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代铜镜腐蚀情形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怡林 杨群 +1 位作者 张鹏翔 李朝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0,共3页
应用显微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技术 ,对云南禄丰出土的元代铜镜腐蚀情形进行研究 ,确定了铜镜本体及其表面腐蚀产物的成分 ,并初步分析了元代青铜镜采用的防腐技术。拉曼实验结果表明 ,铜镜表面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有CuCO3 ·Cu(OH) 2 ... 应用显微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技术 ,对云南禄丰出土的元代铜镜腐蚀情形进行研究 ,确定了铜镜本体及其表面腐蚀产物的成分 ,并初步分析了元代青铜镜采用的防腐技术。拉曼实验结果表明 ,铜镜表面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有CuCO3 ·Cu(OH) 2 和Cu2 O。实验还发现铜镜表面有一层铁铝合金 ,具有较好的防腐作用。对金属文物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元代铜镜 腐蚀产物 文物研究 防腐 电子探针
下载PDF
安徽合肥市发现一面元代铜镜
2
作者 柯昌建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元代铜镜 太平天国 合肥市 首次发现 合肥地区 安徽 花纹 简化 早期铜镜 主题纹饰
原文传递
馆藏铜镜选辑(九)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桂荣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1996年第1期126-131,共6页
馆藏铜镜选辑(九)杨桂荣九元代铜镜元初,统治者并不重视铜镜制造,元朝统治时间又较短,历时不足一世纪,所以元代铜镜,无论是出土或者是传世品,所见都不多,仿古镜亦稀见。元代铜镜,总的来看,多沿袭宋金铜镜。纹饰比较粗糙,种... 馆藏铜镜选辑(九)杨桂荣九元代铜镜元初,统治者并不重视铜镜制造,元朝统治时间又较短,历时不足一世纪,所以元代铜镜,无论是出土或者是传世品,所见都不多,仿古镜亦稀见。元代铜镜,总的来看,多沿袭宋金铜镜。纹饰比较粗糙,种类也不多,创新镜类亦少,但元镜中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铜镜 元代铜镜 元杂剧 平缘 童子戏 梵文 舞台造型 人物故事 艺术特征 大角鹿
原文传递
浠水县博物馆馆藏青铜镜介绍
4
作者 叶映红 胡金枝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7-118,共2页
铜镜不仅是古人用的日常生活用具,又是精美的工艺品,铜镜铸造精美,镜背面装饰着各种花纹和铭文,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实物资料。浠水县博物馆馆藏铜镜有九十余面,从汉代到明清。现将馆藏部分铜镜按时代简介如下:
关键词 博物馆 元代铜镜 馆藏 铭文 外区 铜镜 内区 直径 圆形 花纹
原文传递
河南淇县征集的一批宋元铜镜
5
作者 耿青岩 《考古》 1987年第3期283-285,共3页
河南淇县文物保管所十分重视流散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近几年来征集到一批宋元铜镜,现将其中部分介绍如下。1.宋代铜镜八枚亚字形镜 1枚。背饰小纽。
关键词 元代铜镜 管理工作 宋元 淇县 河南 宋代 文物 直径 高浮雕 弦纹
原文传递
小议临汾发现的元代银锭状铜范
6
作者 刘建民 邓爱记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3-33,共1页
小议临汾发现的元代银锭状铜范刘建民,邓爱记1990年临汾市在某工地地表3米以下,挖出一件银锭铜范。此范为青铜质,重约350克,束腰形,通长95,上端宽73,下端75,腰狭42毫米;范身平放高为13,范腔长81,两端宽... 小议临汾发现的元代银锭状铜范刘建民,邓爱记1990年临汾市在某工地地表3米以下,挖出一件银锭铜范。此范为青铜质,重约350克,束腰形,通长95,上端宽73,下端75,腰狭42毫米;范身平放高为13,范腔长81,两端宽均为60,腰狭24,深5毫米,范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临汾 代银 银锭 元末明初 小议 乳状突 元代铜镜 刘建民 晋宁 金属熔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