之后,西北局势发生剧烈变化,中央政府为抵御诸王的叛乱,不断加强对畏兀儿地区的管辖,并派兵屯垦,增设驿站,发行交钞,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火州之战及洪水山之战给西域形势造成重大转折,元廷从积极开拓转变为消极防御的策略。元成宗即位后,采取积极进剿和分化瓦解的策略,最终彻底平定了叛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儿地区 回鹘文契约文书 边疆治理
下载PDF
辽代以来的兀良哈人历史变迁研究
5
作者 郑皓洁 宝音初古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7期1-4,共4页
兀良哈部是内蒙古地区发展中有着巨大影响的部落,该部落在辽代已经形成规模,分为“斡郎改国”和“嗢娘改部族”两部分。在历史上上述两部落被称作“兀良哈”及“槐因兀良哈”的两个部落,北元时期形成了“兀良哈万户”,卜赤汗时期被蒙古... 兀良哈部是内蒙古地区发展中有着巨大影响的部落,该部落在辽代已经形成规模,分为“斡郎改国”和“嗢娘改部族”两部分。在历史上上述两部落被称作“兀良哈”及“槐因兀良哈”的两个部落,北元时期形成了“兀良哈万户”,卜赤汗时期被蒙古左右翼五个万户瓜分。而忽必烈至元三十年被土土哈征服的谦谦州森林兀良哈等五部迁徙到岭南山阳地区,明初兴安岭以南居住的兀良哈三卫(朵颜三卫)崛起,占领了整个辽河中上游地区,察哈尔万户率领左翼三万户南下后兀良哈三卫被左翼三万户瓜分,部分兀良哈人西迁投奔土默特俺答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哈 槐因良哈 良哈万户 朵颜良哈
下载PDF
晋语并州片“兀的”一词在古文献中的词义演变
6
作者 张静 《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0-63,共4页
“兀的”是方言中一个比较常用的词汇,经常出现在北方人的口语中,尤以今晋、陕、鲁、冀等地较为明显。文章通过对晋语6个方言点的“兀的”一词的词义分析,整理了该词在宋、金、元、明、清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为晋语并州片常用语的进... “兀的”是方言中一个比较常用的词汇,经常出现在北方人的口语中,尤以今晋、陕、鲁、冀等地较为明显。文章通过对晋语6个方言点的“兀的”一词的词义分析,整理了该词在宋、金、元、明、清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为晋语并州片常用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方言 的” 词义
下载PDF
厚礼学师以兴族:元代大名路唐兀人的朱子《家礼》实践及其影响
7
作者 张益哲 《西夏学》 2023年第2期125-139,共15页
《家礼》是一部有家日用之礼书,涵盖冠、婚、丧、祭四礼,旨在于改造社会风俗,崇化导民。元代是《家礼》从“私家之礼”演变为“国家之礼”的关键时期,除官方、朱子学、汉儒等多重力量的推动外,西夏遗民唐兀人入居中原后也将《家礼》应... 《家礼》是一部有家日用之礼书,涵盖冠、婚、丧、祭四礼,旨在于改造社会风俗,崇化导民。元代是《家礼》从“私家之礼”演变为“国家之礼”的关键时期,除官方、朱子学、汉儒等多重力量的推动外,西夏遗民唐兀人入居中原后也将《家礼》应用于家族建设,规范日常生活。比如他们依据《家礼》“刻志石”体例为先人撰写墓志铭,丧葬礼节、构建祠堂、置祭田等亦依《家礼》。这表明《家礼》不仅在汉人之间影响深远,也逐渐渗入其他族群并助力家族发展,成为不分族群和文化属性的经典礼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唐 大名路 朱子《家礼》 国子学
下载PDF
试论畏兀儿僧对元朝的影响
8
作者 王艳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9期17-18,共2页
元朝时期,畏兀尔僧的政治作用非常突出,他们精通多种语言,知识渊博,在参与元朝的政治文化建设中,对元朝政局的稳固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政治意义深远。
关键词 回鹘佛教 兀尔 元朝
下载PDF
唐兀人余阙的生平和作品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颋 刘文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5-11,共7页
有元一代闻名于史的"唐兀"人,当数官至淮南行省左丞的余阙。通过收集史料,对其生平、仕履、作品等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从而为读者提供相关翔实的片断。还需指出:余阙死后,追挽、凭吊的士子络绎不绝,新朝的皇帝还将之列入"... 有元一代闻名于史的"唐兀"人,当数官至淮南行省左丞的余阙。通过收集史料,对其生平、仕履、作品等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从而为读者提供相关翔实的片断。还需指出:余阙死后,追挽、凭吊的士子络绎不绝,新朝的皇帝还将之列入"春、秋"的祭祀。而从其于经学、文学、书法等方面的非凡成就,可以又一次感受到元代西方移民居中原后文化上的巨大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余阙
下载PDF
论元代畏兀儿人的儒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红梅 杨富学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10期1-5,共5页
元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蒙古人初入中原,草昧初开,对儒学的重视,而儒学在当时已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蒙古统治者在契丹人,尤其是畏兀儿儒士的极力敬仰与推荐下,逐步为蒙古统治者所接受,遂出现了以"汉法治汉地"的策略... 元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蒙古人初入中原,草昧初开,对儒学的重视,而儒学在当时已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蒙古统治者在契丹人,尤其是畏兀儿儒士的极力敬仰与推荐下,逐步为蒙古统治者所接受,遂出现了以"汉法治汉地"的策略。这一政策的实施,又进一步推动了元代儒学的发展。有元一代,畏兀儿儒学发达,而且已掺杂了道家及禅宗的某些理论,当时还涌现出像廉希宪、合剌普华、安藏等一批著名的儒学名士,他们不仅自己修习儒学,而且积极推动蒙古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采取措施以促进儒学的发展。深受儒学思想影响的畏兀儿官员,政治比较清明,对元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儒学 历史
下载PDF
论元代畏兀儿的忠君与报国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富学 王朝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0-148,共9页
"忠君报国"思想在中原儒家文化中占有独特地位,流风所及,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产生了影响深远,回鹘(畏兀儿)亦概莫能外。藉由传世史料与出土文物可见,回鹘之忠君报国思想滥觞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成熟于蒙元时期。蒙元时期,由于... "忠君报国"思想在中原儒家文化中占有独特地位,流风所及,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产生了影响深远,回鹘(畏兀儿)亦概莫能外。藉由传世史料与出土文物可见,回鹘之忠君报国思想滥觞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成熟于蒙元时期。蒙元时期,由于畏兀儿的内迁,与中原汉地的文化联系进一步密切,忠君报国意识也进一步加强,成为部分畏兀儿人的处世准则,很多人为报君恩而慷慨赴死,其中尤以亦都护家族和偰氏家族最为典型。畏兀儿人忠君报国理念的形成,一方面与中原汉地儒家忠君报国思想息息相关,同时也与佛教、摩尼教所宣扬的护国与报君恩理念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畏儿) 忠君思想 儒学 蒙元时期
下载PDF
元代畏兀儿迁居永昌事辑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丛江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25,共10页
本文围绕元代畏兀儿迁居甘肃永昌之事 ,探讨了永昌之名的由来、历史上对永昌城位置产生误解的缘由、东迁的时间、亦都护家族得以封镇于阔端后王封地的原因 ,以及高昌王、亦都护双王爵位并立的原委等诸项问题。
关键词 永昌 迁居 亦都护 高昌王
下载PDF
从廉希宪到偰玉立:元代畏兀儿词的汉化轨迹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龙威 李晶晶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51-156,共6页
畏兀儿文人在元代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流传词作更属精品,较为契合地体现了时代特征与民族汉化演变规律。与同时期的汉族著名词人相比,元初廉希宪词作豪迈,胸怀广阔,民族色彩浓郁;元代中期薛昂夫和贯云石的词作汉化程度很深,... 畏兀儿文人在元代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流传词作更属精品,较为契合地体现了时代特征与民族汉化演变规律。与同时期的汉族著名词人相比,元初廉希宪词作豪迈,胸怀广阔,民族色彩浓郁;元代中期薛昂夫和贯云石的词作汉化程度很深,他们或援曲法入词,或婉约豪放并用,或运用典故等;元代后期偰玉立之词作与其诗歌一样,反映官场黑暗和官员昏庸,抒发归隐之意,风格飘逸自然,汉化程度达到最高。深入研究畏兀儿词人词作,对了解和把握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文人的汉化特点和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汉化
下载PDF
“这搭、那搭、哪搭、兀搭”疏证──关中方言词语疏证之二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芹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0-154,共5页
这搭、那搭、哪搭、兀搭"是陕西方言中最为常见的一组指示代词。它们在近代汉语中有不同的书写形式。从其疏证中,可知《汉语大词典》等书存在不足。
关键词 关中方言 方言词语 指示代词 陕西方言 近代汉语 书写形式 "这搭" "那搭" "哪搭" "搭"
下载PDF
明朝撒里畏兀儿诸卫的设置及其迁徙 被引量:6
15
作者 钱伯泉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5,共8页
撒里畏兀儿主要源自东迁的龟兹回鹘(黄头回  纥)和于阗人。明初设置撒里畏兀儿诸卫时,阿端卫在最西部,处于今新疆罗布泊周围;曲  先卫处于中间,在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安定卫处于最东端,在今青海柴达木盆地中部。  后因... 撒里畏兀儿主要源自东迁的龟兹回鹘(黄头回  纥)和于阗人。明初设置撒里畏兀儿诸卫时,阿端卫在最西部,处于今新疆罗布泊周围;曲  先卫处于中间,在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安定卫处于最东端,在今青海柴达木盆地中部。  后因内乱和外患,诸卫先后废弃,余众迁徙至河西走廊的西南部,成为裕固族的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里畏 龟兹回鹘 黄头回纥 阿端卫 曲先卫 安定卫
下载PDF
元代蒙古王室与畏兀儿亦都护家族联姻考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红梅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6期7-12,共6页
蒙元时期,畏兀儿亦都护率先归附蒙古国,成吉思汗使其尚公主,并列为第五子。蒙哥汗在位期间,亦都护家族卷入蒙古汗位争夺的矛盾中,与蒙古王室的联姻关系受到一定的影响。经过几位亦都护的努力,到火赤哈儿的斤时,又重新恢复了联姻关系。... 蒙元时期,畏兀儿亦都护率先归附蒙古国,成吉思汗使其尚公主,并列为第五子。蒙哥汗在位期间,亦都护家族卷入蒙古汗位争夺的矛盾中,与蒙古王室的联姻关系受到一定的影响。经过几位亦都护的努力,到火赤哈儿的斤时,又重新恢复了联姻关系。蒙古王室与亦都护家族基本上世代保持着联姻关系,一直延续到元朝的灭亡。通过联姻关系,畏兀儿人成为蒙古统治者重要的政治、军事盟友,为稳定西域的局势、征服中亚以及南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蒙古学 历史
下载PDF
明代兀良哈蒙古三卫朝贡制度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7,共14页
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被明朝视为防范北部蒙古部的首道藩篱,自明成祖永乐二年建立后,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完善健全,由中央礼部、兵部和地方辽东都司、永平府共同管理,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建立健全,明朝为守住这道藩篱,花费即便大量钱财也在... 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被明朝视为防范北部蒙古部的首道藩篱,自明成祖永乐二年建立后,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完善健全,由中央礼部、兵部和地方辽东都司、永平府共同管理,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建立健全,明朝为守住这道藩篱,花费即便大量钱财也在所不惜。然而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受到北方蒙古部干扰,往往是朝贡与掠边交替进行,甚至是两者同时并行。明世宗后期,蒙古诸部吞并了兀良哈蒙古后,兀良哈人的"朝贡"活动,成为蒙古部变相索取明朝财物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良哈三卫 蒙古部 朝贡制度
下载PDF
元代畏兀儿的界定及其文化区域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红梅 杨富学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4-62,共9页
元代是畏兀儿文化发展的兴盛期,由于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区域。本文通过对分布于新疆、中亚等地畏兀儿人的界定,以及对各区域不同文化类型的分析,认为蒙元时代的畏兀儿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域,即以喀什为中心的伊... 元代是畏兀儿文化发展的兴盛期,由于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区域。本文通过对分布于新疆、中亚等地畏兀儿人的界定,以及对各区域不同文化类型的分析,认为蒙元时代的畏兀儿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域,即以喀什为中心的伊斯兰教文化区、以吐鲁番为中心的佛教文化区和异彩纷呈的内迁文化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地域特色 元代 吐鲁番
下载PDF
元代大名路达鲁花赤唐兀人昔李氏世系考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5-13,共9页
有元一代地方官员之世袭,大名路达鲁花赤唐兀人昔李氏即是其中的典型范例。其世系,第一代,所知者三:"束南玉钳部"、"举立沙"、"益立山"。其父辈,则三人:"玉里止吉住"、"答加沙"、&qu... 有元一代地方官员之世袭,大名路达鲁花赤唐兀人昔李氏即是其中的典型范例。其世系,第一代,所知者三:"束南玉钳部"、"举立沙"、"益立山"。其父辈,则三人:"玉里止吉住"、"答加沙"、"小李玉黑"。第二代,有"小李玉"、"阿沙"、"爱鲁"、"罗合"、"小钤部"。第三代,有"乞答哈"、"剌麻朵儿只"、"管固儿加固"、"教化"、"帖木儿"、"忽都答儿"等。其族属,东迁至"河东"又回迁"河西"的"沙陀"。其袭爵,"益立山"、"爱鲁"、"小钤部"、"教化"、"万奴"、"忽都答儿"、"野速普花"、"普颜"。究其长期存留类似"世侯"的情况,不能不怀疑与当地为窝阔台系封邑有关。除外,作为本文的"副产品",还有一个接近原貌的"新"《李爱鲁神道碑铭》,附录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达鲁花赤世袭 人昔李氏
下载PDF
靖难之役与兀良哈南迁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洪涛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101,共6页
洪武二十二年,明廷先后建立了全宁卫和兀良哈三卫。明廷试图凭借这四个羁縻卫所与大宁都司建成一个沿大兴安岭依次排开的隔绝北元与女真、高丽交往的防线。然而,四个月后,全宁卫崩溃,奉明廷之命招抚全宁卫溃散官军的兀良哈三卫进入与大... 洪武二十二年,明廷先后建立了全宁卫和兀良哈三卫。明廷试图凭借这四个羁縻卫所与大宁都司建成一个沿大兴安岭依次排开的隔绝北元与女真、高丽交往的防线。然而,四个月后,全宁卫崩溃,奉明廷之命招抚全宁卫溃散官军的兀良哈三卫进入与大宁毗邻的全宁地区。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将大宁都司迁入关内,兀良哈三卫顺势进入大宁等地住牧。兀良哈南迁对明朝北边重镇辽东都司的军事防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难 良哈三卫 南迁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